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基础知识》
一、教材
《互联网基础知识》这一节是七年级中信息技术第二章《网络基础及其应用》的第一节,这一节在本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当代社会,互联网给我们提供了查阅资料、进行网页浏览、收发电子邮件及进行远程教育和网上聊天等多种服务,使得它与我们的生活更加密不可分,它让用户认识世界,也让世界了解每个用户。本节教材《互联网基础知识》主要介绍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和工作原理。
教学目标
1.理解互联网的基本概念;
2.了解互联网的发展历史;
3.掌握互联网的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
1.互联网的含义;
2.互联网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
互联网的工作原理。
二、教法
用提问讨论、讲解、演示、对比等方法讲述互联网的概念。
教师通过展示幻灯片,让学生了解互联网的发展历史。为了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以互联网的概念为切入点,从互联网提供的服务、TCP/IP协议、IP地址和域名地址、网页与网址、连入方式及拨号上网这些知识点为重点,联系学生的上网实践,师生共同讨论上网过程中的具体操作,达到突破难点:了解互联网的工作原理。
三、学法
学生主要通过讨论、模仿和上机练习进行学习。
四、学生
学生应该对互联网的概念有个模糊的认识,有一定的上网经验或者听人说过。此外,学生一般对上网非常感兴趣,要充分调动这种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
五、教学过程
1.引入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
选出你认为正确的选项:
A.ARPANET=互联网
B.CERNET=互联网
C.WWW=互联网
引导学生讨论的方向:要知道它们的关系,就先看一下什么是互联网。
引出①互联网的概念;② 从概念中得到互联网的发展历史。
再次引导学生讨论:从互联网提供的服务包括万维网、电子邮件、文件传输(FTP)、远程登录(Telnet)、所使用的TCP/IP协议、IP地址、域名地址、网页与网址、连入方式和拨号上网来讨论互联网的工作原理。
2.教师讲解
(1)互联网的定义:是一个开放的、互连得、全球性的计算机网络系统。通过网络互连设备连接而成的一个国际计算机互联网络。
(2)从定义入手,逐步认识互联网的工作原理。
[情景创设]
(1)教师把互联网基础知识制作成网页,上传到教室虚拟网(www.fuxing.com)上。
(2)教师提问:互联网提供的服务有哪些?使用的数据传输规则是什么?IP地址、域名地址和网址之间有什么不同。连入方式有几种?拨号上网所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学生活动]
通过虚拟网络自学启动IE,在地址栏中输入教室虚拟网的地址,在“互联网”网页中查找和学习互联网所提供的服务、传输规则、IP地址、域名地址和网址的使用方式以及拨号上网方式。
因此,互联网通过它所提供的服务、使用的协议、IP地址、网页与网址以及拨号方式构成了它整个的工作环节,也就是它的工作原理。
[活动小结]
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互联网的工作原理。进一步深入了解它的概念。
学生作业:
1.互联网指的是什么?最初起源于什么时候?
2.我国什么时候开始正式接入互联网。
3.你是怎样理解计算机网络、IP地址、域名地址和网址的?
IP地址和域名有什么关系?
六、说板书
本节内容较多,且概念较为抽象,为了让学生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如下板书:
1.互联网的定义
2. 互联网的发展历史
互联网基础知识 (1)互联网提供的服务
(2)TCP/IP协议
3.互联网的工作原理 (3)IP地址和域名地址
(4)网页与网址
(5)连入方式
(6)拨号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