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第十三章 内 能
导课 ●明标
1.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内容。
2.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3.知道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4.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5.能用比热容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导课 ●明标
任 务
要 求
阅读课本P2-14,用红色笔标注重点知识
着重理解、记忆以下知识点:
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
2.内能的概念,内能和温度的关系
3.改变内能的方式
4.比热容的概念及其应用
5.比热容的公式及其变形公式
时间
4分钟
1、分子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物质是由 组成的;分子不停地做 ;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 和 。分子很小,以10-10m量度
2、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一、分子热运动
自主 ●探究
1.独学
(1)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扩散现象。扩散的快慢与 有关。
(2)扩散现象表明:
a.一切物质的分子都 ,
b.分子间存在 。
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既有 又有 ,引力和斥力是 存在的。
自主 ●探究
1、内能
(1)概念:物体内部 做无规则运动的 和分子 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①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②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同一个物体,温度 , 它的内能 ,温度 , 内能 ;
③影响内能的主要因素:物体 、 、 及 等。
二、内能
自主 ●探究
2、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 和 。
(1)做功:
①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 ;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 。
②物体摩擦生热: 能转化为 能。
③气体膨胀推动活塞对外做功: 能转化为 能
自主 ●探究
(2)热传递:
①热传递的条件:物体之间存在 。
②物体吸收热量,物体内能 ; 物体放出热量,物体的内能 。
3、热量(Q)
(2)热量是一个过程量。热量只能用“ ”或“ ”,绝对不能说某物体 或 多少热量。
(3)热量的国际单位制单位: 符号 表示。
自主 ●探究
1、探究“比较不同种物质吸热的情况”:
(1)利用加热时间的长短表示物质 。
(2)比较物质吸热能力的两种方法:
①比较不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 的多少的方法比较物质吸热能力的大小。
②比较不同种物质吸收相同热量, 的方法来比较物质吸热能力的大小。
三、比热容
自主 ●探究
2、比热容
(1)概念: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质量和升高温度乘积之比。用符号c表示比热容。
(2)比热容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比热容的单位是 ,符号是J/(kg. C)。
自主 ●探究
(3)比热容的物理意义:水的比热容是 J/(kg.0C)
它的物理意义是: 1千克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C,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 J。
(4)物质的比热容是物质本身具有的一种特性,他与物质的 和 有关。
3、比热容的应用:
(1)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各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
自主 ●探究
(2)从比热表中还可以看出,各物质中, 的比热容最大。这就意味着,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水的温度变化要小些。水的这个特征对气候的影响,很大。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白天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温度升高的 ,夜晚沿海地区温度降低也 。所以一天之中,沿海地区温度变化 ,内陆地区温度变化_。 在一年之中,夏季内陆比沿海炎热,冬季内陆比沿海寒冷。
自主 ●探究
(3)利用__________的特点,在生产、生活中也经常利用。如汽车发动机、发电机等机器,在工作时要发热,通常要用循环流动的 水来冷却。 冬季也常用 水取暖。
4、热量的计算: Q= 。 式中,△t叫做温度的变化量。它等于热传递过程中末温度与初温度之差。
Q吸= ;Q放= 。
自主 ●探究
自主 ●探究
任 务
要 求
独立完成p1-6、11、13题,不会的问题做好标注,在组议时重点讨论。
时间约4分钟。
2.独做
1.D、C同学分别向A、B同学复述答案。
2.A、B同学分别指导D、C同学解决疑惑。
3. 组长A负总责,必须确保把本组同学教会。
任务
要求
时间
时间3分钟。
1.小组内统一答案。
2.讨论交流独学中存在的疑惑。
合作 ●研学
1.每组D同学先回答、C同学做补充。
2.每道题说出分析的过程或理由。
任务
要求
时间
时间5分钟。
1.统一题目的答案。
2.归纳重点习题的解题方法
师生 ●展评
1、关于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0 ℃的物体内能为零
B. 温度低的物体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小
C. 物体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少
D. 运动的物体一定比静止的物体内能大
师生 ●展评
一、内能、温度和热量的辨析
2.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越高的物体所含的热量一定越多
B.温度相同的两个物体间不会发生热传递
C.0℃的冰变成0℃的水,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D.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通过摩擦可增大冰块的内能
师生 ●展评
师生 ●展评
1、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由图线可以看出( )
A.甲的比热容比乙大
B.甲的比热容比乙小
C.甲和乙的比热容相同
D.开始加热时,甲和乙的比热容为零
二、图像分析
2.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满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C.加热相同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等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D.加热相同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师生 ●展评
师生 ●展评
1、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则2kg的水温度升高50 ℃吸收 J的热量。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司机往汽车发动机的水箱里灌水,这是因为水的 大,所以在相同条件下水能带走较多的 ,冷却效果好。
三、比热容的应用和计算
师生 ●展评
2.由于水的比热容比沙石或干泥土的比热容大,所以在沿海地区陆地表面的气温比海面的气温昼夜变化显著.因此
A.白天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夜晚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
B.白天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夜晚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
C.白天和夜晚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
D.白天和夜晚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
师生 ●展评
3.已知冰的比热容为2.1×103J/(kg·℃),0.8kg的冰在吸收了8.4×103J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到-4℃,求冰的初温度。
盘点收获
谈谈本节课有哪些收获。
归纳●总结
任务
要求
时间
完成P14页7、8、9、10。
独立、认真完成。
时间5分钟。
归纳 ●堂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