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相似章末测试题
(本试卷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选项中,对点A(-2,1)与点B(-2,-1)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关于y轴对称 B.关于x轴对称
C.关于原点对称 D.以上都不正确
2.若a:b=3:4,且a+b=14,则2a-b的值是( )
A.4 B.2 C.20 D.14
3.若矩形ABCD∽矩形EFGH,相似比为2:3,已知AB=3 cm,BC=5 cm,则矩形EFGH的周长为( )
A.16 cm B.12 cm C.24 cm D.36 cm
4.如图,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CD∽△ABC的是( )
A.∠ADC=∠ACB B.∠B=∠ACD C.∠ACD=∠BCD D.=
第4题图 第5题图
5.如图,以点O为位似中心,把△ABC中放大到原来的2倍得到△A′B′C′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BC∽△A′B′C′ B.AO:AA′=1:2 C.点C,O,C′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 D.AB∥A′B′
6.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P是边CD上的动点,Q是边BC上的定点,连接AP,PQ,E,F分别是AP,PQ的中点,连接EF.点P在由C到D的运动过程中,线段EF的长度( )
A.保持不变 B.逐渐变小
C.先变大,再变小 D.逐渐变大
第6题图 第7题图
7. 如图,在ABCD中,F为BC的中点,延长AD到点E,使DE:AD=1:3,连接EF交DC于点G,则S△DEG:
S△CFG等于( )
A.4:9 B.2:3 C.9:4 D.3:2
8.在等边三角形ABC中,D,E分别是BC,AC的中点,P是线段AD上一动点,当△PCE的周长最小时,点P的位置在( )
A.△ABC的重心处 B.AD的中点处
C.A点处 D.D点处
第8题图 第9题图 第10题图
9.圆桌上方的灯泡(看做一个点O)发出的光线照射桌面后,在地面上形成阴影,如图,已知桌面的半径AC=0.6 m,桌面与地面距离AB=1 m,若灯泡与地面距离OB=3 m,则地面上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0.36㎡ B.0.81π ㎡ C.2π ㎡ D.3.24π ㎡
10.如图,在△ABC中,D为线段AB的中点,AE=3EC,延长DE交BC的延长线于F,则为( )
A.2:1 B.3:1 C.3:2 D.4:3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 若=,则= .
12.如图,若DE∥BC,AB=6,AC=4,AD=3,则AE的长为 .
第12题图 第14题图
13.已知A(1,-3),B(2,-1),现将线段AB平移至A1B1,如果点A1,B1的坐标分别为(a,-1),(-2,b),那么a+b的值 .
14.已知三个边长分别为2 cm,3 cm,5 cm的正方形如图排列,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15.如图,在△ABC中,M为BC的中点,AD为△ABC的外角∠BAN的平分线,且AD⊥BD.若AB=6,AC=9,则MD的长为 .
第15题图 第16题图
16.如图,在△ABC中,AB=AC=8,BC=6,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A运动,同时点Q从点C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B运动.当以B,P,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时,运动的时间
为 秒.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72分)
17.(6分)已知.
(1)求的值;
(2)若x-2y+4z=24,求x+y+z的值.
18. (6分)已知△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0,2),B(3,3),C(2,1).
(1)在下面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ABC;
(2)以点B为位似中心,将△ABC放大到原来的2倍,在所给的网格图中画出放大后的△A1BC1;
(3)写出点A的对应点A1的坐标为 .
第18题图
(8分)如图,∠ABD=∠BCD=90°,DB平分∠ADC.求证:BD2=AD?CD.
第19题图
20.(8分)如图,点O是△ABC的重心,F,G分别是BO,CO的中点.求证:EF∥DG,且EF=DG.
第20题图
21.(10分)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AB,AC上的点,且BD=2AD,CE=2AE.
(1)求证:△ADE∽△ABC;
(2)若FD=2,求FC的长.
