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人类对疾病的抵御
第2节 传染病的预防(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人类的传染病和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说出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2、能力目标: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学会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贯彻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精神,并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懂得关爱艾滋病病人。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列举传染病的预防措施;说出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2、教学难点:学会传染病的预防方法,形成自觉预防传染病的意识与行为。
三、教学过程
【复习】
1、传染病的概念:由致病的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2、传染病的两大特点:传染性、流行性
3、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新授】
(一)预防传染病
提问:在三个环节中,具有其中的一个或两个环节,传染病就能流行起来吗?(不能)
传染病流行时,三个环节缺一不可,所以我们可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预防传染病的流行呢?
可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来采取措施,且只要切断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任何一个,便可预防传染病的流行。
1.控制传染源
许多传染病在发病以前就具有了传染性,而到了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强。一般我们对传染病病人是如何处理的?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对病人要尽量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防止传染病蔓延。如得了流感的同学,就要早治疗,病情严重的最好在家休息,以免传染给其他同学。此外,对于传染病人我们要倍加关怀,不可嫌弃,病人有好的心情有利于早日恢复健康。对患传染病的动物,一定要及时处理,如患狂犬病的狗,即使它是个可爱的宠物也不能留。
2.切断传播途径
有个肝炎病人,在饭店吃过饭后在他的碗下压了一个字条:“我是肝炎病人,请把用过的餐具消毒后再用”。很显然这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他的目的就是要切断传播途径。切断传播途径也是预防传染病流行的一项重要措施。不同的传染病有着不同的传播途径,像饭前便后要洗手,消灭蚊蝇等,也是切断传播途径的一些措施。此外,我们还要做到加强卫生管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环境卫生,消灭媒介生物等,使病原体没有机会感染健康人。
学校是个人群比较密集的地方,也是容易发生传染病流行的地方。你认为学校和我们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来预防传染病的流行?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按时打扫卫生,打开门窗通风换气,经常洗手,注意消灭蚊蝇等能传播疾病的生物媒介,在传染病流行季节给教室消毒等。
3.保护易感人群
进行预防接种,提高易感人群的抗病能力。此外,避免接触传染源,加强个人防护,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在预防传染病中也是很重要的。
SARS在我国流行期间,我国当机立断的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有效的降低了SARS给人们生命带来的威胁,最终在这场不见硝烟的战争中取得了胜利。请大家回忆当时我们采取了哪些措施,并分析这些措施都属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哪个环节。
学生讨论交流
观看Flash“预防非典听我说”,学生完善答案并总结各项预防措施
控制传染源:排查、隔离病人和疑似病例,对病人进行治疗
切断传播途径:饭前便后洗手,公共场所和家里进行消毒、通风,去人多的地方戴口罩
保护易感人群:加强对非典的宣传、锻炼身体等
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特点,所以预防的方法也各不相同。我们应努力找出每种传染病流行的薄弱环节,更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的措施,因病制宜的提高对传染病的预防效果。而且,对传染病的预防是一项长期工作,我们来分析一个事例:
阅读课本P.54“我国血吸虫病人呈上升趋势”,思考:这段文章对你认识传染病的预防工作有什么启发?
(对传染病的预防不能掉以轻心,不能松懈,要提高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常抓不懈)
(二)预防艾滋病
在世界上还有一种传染病,人类与之斗争了二十几年,但是它仍以极快的速度在全世界蔓延,这就是被称为世纪瘟疫的——艾滋病(AIDS),同学们对艾滋病了解多少呢?学生谈论对艾滋病的认识。
1.艾滋病简介
艾滋病(AIDS)的中文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它是由艾滋病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
艾滋病病毒存在于患者和病毒携带者的血液、精液、唾液、乳汁、泪液等液体中。艾滋病病毒通过攻击和杀伤人体内的免疫细胞,使人体的免疫功能缺损。这时,很多病原体遍乘虚而入,使人的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等造成感染,因此,死亡率极高。
2.分析艾滋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传染源:HIV携带者和艾滋病患者
传播途径:性传播、母婴传播、血液传播
易感人群:直接或者间接接触到传染源的人
3.如何预防艾滋病
1)洁身自爱
2)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和剃须刀
3)不用未经消毒的器械纹眉、穿耳等
4)注射器等医疗器械必须严格消毒
5)需要输入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必须经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
观看视频“艾滋病的预防”
讨论:
(1)假如你身边的同学或朋友不幸感染上艾滋病,你将如何对待他呢?
应该关心他,力所能及的帮助他,帮助他树立战胜疾病和生活的勇气和信心,而不能歧视他 ,躲避他。同时,在与他接触的过程中,注意不要碰破皮肤,避免感染。
(2)下列哪些行为能传染艾滋病?
1 与艾滋病病人共同进餐
2 静脉吸毒者共用一个针管 √
3 在运动中撞到艾滋病患者
4 与艾滋病患者拥抱
5 与艾滋病患者共用纹身、纹眉器械 √
6 触摸艾滋病患者摸过的门把手
7 输入含有HIV的血液 √
8 与艾滋病患者共用抽水马桶
9 与艾滋病病人共用剃须刀 √
小知识:
(1)在工作和生活中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一般接触(如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共同进餐以及共用劳动工具、办公用具、钱币等)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
(2)艾滋病病毒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餐饮具、卧具、游泳池或公共浴池等公共设施传播。
(3)艾滋病也不会经咳嗽、打喷嚏、蚊虫叮咬等途径传播。
(4)为什么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
研究表明,艾滋病病毒在蚊子体内不繁殖。蚊子在吸血时不会将已吸进体内的血液再注入被叮咬的人,而是注入唾液作为润滑剂以便吸血。蚊子吸血后通常不会马上去叮咬下一个个体,而要用很长的一段时间消化吸进体内的血液。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尚未发现因蚊子或昆虫叮咬而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报道。
世界卫生组织把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就是要告诫人们要自尊自爱,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关爱艾滋病患者。让我们一起携起手来,相互关爱,珍惜生命!
