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6课《两只老虎》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6课《两只老虎》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09-19 08:24: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两只老虎 》教学设计
小学人音版二年级下册音乐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够用自然幽默的声音演唱歌曲《两只老虎》,并有感情地进行歌表演。
能力目标:能听辨出《两只老虎》的演唱形式和齐唱形式的不同,并编创歌词、边唱边表演。
德育目标:让学生在乐唱、爱唱、玩唱中,树立保护自然环境和野生动物、与动物和谐共处的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能够用自然、幽默的声音演唱歌曲,并有感情地进行歌表演。
三、教学难点:了解轮唱的概念,能用轮唱的形式唱好《两只老虎》。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 电子琴 课件;学生准备:音乐课本 画笔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复习歌曲《喜鹊钻篱笆》。
2.做发声练习。
(二)学习歌曲《两只老虎》。
猜谜语导入新课。
2.放录音,初听歌曲,熟悉曲调。
师问:“同学们听出来这是两只什么样的老虎?”老师可示范加动作演唱一遍,指名回答。
3.出示歌页,揭示课题,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4.学唱歌曲(先跟琴模唱,在熟悉旋律的情况下,可采用多种学唱方法,如:听录音默唱、哼唱、跟琴轻唱等).
5.出示歌页,创编歌词,师:“残缺不全的老虎不只是没有眼睛,没有尾巴,还有可能没有……”(师指指鼻子,指指耳朵),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过渡:
“同学们唱的非常好,刚才大家一起演唱一种旋律,我们称为齐唱,下面老师要给同学们介绍另外一种演唱形式----轮唱(出示合唱歌谱),我们先将四个小组分成两部分,一二小组唱上声部(边说边指点),三四小组唱下声部,上声部先唱,下声部空八拍后再唱,最后,两个声部同时结束。”
6.放录音,用听觉感受轮唱效果。
7.照谱分声部读歌词,可用多种形式读(如;学生读上声部,老师读下声部;也可老师在前面指挥,学生分组互换读。)
8.老师站在讲台上指挥,学生练习轮唱(小组可互换演唱声部)。
9.学生根据歌词内容进行歌表演。
(三)课堂拓展
1.教师用导语引入,进行德育渗透,学生发挥想象,自由发言。
2.用笔画一画,为两只可爱的老虎献爱心,使老虎变得健全可爱。
3.再次创编歌词(出示合唱歌页,让学生思考并填唱创编歌词,教师可相机用肢体动作进行点拨。)
4.教师再度指挥,学生演唱。
(四)小结
结合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孩子们提高环保意识,爱护动物,珍爱生命,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教学反思:
《两只老虎》是一首耳熟能详的儿童歌曲,这次出现在人音版二年级下册课本中,是以轮唱的形式要求出现的,和以前幼儿园学唱的演唱形式有所不同,二年级学生初次接触到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为了使学生能很好地掌握轮唱方法,我用心准备,精心设计,一步一步由浅入深地巧妙引入。
在学生初学歌曲时,我以猜谜语的形式先烘托课堂气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以高涨的情绪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继而以小故事的方法导入新课,接着放录音,为学唱歌曲做铺垫。当孩子们能完整、流畅地唱好一个声部时,出示歌页,让他们用眼观察,注意区别齐唱和轮唱在记谱法上的不同,通过老师讲解、分析后,再播放录音,让孩子们用耳朵感受轮唱的魅力所在,之后,我采用照谱分声部读歌词,并运用了多种形式的读法,为学习轮唱做了充分的准备,使学生通过体验、观察,很快理解并学会了二部轮唱的练习,轻松、愉快地解决了难点。
整节课所包含的每个设计,都是围绕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比如开始部分的发声练习,不只是用柯达伊手势来复习巩固唱名以此来调动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这个发声练习是C大调音阶练习,里面的最高音是1,而本节课学唱的《两只老虎》是F大调,里面的最高音是5,这两个音在键盘上是同一个高度,做这个练习,会使孩子们在学唱歌曲时气息更流畅、发声更轻松。
本节音乐课不只是让孩子们学唱了歌曲,更重要的是集美育、德育于一体,激发了孩子们认知世界和感悟世界的能力,拥有爱心,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当然不足之处是孩子们表演的表情还不够自然,动作也不太协调,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力争取长补短,充分挖掘孩子们的潜能,使他们各方面的能力都能得到一个长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