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自由落体运动—【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4 自由落体运动—【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9-19 06:17: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案9 自由落体运动
[目标定位] 1.知道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知道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会探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和测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3.知道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方向,并能理解影响重力加速度的因素。4.运用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和特点解决有关问题。
一、自由落体运动
1.定义:自由落体运动是物体只在
作用下从
开始下落的运动.
2.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1)只受
;(2)初速度v0=
.
在实际中,物体下落时由于受空气阻力的作用,并不做自由落体运动,只有当空气
阻力
重力时,物体由静止开始的下落才可看做自由落体运动.
3.自由落体运动的实质: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
、加速度为

直线运动,它只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例.
二、自由落体加速度
1.自由落体加速度
(1)重力加速度又叫_______________,通常用g来表示.
(2)重力加速度的方向:总是

(3)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的重力加速度都
.在不同地理位置处的重力加速度一般不同,赤道上物体的重力加速度
;南(北)极处重力加速度
;物体所处地理位置的纬度越大,重力加速度
.一般的计算中,可以取g=
m/s2或g=
m/s2.
2.测量自由落体加速度的方法
(1)利用打点计时器
(2)利用频闪照相
三、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1.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规律
(1)速度公式:v=
.
(2)位移公式:h=____________.
(3)速度位移公式:v2=
.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其他规律,如平均速度公式、位移差公式、初速度为零的比例式同样适用于______________运动.
典型例题
例1(多选)关于自由落体运动和自由落体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加速度g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通常g取9.8
m/s2
B.在地面上的不同地方,g的大小不同,但相差不是很大
C.地球上的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都相同
D.自由落体运动的初速度为零
例2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测量自由落体加速度g,得到如图乙所示的一段纸带,他每两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已知交流电频率为50
Hz),测得AB=7.65
cm,BC=9.17
cm.则打B点时重物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
m/s,测得的自由落体加速度g=________
m/s2,它比真实值偏________(选填“大”或“小”).(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例3从离地面80m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
,求:
(1)小球落到地面的时间
(2)落下一半时间时的速度
(3)从开始下落的时刻起,第1s内和最后1s内的位移
例4长为5m的竖直杆下端距离一竖直隧道口为5m,若这个隧道长也为5m,让这根杆自由下落,求杆通过隧道的时间()
当堂自测
1.(多选)甲物体的重量比乙物体大5倍,甲从H高处自由落下,乙从2H高处与甲物体同时自由落下,在它们落地之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物体下落过程中,在同一时刻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
B.下落1s末,它们的速度相同
C.各自下落1m时,它们的速度相同
D.下落过程中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大
2.(单选)从某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1s从同一地点再释放另一粒小石子,则在它们落地之前,两粒石子间的距离将( 

A.保持不变     B.不断增大  C.不断减小  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
3.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利用频闪仪(频率为每秒20次)给自由下落的小球拍照,所拍的闪光照片如图所示(图上所标数据为小球到达各位置时总的下落高度),则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________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课后巩固
1.(单选)一个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正确的是(  )???
2.(单选)某人估测一竖直枯井深度,从井口静止释放一石头并开始计时,经2s听到石头落地声,由此可知井深约为(不计声音传播时间,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   )
A.10m?????
    B.20m????????   
C.30m???    
D.40m
3.(单选)?一个小石子从离地面某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落下,某摄影爱好者恰好拍到了它下落的一段轨迹AB,该爱好者用直尺量出轨迹的长度。如图所示。已知拍摄时用的曝光时间为1/1000s,则小石子出发点离A点约为?(???  ?)
?A.20m??
?B.10m
C.6.5m??
?D.45m
4.(多选)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4、5……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为d.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
B.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
D.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
5.从离地面500
m处自由落下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取g=10
m/s2,求:
(1)小球落到地面需要的时间;
(2)开始下落后第1
s内的位移大小和最后1
s内的位移大小;
(3)下落时间为总时间一半时的位移大小.
学案9
参考答案
一、自由落体运动
1.重力、静止.
2.(1)只受重力;(2)v0=0。
远小于.
3.零、g、匀加速.
二、自由落体加速度
1.(1)自由落体加速度。(2)竖直向下。
(3)相同、最小;最大;越大.g=9.8
m/s2或g=10
m/s2.
三、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1.(1)v=gt。
(2)h=gt2
(3)v2=2gh。
2.自由落体运动.
典型例题
例1 BCD
例2 解:vB=≈2.1
m/s,由hBC-hAB=gt2可得g=9.5
m/s2,比真实值偏小.
答案 2.1 9.5 小
例3
解:由x=80
m和自由落体加速度,根据位移公式可直接算出落地所用时间,根据运动时间,可算出第1
s内的位移.最后1
s内的位移是下落总位移和前(n-1)
s下落位移之差.
(1)由x=gt2,得落地所用时间:
t=

4s
(2)2
s末的瞬时速度:v=gt=20m/s
(3)第1
s内的位移:
x1=gt=×10×12
m=5
m
因为从开始运动起前3
s内的位移为
x3=×10×32
m=45
m
所以最后1
s内的位移为Δx=x-x3=80
m-45
m=35
m.
答案 (1)4
s 
(2)20m/s
(3)5
m 35
m
例4
解:
(1)由x=gt2得小球下落时间t1==s=1s
t2==s=s
所以:t=t2-t1=(-1)s
答案 (-1)s
当堂自测
1.BC
2.B
3.
解:由O到F,每两个相邻位置间的距离依次记为x1、x2、x3、x4、x5、x6,根据逐差法有,小球的加速度为a=,其中T=0.05
s,x6+x5+x4=7.20
cm-1.80
cm=5.40
cm,x1+x2+x3=1.80
cm,代入数据得a=1.6
m/s2.
答案 1.6
课后巩固
D
2.B
3.A
4.BD
5.解:(1)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h=gt2
可得t==
s=10
s.
(2)第1
s内的位移
h1=gt12=×10×12
m=5
m
前9
s内的位移
h9=gt92=×10×92
m=405
m
最后1
s内的位移
Δh=h-h9=500
m-405
m=95
m.
(3)t′==5
s
位移h5=gt′2=×10×52
m=125
m.
答案 (1)10
s (2)5
m 95
m (3)12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