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课件(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课件(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9-21 09:40: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德国国王亨利四世
教皇格列高里七世
公元1077年,亨利四世向教皇“忏悔”
唯有教皇一人具有任免主教的权力;
唯有教皇一人有权制订新法律;
一切君主应亲吻教皇的脚;
教皇有权废黜皇帝;
……
——1075年发布的《教皇敕令》
教权高于王权
中世纪七艺
【所有的智慧源于上帝】
神权垄断思想
“哲学”应当像婢女服侍主人那样为神圣的经典服务。 ——达米安(1007-1072)
达?芬奇
米开朗琪罗
拉斐尔
但丁
彼特拉克
薄伽丘
莎士比亚
14世纪
17世纪
文艺复兴
为什么14世纪的佛罗伦萨能够成为文艺复兴的摇篮?
生产程序
洗梳
分等洗毛
打平梳理
刷顺上油
纺线
织呢

染色
成品修整
梳毛供应人
刷毛供应人
织工
织户
伸直拉长
剪除线头
去污漂洗
染匠师傅
起毛修绒
压平抛光
——整编自刘明翰《欧洲文艺复兴史》
染匠助手
修缮包装
1.请概括指出佛罗伦萨毛纺织业的状况。
2.结合教材,指出伴随着经济发展,市民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经济复苏、城市兴起,为新文化、新思想的滋生和繁荣提供了沃土。
达?芬奇 1452-1519
米开朗琪罗 1475-1564
拉斐尔 1483-1520
但丁1265-1321
彼特拉克1304-1374
薄伽丘1313-1375
莎士比亚1564-1616
14世纪
17世纪
文艺复兴
经济发展的时代需求
古典文化的近水楼台
中世纪对遗产的继承
但丁
(1265-1321)
天堂:
地狱:
荷马 (约BC9世纪-BC8世纪)
苏格拉底 (BC469年-BC399年)
柏拉图 (BC427年-BC347年)
亚里士多德 (BC384年-BC322年)
西塞罗 (BC106年-BC43年)
贝缇丽彩
教皇卜尼法斯八世
反对禁欲主义,追求现世社会的幸福生活

抨击教会腐败和守旧思想
达芬奇
(1452-1519)
《最后的晚餐》
数学
观察
展现人物内心世界,追求人性复活张扬
提倡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
伽利略
(1564-1642)
牛顿
(1642-1727)
达芬奇
(1452-1519)
达芬奇的观念和实践方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的观念和实践促进自然科学发展。
莎士比亚
(1564-1616)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1.《神曲》和《哈姆雷特》反映什么共同主题?
2.都是讴歌人性,两者刻画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崇尚理性;
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达?芬奇
米开朗琪罗
拉斐尔
但丁
彼特拉克
薄伽丘
莎士比亚
14世纪
17世纪
文艺复兴
马丁?路德
16世纪
宗教改革
天主教
路德新教
36、每一个基督教徒,只要感觉到自己真诚悔罪,就是不购买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
————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因信称义
上帝
教会
信徒
信徒
上帝
灵魂得救的主导权
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圣经》
《圣经》代表着理性,代表着思想自由
两大教派都声称自己是上帝的唯一代表,拥有独一无二的真理,这就第一次在许多欧洲人面前提出了一个生死攸关的大问题:究竟应该支持谁,谁真正代表真理?两派人说的都可靠吗?……由两大教派的存在与其论战所造成的人们对两大教派信仰的怀疑与思考,是导向信仰自由或思想自由的一种巨大的力量。
——王加丰《西欧16-17世纪的宗教与政治》
奠定启蒙运动思想基础
“我们用两种方法认识神:第一是借着神的创造、保护并管理宇宙;就是在我们眼前一本佳作,在其中的一切受造之物,无论大小,都引导我们观摩神不可见的事……” ——《比利时信条》
促进欧洲科学革命发展
达?芬奇
米开朗琪罗
拉斐尔
但丁
彼特拉克
薄伽丘
莎士比亚
14世纪
17世纪
文艺复兴
马丁?路德
16世纪
宗教改革
牛顿
近代科学
17世纪力学的建立和发展使人们深信可以运用力学原理说明一切,不仅钟表是机器,动物、人类甚至国家也不过是一部机器,他们都可以用力学原理加以解释。把本来只适用于描述机械运动的科学提升为一种哲学观点——机械论。……它告诉人类支配人类社会的法则依靠人的理性也可以为人们所发现。
——《西方文化史》
结合材料分析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人们的理性思考的影响。
达?芬奇
米开朗琪罗
拉斐尔
但丁
彼特拉克
薄伽丘
莎士比亚
14世纪
17世纪
文艺复兴
马丁?路德
16世纪
宗教改革
牛顿
近代科学
18世纪
启蒙运动
伏尔泰
孟德斯鸠
卢梭
亚当?斯密
康德
自然状态
现实社会状态
理想社会状态
“我看到他在橡树下饱餐, 在随便遇到的一条河沟里饮水, 在供给他食物的树下找到睡觉的地方, 于是他的需要便完全满足了。”
——卢梭《社会契约论》
贫富
强弱
主仆
一切权利属于人们,……当人们的权利被篡夺并被运用来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完全有权利举行起义,有权利用暴力来消灭篡权者。
——卢梭《社会契约论》
必须建立一个全新的契约,这不是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契约,而是全体人民之间的契约。通过社会契约,人民建立一个自己管理自己的政府。这个政府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希腊城邦似的公民大会,人民都有参政权利,因此人民服从政府就是服从自己。 ——卢梭《社会契约论》
例如在市场交换中,我的面包卖出去了,我的权利得到了实现,同样你也有面包吃,你的权利也得到了实现。
——李宏图《18世纪苏格兰启蒙运动的“商业社会”理论——以亚当? 斯密为中心的考察》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理性
狄德罗
内涵
途径
效果
(狄德罗)并将这部书定名为《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和工艺详解辞典》,……要让它成为一个介绍科学知识,破除宗教迷信,反对专制制度的巨型炸弹。
——李宏图《十八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
如何破除迷信,传播理性?
认知理性
著书教化
授人以鱼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
——康德《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
康德
自我思维
自我启蒙
授人以渔
贝桑松的《百科全书》四开本订购者的身份(数据来自于《启蒙运动的生意》)
18世纪的法国,还远未解决扫盲问题,对于占人口大多数的文盲和半文盲来说……而更方面、更大众的去处是咖啡馆。……18世纪最大胆的思想,也因而有了更畅销的传播渠道,在浓郁的咖啡刺激下,启蒙时代的各种新思想、新观念在咖啡馆里相遇、交流、互补,逐渐形成一股股潮流。
——《论文化传播在法国启蒙运动中的作用》
比较传播途径和受众。
分析这些途径在当时的作用。
宗 教 改 革
文 艺 复 兴
启蒙运动
科 学 革 命
(15世纪到18世纪)所发生的思想革命,或叫做精神领域的革命……就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相继联系、承接起来的“链条”。通过这个“革命”链条,“人”一步一步地从“神”的迷信中解放出来。
——陈乐民《欧洲文明的进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