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分层作业(七)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建议用时:40分钟)
题组一 能量流动的过程
1.(不定项)每一个营养级都具有的能量流动方向有( )
A.分解者
B.下一营养级
C.生长、发育和繁殖
D.呼吸散失
ACD [食物链中的最高营养级不能被其他生物捕食,则其固定的能量不会流入下一营养级,因此每一个营养级都具有的能量流动方向为流向分解者、呼吸散失和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
2.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生产者能量的来源和去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a
B.b以热能形式散失
C.c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
D.若d为下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则d的量是c的10%~20%
D [若d为下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则d的量是a的10%~20%。]
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食物链中,能量的传递形式是光能
B.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生物体内的能量代谢过程
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D.流经任何生态系统的总能量都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C [在食物链中,能量的传递形式是有机物中的化学能,A错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能量在整个生态系统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B错误、C正确;流经某些人工生态系统(如人工鱼塘)的总能量除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外,还包括人工投喂的饲料等有机物中的能量,D错误。]
4.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能量示意图,其中a表示该营养级食物的摄入量,f表示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b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B.c表示生物体内储存的有机物
C.d中能量均未被该营养级生物同化
D.为提高羊肉的产量,应该提高图中c/a的比值
D [b表示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c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储存在生物体的有机物中,A、B错误;d表示分解者利用的能量,有一部分能量未被该营养级生物同化,C错误;图中a表示该营养级摄入的能量,c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所以c/a的值越高,羊肉的产量越高,D正确。]
5.如图是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图解,利用图中箭头的序号回答问题。
(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
(2)图中________为分解者,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哪个箭头是不应存在的?________。
(4)?的能量最多时只有④的能量的几分之几?________。
(5)B属于________性动物,它的粪便中的能量会被________利用,通过过程________表示。
[解析] 生产者(图中A)固定的太阳能即图中的①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图中B、C、D是初级、次级、三级消费者,A、B、C、D都有能量流入E,则E为分解者,但E能量不会倒流入A、B、C、D,故图中⑦不存在。?的能量最多有⑨的1/5,⑨的能量最多有④的1/5,故?最多有④的1/25。
[答案] (1)①
(2)E
从生产者到各级消费者都有能量流入E
(3)⑦ (4)1/25
(5)植食
E(分解者)
⑧
题组二 能量流动的特点和研究意义
6.某池塘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水鸟。假如水鸟只依靠鱼来增加体重,那么水鸟每增加1
kg体重,至少需要该生态系统内浮游植物的量为( )
A.50
kg
B.125
kg
C.625
kg
D.1
000
kg
B [据题意可知,能量由浮游植物到水鸟经过了三次传递,按最高的能量传递效率可使该过程消耗的浮游植物最少,即1/(20%)3=125
(kg)。]
7.肉类和鸡蛋的价格比粮食和蔬菜高,从生态学的观点看,这是由于( )
A.动物饲养投资大
B.食物链延长,能量流失多,生产成本高
C.动物性食品营养价值高
D.植物栽培比较容易
B [依据能量流动的特点可知,要得到同质量的肉类和鸡蛋,与粮食和蔬菜比较,需消耗更多的能量,因此肉类、鸡蛋成本高,价格相应也要高。]
8.在植物→昆虫→鸟的营养结构中,若能量传递效率为10%,以鸟同化的总能量中从昆虫获得的总能量为x轴,植物供能总量为y轴,如图中绘制的相关曲线是( )
A B C D
D [设鸟获得的总能量为常数a,则鸟从昆虫获得的能量为x,从植物直接获得的能量为a-x,可列式为x×10×10+(a-x)×10=y,即y=10a+90x。根据此方程式可知,D项图示正确。]
9.如图是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其中A、B、C、D分别代表不同营养级的生物类群,对此图理解正确的是( )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A通过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中的能量
B.在此生态系统中,若一只狼捕食了一只野兔,则该野兔中约有10%~20%的能量流入这只狼体内
C.由于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一定的,所以B获得的能量越多,留给C、D的能量就越少
D.B同化的能量要大于B、C、D呼吸消耗的能量之和
D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A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能量的传递效率是指某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与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之比,与个体间的捕食获得的能量没有直接关系,若一只狼捕食了一只野兔,则该野兔中的绝大部分的能量传递给了狼;B获得的能量越多,留给C、D的能量也越多;B同化的能量要大于B、C、D呼吸消耗的能量之和,因为还有一部分能量流向了分解者,所以D选项正确。]
10.(不定项)下列四种现象中,适宜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规律进行合理分析的是( )
A.虎等大型肉食动物容易成为濒危物种
B.蓝细菌易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爆发
C.饲养牛、羊等动物,成本低、产量高
D.巨大的蓝鲸以微小的浮游动物为食
ACD [虎属于最高营养级,获取能量少,容易成为濒危物种;在富营养化的水体中,N、P含量高,蓝细菌会进行爆发式繁殖,但是没有体现出食物链,所以不适宜用能量流动规律来分析;牛、羊属于初级消费者,直接从生产者获取食物,获得的能量多,因此成本低;D项能体现出食物链,能用能量流动规律来解释。]