【课堂小结】
1.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病流行时,三个基本环节缺一不可。只要切断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任何一个,便可预防传染病的流行。
(1)控制传染源:对病人要尽量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 ,以防止传染病的蔓延。
(2)切断传播途径:按时打扫卫生,打开门窗通风换气,经常洗手,注意消灭蚊蝇等能传播疾病的生物媒介,在传染病流行季节给教室消毒等。
(3)保护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2.预防艾滋病
艾滋病病毒通过攻击人的免疫细胞而使人的免疫功能缺损,使人的死亡率很高,对人的生命健康威胁很大。
艾滋病可以通过性传播、母婴传播和血液传播。以及预防艾滋病的一些措施。
四、板书设计
第24章 第2节 传染病的预防
第3课时
一、预防传染病
1、控制传染源(五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
2、切断传播途径:打扫卫生、通风换气、经常洗手、消灭蚊蝇、消毒
3、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参加体育锻炼、实行计划免疫
二、预防艾滋病
五、教学反思
关于传染病的相关知识,其实早已无形中存在于每个学生生活实际中,使得他们都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来到课堂进行交流和学习。但每个人的经验感受又不同,所以再现情景和创设新的情景显得更为重要。本节课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及知识创设了关于“流感”和“非典”的教学情境,先使学生感受知识进而自然过渡到主动学习知识,并利用新学到的知识解决以前的旧知识所不能解决的问题,符合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从学生出发,面向所有的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学生都能在已有的知识上有所收获。
本堂课学生参与度比较高,但是自己感觉这里面的问题设计的不够精,有些问题并不需要学生讨论完成直接就可以说出答案(共18张PPT)
1.使李玲患感冒的病原体是什么?
2.上述感冒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分别是什么?
3.流行性感冒能在人群中传播,它的特点是什么?
李玲和王鹏是邻居,又是同学。由于学校离家较远,每天他们相约一起乘公交车去上学,最近李玲患了流行性感冒,一路上打喷嚏,结果王鹏被传染了。
流感病毒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李玲
空气、飞沫
王鹏
传染性、流行性
第23章 第2节 传染病的预防
青阳二中 吴晓玲
预防非典听我说
1.预防传染病可以从哪三方面着手?
2.结合案例,请大家说说非典期间我们采取了哪些措施,并分析这些措施都属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哪个环节。
目前对人类健康威胁最大的疾病——艾滋病
1.艾滋病的中文全称是什么?病原体是什么?
2.艾滋病病毒存在于哪里?
3.艾滋病致死的原因是什么
4.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5.如何预防艾滋病?
6.如果你周围有人患上了艾滋病,你将如何对待他呢?
性传播 母婴传播血液传播
艾滋病
相互关爱 共享生命
12月1日 “世界艾滋病日”
1.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2009年3月份开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开始在墨西哥发生并迅速蔓延到全球许多国家,对“甲型H1N1流感”病人要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这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中属于_____________。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控制传染源
3.新华社北京2006年12月5日电,我国科学家在
世界上首次完成SARS病毒灭活疫苗I期临床研
究。大学生兰万里成为注射SARS疫苗第一人。
注射疫苗属于预防SARS流行的________________
环节。
4.艾滋病的病原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传播
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5.世界艾滋病日是______________。
调查艾滋病的传播、危害和预防
保护易感人群
艾滋病病毒(HIV)
性传播
母婴传播
血液传播
每年12月1日
1 与艾滋病病人共同进餐
2 静脉吸毒者共用一个针管
3 在运动中撞到艾滋病患者
4 与艾滋病患者拥抱
5 与艾滋病患者共用纹身、纹眉器械
6 触摸艾滋病患者摸过的门把手
7 输入含有HIV的血液
8 与艾滋病患者共用抽水马桶
9 与艾滋病病人共用剃须刀
下列哪些行为能传染艾滋病?
小知识:
(1)在工作和生活中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一般接触(如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共同进餐以及共用劳动工具、办公用具、钱币等)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 (2)艾滋病病毒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餐饮具、卧具、游泳池或公共浴池等公共设施传播。 (3)艾滋病也不会经咳嗽、打喷嚏、 等途径传播。
蚊虫叮咬
一、预防传染病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
加强卫生管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环境卫生
避免接触传染源,加强个人防护,积极锻炼身体,实行计划免疫
1. 艾滋病的中文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俗称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发生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
2.艾滋病病毒分布:
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携带者的血液、精液、唾液、乳汁、泪液等体液中。
HIV
自外部的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就丧失了抵抗能力,继而发生各种感染或肿瘤,最终导致死亡。艾滋病病毒专门攻击和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体免疫功能缺损。
3.人体的免疫系统就像一个国家的军队及警察,一旦遭到破坏,人体对来自内部的癌细胞及来
1)洁身自爱
2)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和剃须刀
3)不用未经消毒的器械纹眉、穿耳等
4)注射器等医疗器械必须严格消毒
5)需要输入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必须经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
5.预防艾滋病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