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第6课 漂亮的剪贴画|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第6课 漂亮的剪贴画|冀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0-09-19 08:23: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漂亮的剪贴画》
【教材分析】
《漂亮的剪贴画》是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课本1第六课的内容,本课是画图教学中最后一个基本技能训练内容,主要是对画图软件前几课知识的综合应用,教材以画一块花布为例,讲解了图形剪切、复制、粘贴及图像的翻转/旋转等技能的综合运用。
【学情分析】
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铅笔、直线、椭圆、矩形、圆角矩形、曲线、颜色填充、橡皮擦等简单的绘画工具操作,并能用这些工具画出神奇的直线、可爱的小鸟、漂亮的大熊猫等作品,并能利用剪切、复制、粘贴工具及“图像”菜单中的“翻转与旋转”命令来对图像进行修改与变化,学生对画图软件有很大的兴趣。
这一节课学习利用复制、粘贴工具来优化画图创作过程,并利用“图像”菜单中的“翻转与旋转”命令来对图像进行修改与变化,以及对画图工具的综合运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①.掌握图形剪贴、复制的技巧。
②、掌握“编辑”菜单中的“复制(C)”、“粘贴(P)”命令,“图像”菜单中“翻转/旋转”命令的使用方法。
技能目标
①学会灵活使用剪贴、复制的命令。
②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体会合作学习的快乐。
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图形剪贴、复制的方法。
【教学难点】
将图形的剪贴、复制、翻转/旋转等技能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去。
【教学准备】
制作精美的剪贴画、没有完成的风车图画、没有完成的梦想中的校园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课件展示多幅风格迥异的剪贴画,通过让学生欣赏这些美丽的剪贴画,激发其创作剪贴画的欲望。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了几幅美丽的剪贴画。看,漂亮吗?(课件展示剪贴画)
生:真漂亮。
师:这些都是手工做的,我们现在学习了计算机的画图软件,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能不能用电脑来制作漂亮的剪贴画呢?
生:能。
师:那今天我们就一起动手来试试吧。
二、任务驱动,合作探究:我给老师当助手
师:大家手工制作剪贴画时,都分哪几步呢?
生:构图——准备材料——剪切成各种形状——粘贴——完成。
师:那我们用计算机的画图软件也是这个步骤。
师:现在老师要请大家来帮忙,老师想画一架风车,刚刚画出了第一瓣,谁能帮教师来完成这幅作品呢:
生:我能!
生:我也能!
生完成作品,演示并说明操作方法。
(师提示:注意观察,发现问题;努力思考,分析问题;共同合作,解决问题)
生一:(1)单击工具箱中的“选定”工具,选择“选定”工具,
从图形的左上方向右下方拖动形成虚线方框,将图形全部选定。单击“编辑”菜单中的“复制”命令。单击“编辑”菜单中的“粘贴”命令。
生二发现第一个问题:复制粘贴得到的图形与原来的方向一样,而风车的第二瓣要改变方向,怎么办呢?
师:谁来帮忙解决这个问题?
生三:单击“图像”菜单中的“翻转/旋转”命令,弹出对话框,选择“按一定角度旋转”“90”度命令,单击“确定”按钮。将旋转得到的图形移动到适当的位置,单击方框外的任一区域。
生四:发现第二个问题:图形有背景色,把风车的第一瓣遮住了。
师:大家想一想要怎么办呢?
生共同:选择工具箱背景“按透明方式”。
生一:这样完成了风车的第二瓣,像这样再重复两次,就得到了一个完整的风车。
三、自主学习,完成新知:小小设计师。
师:你们真棒。我们的风车已经制作完成了。那同学们能根据刚才的步骤利用我们以前画的大熊猫等图画,制作出一个完整花布图案吗?
生:能!
师:想一想刚才我们画风车的过程,你准备怎么来画这块花布呢?相邻的同学互相讨论,在画花布的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我们注意的地方?
(小组讨论)
师:谁来给大家提个醒?
