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 上册 第三单元 第五章 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课件(共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 上册 第三单元 第五章 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课件(共3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9-21 12:50: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名言欣赏:
只有服从大自然,才能战胜大自然。
——达尔文
资料分析
一个人一天平均吸入25千克的空气(约含5千克的氧气)消耗其中的约1千克的氧(不含动物呼吸及燃烧所消耗的),当空气中氧的含量下降到7%--8%时,人就会昏迷、窒息、甚至死亡。可是自然界中并没有出现这样的现象,为什么?
氧气
二氧化碳
既然物质的燃烧和生物的呼吸都会消耗氧气,为什么我们没有感觉到缺氧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学习目标
1、认识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方面的重
要作用;
2、锻炼自己独立设计实验的能力;
3、归纳出光合作用的实质;
4、了解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海尔蒙特实验
海尔蒙特是如何解释柳树增重的呢?
柳树增重80多千克
土壤仅仅减少100克
17世纪后叶,由于显微镜的发明,人们发现了植物叶片上的气孔,因而认为,正是通过这些气孔,植物与外界进行了气体交换。后来的科学研究证实,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时,从外界吸收了二氧化碳并释放出了氧气。
普利斯特利
普利斯特利的实验
一、光合作用的原料
阅读普利斯特里的三个实验,说一说:
1、怎么做的?
2、什么现象?
3、什么原因?
追随大师
普利斯特里的实验(1)
结果:蜡烛不久就熄灭,小白鼠很快也死去
原因:玻璃罩内氧气是有限的
在阳光下,把燃着的蜡烛和小白鼠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
PPT模板:www.1ppt.com/moban/
PPT素材:www.1ppt.com/sucai/
PPT背景:www.1ppt.com/beijing/
PPT图表:www.1ppt.com/tubiao/
PPT下载:www.1ppt.com/xiazai/
PPT教程:
www.1ppt.com/powerpoint/
资料下载:www.1ppt.com/ziliao/
范文下载:www.1ppt.com/fanwen/
试卷下载:www.1ppt.com/shiti/
教案下载:www.1ppt.com/jiaoan/
PPT论坛:www.1ppt.cn
PPT课件:www.1ppt.com/kejian/
语文课件:www.1ppt.com/kejian/yuwen/
数学课件:www.1ppt.com/kejian/shuxue/
英语课件:www.1ppt.com/kejian/yingyu/
美术课件:www.1ppt.com/kejian/meishu/
科学课件:www.1ppt.com/kejian/kexue/
物理课件:www.1ppt.com/kejian/wuli/
化学课件:www.1ppt.com/kejian/huaxue/
生物课件:www.1ppt.com/kejian/shengwu/
地理课件:www.1ppt.com/kejian/dili/
历史课件:www.1ppt.com/kejian/lishi/
PPT模板:www.1ppt.com/moban/
PPT素材:www.1ppt.com/sucai/
PPT背景:www.1ppt.com/beijing/
PPT图表:www.1ppt.com/tubiao/
PPT下载:www.1ppt.com/xiazai/
PPT教程:
www.1ppt.com/powerpoint/
资料下载:www.1ppt.com/ziliao/
范文下载:www.1ppt.com/fanwen/
试卷下载:www.1ppt.com/shiti/
教案下载:www.1ppt.com/jiaoan/
PPT论坛:www.1ppt.cn
PPT课件:www.1ppt.com/kejian/
语文课件:www.1ppt.com/kejian/yuwen/
数学课件:www.1ppt.com/kejian/shuxue/
英语课件:www.1ppt.com/kejian/yingyu/
美术课件:www.1ppt.com/kejian/meishu/
科学课件:www.1ppt.com/kejian/kexue/
物理课件:www.1ppt.com/kejian/wuli/
化学课件:www.1ppt.com/kejian/huaxue/
生物课件:www.1ppt.com/kejian/shengwu/
地理课件:www.1ppt.com/kejian/dili/
历史课件:www.1ppt.com/kejian/lishi/
结果:蜡烛长时间地燃烧着
原因:植物为蜡烛燃烧提供了氧气
追随大师
普利斯特里的实验(2)
在光下,把燃着的蜡烛和植物一同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
普利斯特里的实验(3)
追随大师
结果:小白鼠会继续活下去
原因:植物为小白鼠提供了氧气。
在光下,把小白鼠和植物一同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
绿色植物
小白鼠
(或蜡烛)
氧气
二氧化碳
后来科学实验证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都会排出二氧化碳,消耗氧气,而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释放氧气,消耗二氧化碳。除水以外,二氧化碳也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真的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普利斯特利根据实验得出了结论: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吗?
提出问题:
做出假设: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制定方案:
材料用具:
两个玻璃皿、两个广口瓶、两个烧杯、两枝带叶子的枝条、氢氧化钠溶液、清水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须的原料吗?
探究二
玻璃皿
广口瓶
烧杯
?应选择什么作为该实验的变量?
?除这个变量外,其他条件应怎样?
?如何设计对照组?
二氧化碳
相同
氢氧化钠溶液有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作用。(可使用少许25%氢氧化钠溶液,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吸收)
注意:氢氧化钠溶液有腐蚀性,不要让皮肤接触它。
实验提示:
小组讨论:
实施计划:
1、在甲培养皿中装清水,在乙培养皿中装氢氧化钠溶液。
2、在它们同时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一起移到光下。
3、几小时后,各取甲乙装置中的一片叶子,分别编号甲、
乙,然后放酒精中隔水加热,脱去叶绿素,然后用清水清洗。
4、在甲乙叶片上各滴上两滴碘液,观察。
氢氧化钠
清水