11.某地区年降雨量丰富,某弃耕农田的食物链之一是“甲→乙→丙”,生态学家对该生态系统的发展以及该食物链的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表,单位为×103J/(hm2·a),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丙
固定的能量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24
500
105
75
71.5
8.44
6
4.38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食物链中甲是________,流经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是________×103
J/(hm2·a)。
(2)在食物链“甲→乙→丙”中,能量从乙到丙的传递效率是________,从乙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包括乙的遗体、分泌物中的能量和________粪便中的能量。
(3)有人发现表中乙或丙的同化量与呼吸量之和不等于摄入量,请分析该现象出现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因此甲是生产者,流经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应是24
500×103J/(hm2·a)。(2)能量传递效率是相邻营养级同化量之比,由数据分析可知能量从乙到丙的传递效率应是6/75×100%=8%。某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是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所以乙流向分解者的能量还包括丙粪便中的能量。(3)摄入量等于同化量加上粪便中的能量,而呼吸量是同化量中的一部分。
[答案] (1)生产者 24
500 (2)8% 丙 (3)摄入量等于同化量加上粪便中的能量,而呼吸量是同化量中的一部分
12.(不定项)如图为某人工鱼塘食物网及其能量传递示意图(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J·m-2·a-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中最高营养级为第五营养级
B.该食物网中第一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5%
C.太阳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1
357
J·m-2·a-1
D.该食物网中的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AB [题图中最长食物链为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幽蚊幼虫→太阳鱼→鲈鱼,故最高营养级为第五营养级,A正确;该食物网中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31
920
J·m-2·a-1,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3
780+4
200=7
980J·m-2·a-1,则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7
980÷31
920×100%=25%,B正确;太阳鱼同化的能量为1
483
J·m-2·a-1,除了流向下一营养级和自身呼吸作用消耗,还有一部分被分解者分解掉,故太阳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小于(1
483-126)J·m-2·a-1,即小于1
357
J·m-2·a-1,C错误;该食物网中的生物并没有分解者,不能构成群落,因而不能与无机环境构成一个生态系统,D错误。]
13.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如果每个营养级能量传递效率均为20%,且下一营养级从上一营养级各种生物中获得的能量相等。虎要获得1
kJ能量,则需要消耗草的能量为( )
A.150
kJ
B.125
kJ
C.100
kJ
D.75
kJ
D [每个营养级能量传递效率均为20%,且下一营养级从上一营养级各种生物中获得的能量相等,在草→兔→狐→虎中从草中获取1×1/2÷20%÷20%÷20%=62.5
kJ;在草→羊→虎中从草中获取1×1/2÷20%÷20%=12.5
kJ;故需要消耗草的能量为62.5+12.5=75
kJ。]
14.如图为现代版“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模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
A.“桑”不能代表能量流动
B.模式图中不应有“池塘”的箭头
C.鱼是二级消费者
D.该生态农业提高了能量的利用效率
D [“桑”代表该生态系统能量的输入,A错误;该池塘水体中还有其他的生产者,模式图中应有“池塘”的箭头,B错误;图中显示鱼以蚕粪为食,是分解者,C错误;该生态农业提高了能量的利用效率,D正确。]
15.如图甲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1、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图乙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请据图作答:
图甲
图乙
(1)图甲中,m1、m2表示的能量形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通常情况下,位于营养级Ⅳ的生物个体数量一般远远少于Ⅲ,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若A表示图甲中营养级Ⅱ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图甲中营养级Ⅰ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y,则营养级Ⅰ、Ⅱ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____(用图中所给字母表示)。
(3)由图乙可以总结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图甲中营养级Ⅰ、Ⅱ、Ⅲ各有一种生物甲、乙、丙,构成的食物关系如图丙。其中,甲的能量中比例为X的部分直接提供给丙,则要使丙的能量增加A
kJ,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为______________kJ(用所给字母表示)。
图丙
[解析] (1)m1表示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这部分能量是太阳能或生产者固定的能量,m2表示从该生态系统散失的能量,即热能或呼吸作用散失的热量。由于能量在传递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因此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可利用的能量越少,所以个体数量往往也越少。
(2)若A表示图甲中营养级Ⅱ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营养级Ⅱ同化的能量,C表示营养级Ⅱ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若图甲中营养级Ⅰ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y,而图乙中营养级Ⅱ同化的总能量为b,则营养级Ⅰ、Ⅱ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b/y×100%。
