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同步练习(带答案和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同步练习(带答案和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9-20 10:31: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关于长度的特殊测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汽车仪表盘上记录汽车总里程实际是通过滚轮法测量出来的
B.
测量某一曲线的长度,可用弹性不大的线沿曲线摆放,在两端点处坐做上记号,再将棉线拉直,用刻度尺测量出两端点间的长度即为曲线的长度
C.
想测量出一张邮票的厚度,可用100张相同的邮票叠起来,测量出100张邮票的总厚度再除以100
D.
想测量一枚硬币的直径,只需要用一把刻度尺直接测量即可
准确记录某次测量时的长度值是,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所使用的刻度尺分度值为1mm
B.
此结果准确到了毫米位
C.
所使用的刻度尺分度值为1cm
D.
此结果准确到了米位
下面的几幅图中,刻度尺的使用正确的是
A.
B.
C.
D.
感知身边的物理下列各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s的是
A.
人体心脏跳动一次
B.
人正常呼吸一次
C.
人打一次哈欠
D.
人正常步行10m
用密绕法测铜丝的直径,共测三次,而每次都将铜丝重新绕过,并放在刻度尺上不同部位读数,结果三次读数都不相同,下面不属于误差产生原因的是
A.
每次缠绕的松紧程度不同
B.
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
C.
铜丝本身粗细不均匀
D.
由于粗心,小数点记错位置
历史上把如图所示的长度定为1英寸.1英寸约为
A.
B.
C.
D.
下列测量长度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
测一张纸的厚度可以用刻度尺先测出几十张纸的厚度,然后再除以纸的总张数
B.
只使用一把刻度尺不用其他工具就可以准确测出乒乓球的直径
C.
测自行车通过的路程,可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然后用圈数乘车轮的周长
D.
把曲线看成是由许多小段线段组成的,用圆规量取一小段线段的长度,然后用圆规从曲线一端量到另一端,最后用圆规所量次数乘一小段线段的长度,就可算出曲线的长度
某同学在测量圆柱体周长时,采用了如下方法:把一张矩形纸条紧紧包在圆柱体的外面纸条的边没有与圆柱体的轴垂直,如图所示,然后在纸条的重叠处用针扎个孔,再把纸条展开,用刻度尺测出两孔之间的距离,即为圆柱体周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该测量方法有误,结果偏小
B.
该测量方法有误,结果偏大
C.
该测量方法有误,结果偏小、偏大都有可能
D.
该测量方法正确
在特别潮湿的环境中,木尺会因为受潮而膨胀,使用受潮后的木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测量值比真实值大,这是一种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B.
测量值比真实值小,这是一种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C.
测量值将是错误的
D.
以上答案均不正确
物理实验常用的测量时间的工具是
A.
手表
B.
停表
C.
电子表
D.
沙漏
某学生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忘记写单位,下列数据的单位是“厘米”的是:
A.
一支铅笔的直径是
B.
茶杯的高度是
C.
物理书的长度是
D.
他自己的身高是
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
B.
C.
D.
用塑料卷尺测量长度时,若用力拉尺进行测量,那么由此可能引起测量结果
A.
偏大
B.
偏小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________nm,________________km.
如图所示,停表显示的时间是________s.
一位同学用刻度尺测得黑板长度为,他的错误是________,应该写成________用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要________,图中被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
认识刻度尺:如图所示,该刻度尺的量程是________,每一大格是________,每一小格分度值是________.
有六名同学,使用同一刻度尺测量同一作业本的长度,六次测量记录是:;;;;;则:
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
其中一位同学测量结果错误的是________.
其中一位同学测量结果不合理的是________.
这本作业本的长度是________.
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是______物体B的长度是______cm。
答案和解析
1.D
A.汽车仪表盘上记录汽车总里程实际是通过滚轮法测量出来的,故A正确;
B.测量某一曲线的长度,可用弹性不大的线沿曲线摆放,在两端点处坐做上记号,再将棉线拉直,用刻度尺测量出两端点间的长度即为曲线的长度,故B正确;
C.想测量出一张邮票的厚度,可用100张相同的邮票叠起来,测量出100张邮票的总厚度再除以100,故C正确;
D.想测量一枚硬币的直径,需要用一把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一把刻度尺不能测量出,故D错误。?
