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古人谈读书》课件 (49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5《古人谈读书》课件 (49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9-19 22:07: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9张PPT)
统编版
语文
五年级
上册
第一课时
是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而成的,至战国前期成书。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论语
孔子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不会读的字查字典解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没把握的地方做批注。
2.听范读,注意自己标注的地方,看自己哪些地方读的不准确。
3.再读一遍,把课文读通读顺,然后读给同桌听。
不耻下问
默而知之
chǐ
zhì



学富五车
不耻下问

敏而好学
默而识之
岂不

hào
hǎo
(好学)
(好看)

zhì
shí
(认识)
(博闻强识)
读一读:
1.小红勤奋好学,品学兼优,得到全班同学的好评。
2.今天我认识了清代颜元,他是一位博闻强识的学者。
.
.
.
.
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讨论书写注意事项。

chǐ
结构:左右
组词:可耻
无耻
音序:C
部首:耳
笔画:十
“耳”要窄、第二个竖要长、与下提交叉。
“止”右竖要长、中间有一短横。
易错提示:左部的“耳”横变成了提哦!

huì
结构:左右
组词:训诲
不屑教诲
音序:H
部首:讠
笔画:九
左窄短,右宽长。
“母”竖折与横折钩起笔相接、收笔时交叉,一横居中。
易错提示:右部是“每”不是“母”哦!
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本文主要讲了古人对读书的看法。
1.注意把握停顿。
2.借助注释理解文意,了解词语的古今异义现象,并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课文中的读书方法对你有何启发。
3.背诵课文,并学习作者用简洁生动的语言讲明道理的方法。
自由朗读课文:
1.用“
”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并试着翻译文章大意。
2.想一想:这几句话,告诉了我们哪方面的道理?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朗读指导
古文中,“而”前面一般是需要断句的。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


同“智”,智慧
译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学习态度
求实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勤勉
喜好
以……为耻
向比自己地位低的或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译文:聪敏而又喜好学习的人,不以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学习态度
谦虚
zhì,记住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满足
教诲
倦怠
译文: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里,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厌倦。
不是
喜爱
勤勉
译文:我不是生来就有学问的人,而是喜爱古代文化,通过勤奋学习求得学问的人。
勤奋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就像
害怕
译文:学习就像(在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学到后又害怕自己会忘记。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曾经
思索
译文:我曾经整天不吃饭,
整夜不睡觉,来苦苦思索,但这毫无益处,不如去学习。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说一说:通过阅读这段文章,你得到了哪些收获呢?
我们在学习上,要有良好的学习态度,请教问题要不耻下问。对于不明白的问题,懂就是懂,不要不懂装懂。学习要把知识牢记于心,不能自满,不能患得患失。
《论语》中还有有关读书学习的句子还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这首古文告诉我们读书、学习以及教导别人时的方法和态度。

学习、读书
教导别人——诲人不倦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敏以求之
思不如学
读书要有方法
第二课时
朱熹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不会读的字查字典解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没把握的地方做批注。
2.听范读,注意自己标注的地方,看自己哪些地方读的不准确。
3.再读一遍,把课文读通读顺,然后读给同桌听。
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讨论书写注意事项。

wèi
结构:左右
组词:可谓
无所谓
音序:W
部首:讠
笔画:十一
“田”要扁、第一笔竖与第二笔横折的折都稍向里收。

?”稍窄、首笔是竖。
易错提示:右上部是“田”不是“日”哦!

sòng
结构:左右
组词:朗诵
家传人诵
音序:S
部首:讠
笔画:九
“甬”横撇要小、末端有一点。


”稍宽、里边是两横。
易错提示:右上部横撇下方不能少一点哦!


结构:上下
组词:岂敢
岂有此理
音序:Q
部首:山
笔画:六
“山”要扁宽。
“己”
扁框稍小,竖弯钩的竖要短、弯要长一些。
易错提示:下部是“己”不是“已”哦!
自由朗读第二则文言文:
1.用“
”画出不理解的地方,并试着翻译文章大意。
2.朱熹告诉我们读书需要注意什么?重点是什么?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古文中“亦”“岂”前面一般是需要断句的。
朗读指导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曾经


译文: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叫作心到、眼到、口到。
这里(书本)
那么
既然
专心一意
随意
一定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译文: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集中,就只能随意地诵读,那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要紧

难道

译文: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
。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会不到吗?
再读课文,想一想,朱熹的读书方法“三到”具体指的是什么?
三到:指的是心要悟到,眼要看到,口要读到。心悟指思考,只有“悟”——反复品味,才能理解书中精义;眼要仔细看,才能全面准确地记住知识;嘴要读出声来,以便调动听觉、视觉的综合作用,增强记忆,帮助理解。这三个“到”,概括准确,要言不烦,发人深省,因而成为后世读书人的准则。
口到
眼到
三到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三到
心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
通过
“读书有三到”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读书有三到,也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其中心到是最重要的,说明我们再读书学习的时候不仅要仔细看、认真读,更重要的是要用心去学习。
鲁迅的读书五到:鲁迅先生能写出那么多不朽的作品,主要受益于他的博读。他读书做到了“五到”,即心到、口到、眼到、手到、脑到。心到是讲读书时要精力集中,专心致志;口到就是读出声来,有些文章还要大声有感情地朗读;眼到指目光专注,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手到指边读边做笔记。
形容勤奋好学的词语:
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孜孜不倦
废寝忘食
学而不厌
悬梁刺股
韦编三绝
表示良好学习习惯的词语:
用进废退,事半功倍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描写读书方法或态度的句子: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4.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5.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第二则古文讲了读书时心到、眼到、口到之间的关系,告诉我们,读书时心到是最重要的。
读书三到
心到——最重要
眼到
口到
相辅相成
读书有法
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只有努力读,用心读,才能读有所得。但读书要讲方法,一味地死读书,读死书不仅于学无益,而且不利于我们成长。我们要从古人的读书实践中吸取经验,将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应用到自己的学习当中,好好读书,掌握有用的知识,为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加偏旁,组成新字,并组词。
止——____(   ) 甬——____(   )
每——____(   )
胃——____(   )
己——____(   )

耻辱

朗诵

教诲

称谓

岂止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中五个“知”都是知道的意思。(  )
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中“识”字读“zhì”。(  )
3.“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这句话的停顿划分是正确的。(  )
二、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
小练笔
你平时是怎样读一本好书的?与大家分享一下你的读书方法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我喜欢用循序渐进的方法读书。读一本书,
要逐字逐句逐段按顺序读,前面的未弄通,就不能读后面的。进度适当,方能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