(3)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主要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4)假设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为a,则丙从甲→丙途径获得的能量为a×X×20%,丙从甲→乙→丙途径获得的能量为a×(1-X)×20%×20%,根据题干中的条件可知:a×X×20%+a×(1-X)×20%×20%=A,因此a=25A/(1+4X)。
[答案] (1)太阳能(或生产者同化固定的能量) 热能(或呼吸作用散失的热量) 营养级高,可利用的能量少
(2)营养级Ⅱ同化的能量 营养级Ⅱ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b/y×100%
(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4)25A/(1+4X)
不能准确理解能量传递效率导致计算错误
16.如图为某农场的年能量流动示意图单位:103
kJ/(m2·y),A、B、C、D共同构成生物群落。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
A.18.75%
B.16.67%
C.12.50%
D.11.11%
B [据图分析,第二营养级(B)同化的能量为(16+2)×103
kJ/(m2·y),传递到第三营养级(C)的能量为3×103
kJ/(m2·y),所以其能量传递效率为3×103/18×103×100%=16.67%。]
1/9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课标内容要求
核心素养对接
1.分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呈现出能量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的规律。2.举例说明利用能量流动规律人们能够更加科学地规划和有效地利用生态系统中资源的途径。3.解释生态金字塔表征了食物网各营养级之间在个体数量、生物量和能量方面的关系。
生命观念—通过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过程,建立生命系统的物质和能量观。科学思维—分析能量流动过程,归纳总结能量流动特点,形成科学思维习惯。社会责任—通过总结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形成学以致用,关注生产生活的态度。
一、能量流动的过程
1.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2.能量流经第一营养级的过程
(1)输入: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固定在有机物中。
(2)能量去向
①在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
②随着残枝败叶等被分解者分解而释放出来。
③被初级消费者摄入体内,流入第二营养级。
3.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过程
(1)输入:通过摄食生产者获得。
(2)去向
①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
②随尸体、排泄物流向分解者。
③被次级消费者捕食,流入下一营养级。
4.能量流动过程图解
(1)补充图中标号代表的内容
甲:生产者;乙:初级消费者;丙:次级消费者;丁:呼吸作用;戊:分解者。
(2)据图总结流入每一营养级的能量最终去向:
①通过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
②被下一营养级同化。
③被分解者分解利用。
二、能量流动的特点
1.特点
(1)单向流动:沿食物链由低营养级流向高营养级,不可逆转,也不能循环流动。
(2)逐级递减:①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减少。
②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一般不超过5个营养级。
2.能量传递效率
(1)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一般只有10%~20%,也就是说,在输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中,只有10%~20%能够流到下一营养级。
(2)计算公式
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100%
三、生态金字塔
1.能量金字塔
将单位时间内各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数值转换为相应面积(或体积)的图形,并将图形按照营养级的次序排列,可形成一个金字塔图形。
2.生物量金字塔
用能量金字塔的方法表示各个营养级生物量(每个营养级所容纳的有机物的总干重)之间的关系。
3.数量金字塔
用能量金字塔的方法表示各个营养级的生物个体的数目比值的关系。
4.生态金字塔
能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和数量金字塔统称为生态金字塔。
四、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1.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将生物在时间、空间上进行合理配置,增大流入某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2.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3.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能量通过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输入生态系统,通过呼吸作用输出生态系统。
( )
2.能量在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是以热能的形式流动的。
( )
3.生态系统维持正常功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
( )
4.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初始来源只有太阳能。
( )
5.农业生态系统中,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
( )
提示:1.√
2.× 能量在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是以化学能的形式流动的。
3.√
4.× 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主要为太阳能,也可源自某些无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如硝化细菌、硫铁细菌等化能自养型生物。
5.× 沼液和沼渣可以为农作物提供肥料,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又能成为人类的能源物质,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而能量不能循环利用。
能量流动过程
1.能量流动概念的理解
2.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的来源和去路
(1)能量来源
(2)能量去向:流入某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的能量去向可从以下两个角度分析:
①不定时(能量的最终去路)
②定时(某段时间内的能量去路)
合作探究:1.呼伦贝尔草原上的鹰捕食兔子,存在一条食物链:草→兔→鹰。草原上生产者主要是草,草原上几乎全部动物都是直接或间接由草养活,那么草的能量来自哪里?它的能量又是什么途径传递给其他动物的?
