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语文部编版
九年级上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第三课时
新课导入
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以治国平天下为人生价值的最高实现,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由士而仕、投身宦海。但宦海有不测风云,忠而被贬,贤而遭迁不乏其人。贬官的遭遇,除了降职、贬逐前往荒远之地外,不少人还经历过囹圄(líng
yǔ,监狱)之祸。屈原、白居易、刘禹锡等,均曾有过这样辛酸凄惨的经历,韩愈也未能逃脱。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他《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看看他的人生境遇吧。
学习目标
1、了解诗人韩愈及其作品风格,熟读并背诵本诗。?
2、结合注释,查阅资料,理解诗歌内容。
3、结合诗人的生平、思想侧重理解诗歌“凄切而不衰飒”的抒情特征。
4、细读品味,体会诗中所流露出的诗人怨愤之情和凄楚之情。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谥号文,故又称“韩吏部”“韩文公”。力反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其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著有《昌黎先生集》。
写作背景
唐元和十四年(819)正月,唐宪宗派人从凤翔法门寺真身塔中将所谓的迦文佛的一节指骨迎入宫廷供奉,并送往各寺庙,要官民敬香礼拜。时任刑部侍郎的韩愈看到这种信佛行为,便写了一篇《论佛骨表》,劝谏阻止唐宪宗,指出信佛对国家无益,而且自东汉以来信佛的皇帝都短命,结果触怒了唐宪宗,韩愈几乎被处死。经裴度等人求情,最后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责求即日上道。潮州州治潮阳在广东东部,距离当时的京师长安有千里之遥。韩愈只身一人,仓促上路,走到蓝田关口(在今陕西省)时,他的妻儿还没有跟上来,只有他的侄孙韩湘跟上来了,韩愈当时悲歌当哭,慷慨激昂地写了这首七言律诗送给韩湘。
预习检查
读准字音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xiāng
zhāo
shuāi
yōng
zhàng
chóng
wèi
bì
yīng
整体感知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1、朗读,读准节奏
整体感知
①左迁:贬官。
②蓝田:即蓝田关,在今陕西蓝田东南。
③封:这里指韩愈的谏书《论佛骨表》。
④朝奏:早晨上奏。奏:向君主进言或上书,这里是献上、呈上的意思。
⑤九重天:皇帝的宫殿,这里指皇帝。
⑥圣明:指皇帝。
⑦弊事:有害的事,指迎奉佛骨的事。
⑧肯:岂肯、哪能。
⑨应有意:应该有所打算。
⑩瘴江边:指岭南。潮州在岭南,古时说岭南多瘴气。
左迁①至蓝关②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③朝奏④九重天⑤,
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⑥除弊事⑦,
肯⑧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⑨,
好收吾骨瘴江边⑩。
整体感知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早晨我把一篇谏书上奏给皇帝,晚上就被贬至离京八千里路的潮州。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本想替皇帝除去那些有害的事,哪能以衰老为由吝惜残余的生命呢!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阴云笼罩着秦岭,家乡在何处?大雪拥塞蓝关马儿也不肯前行。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我知道你远道而来应该有所打算,正好在瘴江边把我的尸骨收殓。
合作探究
1、“朝奏”与“夕贬”、“九重天”与“路八千”形成鲜明对比,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诗人命运的急剧变化,其中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明确:“朝奏”,点明获罪的原因是“自取”,是尽职尽责;“路八千”指出贬所的遥远偏僻。这两句透露出作者忠而遭贬的愤怨,也含蓄地表现了他刚直不阿、坚持真理的倔强性格。
2、试从手法、内容和感情等角度表达你对“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的理解。
合作探究
明确:“朝奏”“夕贬”“九重天”“路八千”等,对比鲜明,高度概括,点明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突出时间之短,说明获罪之速,隐含作者忧愤之情。
合作探究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3、颔联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体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试分析诗人的形象?
