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
课题
1.2
内能
课型
讲授课
主备
审核
学习
目标
1.会根据分子动理论用类比的方法建立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2.通过生活经验与简单实验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3.知道热量的概念及单位。
4.通过生活经验与简单实验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或减少的一些事例。
学习
重点
内能的概念,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学习
难点
对分子势能和分子动能的理解。
预
习
案
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________,运动的分子具有___能,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___,它们的动能越___。
2、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所以分子间还具有____能。
3、物质内部____分子热运动的____能与分子____能的总和,叫作物体的____能。内能的单位是____。
4、铁水具有____,冰块也具有____,一切物体,不论____都具有内能。
5、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______有关,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____和分子间的____有关,内能与机械能是不同一种形式的能。
6、冬天在室外用双手互相摩擦或者用嘴对着手呵气均可使手发热,前者是通过____的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后者是通过____的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
7、使____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____物体温度升高,____物体温度降低,这个过程叫作热传递。物体间存在____是发生热传递的条件,热传递一直进行到物体的温度____为止。
8、热传递现象的实质是:____从高温的物体传到了低温的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向低温的部分。即是____的转移。
9、空气被压缩时,内能____,空气推动塞子时,内能____,因此,___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____,物体对外做功,其内能____。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__________。
行
课
案
1、飞在空中的足球具有内能吗?为什么?
2、静止在地面的足球,动能和重力势能都为零?它的内能为零吗?为什么?
3、炽热铁水具有内能吗?为什么?冰山呢?是否也具有内能?为什么?
4、一杯热水和一杯冷水,谁的内能大?
5、一杯冷水和一桶冷水,谁的内能大?
6、铁水的内能一定比冰山的内能大吗?
7、猜想内能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8、物体温度不变时内能一定不变吗?冰化成水时内能如何变化?
9、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什么?
10、怎样理解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11、什么叫热量?热量的单位是什么?
12、自己举出生活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实例?
13、瓶内出现白雾,发生了哪种物态变化现象?瓶内气体的温度发生了什么变化?瓶内气体的怎样改变?
检
测
案
1、关于温度、热量、内能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B.
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热量多
C.
物体的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一定减少
D.
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2、母亲节,小秦为妈妈煮了一锅热气腾腾的面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面条入锅后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B.
煮面条时,主要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了面条的内能
C.
闻到了面条的香味,表明扩散只在气体中发生
D.
面条没有粘到一起,表明分子间有斥力
3、下列现象中,不是利用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是(
)
A.
晒太阳感到暖和
B.
用蒸笼熘冷馒头
C.
感冒发烧,用冷毛巾敷额头
D.
锯木头时锯子发烫
4、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了,其原因是(
)。
A.
一定是物体对外做了功
B.
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C.
一定是物体吸收了热量
D.
可能是物体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5、下列现象中哪一个是通过做功让物体的内能增加的(
)
A.冬天太阳下的人会觉得温暖
B.用煤气炉给水加热
C.用灌了热水的热水袋取暖
D.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
6、甲、乙两铜块,甲的质量是乙的2倍,把它们在沸水中煮足够长的时间,然后相接触,则(
)
A.热量由甲传给乙
B.热量由乙传给甲
C.甲、乙间无热传递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7、若一个物体放出热量,那么它的温度将(
)
A.一定降低
B.一定升高
C.可能不变
D.一定不变
8、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是利用做功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9、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0℃的物体没有内能
B.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C.物体间的内能可以转移
D.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热量一定多
B.物体温度升高,它一定吸收了热量
C.0℃的冰熔化成0℃的水的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也不变
D.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