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练习题
选择题
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以上古诗中的“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的地区在汉代被称为( )
A.关西
B.新疆
C.西域
D.西藏
2.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时间为( )
A.公元前138年
B.公元前119年
C.公元前60年
D.公元73年
3.《博物志》记载:“汉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故名安石榴。”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张骞最初出使西域的目的是( )
A.引进果树品种
B.推动经济交流
C.加强友好交往
D.寻求军事联盟
4.西域各国与西汉王朝联系日益密切开始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
A.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B.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
C.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D.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
5.他被誉为伟大的外交家、探险家,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他将中原文明传播至西域,又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苜蓿、胡麻等物种到中原,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这里的“他”是
(
)
A.班超
B.董仲舒
C.卫青
D.张骞
6.“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筚路蓝缕,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我们的先辈扬帆远航,穿越惊涛骇浪,闯荡出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
(
)
A.洛阳
B.长安
C.建康
D.北京
7.近年来“东突”恐怖分子在新疆地区活动猖獗,他们鼓吹新疆独立,妄图把新疆从我国分裂出去。下列哪一史实最能证明新疆自古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A.张骞出使西域
B.班超出使西域
C.丝绸之路的开通
D.西域都护的设置
8.某导演在拍摄电视剧《张骞》时,其中有一场戏是“公元前138年张骞拜别汉武帝”,以下道具不适合出现在该场面中的是( )
9.汉朝时,如果派使臣出使大秦,他从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西行,先后要经过的地点是(
)
①今新疆境内 ②河西走廊 ③西亚 ④大秦
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②①④③
10.结合所学知识和下图,指出“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最远抵达的地方是
(
)
非洲西海岸
B.波罗的海
C.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
D.孟加拉湾
11.为保护丝绸之路的安全和商旅往来,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 )
A.西域都护
B.太尉
C.刺史
D.御史大夫
12.为保护丝绸之路的安全和商旅往来,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 )
A.西域都护
B.太尉
C.刺史
D.御史大夫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1世纪的某一天,古罗马的恺撒大帝穿着灿若朝霞的丝织长袍进入剧场,在场的百官以及贵夫人们惊叹声此起彼伏,觉得恺撒大帝简直“帅呆”了。于是穿中国锦衣绣服,成为当时男女贵族的流行时尚。
材料二:下图是古代著名中西陆上交通示意图。
(1)恺撒大帝的丝袍是通过材料二中的这条中西通道得到的,这条通道的名称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说出这条通道的起点在哪里,最远到达什么地方。
(3)这条通道最早开辟于哪个朝代?对这条通道开通贡献最大的人物是谁?
(4)结合材料谈谈该通道的开通产生了什么作用。
14.阅读下列材料:
公元前138年,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辗转十多年才回到长安。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张骞率领使团,带着万头牛羊和大量丝绸,访问西域的许多国家。西域各国也派使节回访长安。从此,汉朝和西域的交往日趋频繁。《汉书》曰:“张骞始开西域之迹。”
以下说法均是正确的,请你仔细阅读上述材料,如果该说法是从上述材料中得出的,请在括号中画上“√”,否则画上“×”。
(1)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是为了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
(2)汉武帝非常重视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
(3)张骞为汉朝和西域各国的相互往来做出了很大贡献。( )
(4)丝绸之路是古代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
( )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宛闻汉之饶财(非常富庶),欲通(交往)不得,见骞,喜,问曰:“若欲何之?”骞曰:“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堵塞道路)。今亡(从匈奴逃出来),唯(希望)王使人导(引导)送我。诚得至,反(返)汉,汉之赂遗(送给)王财物不可胜言。”
材料二 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材料一中的“骞”是谁?生活在哪一时期?
材料一中骞“为汉使月氏”的结果如何?
材料二中哪些内容反映了这次出使的艰难?我们要学习此人的什么精神?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汉书·张骞传》:“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
根据材料回答,为什么说张骞出使西域的举动是“凿空”呢?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朝的“西域”主要是指我国今天的什么地区。西汉朝廷设置的管理西域事务的最高长官是什么?
答案
1-5CBDCD
6-10BDDBC
11-12AA
.(1)丝绸之路。
(2)长安;欧洲。(3)西汉;张骞。(4)对于中国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1)× (2)√ (3)√ (4)×
(1)张骞。汉武帝时期。
没有达到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的目的,但了解了西域各国的状况及其希望与汉朝交往的愿望。
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不畏艰辛、百折不挠、勇往直前。(言之有理即可)
(1)开汉朝与西域之间往来的先河。
(2)地区:新疆。最高长官:西域都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