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第一章探索物质的变化第1节 物质的变化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知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不同2、 了解学会研究物质变化规律的科学方法。
重点难点分析 1、 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2、 固体物质加热的实验装置和操作要求。
教 学器 材 硫酸铜、氢氧化钠溶液、鸡蛋清、试管、酒精灯、铁架台、滴管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引入新课提问:自然界的物质很多,而且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那么各种物质的变化是否有规律呢?各种物质变化的原因是否相同?二、新课教学(一)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着的(板书)提问:什么是化学变化?什么是物理变化?举例说明。(学生列举生活中物质变化实例;观察书本图例:自然界中的变化。――共同分析这些变化。)得出:变化――物理变化:变化中不会产生新的物质; ――化学变化:变化中产生新的物质。(板书)提问:物理、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归纳:反应中有无新物质的生成。(板书) 联系:化学变化中常伴随物理变化。--举例说明:蜡烛燃烧。课堂练习:判断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①蜡烛燃烧 ②矿石粉碎 ③汽油的挥发 ④空气液化 ⑤铜器生绿锈 ⑥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⑦酒精挥发 ⑧火药爆炸 ⑨灯丝通电后发光放热 思考: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构成物质的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了新的分子。而物理变化的实质:分子间的距离发生改变。(二)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板书)物质变化的证据:生成沉淀、颜色改变、气体产生、温度变化、性质变化、发光发热、PH变化、状态变化等。实验:硫酸铜晶体的加热1、 说明固体加热的装置和操作2、 分析每一变化的实质结论:根据物质变化中所获得的信息对物体的性质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是认识物质、探索物质变化规律的基本方法。(三)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板书)――根据物质的变化规律,我们可以推测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寻找未知物质、建立物质变化模型等。实验:在鸡蛋清中加入硫酸铜溶液结论:硫酸铜能使蛋白质变性。应用:农业上用波尔多液来消灭病虫害。思考:白色硫酸铜固体遇水会呈蓝色,这一性质有什么应用?(白色硫酸铜粉末可以作某种物质是否含有水分的检测剂,或少量水分的吸收剂。)三、课堂练习:课本第5页练习1-3题四、课堂小结:1、物理变化:变化中没有新物质产生,只有形态、状态的改变。化学变化:变化中会产生新的物质。2、探究物质的变化,可以以观察、实验为方法,从不同的方面寻找证据,进行分析,从而认识物质的变化和规律,推测它们的性质,并利用这些变化规律造福人类。布置作业: 作业本:A层 1—9题B层 1—13题 学生思考学生分小组讨论学生回答师生共同归纳学生练习学生思考师生共同归纳学生观察并记录学生观察并记录学生回答师生共同归纳学生分层次
教后 感 本节教师在上课过程中着重把握好二个问题,一是通过学生小组讨论举例说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不同,二是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注意观察和思考,使学生了解认识物质的变化和规律,推测它们的性质,要通过观察和实验。(共25张PPT)
第1节 物质的变化
你能说出生活中物质变化的实例吗?
我们已经知道,我们周围的物质总是在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如:太阳的升降、月亮的圆缺、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和物质的溶解性
下雨、木柴燃烧、植物光合作用、瀑布落下、电灯发光、冰山消融、水的电解 。
自然界中这些变化是什么变化?
思考:什么是化学变化?什么是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变化中没有新物质产生,只有形态、状态的改变。
化学变化:
变化中会产生新的物质。
上述的变化属于什么变化?
