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版七上1.1艳丽多姿的生物(2)(课件 23张PPT+视频+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HS版七上1.1艳丽多姿的生物(2)(课件 23张PPT+视频+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9-19 22:53:38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HS版七上§1.1
艳丽多姿的生物课后练习(2)
姓名
1、“大树下面好乘凉”是因为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环境的温度。这说明(?
?)
A.植物生长需要蒸腾作用
B.生物能影响环境
C.生物能适应环境
D.空气会影响植物的生存
2、下列说法中,不属于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实例是(??
?
)
A.仙人掌的叶变成刺,利于在沙漠中生存
B.枯叶蝶形似枯叶,不易被敌害发现
C.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
D.青草丛中的蝗虫,其体色呈绿色
3、下列关于陆生动物对环境适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
B.都具有支持躯体的脊柱
C.都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肺
D.都具有维持恒定体温的结构
4、青蛙冬天要冬眠,这是因为(

A..对缺少食物环境的适应
B.对逃避敌害的适应
C.对自身体温不恒定的适应
D.对无法进行正常的呼吸的适应
5、在探究土壤干湿度对蚯蚓生活影响的实验中,下列设计错误的是(

A.甲、乙两容器中各放入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10条
B.甲、乙两容器都放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
C.甲容器放入湿润土壤、乙容器放入干燥土壤
D.甲、乙两容器均用不透气的保鲜膜来封口
6、生活在北极的狐跟生活在沙漠的狐相比,耳朵要小的多,你认为这是为了(?

A.听觉更灵敏
B.迅速奔跑以找到食物
C.适应北极寒冷环境
D.不易被食狐动物发现
7、每当秋末冬初,杨树、柳树等落叶树纷纷落下,而松树、柏树等针叶树植物却依然郁郁葱葱,这说明(????
)
A.落叶树和针叶树都适应寒冷的环境
B.落叶树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C.针叶树比落叶树更适应寒冷的环境
D.落叶树与针叶树进行着生存竞争
8、关于动物的结构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鱼用鳃呼吸适应水中的生活环境
B.家鸽的前肢变成翼适应空中飞行生活
C.家兔用肺和气囊呼吸适应多变的环境
D.昆虫的外骨骼适应陆地干燥的生活环境
9、成语是汉语中人们熟识并广泛使用很久的词组或短句,其中蕴含丰富的趣味生物学知识。下列能说明“生物对环境是有影响的”成语是(??

A.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10、当你一同学们漫步绿树成荫、遍地青草的林间小路上,你会感觉到空气特别地清新和湿润,这是由于绿色植物的(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呼吸作用和运输作用
C.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D.蒸腾作用和运输作用
11、在“模拟保护色形成过程”活动中,取红、绿、蓝、黄四种颜色小纸片各25张,放在一块蓝布上,实验者先背对蓝布,然后转身快速拿取。经过若干次后,最后剩下的小纸片数量最多的应是??(??
??)
A.红色的
B.绿色的
C.蓝色的
D.黄色的
12、请回答探究动物绕道取食的几个问题
资料背景:“尝试与错误”是常见的学习行为.如蚯蚓要经过大约200次尝试,遭受许多轻微的电击才能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会某种行为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当动物和它所发现的食物之间设有障碍物时,它可能会经过若干次“尝试与错误”,学会绕道取食。
①提出问题:

②作出相应的假设:

③如果用鸡做实验,发现通过18次的“尝试与错误”后,取到食物。
由此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_;
④如果增加实验中的障碍,预计鸡绕道取食所经过的“尝试与错误”的次数会______。
参考答案
1、B
2、C
3、A
4、C
5、D
6、C
7、A
8、C
9、B
10、C
11、C
12、(1)动物能否绕道取食?
(2)动物能绕道取食
(3)动物经过多次尝试与错误后取到食物
(4)增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3张PPT)
华师大版
七上
§1.
1艳丽多姿的生物(2)
前言
当我们到野外考察或旅游时,你会看到各种各样的植物和动物。这些姿态各异的生物,有的生长在生活在陆地上,有的生活在水中……我们它们生活和居住的地方称为栖息地(生境)。
对于陆生动物来说,它们身体结构和功能是怎样适应陆地环境的呢?
陆生动物的生活环境
陆生动物的栖息地:陆地。
陆地环境不稳定,气候多变,土壤和生物环境经常发生变化
,因此,陆生动物对环境也产生了许多的适应。
生物的结构、形态和功能总是与环境相适应。
陆生动物
陆生动物在进化上起源于水生动物。
陆生高等动物生活在陆地上,为了适应陆地环境,进化出发达的附肢和防止水分散失的体表。
发达的附肢能支撑身体,主动捕食,并逃避敌害;
猎豹
鸟类
A、鸟类
鸟类虽然可以在空中飞翔,但仍然要在陆地上觅食、筑巢,它们是一类适应空中飞行的特化陆生动物。
鸟类通过进化使身体呈纺锤形,前肢变成翼,以适应空中飞行。
有些鸟还有迁徙习性。
B、绵羊
绵羊生活在北方草原,冬季到之前,皮肤上会长出致密的毛,毛的含绒量很高,以抵御严寒的气候;而夏季到来之前,皮肤则脱去部分绒毛,以适应夏季火热的气候。
绵羊
C、骆驼
骆驼生活沙漠中。
四肢底部有厚皮,适于沙地行走;
驼峰内贮有脂肪,其分解能产生水和能量,以适应沙漠干旱缺水的环境;
有三个胃,第一个胃能贮水,善于耐饥渴,能长时间不喝水在沙漠上行走,适应沙漠环境,号称“沙漠之舟”。
骆驼
陆生动物
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有的采食植物,有的捕食其他动物,有的被其他动物捕食。因此,动物还要逃避“敌人”的攻击。
动物常利用自身的体形和体色来迷惑敌人。
迷惑敌人的
“招数”
拟态
保护色
警戒色
A、拟态:
一种生物模拟另一种生物或模拟环境中的其他物体从而获得好处的现象叫拟态或称生物学拟态。
拟态
叶虫
B、保护色:
动植物把体表的颜色改变为与周围环境相似,这种颜色叫保护色。
保护色
C、警戒色:
某些有恶臭和毒刺的动物和昆虫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这是动物或植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可以使敌害易于识别,避免自身遭到攻击。
警戒色
1、陆动物起源于水生动物。陆生动物为了适应陆地环境,进化出发达的附肢和可防止水分散失的体表。
2、鸟类通过进化使身体呈纺锤形,前肢变成翼,以适应在空中飞行。
3、陆生动物的栖息环境不稳定,使陆生动物进化出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如鸟类的迁徙等。
4、陆生动物躲避敌害和捕食的方式多种多样。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1、下列不属于家鸽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是(

A.骨骼中轻
B.脖子较长
C.体表有羽毛
D.身体纺锤形
B
课堂练习
2、动物适于陆地生活的结构特点是(  )
①都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呼吸器官
②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做出及时的反应
③一般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
④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骨骼,用于多种运动方式,以便觅食和逃避敌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A
3、竹枝中有一种昆虫,它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这是

于(

A、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B、环境对生物的适应
C、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D、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A
4、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尿液非常少,当它体温升到46℃时,
才会出汗,这是骆驼(

A、对荒漠变化的适应
B、对干旱环境的适应
C、对温度变化的适应
D、对自己身体的适应
B
课堂练习
5、在设计对照实验时,我们应注意的问题是(

A.所有的变量都相同
B.所有的变量都不相同
C.除实验变量外的其他条件都相同
D.除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都不相同
C
6、鸟类的形态结构特征与飞行生活相适应,下列关于鸟类
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飞行器官是翼
B.全身被羽毛
C.食量大,吃得多
D.胸肌发达,为飞行提供动力
C
7、健康的瞪羚能灵活感知到猎豹的到来,并及时逃避,瞪
羚与此相适应的结构包括(

A.
大脑发达
B.
四肢发达
C.
神经遍布全身
D.
以上都是
D
课堂练习
8、下列关于陆生动物对环境的适应的叙述中,错误的
是(

A.
大多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
B.
都有支撑身体的附肢
C.
都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肺
D.
都有维持恒定体温的结构
A
课堂练习
9、冬季雷鸟从灰色羽毛换上白色羽毛以适应降雪的环境:
(1)雷鸟冬季换毛,其主导因素是???????
????????。
(2)雷鸟从灰色羽毛换上白色羽毛,以适应冬季白雪皑皑的自然环境,这种适应现象称为??????????????。
(3)如果冬季降雪较晚或较少,雷鸟白色羽毛反而容易被捕食者发现,这种现象称为?
???????。
光照(日照时间的长短)
?
保护色
适应的相对性
课堂练习
886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