生一:“复制”“粘贴”命令一起使用。
生二:“复制”时,要注意使用“按透明方式”。
生三:花布上的熊猫图案“翻转/旋转”的角度都不一样。
师:大家想的真周到,老师还要教给大家一个小妙招:在制作花布时,调用以前作品的方法是单击编辑—粘贴来源,选择自己要用的文件名称,并单击打开按钮即可。好了,同学们都跃跃欲试了,赶快自己动手画一画,试一试吧。
生练习巩固,绘制图形。绘制完毕后,给自己打分。
师鼓励小组之间的学生离开自己的座位,去欣赏别人的作品,学生之间互相评价,让学生主动展示自己的作品给全班同学并讲解制作方法,教师点评。
师:看到大家画的花布,老师想到了几个问题:在制作剪贴画过程中,花布区域怎样分配利用?你通常怎样清除不需要的材料?怎样去除多余的画布?
生:我把画布分成左右两部分,在左边制作一块方形,作为我的花布制作区域,在右边编辑花布所需要的图案。
生:制作完成后我把不需要的材料选定删除。
生:制作完成后我改变画布的大小,去除不需要的材料。
生:……
师:你们的方法真多呀,那赶快动手用刚才这些方法完美你的作品吧。
(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对画出的花布进行加工、创作,完成漂亮的剪贴画作品。)
四、拓展练习,巩固提升:小小美化师
师:同学们都已经对画图软件的剪切+粘贴、复制+粘贴及图像里的翻转/旋转等命令灵活运用了,那下面我们来做一个美化师,用自己的双手,发挥你的想象力,创造力来完善“梦想中的校园”这幅图画吧。想一想,我们可以利用以前的哪些作品作为材料,让我们的校园变得漂亮呀。
生一:利用以前的五星红旗让旗杆上飘扬着五星红旗。
生二:利用以前的美丽的早晨作品里的太阳,复制到校园上方的天空。
生三:利用以前的美丽的早晨作品里的花朵,复制到草地上,点缀校园的草地,
生四:复制以前画的树木绿化校园,
生五:复制以前画的小鸟来让校园充满生机。
生……
师:同学们的创造力可真丰富,那大家能不能试着用工具箱里的其它工具来美化我们的校园呢?
小组讨论,并动手试一试。
(如用“喷枪”工具画草地上的花朵……)
小组内学生互评作品,选出本组最佳作品,参加全班评比。
(师展示各组代表作品,分别让他们说明自己运用了哪些材料,怎样来美化自己的校园的。小组之间互评,教师适时点评,最后评出最佳美化师三名。教师发奖品。
五、课堂小结,回顾展望
师:今天这节课你们开心吗?
生:开心!
师:那你有哪些收获?
生一:我学会了制作风车。
生二:我学会了制作花布。
生三:……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用计算机制作“漂亮剪贴画”,还用自己的双手,使用计算机的画图工具美化了我们的校园。老师相信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们一定能灵活运用计算机画图工具,设计创作出更美的图画。
【教学反思与感悟】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感觉比较有特色的是:一是主要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设计“制作风车”、“设计花布”、“美化校园”三个有层次的任务,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探究。二是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师生合作、学友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三是教学评价采用学生互评为主,老师点评为辅的方式,激发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设计中的独特之处就是我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采用任务驱动,重组了教材,自行设计了第一个任务环节让学生帮老师制作风车,因为风车的每一瓣图形形状相同,但方向不一致,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必定要遇到改变图形方向这个问题,这就做到了问题的预设。在这个任务的设计中,注意了任务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和能力的有机结合,任务目标明确,学生的积极性得到调动,学生自己突破了教学重点。同时,又为五年级信息技术课本3《转动的风车》一课打下了基础。
不足之处:学生的基础不一,计算机动手能力差别较大,教学环节中,有的学生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作品,这需要以后的教学中,教师多给他们创造动手机会,多采用小组合作,让学生互相帮助,逐步提高他们使用计算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