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3.1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满足题意)
1.唐朝一寺庙所藏的罄常常无故自鸣,和尚不知其因而被惊吓以致患病,后经人指点方知与前殿的钟有关,击此应彼,故钟鸣罄响。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钟鸣罄响”是一种回声现象
B.“罄无故自鸣”说明有些物体不振动也可以产生声音
C.“钟鸣罄响”说明钟和罄一起在做相同形式的振动
D.“钟鸣罄响”说明钟和罄的音色和音调都不同
2.如图,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铃声逐渐变小,直至听不见;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闹铃振动,就可以听到闹铃声
B.真空可以传播声音
C.听不见闹铃声是因为闹铃不再振动
D.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3.如图所示,兰兰做有关声现象的实验时,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目的是验证(
)
A.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声音能通过固体传播
C.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声音具有能量
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得最快
D.声音是一种波
5.“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让寒山寺声名远扬,诗句中客船里的人听到的钟声主要是通过什么介质传播到人耳的( )
A.客船
B.水
C.空气
D.地面
6.小明站在两幢高楼之间大喊一声,2秒后听到第一声回声,又过了2秒后听到第二声回声,则两幢楼之间的距离(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A.1020m
B.510m
C.680m
D.850m
7.如图所示,号称“天下第一鼓”的山西威风锣鼓队正在表演.当队员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时,鼓声就消失了,其主要原因是
A.手不能传播声音
B.手吸收了声波
C.手使鼓面停止了振动
D.手把声音反射回去
8.古代人在旷野地区常用“伏地听声”的方法来判断附近有无猎物,其应用的知识是(
)
A.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B.固体可以传播声音
C.声音的反射
D.回声
9.下列的实验和实例: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其中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有一段长为18m的装满水的铁管,将耳朵贴在装满水的铁管一端,在另一端敲一下,能听到几次声音?(已知:声音在铁、水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依次为5200m/s、1500m/s和340m/s.人耳能分清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要大于0.1s)(
)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二、填空题
11.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
12.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长钢管的另一端敲击一下,甲同学听到了两次响声,这两次呼响声是声音分别通过_____、_____传入甲同学耳朵的.
13.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会看到如图甲所示的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产生的.如图乙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铃声越来越小,由此推理可以得出____不能传声.
14.在飞机失事搜寻过程中,搜救舰船在定位和测量海深时都要用到超声测位仪(如图所示),它是利用声音可以在______中传播来工作的。若海水的深度是,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则测位仪发出信号后需经过______秒才能接收到信号。
三、综合计算题(要求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15.第一次测定铸铁里的声速是在法国的巴黎,测定的方法是:在铸铁管的一端敲一下钟,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第一次是由铸铁管传来的,第二次是由空气传来的),管长931m,两次响声相隔2.5s。如果当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求铸铁中的声速。(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6.有一根铁管长520m,甲同学在铁管的一端敲击一下,乙同学用耳朵贴在铁管的另一端听,若乙听到两次响声,已知声音在铁管中的传播速度为5200m/s,声音在温度是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乙同学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
17.司机朝着山崖以20m/s的速度行驶,看到前方有丁字形路口,便鸣笛一声以示警告将要上路的行人或车辆(车速保持不变),鸣笛后经对面山崖的反射4s后便听到了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是340m/s,求:
⑴4S内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
⑵鸣笛时车离山崖有多远?
⑶听到回声时车离山崖有多远?
18.一辆停在山崖前的汽车在某时刻鸣笛后,经过
1.2s
后该车内的人听到了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340m/s,则该汽车距山崖的距离是多少?
