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全称欧罗巴洲,英文为Europe。
在希腊神话中,德墨忒尔(Demeter)是专管农事的女神,她保佑人间五谷丰登、人畜两旺。在有关这位女神的画像中,人们总是把她画成坐在公牛背上。古代,公牛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耕畜,女神既然主管农事,自然就要坐在公牛背上了。这位女神的另一个名字叫欧罗巴,人们出于对女神的敬意,就把欧罗巴称为大洲的名字。
此外,还有一个广泛流传的传说:“万神之王”宙斯看中了腓尼基国王的漂亮女儿欧罗巴,想娶她作为妻子,但又怕她不同意。一天,欧罗巴在一群姑娘的陪伴下在大海边游玩。宙斯见到后,连忙变成一匹雄健、温顺的公牛,来到欧罗巴面前,欧罗巴看到这匹可爱的公牛伏在自己身边,便跨上牛背。宙斯一看欧罗巴中计,马上起立前行,躲开了人群,然后腾空而起,接着又跳入海中破浪前进,带欧罗巴来到远方的一块陆地共同生活。
文化
一个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文学艺术、律法、制度、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精神图腾等,这种种文化现象后面则有“根本文化”,所谓“根本文化”,指的就是“文化精神”。
欧洲文化
希腊文化、罗马文化和基督教文化的综合。
希腊文化——对人性的尊重、对知识的追求
罗马文化——尚武、荣誉感、享乐精神、理性精神、法律意识
基督教文化——博爱、契约精神,对现实生活的批判和对理想主义的向往
第4课
欧洲文化的形成
欧洲文化的渊源——古希腊、罗马文化
现代欧美国家的字母文字源自古希腊文和拉丁文。如英文当中,有大约50%的词或出自古希腊文,或出自拉丁文。古希腊文和拉丁文赋予欧美语言大量的词汇,深刻影响了欧美人的观念。
文字
希腊字母
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哲学——古希腊三贤
文学
史诗:
寓言:
戏剧:
史学:
《荷马史诗》是迄今所知希腊最早的史诗,相传为盲诗人荷马所作。
《伊索寓言》汇集了古希腊民间流传的一些寓言故事。
埃斯库罗斯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和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戏剧的代表作。
西罗多德《历史》,开创叙事体的撰史体裁;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萨战争史》。
雕塑
古希腊雕塑为古代世界雕塑艺术之最,古希腊悠久的神话传说是其雕塑艺术的重要题材,古希腊人按照现实中的人塑造神的形象,创作出许多生动、美好的艺术作品。
希腊主神宙斯雕像,现收藏于法国罗浮宫博物馆。
掷铁饼者
维纳斯
建筑
有一句古谚说:如果一个人到了罗马而不去看看万神殿,那么,他来的时候是头蠢驴,去的时候还是头蠢驴。
罗马万神殿
古希腊罗马建筑艺术主要表现在不同类型的公共建筑上,以宏伟壮丽、经久实用著称。其建筑形式如柱廊、雕塑、喷水池、拱券门、三角形的山墙和圆形的大屋顶,为西方建筑艺术提供了模仿与借鉴的范本。
雅典帕特农神庙
罗马民族精神
罗马人是通过军事征服统一意大利半岛,登上古代世界霸主地位的,形成了以虔诚敬神、粗纩豪放和阳刚血气为美的尚武精神,以淳朴求实、纪律严谨和讲究实用为特征的社会风尚,以忠诚正直、甘于牺牲和热爱祖国为理想的民族气质,构成了罗马民族精神的核心。
利用被征服民族的优秀成果,除法律外,如文字、语言、宗教、建筑、艺术、手工业和商业等。
古罗马文化成果
法律:
公元前450年颁布的《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罗马法体系影响深远。
文化艺术:
罗马人虽征服了希腊,但却非常崇拜希腊的文化,罗马文化最初源出希腊,尤其在宗教、文学、艺术和哲学领域。
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
罗马帝国分裂
395年
定都君士坦丁堡(1453年灭亡)
西罗马帝国
定都罗马(476年灭亡)
罗马共和国
公元前510—公元前27
罗马帝国
公元前27—公元395
东罗马帝国
395--1453
西罗马帝国
395--476
法兰克王国
481年—10世纪末
查理帝国
800—843
法兰西
德意志
意大利
拜占廷帝国
公元800年的圣诞节,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了加冕礼,称其为“罗马人的皇帝”。
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
843年,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互不隶属。
成为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
814年,查理曼去世后,帝国走向分裂。
公元392年
皇帝:狄奥多西
正式宣布基督教为罗马帝国国教
狄奥多西一世会见圣安布罗斯
中古西欧文化——基督教文明
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
——恩格斯
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建立的诸多王国都不约而同地开始接受基督教为国教。
800年查理被教皇加冕为皇帝
形成以罗马主教为核心的教皇体制
在天主教会的教阶体制中,教皇享有最高的立法权和司法权:能制定或废除教会法规、指定人员组成教廷、创立教区、任命主教、而且“在伦理和信仰上永无谬误”。
一、东面:千年帝国拜占廷
3、帝国的衰落和灭亡:
由古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文化和西亚北非的东方文化汇集而成,形成自己独特的文明体系。
拜占庭文化
圣索菲亚大教堂
查士丁尼成就瞩目
(约483-565年)
查士丁尼有感于西罗马帝国的覆灭,积极革新内政。他登基后的第二年,便委托一个专门委员会进行整理、编纂帝国的法律大全。查士丁尼共完成四部法律汇编。即《查士丁尼法典》(529年引)、《法学汇编》、《法理概要》和《新律》统称《罗马民法大全》,又称查士丁尼法典。
查士丁尼
奥斯曼土耳其兴起于中亚,13世纪深入小亚细亚,建立土耳其国家,14世纪下半叶,占领巴尔干半岛,建立了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
帝国内部矛盾重重,陶醉已有辉煌成就,不屑学习其他文明。1453年,土耳其素丹穆罕默德二世攻陷君士坦丁堡,千年帝国——拜占廷帝国灭亡。
东正教注重共同一致的宗教信仰,强调集体宗教仪式和集体宗教感受,寻求共同的获救和普遍的幸福。俄罗斯文化强调共同性、集体性;
俄罗斯文化发祥地地处高寒地带,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由此产生了人们坚韧顽强的意志,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精神和自我节制的禁欲主义道德。
俄罗斯因地跨欧亚两大洲,使得俄罗斯文化成为东、西方文化二元结构的对立与统一。因此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欧洲文化的发展
1.文艺复兴时期: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
2.新古典主义时期:主张立宪政体和政治体制的互相制约,当时涌现的著名人才有:培根,弥尔顿,伏尔泰等。
3.浪漫主义时期:发生在法国大革命、欧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时期。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对个性解放的要求,是政治上对封建领主和基督教会联合统治的反抗。其特点:主张感情重于理性;重回自然,返朴归真;培养自我,解放个性;追求自由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