吸收二氧化碳
氢氧化钠
清水


讨论
1、从实验装置甲和乙中各取一片叶,分别用碘液处理,你认为哪个装置中叶片不变蓝?
2、光合作用和二氧化碳有无关系?
乙装置中叶片不变蓝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圆圈内的叶片就没有水供应了
光合作用还需要水,你能验证吗?
用刀片切割叶脉
滴加碘液不变蓝
滴加碘液变蓝
光合作用还能产生氧气
演示实验
实验结论:光合作用还产生氧气
注意:氧气有助燃作用
注意观察
1.实验装置中的金鱼藻是否放出了气泡?
2.实验装置中快熄灭的卫生香伸进管口后是否复燃?
放出了气泡。
快熄灭的卫生香遇到金鱼藻产生的气体,又燃烧起来,说明释放的气体是氧气。
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气

叶绿体
(储存着能量)
产物
场所
条件
原料
(1)碳—氧平衡会打破吗?在什么情况下会打破?我们应当怎样预防?
(2)联系自己的生活环境,谈谈环境中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
(3)二氧化碳增多已经给环境带来了什么影响?
阅读教材,讨论思考下列问题
光合作用的意义:
1、满足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
2、氧气和食物来源。
3、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比较一下三种种植方法,看看其生长状况有何不同,并分析原因(从利用光合作用角度分析)
三、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照、提高产量
过稀
过密
合理密植
间种
一般把几种作物同时期播种的叫间作
套种
不同时期播种的叫套种
水稻
蚕豆
轮种
技能训练
试管与灯的距离(厘米)
每分产生的气泡数(个)
10
20
30
40
60
25
10
5
1、植物离光源越近,产生的气泡越多
因为气泡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气泡越多,说明光合作用越强,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
2、没有气泡冒出
给大田、温室里的农作物施用二氧化碳,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的方法,被称为气肥法,二氧化碳被称为“空中肥料”。
具体操作方法
⑴增施有机肥;
⑵直接喷施贮存在钢瓶中的
二氧化碳;
(3)点蜂窝煤炉

课外延伸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合理密植
光合作用还能产生氧气
普利斯特利的实验
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
用必需的原料吗?
二氧化碳
+

有机物
+
氧气
光能
叶绿体
(储存着能量)
光合作用过程:
1、要保证城市居民每天都能得到新鲜氧气,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多盖高楼,居住在高层
B.扩大居住面积
C.美化环境
D.多植草坪多种树
检测目标
D
2、进行光合作用时,植物不需要的外界条件是(

A.二氧化碳
B.水
C.高温
D.光
检测目标
A
3、大气中的氧气没有因人和动物的呼吸而减少,是由于(

A.光合作用的结果
B.呼吸作用的结果
C.大气中氧含量增加的结果
D.氧气大量消耗的结果
检测目标
A
4、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A.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B.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C.分解有机物,贮存能量
D.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检测目标
B
5、合理密植有助于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的产量,其主要原因是(

A.充分利用了土壤肥力
B.充分利用了土壤水分
C.充分利用了阳光
D.增加了植株数目
检测目标
C
通过本课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课后作业:
1.整理本课知识点
2.完成同步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