参考答案
1.C
【解析】
A.回声是指物体发出的声波遇到障碍物后反射回来被物体所接收的现象,“钟鸣罄响”是指两个物体各自发出的声音。故A错误;
B.振动是声音产生的条件,“罄无故自鸣”是因为受到声波的能量冲击而使得自己发生了振动从而自鸣,故B错误;
C.“钟鸣罄响”说明钟和罄都发生了振动,并且罄振动的规律是由钟发出的声波决定的。故C正确;
D.此题与钟和罄的音色和音调的无关,故D错误。
故选C。
2.D
【解析】
AB.只要闹铃振动就可以发声,但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在真空中无法传播,也就无法听到闹铃声,故AB错误;
C.闹铃一直在振动,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后,罩内为真空,而听不见闹铃声是因为真空中无法传播声音,故C错误;
D.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在空气中可以传播,但在真空中无法传播,故D正确。
故选D。
3.A
【解析】
当音叉发声时会振动,所以如果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贴近面颊,可以感觉到音叉的振动;故选A.
4.C
【解析】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以声波的形式进行传播,我们把它叫声波,声音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固体中传播最快,气体中最慢,声音可以传播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即具有能量.所以A、B、D都正确.
故C
5.C
【解析】
人们听到声音,是因为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A
【解析】
声音传播的时间为:t2s2s2s6s,通过的路程为:
Svt340m/s6s,
所以两幢楼之间的距离为.故选A.
7.C
【解析】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消失.当敲击鼓时,鼓面会振动发出声音,当用手按住鼓面时,手使鼓面振动停止,所以声音就消失了.
故选C.
8.B
【解析】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所以古人用“伏地听声”的方法来判断附近有无猎物,能及早发现猎物,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9.D
【解析】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两次纸片振动的快慢不同,声音的音调不同;
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振动停止,发声停止,锣声就消失了;
综上所述,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是①②④,故D正确为答案。
10.A
【解析】
声音在铁、水、空气中传播18m所用的时间分别为
t1=≈0.003s
t2==0.012s
t3==0.053s
由三次时间比较可以看出,相差不到0.1s,所以人耳是分辨不出来的,只能听到混在一起的一次声音。
故选A。
11.振动
介质
【解析】
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12.钢管
空气
【解析】
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在敲击钢管时,声音既通过钢管传播,又通过空气传播,又因其速度是不同的,所以会听到两次响声,声音分别是通过钢管和空气传播过来的。
13.振动
真空
【解析】
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会看到水花飞溅现象,说明发生的音叉在振动,由此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铃声越来越小,进一步推理空气越稀薄,声音越小,空气完全没有时,声音也听不到,可得真空不能传声.
14.海水
9
【解析】
[1]超声侧位仪是用回声定位来测量距离的,它是利用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来工作的;
[2]根据题意,声音传播到海底再回来才能被检测到,因此
15.3908m/s
【解析】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由题意可知,在铸铁管中的传播速度更快;声音在空气中、铸铁管中的传播时间分别为
,
由于两次响声相隔2.5s,即
代入已知量,则
即可求解铸铁中的声速为
答:铸铁中的声速为3908m/s。
16.1.43s
【解析】
已知s=520m,v空气=340m/s,v钢管=5200m/s,由可得,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
声音在铁管中的传播时间
则两下响声的时间间隔
答:乙同学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1.43s。
17.⑴
80m;
⑵
720m
⑶
640m
【解析】
(1)司机鸣笛后,声音传到山崖返回货车时,汽车以20m/s的速度已经前行了4s,根据速度公式可求汽车行驶的距离;
(2)在这段时间内,声音和汽车行驶的路程之和是司机鸣笛时汽车与高山距离的2倍,根据速度公式求司机鸣笛时货车与山崖距离;
(3)司机听到回声货车距山崖的距离等于司机鸣笛时货车到山崖距离减去货车行驶的距离.
(1)由v=可得在t=4s的时间内,货车行驶的距离:s1=v1t=20m/s×4s=80m,
(2)声音传播的距离:s2=v2t=340m/s×4s=1360m,
设司机鸣笛时货车到山崖的距离为s,
则:2s=s1+s2,s=(s1+s2)=(80m+1360m)=720m;
(3)司机听到回声时车距山崖:s′=s?s1=720m?80m=640m.
18.204m
【解析】
声音从汽车传到山崖的时间:
由得,该汽车距山崖的距离:
s=vt=340m/s×0.6s=204m
答:该汽车距山崖的距离是204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