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1.2.1 探索生命的器具 课件 (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1.2.1 探索生命的器具 课件 (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9-20 09:14: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想一想
借助于什么仪器才能观察到用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微结构呢?
显微镜
放大镜
第一节
探索生命的器具
1.说出显微镜的基本结构与作用
2.识别几种常用的探究器具,并说出其用途
3.使用显微镜观察制作的临时玻片标本
本节目标:
显微镜的发展史
世界上的第一架显微镜是荷兰眼镜匠詹森父子在1590年前后制成的
,效果不理想。
前后经过伽利略和罗伯特·胡克改良,效果较好,特别是经过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胡克改良后,能够放大100多倍。胡克还用自己改良后的显微镜观察到了“细胞”,但观察到的只是死去的软木细胞的细胞壁。
胡克制作的显微镜
显微镜
自学指导一
P19-20说出显微镜的结构及作用
目镜
镜筒
转换器
物镜
通光孔
载物台
遮光器
压片夹
反光镜
镜座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镜臂
镜柱
结构辨认
自学指导二
阅读教材P20-26,思考: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如何计算?
2.显微镜观察的材料有什么要求?
3.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分几大步?
由物镜的放大倍数与目镜的放大倍数共同决定的
薄而透明
显微镜使用步骤:
1、取镜和安放
2、对光
3、观察
4、复原和收镜
(1)转动转换器,选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2)两眼睁开,左眼看目镜内。
(3)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的视野。
(1)标本放在载物台上,正对通光孔中央。
(2)先下降镜筒,看着物镜接近标本。
(3)再注视目镜,上升镜筒,直到看清物像。
一、取镜和安放
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5厘米左右处,安装好目镜
二、对光
转动   ,选  

镜对准通光孔。
  睁开,左眼看目镜内。转动   
,看到明亮的视野。
转换器
低倍
两眼
反光镜
三、观察
标本放在载物台上,标本要正对   
的中央。
先   镜筒,使   
接近标本。
★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
通光孔
下降
物镜

三、观察
再注视
 
镜,  
镜筒,直到看清物像。

调节
四、复原和收镜
取下玻片标本,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
离  
,将镜筒下降到   ,并将将反光镜垂直于地面,放入显微镜箱。
通光孔
最低处
操作与思考
1.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正的还是倒的?
2.低倍镜与高倍镜下哪个看到的细胞数目多?亮度高?
倒立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
低倍镜看到的细胞数多,亮度高
1.用下列四组镜头看同一块血液的玻片标本,其中看到血细胞数目最多的一组为(

A.目镜
5×,物镜
10×
B.目镜
5×,物镜
40×
C.目镜
10×,物镜
10×D.目镜
10×,物镜40×
2.在载玻片上写下一个小小的字母“d”,用显微镜观察时,会看到放大的图像形状是(
)
A.
b
B.
d
C.
q
D.
p
A
D
考考你
其他常用的探究器具
观察器具:
放大镜
其他常用的探究器具
酒精灯
量筒
石棉网
托盘天平
镊子
砝码
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
临时装片的制作










正确步骤:
玻片标本
按保存时间长短
临时玻片标本
永久玻片标本
1.某同学用放大5倍的目镜和放大10倍的物镜组合观察到了一只清晰的草履虫,这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A.5倍
B.10倍
C.50倍
D.15倍
2.在显微镜中与调节光线强弱有关的结构是(
)
A.通光孔
B.目镜
C.粗准焦螺旋
D.反光镜
3.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时,若物象在视野的右上方,要移到视野中央,应将玻片移向(
)
A.左上方
B.左下方
C.右上方
D.右下方
C
D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