2.C
准确记录某次测量时的长度值是,则说明最后一位“0”是估计的,倒数第二位的“7”是准确的;“7”的单位是厘米,故测量结果准确到了厘米,则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厘米;故ABD错误,C正确;
3.D
由图知,
要从刻度尺的零刻线开始测起,所以AB错;
C.放置刻度尺时,刻度尺有刻度的一侧没有紧贴被测长度,所以C错;
D.刻度面紧贴被测物体,起始端从零开始,故D正确。
4.A
A.人体心脏一分钟跳动次,因此跳动一次大约需要1s左右,符合题意;
B.人正常呼吸一次,大约用时3s左右,不符合题意;
C.打一次哈欠经历的时间在,不符合题意;
D.人正常步行10m经历的时间约10s,不符合题意。
5.D
A.每次缠绕的松紧程度不同,属于测量者不可避免的操作误差,故A不符合题意;
B.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属于测量工具的精密程度产生的误差,故B不符合题意;
C.铜丝本身粗细不均匀,属于测量材料产生的误差,故C不符合题意;
D.由于粗心,小数点记错位置,属于测量错误,不是误差,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6.D
由图知,大拇指第一节骨骼的长度为1英寸,其长度与一枚一元硬币的直径差不多,而一元硬币的直径在左右,
所以1英寸约为,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7.B
A.测一张纸的厚度可以用刻度尺先测出几十张纸的厚度,然后再除以纸的总张数,即得出一张纸的厚度,这是采用化小为大的方法,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准确测出乒乓球的直径需要两把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或用一只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来进行测量,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测自行车通过的路程,可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N,再乘以车轮的周长L,这是采用化整为零的方法,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用圆规把曲线截成n段小线段,用刻度尺测出每一段线段的长度、、,曲线的总长度,曲线截成的小线段越多,被截取的小段曲线长度和圆规两脚间的距离越接近测量结果越准确,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8.D
题上提到用矩形纸只是一种误导,因为无论用什么来测量都只需要一条线所以无论垂直与否都没有关系,因此该实验没有错误。
9.B
木尺会因为受潮而膨胀,木尺上代表原来分度值的长度会变大,测量出的结果就偏小,例如:物体的长度为2cm,木尺正常时测量程物体的长度为2cm,受潮后木尺的长度变长,2cm刻度将大于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小于2cm;这种受外界影响使刻度尺精确度变化的并不是错误,而是不可避免的误差;故B正确,ACD错误。
10.B
手表、电子表是生活中常用的计时工具,故AC不符合题意;
B.停表可以较精确的测量时间,在实验室中经常使用,故B符合题意;
D.沙漏是古代的计时工具,准确程度较低,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B
A.一支铅笔的直径是厘米,不符合实际长度,故A错误;
B.茶杯的高度是厘米,符合实际长度,所以B正确;
C.物理书的长度是厘米,不符合实际长度,故C错误;
D.他自己的身高是厘米,不符合实际长度,故D不错误。
12.D
A.“”得到的单位不存在,故A不正确;
B.进率不正确,应为:,故B不正确;
C.不正确,应为:,故C不正确;
D.过程及进率符合要求,故D正确。
13.B
解:用被拉长了的塑料尺测量物体长度,刻度尺的分度值变大,因此其读数比真实值小,所以,B正确,选项A、C、D的说法均不正确。
14.米;m;;;
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m,;


故答案是:米;m;;;。
15.110
由图知:在停表的中间表盘上,5min中间有5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in,所指时间在1min与2min之间,靠近2min;在停表的大表盘上,5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指针在50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50s,即停表的读数为。
16.没有写单位;;正对刻度线;
测量结果必须有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可知,黑板的长度应为;
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
由图可知,物体的长度是。
故答案为:没有写单位;;正对刻度线;。
17.;1cm;或
图中的刻度尺的量程为,每一大格是1cm,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或。
答案为:;1cm;或。
18.
?
从;;;可以看出倒数第二位对应的单位是mm,所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从六个测量结果看,与其它测量结果偏差太大,所以此数据是错误的记录,应该舍去;
的分度值是,测量结果不合理;
为了减小误差,应该求四次正确测量的平均值,即这本作业本的长度为:。
故答案为:;;;。
19.?
解: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起始端从零开始,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因此A物体的长度为;
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末端刻度值为,因此B物体的长度为。
故答案为:;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