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工业版(2014)第三册 11.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组成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电子工业版(2014)第三册 11.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组成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0-09-19 11:25: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名称:第11课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组成
设 计 者:
授课年级:八年级
章节名称 第三单元《计算机网络及其应用》 学 时 1
课标要求
1、了解计算机网络按地理范围划分的几种类型。
2、理解典型的计算机网络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关系。
3、知道计算机网络中几种主要的传输介质及其功能。

内容与学情分析
内容分析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组成》是电子工业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第三册第11课的内容,主要学习的是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组成,是第三单元《计算机网络及其应用》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理论性知识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什么叫计算机网络》,对计算机网络的含义及其特点有了一定的认识,本课是对上一课计算机网络概念中不同方面的理解,也对后面学习《认识局域网》以及《认识internet》的学习起着重要的铺垫作用。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眼界、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有着重要作佣,为今后学生深入地理解网络网络技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
计算机网络分类及组成的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情况。

教学难点
计算机网络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多年的电脑实际操作,或多或少地掌握了一些网络技术的使用方法,也知道网络会给他们带来不少的便利。但是,对于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如何组成的,计算机网络除了他们所认识的应用外还有什么功能,如何组建一个局域网等问题都是一知半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计算机网络按地理范围划分的几种类型。能够说出这些网络的异同点。
2、理解典型的计算机网络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关系。并能连接日常生活中简单的计算机网络构成图。
3、知道计算机网络中几种主要的传输介质及其功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网络的分类,能够简要描述一个实际网络的结构特点。
情感态度的与价值观:
1、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使其充分意识到解决问题是以充分了解与学习为基础的,对计算机网络现状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2、感受网络的广泛应用,激发对网络技术的求知欲,参与网络技术学习的态度。
学生课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在学校和自己家里的上网方式
预习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教学策略
提问引导法、讲授法和多媒体演示法
教学环节 学习任务设计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落实目标
导入新课
(让学生知道要到哪里去)

同学们,还记得上一课学习了什么吗?……,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呢?……,那老师有疑问了,根据你们的理解,那我们的计算机网络是不是就和我们平时所说的上网玩游戏、聊qq、浏览网页的internet互联网是一回事呢?……计算机网络到底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呢?以及我们在家、在学校这些网络都是怎么连接的呢?(看看大家的表情),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组成》展示大屏幕。
教师问
学生答 创设情境,新课导入
环节一
(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相对应)
目标一: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学生自学
2出示课件,教师讲解 学生用2分时间预习知识框架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让学生带着疑问学习新知
环节二
(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相对应)
目标二: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1、学生自学
2出示课件,教师讲解 学生用2分时间预习知识框架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让学生带着疑问学习新知
环节三
(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相对应)
目标三:计算机网络的主要传输介质
1、学生自学
2、出示课件,教师讲解 学生用2分时间预习知识框架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让学生带着疑问学习新知
达标检测 小结。以教师提问的形式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复习巩固,同时可有效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
提问内容:计算机网络按地理范围划分有几种类型?典型的计算机网络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关系都有哪些?计算机网络中都有哪几种主要的传输介质?

板书设计

第11课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组成
目标一: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目标二: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目标三:计算机网络的主要传输介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