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萍浏醴lǐ起义、安庆起义、广西起义、黄花岗起义
9.辛亥革命
1.背景:
1911年10月10日
武昌起义
4.★意义:
2.★胜利首义:
①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②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③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zhá门。
3.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认识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探讨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原因。
★武昌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后全国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汉口
汉阳
this
is
a
sample
text.
insert
your
desired
text
here.
Again.
this
is
a
dummy
text.
enter
your
own
text
here.
中华民国的创建
湖北武汉
黎元洪
陆军暂编第二十一混成协统领
湖南长沙
焦达峰
共进会成员
江西九江
马毓宝
同盟会成员
江西南昌
吴介璋
江西军混成协统
陕西西安
张凤翽
同盟会成员
山西太原
阎锡山
同盟会成员
云南
蔡锷
新军第十九镇第三十七协协统
安徽安庆
朱家宝
原为清朝巡抚被推为民军都督而后逃逸
江苏上海
陈其美
同盟会成员
福建
孙道仁
福建提督,武昌起义后加入同盟会……
武昌起义后全国有17省先后宣布独立,各省先后担任最高军政长官(都督)者背景不尽相同,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统
一
中华民国的创建
上海中国同盟会最高干部会议商讨组织临时政府方案
中华民国的创建
1911年12月29日,十七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在南京召开,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1票:16票
黄兴
孙中山
《大总统誓词》:
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
--中华民国元年元旦
孙文(印)
孙在南京宣誓就职
中华民国的创建
时间
首都
领导
机构
纪年
1912年1月1日
南京
临时总统孙中山
副总统黎元洪
机构临时参议院
公历,中华民国纪元(1912)
阅读课文,完成下列表格,并做好记录。
外交、教育、法制等部、局的总长、局长均为同盟会的会员。其它六部的实际工作也都掌握在革命党人手中。在拥有立法权的参议院,共有43名议员,其中同盟会会员就占了33人。
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
中华民国成立于___________年,这一年就被称为民国元年。
1912
1911年
1912年
1913年
1915年
1917年
民国元年
民国2年
民国4年
民国6年
(民国纪年)
(公元纪年)
民国纪年=公元纪年-1911
八路军臂章上的“中华民国二十七年”,应是公元纪年的哪一年?
(
)
A.1936年
B.1937年
C.1938年
D.1939年
亚东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
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
——中华民国国歌
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
地位:
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中华民国国玺
材料一:临时政府成立之后,……满清时代辱国之举措与排外之心理,务一洗而去之;与我友邦益增睦谊,持和平主义,将使中国见重于国际社会,且将使世界渐趋于大同。——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思考:你怎样看待南京临时政府的外交政策?
换取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
支持
军事威胁
外交孤立
经济封锁
清政府
帝国主义列强
革命党人
立宪派和旧官僚
革命党人面临哪些压力?以孙中山为首革命党人如何处理?产生了什么结果?
袁世凯
(1859年-1916年)
这里输入标题
共
和
危
机
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北洋军阀领袖。河南项城人,故人称“袁项城”。袁早年发迹于朝鲜,归国后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军。
1.清末新政期间:积极推动近代化改革。
2.辛亥革命前十几年:叛卖维新派获慈禧信任,镇压义和团,是清政府和帝国主义所倚重的人物。
3.辛亥革命期间:逼清帝溥仪退位,以和平的方式推翻清朝,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
袁世凯
(1859年-1916年)
支持
军事威胁
外交孤立
经济封锁
清政府
帝国主义列强
革命党人
立宪派和旧官僚
施
压
革命阵营
军事
进攻
政治
欺骗
妥协退让
被迫重用
逼宫
革命党人面临哪些压力?以孙中山为首革命党人如何处理?产生了什么结果?
被窃取革命果实根本原因:
资产阶级革命派软弱妥协、缺乏实力。
清朝最后一个皇帝
宣统帝溥pǔ仪
退位诏书
1912年2月12日,末代皇帝溥仪宣布退位,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
1
2
3
4
1912年2月12日,清宣统下诏退位,清王朝统治结束。
2月13日,孙中山提出辞职,推荐袁继任;
2月15日,袁声明拥共和,被选为临时大总统。
阅读书本,利用具体的史实例证“窃取”得历程。
孙中山在宣布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时,为了防范袁世凯专制独裁……提出奠都南京、新总统到南京就职和遵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三项条件,并派蔡元培等人为专使北上,迎接袁世凯南下。
——李侃《中国近代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为限制袁权力,孙中山提出了哪些条件?
①
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②
临时大总统到南京就职
③
遵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
2
3
4
1912年2月12日,清宣统下诏退位,清王朝统治结束。
2月13日,孙中山提出辞职,推荐袁继任;
2月15日,袁声明拥共和,被选为临时大总统。
袁政治讹诈,迫使参议院同意在北京就职,
3月袁在北京就任。
4月,孙中山正式解职,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阅读书本,利用具体的史实例证“窃取”得历程。
个人微信
NewBeeRen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年3月11日颁布
关键词
具体内容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
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
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主权在民
平等自由
三权分立
“民国者,民之国也。为民而设,由民而治者也。”----孙中山
三权分立
行政权(国务员辅佐总统)
立法权(参议院)
司法权(法院)
制衡
有效地防止专制独裁
1.性质:
2.意义:
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一、★1912年1月1日(民国元年)中华民国建立
首都、领导机构、纪年方式、地位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过程:①1912年2月
宣统帝下诏退位;②3月
袁世凯就职临时大总统;③4月
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2.★窃取根本原因:资产阶级革命派软弱性、缺乏实力。
三、★1912年3月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内容:主权在民、平等自由、三权分立
2.颁布意义:①②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具有什么历史意义?还有什么遗憾?
材料一: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病逝于北京,终年59岁。世人闻此噩耗,纷纷书写挽联纪念,其中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的挽联是:
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
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竞之功。
1.政治意义: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材料二: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他们认为:“所谓产业革命者,今日是时矣。”各种实业团体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现。海外华侨也竞相投资国内工业。
材料三: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中国工厂使用的蒸汽动力,1913年为43
448马力,1918年为82
750马力,约增加1倍。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
2.经济意义: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材料四: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天足兴,纤足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旅馆名词兴,客栈名词灭。
——1912年3月《时报》
剪辫运动
中山装
3.思想意义: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
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竞之功。
局限:革命果实被袁窃取、社会性质未改变、反帝反封建任务未完成
辛亥革命
1.★成果:①推翻清王朝的统治,结束封建帝制;②建立南京临时政府,中华民国诞生;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意义:①政治:推翻了……;②经济:为资本主义……条件;③思想:极大推动了……。
3.★局限:革命果实被袁窃取、社会性质未改变、反帝反封建任务未完成。
4.启示: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