第21题图
22. (11分)如图,小明家窗外有一堵围墙AB,由于围墙的遮挡,清晨太阳光恰好从窗户的最高点C射进房间的地板F处,中午太阳光恰好能从窗户的最低点D射进房间的地板E处,小明测得窗子距地面的高度OD=1 m,窗高CD=1.5 m,并测得OE=1 m,OF=5 m,求围墙AB的高度.
第22题图
23. (12分)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F是边BC上一点(F与B,C均不重合),AE⊥AF,AE交CD的延长线于点E,连接EF交AD于点G.求证:BF?CF=DG?CE.
第23题图
24. (13分) 已知在△ABC中,∠ABC=90°.
(1)如图①,分别过A,C两点作经过点B的直线MN的垂线,垂足分别为M,N.
①求证:△AMB∽△BNC;
②若B是MN的中点,求证:△AMB∽△ABC;
(2)如图②,点D是CA延长线上的一点,DE⊥EB,AE=AB,AD:BC:CA=3:3:5,求的值.
① ②
第24题图
参考答案
一、1. B 2.A 3.C 4.C 5.B 6.A 7.A 8.A 9.B 10. A
二、11. 12.2 13.6 14. 3.75 15. 7.5 16.或
三、17.解:设=k,则x=2k,y=3k,z=4k.
(1).
(2)因为x-2y+4z=24,所以2k-6k+16k=24,解得k=2.
所以x+y+z=2k+3k+4k=9k=18.
18.解:(1)如图所示,△ABC即为所求.
第18题图
(2)如图所示,△A1BC1即为所求.
(3)(-3,1)
19.证明:因为DB平分∠ADC,所以∠ADB=∠CDB.
因为∠ABD=∠BCD=90°,所以△ABD∽△BCD.所以=,即BD2=AD?CD.
20. 证明:连接AO.因为点O是△ABC的重心,所以D,E分别是AC,AB的中点.
又因为G是CO的中点,所以DG∥AO,DG=AO.
同理,得EF∥AO,EF=AO.
所以EF∥DG,EF=DG.
21.(1)证明:因为BD=2AD,CE=2AE,所以.
又因为∠DAE=∠BAC,所以△ADE∽△ABC.
(2)解:因为△ADE∽△ABC,所以,∠ADE=∠ABC.所以DE∥BC.
所以△DEF∽△CBF.所以,即.所以FC=6.
22.解:因为DO⊥BF,OD=OE=1 m,所以∠DEB=45°.
因为AB⊥BF,所以∠BAE=45°.所以AB=BE,
设AB=EB=x m.
因为∠ABF=∠COF=90°,∠AFB=∠CFO,所以△ABF∽△COF.所以=,即=,
解得x=4.
答:围墙AB的高度为4 m.
23.证明:因为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所以AB=AD,∠B=∠ADE=∠BAD=∠C=90°.
因为AE⊥AF,所以∠EAF=90°.
所以∠BAF+∠FAD=∠EAD+∠FAD.所以∠BAF=∠EAD.所以△BAF≌△EAD.所以BF=DE.
因为∠ADE=∠C=90°,∠DEG=∠CEF,所以△EGD∽△EFC.
所以=.所以=,即BF?CF=DG?CE.
24.(1)证明:①因为∠ABC=90°,所以∠ABM+∠CBN=90°.
因为AM⊥MN,CN⊥MN,所以∠M=∠N=90°,∠ABM+∠BAM=90°.所以∠BAM=∠CBN.
所以△AMB∽△BNC.
②由①知△AMB∽△BNC,所以.因为B是MN的中点,所以MB=BN.
所以.又因为∠AMB=∠ABC=90°,所以△AMB∽ABC.
解:如图,过点A作AG⊥BE于点G,过点C作CH⊥BE交EB的延长线于点H,则CH∥AG∥DE.所以==.
在Rt△ABC中,=,所以=.
由(1)①可知△AGB∽△BHC,所以==.
因为AE=AB,AG⊥BE,所以EG=GB.
因为=,所以EG:BG:BH=3:3:2.
设EG=3a,则BG=3a,BH=2a.因为=,所以CH=BG=a.
在Rt△BCH中,由勾股定理,得BC==a,所以=.
第24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