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家河初中《隆中对》学案设计
学科 语文 年级: 九 主备:刘治科 审阅: 时间:
课题:《隆中对》
学习目标
1、学习生字、积累文言词语,在理解重点词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教学重点)
2、通过课文,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3、熟读全文,背诵“今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汉室可兴矣”
4、学习本课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学海导航
●“对”,对策。古代臣子回答君王所问的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策略叫“对策”。《隆中对》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十月刘备第三次访问诸葛亮时,诸葛亮针对刘备所提的问题陈述其对策,当时诸葛亮只有26岁。此后,诸葛亮即出山辅佐刘备,做刘备的军师(后为丞相),帮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
学海泛舟 自主学习 勇于展示
1、《隆中对》选自《 》作者 ,字 , 代,著名的 家。诸葛亮,字 曾隐居隆中,后做 丞相。
2、查字典给加点字注音,并正确认读。
遂诣亮 屏人 倾颓 度德量力 信大义 猖 獗 吴会 殆 存恤
民殷国富 帝室之胄 诸戎 箪食壶浆 乐毅 汉沔
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初 每 时 莫之许 信然 屯 器 谓……曰 与俱来 就见 屈致 枉驾 顾之 由是 遂 诣 凡 乃见 屏 汉室 倾颓 窃命 孤度德量力 信 用 猖獗 未已 计将安出 已 来 不可胜数 众寡 非临…,抑亦 谋 挟令 诸侯 争锋 国险而民附 援 囹 利尽 此用武之国 殆 资 险塞 天府之土 因 暗弱 殷 存恤 胄 信义 著 总揽 岩阻 戎 夷越修政理 身 箪食壶浆 诚如是 日
4、翻译句子。
①.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②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③非为天时,抑亦人谋也。
④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
⑤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⑥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乎?
学海冲浪 自信开启智慧 勇气扮靓风采
1、诸葛亮怎样分析当时形势?为刘备提出了什么策略?(要有原文根据)
2、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什么?
3、诸葛亮为达到这个目标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根据是什么?
内政和外交方面应遵循的方针是:
诸葛亮先论述了占据荆州的必要性:
再论述占据荆州的可能性:
最后论述占据益州的可能性:
4、赏析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运用正面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刻画诸葛亮这个中心人物,是本文最主要的写作特点。开头一段写诸葛亮,从正面写他的非凡抱负;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则从侧面来写。请再找出文中正面和侧面描写的例子。
学海拾贝 应知学问难 在乎点滴勤
1、“凡三往,乃见。”即是 的故事。
2、搜集积累名言、对联。例: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3、写出有关诸葛亮的故事情节。如:空城计、舌战群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