《鸿雁传书-免费的电子邮箱》学案
电子邮件基本特征
方便快捷、解决时空限制
媒体多样化、内容丰富多彩
应用广泛、现代生活及商业运行无法离开它。
常见电子邮件地址
实例:_blzx81lp@163.com_
_blzx82fys@126.com_
_16673779@qq.com_
1.用户名;2、分隔符;3、域名
原则:同一服务提供商用户名不得重名、否则无法申请成功。
观看演示、查找平台
1、常见邮箱服务提供商:
www.126.com
www.163.com
_www.sina.com_
_www.qq.com_
2、登录方法:
网址导航上的邮箱入口
门户网站入口
专一邮箱提供网站入口
QQ等通讯软件入口
3、教师微视频展示电子邮箱注册流程
实战操作、申请邮箱
实践操作,尝试申请邮箱
你选择的邮箱服务提供商是:
申请成功的学生将地址填在学案上,并且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同时填写几名同学的地址。
你申请的电子邮件地址是:
同学的电子邮件地址是:
交流沟通、首发邮件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给指定教师邮箱发邮件,标题注明学生姓名
教师邮箱地址:blzxjsxjp@126.com
2、查看教师邮箱自动回复的邮件,体验成功的喜悦
3、教师群发以附件形式展示以成功发送到教师邮箱的同学邮件目录,学生下载附件观看
4、拓展功能,向同学发送带有图片附件的邮箱,掌握通讯录的使用,并学会添加备注
附二:学案
课后反思:
电子邮箱是基于网络的远程通讯工具,新课标规定,初中生能利用电子邮件等远程通讯工具传递信息,表达思想,辅助学习。针对这一目标,我结合孩子们学习和生活的经验,设计了情境式的导入法,用两校孩子们互动的情境方式来激发孩子们的积极性,并且在发送邮件的学习中实际操作,给异地的朋友发送邮件,传递信息,体会成功乐趣。我觉得这种方式调动了孩子们的激情,也符合电子邮箱本身是通讯工具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结合孩子们的认知特点,充分发挥孩子们的主体作用。我设计了“看一看”,“想一想”,“学一学”,“试一试”,“学一学”,“用一用”五个环节,让孩子们从对电子邮箱的陌生到认识,由认识到使用,循序渐进,课程目标里,叫作螺旋式上升学习,最终实现了掌握的课程目标。
掌握申请邮箱的方法,掌握收发电子邮件的方法是课标规定的两大课程目标,也是我要突破的重难点,在突破重难点“申请邮箱”和“收发邮件”这两个环节中,我设计了纸上谈兵和实际演练两个模块。通过填写不完整的注册流程图和收发流程图,从知识上让孩子们掌握方法。实际演练模块,让孩子们从技能操作上掌握方法,通过这两个模块的探究,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实现了技术学习与技术应用之间的整合,体现了学习的“双价值”。 要求孩子们把邮箱地址写到纸上或者黑板上,实现了“正确书写邮箱地址”的目标。
在申请的过程中,针对七年级孩子们防范意识弱的特点,我设计了两个环节,一个是是否留电话号码的问题,另一个是收发邮件获取信息的问题。在这里,我设计了问答和齐读两种方式,让孩子们养成时时处处保护自己信息的意识,甄别筛选正确信息,共享交流有益信息,主动抵制不良信息的意识。
在收发的过程中,为了实现让孩子们学会运用远程通讯工具进行合作学习,开展健康的社会交往这一课程目标,我设计了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两个环节,生生互动这个环节突出的邮件的自动回复功能,师生互动这个环节突出的是邮箱强大的附件功能。把课堂上抓拍的照片现场发送到孩子们邮箱里,既让孩子们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同时又体现了电子邮件的方便快捷的特点,还展现了现代技术给我们生活学习带来的便捷。我觉得这个环节是做得很成功的。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孩子们获取信息的意识,鼓励孩子们创新,大胆地去假设,在作业设计上,我利用最新的有关天宫一号的信息,鼓励孩子们大胆尝试,既让孩子们了解到最新的信息,又激发了孩子们创新的意识,更是对孩子们爱国、爱科技的情感培养。
在教学过程,也还有一些做得不够好的地方,比如,申请过程中,由于一时大量的申请导致网易126上不能成功申请,收发邮件的过程我基本上没有讲,完全是孩子们自己去找,上课过程中就有一个孩子问到我,她不知道该怎样填写邮件地址。如果重新设计教学过程,我会设计两种方式避免上面的两个失误,一个是首先在演示申请后就把收发流程也进行演示,完成后由孩子们自己去申请,先申请到的行收发,后申请到的后收发,毕竟每个孩子的接受能力不同,不能搞齐步走,这样设计后就避免了收发过程没有演示的弱点。二是在申请过程中,我建议每一排孩子用一个网域去申请,避开申请高峰,就能申请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