500℃以下
1000℃
1300℃以上
冰山消融
钢铁生锈
请看以下几种变化
物质变化
变 化 现 象
冰山消融
钢铁生锈
电热丝升温
木炭燃烧
状态从固态变为液态
有新物质:铁锈生成
温度从低到高
发出白光
体积变小
颜色:白色 无色
颜色:银白色 红棕色
颜色:灰黑 红或 白
亮度:变亮了
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
集气瓶变热,温度升高
请看以下几种变化
物质变化
变 化 现 象
冰山消融
钢铁生锈
电热丝升温
木炭燃烧
状态从固态变为液态
有新物质:铁锈生成
温度从低到高
发出白光
体积变小
颜色:白色 无色
颜色:银白色 红棕色
颜色:灰黑 红或白
亮度:变亮了
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
集气瓶变热,温度升高
变化中有没有
别的物质产生
变化
无
无
有新物质
铁锈生成
有新物质
二氧化碳生成
物理
变化
化学
变化
物理
变化
化学
变化
【思考】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构成物质的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了新的分子。
物理变化的实质:分子间的距离发生改变。
1、两者根本区别:
变化中有没有别的物质生成
2.两者的联系:
化学变化一定能伴随着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不一定有伴随化学变化
判断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化学变化
A、把铁块磨成铁粉
B、把铁块放在地面上,生锈了
C、把湿衣服放在太阳下,晒干了
D、铜锭抽成铜丝
E、铁在高温下熔化成铁水
F、煤的燃烧
G、碳酸氢铵受热分解为氨气、水、二氧化碳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①空气液化
②铜器生绿锈
③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④酒精挥发
⑤火药爆炸
⑥灯丝通电后发光放热
判断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我们了解到物质具有许多性质,如颜色、气味、软硬、晶体的熔点、液体的沸点、物质的溶解度、酸碱性和可燃性等等。
想一想,在以上这些性质中,哪些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哪些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只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物质的特性
物理特性
化学特性
颜色
气味
软硬
晶体的熔点
液体的沸点
物质的溶解性
酸碱性
可燃性
下面8种性质分别属于
化学特性还是物理特性
颜色
气味
软硬
晶体的熔点
液体的沸点
物质的溶解性
酸碱性
可燃性
a
a
b
二、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
思考:物质变化的证据有哪些?
①硝酸铅和碘化钾反应
Pb(NO3)2+ 2KI = PbI2↓+ 2KNO3
②绿叶的变化
颜色的变化、沉淀发生
黄色
无 色 溶 液
颜色的变化(由绿色变成黄色)
③钢铁的熔化
温度的变化、状态发生变化
④冰山消融
状态、形状发生变化
⑤铁丝的形变
形状发生变化
⑥水的电解
物质性质发生了变化,产生了 新的物质,气体产生
物质变化的证据:
生成沉淀、颜色改变、气体产生、温度变化、性质变化、发光发热、PH变化、状态变化等。
实验:硫酸铜晶体的变化
1、 取1块硫酸铜晶体,观察形状、颜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盛有硫酸铜晶体的试管中加水,观察晶体能否溶解,水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______________
3 、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溶液有什么变化。(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4、另取1块硫酸铜晶体,将它放在大试管中加热,观察硫酸铜晶体有什么变化。(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5、实验完成后,熄灭酒精灯,冷却大试管,再在冷却后的硫酸铜白色粉末中逐滴加水,观察有什么现象产生(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现象,进行分析:
有颜色变化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有沉淀产生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状态变化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 、5
化学变化
3
化学变化
2
物理变化
硫酸铜晶体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蓝色晶体、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吸收水分、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絮状沉淀等。
根据物质变化中所获得的信息对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推测的方法,是认识物质、探索物质变化规律的基本方法。
三、质变化规律的应用
实验探究:鸡蛋清与硫酸铜的作用现象:
用途:
反应后液体显紫红色
利用硫酸铜可以检验蛋白质的存在
【思考】白色硫酸铜固体遇水会呈蓝色,这一性质有什么应用?
白色硫酸铜粉末可以作某种物质是否含有水分的检测剂,或少量水分的吸收剂
探究物质的变化,可以以观察、实验为方法,从不同的方面寻找证据,进行分析,从而认识物质的变化和规律,推测它们的性质,并利用这些变化规律造福人类。
教后记:
1、 硫酸铜晶体的颜色变化及其应用要向学生讲清楚 2、向盛有硫酸铜晶体的试管中加水,观察晶体能否溶解,水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3 、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溶液有什么变化。(写出化学方程式)
4、另取1块硫酸铜晶体,将它放在大试管中加热,观察硫酸铜晶体有什么变化。(写出化学方程式)这个反应有何应用?
5、硫酸铜能使蛋白质变性的性质十分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