提示:草的能量来自太阳光能。传递途径为食物链或食物网。
2.如图表示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示意图,请据图思考下列问题:
(1)摄入量(a)和粪便量(c)、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b)之间具有怎样的等量关系?
(2)初级消费者的粪便中的能量属于哪个营养级的能量?第三营养级的粪便中的能量呢?
(3)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又有几个流向?
提示:(1)摄入量(a)=粪便量(c)+同化量(b)。
(2)初级消费者的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第一营养级的能量,第三营养级的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第二营养级的能量。
(3)三个:自身呼吸散失、被分解者利用和流向下一营养级。
1.如图为某鱼塘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⑤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 )
A.在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中⑤一定大于①
B.图中④包含了次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
C.在食物链中各个营养级能量输入的方式和形式是完全相同的
D.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③/②)×100%
D [在人工鱼塘中,人们可通过投放饲料等措施来饲养更多的鱼类,所以⑤可能比①小,故A错误;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个营养级,所以④应包含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故B错误;在食物链中各个营养级能量输入的方式和形式不完全相同,故C错误;能量传递效率=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上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所以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③/②)×100%,D正确。]
2.(不定项)如图为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a1是流入第一营养级的总能量,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第一营养级传递给分解者的总能量是a4
B.a3不能再被生物同化利用
C.a1、a2、a3、a6中的能量都以稳定化学能的形式存在
D.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a6/a1)×100%
AC [第二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a7也属于第一营养级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A项错误;能量a3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不能再被生物同化利用,B项正确、C项错误;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a6/a1)×100%,D项正确。]
“拼图法”分析能量流动过程
输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W1),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在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A1),一部分则用于生产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B1+C1+D1)。而后一部分能量中,包括现存植物体的能量(B1)、流向分解者的能量(C1)、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D1),如图所示:
能量流动的特点和实践意义
1.能量流动的特点及原因
2.生态金字塔的比较
类型项目
能量金字塔
数量金字塔
生物量金字塔
形状
特点
正金字塔形
一般为正金字塔形,有时会出现倒金字塔形
一般为正金字塔形
象征含义
能量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具有逐级递减的特性
一般情况下,生物个体数量在食物链中随营养级升高而逐级递减
生物量(现存生物有机物的总量)沿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
每一级含义
食物链中每一营养级生物所含能量的多少
每一营养级生物个体的数量
每一营养级生物的总生物量
生活联系:1.用能量流动的原理,解释谚语“一山不容二虎”隐含的道理。
提示:根据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和规律可知,营养级越高,可利用的能量就越少,老虎在生态系统中几乎是最高营养级,通过食物链(网)流经老虎的能量已减到很小的程度。因此,老虎的数量将是很少的。故“一山不容二虎”。
2.如果你被困荒岛,要维持更长时间等待救援,要获得更多能量,究竟要采用以下哪种生存策略呢?
A.先吃鸡再吃玉米
B.先吃玉米,然后用一部分玉米喂鸡,吃鸡下的蛋,最后吃鸡
提示:应选A方案。应该先吃鸡,因为从营养级角度来讲,鸡是初级消费者,玉米是生产者,根据能量流动递减法则,如果让鸡吃玉米,玉米的能量最多有20%转换到鸡的体内,然后人再吃鸡或者鸡蛋的话,获得的能量相当于玉米的20%×20%,这种方案中,玉米是生产者,鸡是初级消费者,人是次级消费者,人所获得的能量是最少的,维持时间最短。所以,不如先把鸡吃掉,再吃玉米。
3.人们在研究能量流动时,将秸秆作为牲畜饲料,粪便进入沼气池,生产燃料。此过程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了吗?
