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高一物理必修1第2章 第1节 运动、空间和时间(共5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鲁科版高一物理必修1第2章 第1节 运动、空间和时间(共5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9-19 08:22: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0张PPT)
第1节
运动、空间和时间
第二章
运动的描述
学习目标
1
知道参考系和坐标系的概念
2
3
正确区分时刻和时间(重点)
掌握空间位置的描述(难点)
第二章
第一节
运动,空间和时间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处在永恒的运动中,绝对静止的物体不存在的。
为了研究方便,物理学中把运动分为热运动(分子、原子的运动)、电磁运动(电磁波)和机械运动。
一、机械运动
1、机械运动
定义:
一个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简称运动。
说明:
1、机械运动的研究对象是宏观物体
2、机械运动的条件是相对于其他物体位置发生变化
一个物体
位置变化
课堂小练1:
判断那些过程属于机械运动:
1、桂花花香四溢
2、太阳东升西落
3、电灯照亮了教室
4、树枝发了芽
2、参考系
定义:
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首先需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做参考,用来做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reference
frame)。
思考:
1、一定要选地面为参考系么?
2、运动的物体可以做参考系么?
3、能选择自身做参考系么?
某个其他物体
用来做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参考系的意义
运动:物体相对参考系位置发生变化
静止:物体相对参考系位置没有变化
参考系的四性
(1)标准性:选做参考系的物体都假定不动,被研究的物体都以参考系为标准。
(2)任意性:参考系的选择具有任意性,但应以观察方便和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原则。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常选地面为参考系。
(3)差异性:同一运动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结果可能不同。例如,坐在行驶的车中的乘客,若以地面为参考系,则乘客是运动的;若以车为参考系,则乘客是静止的。
(4)统一性:在同一个问题中,若要研究多个物体的运动或同一个物体在不同阶段的运动时,必须选择同一参考系。
 
课堂小练2:
例题:判断对错
1.参考系不一定是静止的,运动的物体也可选作参考系.(
)
2.研究同一物体运动时,不论选取怎样的参考系,其结论都是相同的.(
)
3.我们说“日落西山”是以山为参考系.(
)
4.平常说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地球的公转”“钟表的时针在转动”“太阳东升西落”,分别是说什么物体相对什么参考系在运动?
如何确定物体位置
?
文字描述方便吗?能精确吗?
假如你在学校足球场直道上奔跑,问你到了哪里,你会怎样说明所在位置?
若在弯道上呢?
能否借助数学方法建立坐标系呢?
建立坐标系的要素有哪些呢?
二、空间位置的描述
在物理学中,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通常借助数学方法,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物体沿直线运动时,往往以这条直线为x轴,在直线上规定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建立一维坐标系(直线坐标系),位置与正方向相同记为正,相反记为负。
对于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就需要建立二维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建立的方法一维坐标系相似。
有时还需要建立三维坐标系(空间坐标系)
三维(空间坐标系)
小知识
卫星定位系统
卫星定位系统即全球定位系统,要求地球上任意一点都可以同时观测到4颗卫星,以保证卫星可以采集到该观测点的经纬度和高度,以便实现导航、定位、授时等功能。
目前全球有四大卫星定位系统,美国GPS、欧盟“伽利略”、俄罗斯“格洛纳斯”、中国“北斗”,四大系统中美国GPS起步最早,现在也最为成熟,中国“北斗”起步最晚,具备一定的后发优势,比如在独具的双向通信功能等多方面优于美国GPS,目前国内许多交通车辆和船只及移动通讯设备都装上了“北斗”,“北斗”同时还为世界多个国家提供服务。
据媒体8月20日报道,在全球195个国家(联合国成员国以及梵蒂冈和巴勒斯坦)的首都上空,我国北斗卫星在130个国家的被观测到的频率已经超过了美国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
课堂小练3:
1.若在70周年国庆盛典上,游行的队伍和彩车依次从天安门前经过,以北京长安街为坐标轴,向西为正方向,以长安街中心为坐标原点O,建立一维直线坐标系.一辆彩车最初在原点以东3
km处,一段时间后行驶到原点以西2
km处.这辆彩车的最初位置和最终位置坐标分别是(  )
A.3
km;2
km     B.-3
km;2
km
C.3
km;-2
km
D.-3
km;-2
km
2.(坐标系的建立及应用)一个小球从距地面4
m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距地面1
m高处被接住.坐标原点定在抛出点正下方2
m处,向下为坐标轴的正方向.则小球的抛出点、落地点、被接住点的位置坐标分别是(  )
A.2
m,-2
m,-1
m
B.-2
m,2
m,1
m
C.4
m,0,1
m
D.-4
m,0,-1
m
三、时间的描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碰到这样的交流话语:
1、周政委,这节课什么时间下?
2、严乐乐,这节课还有多少时间下?
[问题]
这里两个时间所表达的意义相同吗?
2.时间间隔:是指两时刻的间隔,常用△t表示,在表示时间数轴上用线段来表示.时间间隔简称时间.
1.时刻:是指某一瞬时,常用字母t表示,在表示时间数轴上,用点来表示.
t/h
8
9
10
上课
下课
45min
时刻与时间间隔
3.
单位:秒
(s),分钟(min),小时(h)
时刻与时间间隔
时间间隔能够展示物体运动的一个过程,好比是一段录像;时刻可以显示物体运动的一瞬间,好比是一张照片,即由一个一个连续的照片可以组成录像,一系列连续时刻的积累便构成时间间隔。
若有先后两个时刻t1、t2
,则它们之间的时间:
△t=t2-t1
(当t1、t2
无限靠近时,△t趋近于0,时间就趋近于时刻)
区分时刻和时间间隔的方法
(1)利用上下文判断:分析所给的说法,根据题意体会。
(2)利用时间轴判断:画出时间轴,把所给的时刻或时间间隔标出来,时刻对应一个点,时间间隔对应一条线段。 
例:下列选项中表示时间的有