明确: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老又遭贬,但仍念念不忘为国效力的愿望。体现了诗人无怨无悔、甘愿奉献的精神。
诗人形象:老而弥坚、仗义执言、刚正不阿、忠心耿耿、无怨无悔。
合作探究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4、颈联是本诗唯一写景的一联,写景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云横”“雪拥”,既是实景,又不无象征意义。“蓝关”形容关山险恶,归途渺渺,前途茫茫,“雪拥蓝关”语意双关,明写天气寒冷,暗写政治气候恶劣。“马不前”其实是人不前,三字中流露出作者英雄失落之悲,表现了诗人对亲人、对国都的眷顾与依恋。这句借景语言情思,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诗人忠而获罪,远贬潮阳,辞妻别子而南行,心中是极其伤痛的。
合作探究
5、诗歌中“横”与“拥”字用得较有意境,说说这样用的好处。
明确:
“横”状广度,“拥”状高度,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被贬谪途中大雪阴路、马难前行的艰苦情景,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深感前途渺茫的愁思。
合作探究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明确:结构上扣题,尾联向侄孙交代后事,沉痛郁闷,内容上进一步深化诗意。“知汝远来应有意”,通过侄孙的心情写出自己前途之艰险难测,写出因遭受贬谪的无穷伤感,进一步吐露了凄凉之情。“好收吾骨瘴江边”,表明作者对未来的思考,使人自知此去凶多吉少,但也无可奈何,只有冷静地面对了。韩愈向侄孙从容交代后事,语意紧扣第四句,进一步吐露了凄楚难言的激愤之情。
6、试分析尾联的作用。(提示:结构与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抒英雄之志,表骨肉之情,表达了作者凄楚的激愤之情。
合作探究
7、这首诗表达了韩愈对朝廷“既忠且怨”的复杂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诗人为国事献计献策,却“朝奏”而“夕贬”,怨愤之情溢于言表。(1分)但诗人只想替皇帝“除弊”,毫不吝惜残余的生命,表现了老而弥坚的耿耿忠心。(1分)第三联“家何在”,“马不前”将思家念国的忠贞和英雄失落的悲怨交织在一起。(1分)尾联“收骨瘴江”,进一步吐露了凄楚难言的愤激之情。(1分)全诗感情沉郁,动人肺腑。
拓展延伸
探究:贬谪诗中,诗人一般会抒发什么样的情感?
1、英雄末路之悲
2、忠而被贬之愤
3、壮志难酬之怅
4、生不逢时之叹
5、羁旅行役之苦
6、怀乡念国之愁……
写作特色
语极凄切,却不衰飒
——纪昀
语极凄切:朝奏夕贬
路八千
衰朽残年
家何在
马不前
好收吾骨瘴江边
却不衰飒:
景--云拥雪横
境界雄浑
气势磅礴
情--慷慨激昂
刚直不阿
文章主旨
全诗熔叙事、写景、抒情为一炉,诗味浓郁,感情真切,对比鲜明。抒发了作者因直书“除弊事”,忠而获罪和非罪而远谪的经历,表达了内心的抑郁、愤慨以及前途未卜的感伤。是一首比较深刻的政治抒情诗。
主题思想
(1)《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直言诗人忠君报国的信念的诗句是
:
,
。
(2)家在哪里?崔颢在《黄鹤楼》中说“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韩愈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则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借景抒情流露诗人对国家的眷恋和对前途惆怅的诗句是:
?
。
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1、理解默写:
课堂检测
1、理解默写:
(4)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明韩愈效忠朝廷的态度和决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即景抒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与李白《行路难》(其一)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课堂检测
(7)《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老又遭贬,但仍念念不忘为国效力的愿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韩愈被“左迁”的缘由是(用原诗句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一封朝奏九重天
课堂检测
课堂检测
2、对这首诗的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
本诗是韩愈写给自己的侄孙韩湘的,诗题中“左迁”一词是“降职、贬官”之意。
B.
“圣明”在这里指皇帝,与圣上、陛下、天子等词意义相同。
C.
“家何在”“马不前”,表明作者感到回朝廷无望和前途渺茫。
D.
“肯将衰朽惜残年”,传递出作者由于年老而不得不屈服的悲愤之情。
D
课堂检测
3、赏析“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中“横”“拥”两字的表达效果。
答:“横”“拥”两字分别从广度与高度两个层面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作者贬谪途中大雪阻路、马难前行的艰苦情景,同时委婉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深感前途渺茫的愁思。
课堂小结
这是一首比较深刻的政治抒情诗,使人把朝廷的腐败同自己的不幸遭遇结合到一起来写,表白了自己为朝廷革除弊政的忠心和勇气。
诗的前四句:忠而受贬。叙述议论,简洁明快,慷慨激昂。后四句:蓝关示湘。宕开一笔,以写景叙事来曲致己意,凄楚悲凉,感情基调为之一变,造成全诗开阖起伏、沉郁顿挫。
精神的三间小屋
板书设计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
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忠而受贬
蓝关示湘
被贬原因
申述忠心
借景抒情
交代后事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