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了解生物圈》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地点或区域,不能称为生态系统的是
(
)
A.一片草原
B.一片草原上所有的动物
C.一个湖泊
D.一片森林
2.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丁四种生物的数量关系如下图所示,假设这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丁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B.甲、乙、丙都是消费者
C.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丁→乙→甲→丙
D.若甲的数量增加,则丁的数量将减少
3.沼气的主要成分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甲烷
4.越南某县境内有毒蛇咬人,于是人们全都起来捕捉这些蛇,直至把蛇全部消灭.但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蛇消灭后老鼠猖獗起来,造成大片农田减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蛇是天然的猎手,它能吃掉老鼠,使庄稼生长很好
B.蛇和鼠都属于消费者
C.庄稼、鼠、蛇可以构成一条食物链
D.人们不采取措施的话,鼠的数量会一直增加下去
5.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河水池泥、水藻植食性小鱼、广口瓶、凡士林等材料制作了一个生态瓶(如图所示)。下列对生态瓶的分析错误的是(
)
A.该生态瓶就是一个微型生态系统
B.该生态瓶中有一条食物链:水草→小鱼→细菌
C.若河水被污染,一段时间后小鱼体内污染物含量最多
D.该生态瓶中的能量转变顺序是:光能→化学能→热能
6.能量在食物链中的流动特点是( )
A.各级相等
B.逐级减少
C.逐级增加
D.反复循环运动
7.蚯蚓穴居于土壤,以植物枯叶朽根和其它有机物为食,在土壤中活动时可以使土壤疏松,它的排出物又可增加土壤肥力,这是(
)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影响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
D.生物即适应环境,又影响环境
8.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下列哪一项不能体现出生物影响环境(
)
A.大树底下好乘凉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蚯蚓的活动使土壤更加疏松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9.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这属于(
)
A.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B.环境对生物的制约
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10.对“植物→鼠→蛇→山鹰”这个食物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是生产者
B.鼠是第一营养级
C.蛇是次级消费者
D.保护蛇可以抑制鼠
11.在同一个生态系统中,每种生物的生存都会因食物关系对别的生物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哪种消费者灭绝一定会导致另一种生物灭绝(
)
A.乙
B.丙
C.丁
D.己
12.极地狐的耳朵大小、形状与大耳狐相比存在明显的差异,造成这一差异最主要的非生物因素是:( )
A.温度
B.水分
C.光照
D.空气
13.下列能够完整地表示食物链的是( )
A.青蛙吃螟虫,螟虫吃水稻
B.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猫头鹰捕食田鼠,蛇也捕食田鼠
14.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同时环境又能影响生物的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B.影响生物的环境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C.峨眉山上的所有生物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
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反映了影响生物的生物因素
15.下列食物链的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A.阳光→草→蚱蜢→鸡
B.蚌蜢→鸡→鹰
C.草←鸡←蚱蜢←鹰
D.草→蚱蜢→鸡→鹰
16.一片森林中,对于某一棵树来说,影响它生存的环境是
A.阳光、空气和水分
B.森林里的所有动物
C.森林里的其他植物
D.非生物因素和其他生物
17.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主要是
A.农民
B.耕牛
C.农作物
D.杂草
18.诗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中,有几种生物(
)
A.1
B.2
C.3
D.4
19.人造马尾松林比天然混交林易遭松毛虫危害,其主要原因是人造马尾松林中的( )
A.食物链和食物网复杂
B.适应环境的能力弱
C.食物链和食物网简单
D.松毛虫适应能力强
20.2016年3月,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大胜韩国著名棋手李世石。下列哪项能作为判断智能机器人是否为生物的标准( )
A.是否耗能
B.能否运动
C.能否说话
D.能否生殖
21.下图是北极狐以及非洲狐的头部图片,你认为造成它们形态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水
B.空气
C.温度
D.土壤
2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湿地生态系统
B.生物圈
C.海洋生态系统
D.草原生态系统
23.下列哪项不能反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
A.北极熊皮下有厚厚的脂肪
B.仙人球的叶退化成针状
C.荒漠中的骆驼刺地下的根特别发达
D.在沙地上栽种植物可以防风固沙
24.在我们学到的谚语中,很多与生物学有关系。下列谚语中能够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25.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相互影响,毫无作用
B.没有影响,相互作用
C.毫无关系
D.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二、连线题
26.连线题(把下面相关知识用线连接起来)
三、综合题
27.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l)图中生产者是_______,图中的所有动物可统称为_______。
(2)该食物网有_______条食物链。
(3)有图中,青蛙与昆虫的关系是_______。
(4)如果大量捕捉鼠、食草鸟和蛇,那么猫头鹰的数量在短时间内将_______
(5)如果这个生态系统中的青草受到了有毒化学物质的污染,那么这种有毒物质在_______体内积累最多。
(6)在此生态系统中,生物部分除了有动物和植物之外,还应该有细菌、真菌等生物,它们在生态系统中作为____。
(7)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量维持在________的状态,说明生态系统有一定的________能力。
(8)能量金字塔说明,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
28.福寿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外观与田螺极其相似,有巨型田螺之称,1981年开始引入我国各地饲养。福寿螺生活在淡水中,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身体.福寿螺食性广泛,各种植物都能被其取食,尤其对水稻危害极大.有的地方,农田插秧后不到几天,秧苗就被福寿螺吃个精光.近年来,福寿螺在一起地区迅速扩散蔓延,使当地的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
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分类上来分析,福寿螺属于_____________动物,共身体表面包裹着一层肉质膜,称为_________
,其运动器官是_______。
(2)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来看,福寿螺属于_______(填“生产者、消费者、或分解者”)。
(3)福寿螺柔软的身体外面有贝壳来保护,而节肢动物靠体表坚韧的_______来作为保护自己的“盔甲”,同时此“盔甲”还能起到_______的作用。
29.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
(1)图中①是________,主要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
(2)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相对比较________(填“弱”或“强”).
参考答案
1.B
2.D
3.D
4.D
5.B
6.B
7.B
8.B
9.C
10.B
11.B
12.A
13.A
14.C
15.D
16.D
17.C
18.C
19.C
20.D
21.C
22.B
23.D
24.B
25.D
26.(1)-C,(2)-B,(3)-D,(4)-A。
27.
青草
消费者
5
捕食(或吃与被吃)
下降
猫头鹰
分解者
相对稳定和平衡
自我调节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28.(1)软体
外套膜
足
(2)消费者
(3)外骨骼
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
29.
分解者
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