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的那边

文档属性

名称 在山的那边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9-06 11:39:00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王家新
在山的那边
从不同的角度概括诗歌两部分内容。
从时间看:
从事情看:
从心理看:
从方式看:
在山的那边
从时间看:第一节写“我”童年时期,第二节写“我”长大以后。
从事情看:第一节写“我”渴望“海”,第二节写“我”追悔“海”
从心理看:第一节写“我”的向往和困惑,第二节写“我”的感悟和信念。
从方式看:第一节写“我”与妈妈的对话,第二节写“我”与读者的对话。
关于象征写作手法
红色象征喜庆、鸽子象征和平。运用象征这种艺术手法,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可使复杂深刻的事理浅显易懂,还可以延伸描写的内蕴、创造一种艺术意境,以引起人们的联想,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
在山的那边是什么 “山”和“海”的含义是什么
海,是理想境界;山,是重重艰难险阻。
1、“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是什么意思?
“我”原以为一座山的那边就是海,而现在明白这只是幻想,所谓零分就是指“幻想全然落空。
2、扎下深根
“扎”说明“我”不懈努力,坚持要去追寻大海。
“深根”说明理想的树立也需要日积月累。
3、一次又一次地失望
说明困难非常多
一次又一次鼓起信心
强调“我”的努力,不灰心
4、诱惑
爬上山顶就可以望见大海,所以每座山顶都是那样的富有诱惑力。
5、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枯干”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
“枯干”形容对理想的渴望。
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全诗表达了这样的思想感情:要达到理想境界,是要历尽千辛万苦的。惟有不怕困难,百折不挠,才能实现人生理想。
理想的名言:
一个没有远大理想和崇高生活目的的人,就像一只没有翅膀的鸟,一台没有马达的机器,一盏没有钨丝的灯泡。 ——张华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易经》
展开理想的翅膀,飞翔!《山的那一边》导学案
编写人:张小琼 审核人: 编写时间:2011.8.31
班级: 组别: 组名: 姓名: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诗歌的常识,反复朗读,理解蕴涵哲理。
2.品味诗歌语言,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
3.体会本诗中“山”和“海”的艺术形象及蕴涵意味。
【学习重点】
1.理解诗歌中艺术形象蕴含的意味和感情。
2.体会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学习难点】
鉴赏诗歌寄寓哲理的形象美。
体会诗歌语言凝练、意味隽永的特色。
【学习难点】
【知识链接】
1、诗歌文体常识简介:
诗歌:文学的一种,“五四”以来产生的一 种新的诗体。是与小说、散文、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偏重于抒情言志。
特点:高度集中的反映社会生活;包含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富于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具有节奏韵律,一般分行排列。
诗歌一般用于歌咏、朗诵。
2、作者简介:
作者王家新:1957年生于湖北均县(现在丹江口市)。1978年入武汉大学中文系读书。1982年毕业,分配到湖北郧阳师专任教。1992年去英国。1994年归国,在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从事教学工作。出版的诗集有《纪念》(1985年)、《游动悬崖》(1997)等。本文是作者在二十多年前写的一首诗,那时候他刚从边远山区来到大学校园,于是写下了自己当时对人生的感叹。
【学习过程】
一、感知课文: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痴( )想 隐( )秘( )
凝( )成 诱( )惑
喧( )腾 瞬( )间
几( )乎
痴想:
隐秘:
凝成:
诱惑:
喧腾:
瞬间:
几乎:。
2、听朗读,认真地想一想,在这首诗中,有哪些句子、词语是值得我们三思的,把它们找出来。
朗读要求:
1、读出感情。2、注意语气、语调。3、读准字音、不读错别字。4、要有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5、语音适中、能让人听清楚。
1、诗分两节,你能说说为什么吗?
2、请你概括第一节、第二节的内容。
3、请从不同角度概括诗歌两部分的内容。
4、作者小时候有一个愿望:看到山那边的海,在当时,他的愿望实现了吗?
5、你心目中的大海是什么样子?请描述出来。
6、作者说的海是什么样子的呢?
二、探究课文:
1、象征:借具体事物来表现与之相近的概念、思想、情感。
例如:红色——革命、胜利
绿色——和平、希望
诗中“山”、“海”的 象征(蕴含)意义。
2、你知道“海”和 “山”还有其他的象征意义吗
3、本文的“文眼”是什么 请尝试找出来。
4有人说:“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这个句子充满哲理。请你也试着将课文浓缩成带哲理性的一句话。
5、你认为本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三、赏析课文:
范例1:
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这是拟人手法.“我”爬上山顶,满以为能够看见大海了,望见的却依然是山,大失所望,沮丧极了, 山色是青的,只因为“我”的心情不好,好象山也铁青着脸在那里怪我痴心妄想,笑我幼稚可笑.表面写山的颜色,实际写自己心情难过,形象生动。
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范例2:
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
“飘来”是说童年的认识毕竟肤浅,妈妈是由我的痴想、疑问而说起这话的,也并非确指理想;“种子”比喻信念。
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
范例3: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 强调失望次数多。
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
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范例4:
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原意是发呆地想,这里指总神往于大山外面的世界,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说明我从小就不愿困居于狭小的天地。
一次次漫了我枯干的心灵
四.体验与反思
诗人成长的探 索一定早己打打动了成长的你,你的生活学习中,一定有无数座山等着你去征服或已被你征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这首诗给你的启示,把我们的人生经历与个人体验与同学们分享。
我的理想:
【拓展延伸】
雪花的快乐 徐志摩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扬,飞扬,飞扬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扬,飞扬,飞扬,
——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相似处:都表达了对理想的执著追求,表现了追求过程中的艰难与曲折,抒发了理想实现时的喜悦心情,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
【课堂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