提示:没有。以上过程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即人类充分利用了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但没有提高能量在不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
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由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所以营养级越高则所同化的能量就越少
B.由于散失的热能不能被生产者重新固定,所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不可循环的
C.充分利用作物秸秆等可以提高能量利用效率
D.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都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C [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一般不能人为改变,充分利用作物秸秆只能提高能量利用率而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C错误。]
2.用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数量构建的金字塔分别称为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在某一栎林中,第一营养级生物为栎树,第二营养级生物为昆虫,第三营养级生物为蛙、蜥蜴和鸟,第四营养级生物为蛇。该栎林数量金字塔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B [在数量金字塔中昆虫的数量远远大于栎树的数量,第三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小于昆虫的数量,第四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小于第三营养级生物的数量。]
3.(不定项)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能量流动是从甲固定的太阳能开始的,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1
250
kJ
B.从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
C.将乙和丙的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可以提高能量利用效率
D.食物链的营养关系一般不可逆,这决定了能量流动的单向性
ABCD [由图分析可知,甲为生产者,乙为初级消费者,丙为次级消费者,丁为分解者。将乙和丙的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经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后能为植物提供无机盐,但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能量流动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开始,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175+200+875=1
250(kJ);从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30÷200×100%=15%;食物链的营养关系一般不可逆,这决定了能量流动的单向性。]
能量传递效率与能量利用效率的比较
(1)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递减,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
(2)能量利用效率:流入最高营养级的能量占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的比值。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因此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课堂小结]
知
识
网
络
构
建
核
心
语
句
归
纳
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3.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大约为10%~20%。4.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将生物在时间、空间上进行合理配置,增大流入某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5.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6.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还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1.下列关于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各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一般都会分为两部分流向分解者
B.各营养级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都不能被其他生物所同化
C.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应属于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
D.每种肉食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都来自不同营养级
D [各营养级获得的同化量中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常常分为两部分,即一部分是形成的尸体、残骸等,另一部分是被下一营养级摄入后形成的粪便,A正确;各营养级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满足自身生命活动,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其中散失的能量不能被其他生物所同化利用,B正确;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由于没有被消费者同化,所以应属于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C正确;在特定的生态系统中,部分肉食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可能只来源于同一个营养级,D错误。]
2.根据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
B.某一营养级的同化量并不等于该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C.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全部经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D.每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都有一部分要流向下一营养级
B [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即生产者(第一营养级)的同化量,A错误;某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一部分经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B正确、C错误;最高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不会流向下一营养级,D错误。]
3.某同学通过分析蛇的食性绘制了如图所示的食物关系。假定一条1
kg的蛇,4/5的食物来自鼠,1/5的食物来自蛙。按能量流动的最高效率计算,此蛇间接消耗的植物为( )
A.45
kg
B.22.5
kg
C.90
kg
D.20
kg
A [依题意知,此蛇间接消耗的植物为(4/5)÷20%÷20%+(1/5)÷20%÷20%÷20%=45
kg。]
4.(不定项)如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下列关于该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微生物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
B.沼气池中的微生物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物质能够循环利用
D.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
ABCD [该系统中,沼气池中的微生物能利用农作物固定的太阳能,属于分解者,选项A、B正确;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能循环利用,但物质是可以循环利用的,选项C正确;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了能量的流失,提高了能量的利用效率,选项D正确。]
5.如图是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图解。图中A、B、C代表三个营养级,数字均为实际测得的能量值,单位为百万千焦。已知该生态系统受到的太阳辐射为118
872
百万千焦,但其中118
761百万千焦的能量未被利用,请回答:
(1)请将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值填写在图中的方框内,这部分能量是________所固定的太阳能。
(2)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
(3)次级消费者通过异化作用消耗的能量占其同化作用所得到的能量的百分比是________。
(4)由图可知,下个营养级不能得到上个营养级的全部能量,原因:①各营养级生物体内的大量能量被______________;②上个营养级的部分能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还有少量能量被________利用。
[解析] 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所有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某一营养级的总能量=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流入到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未被任何生物利用(如燃烧)的能量;能量转化(利用)率=上一营养级流到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上一营养级的总能量×100%。另外,还要明白能量逐级递减的原因是每一营养级的生物都会因呼吸作用消耗相当大的一部分能量,还有未被利用的能量,并有一部分能量被分解者直接利用。
[答案] (1)111 生产者A
(2)13.5 20 (3)60%
(4)呼吸作用消耗 未被下一个营养级利用 分解者
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