A.时间轴上的点
B.时间轴上两点间的间隔
C.小明上学在路上需要走30min
D.11:30放学
课堂小练4:
早上6:20起床,洗漱大概用去了15分钟,如果在6时40分之前没到操场我就算迟到了,我看了看表,表上的时间是6时35分40秒,我来不及拿晨读本,迅速离开宿舍,用百米冲刺的速度仅仅用3分52秒就跑到操场集合,还好没迟到,正当我缓了缓口气时,只听班主任大声说道:“有的同学喜欢踩点,6点39分才到操场,就不能来早点看看书吗?还有2天就月考了,距高考也只有2年8个月零4天,看到时候你们拿什么考?”上面这段话是某学生的日记,哪些指的是时间,哪些又指的是时刻?
4、时间轴
t/s
2
3
5
1
4
0
第1秒末
第2秒末
第1秒(内)
第2秒(内)
第3秒
(内)
第1秒初
第2秒初
第3秒初
时刻与时间间隔
t/s
2
3
5
1
4
0
前一秒(内)
前二秒(内)
前三秒(内)
时刻与时间间隔
例:在时间轴上找到
1.前3s
2.第3s内
3.第3s初
4.第3s末
5.第2s末
0
1
2
3
4
5
6
t/s
A
B
C
D
E
F
G
结论:
n秒末、n秒初是指时刻。第n秒内是指1秒的时间。第n秒末和第(n+1)秒初指的是同一时刻。前n秒是指n秒的时间。
时刻与时间间隔
课堂小练5:
实验室进行了三组化学实验,以开始计时为0时刻,甲组实验从第2末开始,第12秒末结束;乙组实验第2秒末开始,第12秒初结束;丙组实验第2秒初开始,第12秒末结束,完成三组实验各用多长时间?
课堂小结
1、机械运动
2、参考系
参考系四个性质:
3、时刻
4、时间
作业:①复习本节内容
  
②完成教材P17第1、2、3小题
写在作业本上,
第4小题相互讨论
③预习第2节
“质点和位移”
1.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在5
s时指的是物体在5
s末时,指的是时刻
B.物体在5
s内指的是物体在4
s末到5
s末这1
s的时间
C.物体在第5
s内指的是物体在4
s末到5
s末这1
s的时间
D.第4
s末就是第5
s初,指的是时刻
课后测试
2.明代某诗人曾写过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中的“桥流”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考系的
(  )
A.水  
B.桥
C.人
D.河岸
3.如图1?1?2所示,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常常有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镜头,这通常是采用背景拍摄法拍摄的.让孙悟空站在平台上,做着飞行的动作,在他的背后展现出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同时加上烟雾效果.摄影师把人物动作和飘动的白云及下面的烟雾等一起摄入镜头,放映时,观众就会感觉到孙悟空在腾云驾雾.此时,观众所选取的参考系是(  )
A.孙悟空
B.平台
C.飘动的白云
D.屏幕
4.观察图1?1?3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
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5.(多选)在如图1?2?2所示的时间轴中,下列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1?2?2
A.t2表示时刻,称为第2
s末或第3
s初
B.t2~t3表示时间间隔,称为第3
s内
C.t0~t2表示时间间隔,称为前2
s或第2
s内
D.tn-1~tn表示时间间隔,称为第(n-1)s内
6.如图三辆并排的公交车上各有一名坐着的乘客,甲车上的乘客看乙车没动,乙车上的乘客看见丙车前进了,那么丙车上的乘客看见甲车的情况是?
7.有一首宋代陈与义的诗:“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我与云俱东。”诗人为什么会有“云不动”、“我与云俱东”这样两种不同的感觉?
8、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为(
)
A.船和山     B.山和船
C.地面和山   
D.河岸和流水
9、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米的高空飞行时,发现旁边有一个小东西,他以为是一只小飞虫,敏捷地把它抓过来,令他吃惊的是,抓到的竟是一颗子弹。飞行员能抓住子弹的原因是(

A、飞行员反应快
B、子弹相对飞行员是静止的
C、子弹已经飞行的没劲了
D、飞行员有手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