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节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9.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1-09-07 17:35:17

文档简介

(共61张PPT)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你知道这些是什么吗?需要借助什么仪器来观察?
各种显微镜
学生用显微镜
教学用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
科学探究是人类揭开自然界的奥秘、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科学家研究生命科学常用的方法!
如果你拥有了这些仪器,你是否就能像科学家一样探究呢?
一、认识显微镜的结构
目镜
镜筒
粗准焦螺旋
镜臂
细准焦螺旋
镜座
载物台
物镜
通光孔
遮光器
反光镜
考考你
你能说出显微镜的各部分名称吗?
镜筒
镜臂
载物台
物镜
镜座
镜柱
通光孔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目镜
物镜
镜筒
转换器
载物台
压片夹
载玻片
反光镜
遮光器
载物台
大光圈
小光圈
观察目镜

放大倍数
观察物镜

放大倍数
如果一台显微镜的目镜放大倍数是10X,物镜放大倍数是40X,那么这台显微镜能将物体放大多少倍?
物象的放大倍数
=目镜放大倍数X物镜放大倍数
想一想
400倍
1.取镜和安放
2.对光
3.观察
4.收镜
二、练习使用显微镜
1、取镜:一托一握
右手握住镜臂,
左手托住镜座。
1、安放:
①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cm左右处,略偏左;
②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约2厘米;
②转动转换器(转动转换器的转动板,不要用手直接推物镜),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③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 同时画图)。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
2.对光:升—转—看—调
区别对错
火眼金睛:在显微镜下观察物像时,眼睛与镜筒之相关位置应是下列哪一幅图?
A B C D
3.观察:
放—压—降—看—升—调
放、压:
把写有“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
降、看: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
注意(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
升、调:
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到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是看到的物象更加清晰。
(细)
(粗)
1、“F”在视野里看到的是?
2、“下”在视野里看到的是?
3、“B”在视野里看到的是?
4、清洁收镜
2. 一竖—反光镜
一降—镜筒
两旁—物镜(2个)
两后—压片夹
1. 实验完毕,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如需擦拭物镜和目镜,请用擦镜纸。
三、认识常用的实验仪器
四、科学家的探究实验
这是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他发现……
装在敞口瓶里煮沸的肉汤
没过多久就变质了!
这些细菌从哪里来的呢?
巴斯德经过观察后发现,肉汤里出现了细菌!
细菌
我认为:细菌是从空气中跑到肉汤里去的!
不对!肉汤会自动生出细菌!
我该怎样证实我的想法呢?
都加入肉汤
将烧瓶的瓶颈拉制成鹅颈状弯曲
很快就变质了!
四年后都没
变质哦!
所以,是细菌从空气中进入肉汤,使它变质的!
细菌无法通过鹅颈进入瓶内,所以肉汤没有变质!
为了进一步证实自己的结论,巴斯德在四年后,打破了鹅颈瓶。几天后,肉汤就开始变质了!
讨 论
1、巴斯德探究肉汤变质的过程包括哪几个步骤?
2、科学探究由哪三个要素构成?
3、为什么要将放进烧瓶的肉汤煮沸?和细菌有关吗?
4、为什么要用两个烧瓶同时做这个实验呢?
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五个步骤: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实施实验,
得出结论。
这五个步骤并非是固定不变的。
2、科学探究有三个要素:明确的目标,探究的过程,还要有结果。
请参考信息库
3、把放进烧瓶的肉汤煮沸,是为了杀灭瓶中可能有的细菌,避免干扰。
4、设置对照组,鹅颈瓶中的肉汤起到了对照作用。
生物的生命活动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金鱼的
生命活动
空气
温度
食物
水环境
……
夏天气温会升高,深秋气温会降低,鱼的生活会不会受到影响呢
实验材料
2~3条金鱼
渔网
温度计
两个小鱼缸(可用大小烧杯代替)
冰块或热水
请你像一位科学家一样,来进行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实验
得出结论
温馨小提示
实验要细心,要尽量不惊扰金鱼。分析实验结果,尝试找出温度变化和呼吸次数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可以求出全班同学的实验数据的平均数,是实验结果更有代表性。实验结束后把金鱼饲养起来。
我的分析是:
温度降低后,金鱼生活能力下降,呼吸次数减少;但如果金鱼受到惊吓、运动增加等情况后,会使呼吸次数增加。
你的观察和思考是什么呢?
有没有
计算错误
呢?
可以计算
全班同学的平均值哦!
多加点冰
块,使温
度降得更
低些。
……
讨论:
1、你们在探究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有什么新的发现和启示?如果实验结果不符合预先的假设,想一想,什么原因?
2、为什么要重复几次实验?
探究鱼鳍在游泳时的作用
DIY
记得实验时,也要爱护小动物哦!
欢迎大家遨游生物世界!
未来的世界等待你来观察、思索与探索!
提出问题
水温发生变化,金鱼呼吸的次数是否会手影响?
做出假设
金鱼生活在水中,它们呼吸的次数可能会随水温的变化而变化。
1、分组,推选出组长;
2、领取材料,分工;
3、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观察金鱼在常温下的呼吸,几下金鱼鳃每分钟开闭的次数。
4、改变水温,降低或升高10℃左右(用温度计测量),带金鱼安静后在记录鱼鳃没分钟开闭的次数。
制定计划
实施实验
根据上述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重复几次。
自己尝试设计一张表格(老师设计的表格(可进行删改)),将实验的数据记录在表格里。
金鱼呼吸次数
(次/分) 平均值
(次/分)
常温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降温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得出结论
你得到的实验数据是怎样的?
你得出什么结论?
你的实验结论与作出的假设一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