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第8课
百家争鸣
老子
主要思想:
(2)崇尚“自然”,主张“无为”,反对统治者侵扰百姓。
姓李,名耳,春秋末期楚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主要著作:《老子》也称《道德经》
(1)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且能互相转化;(辩证思想)
一、老子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合作探究
老子认为最理想的社会,是百姓满足於原始简朴的生活,不奢求物质的享受。
“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合作探究
中文名:孔丘
别名:孔子、仲尼、圣人
国籍:春秋·鲁国
出生地:山东曲阜尼山
职业: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成就:开创儒家学派
代表作:《论语》
儒家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论语·乡党》
1.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
政治方面:
①“仁者爱人”
②“克己复礼”
2.以“德”教化人民(民本思想)(读P16“阅读卡”)
合作探究
政治方面: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颜渊曰:
“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
3.以“礼”治理国家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论语》
合作探究
教育方面:
1.推广私学
2.“有教无类”
3.“因材施教”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
—《论语·雍也》
4.学习态度:
合作探究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三人行必有我师。”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主张怎样的学习态度?
学思结合
实事求是
不耻下问
温故知新
合作探究
思考
孔子这样做,体现了他怎样的教育思想?
孔子有两个学生,一个叫子路,一个叫冉有。
一天,子路请教孔子,“听见了应当做的事,是
不是马上就去做?”孔子回答说:“你有父亲、哥哥在,应当让他们先做”又一天,冉有问孔子,“听见了应当做的事,是不是马上就去做?”孔子回答说:“对,应当马上就去做。”学生们觉得奇怪,同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老师回答得不一样呢?就去问老师,孔子笑呵呵地说:“冉有,平时碰到事情老是退退缩缩,所以我鼓励他勇敢地去做,而子路太喜欢胜过别人,所以我要他退后一点。”
合作探究
孔子曾周游列国,游说诸侯,希望大家遵守周礼,讲仁、信,重建社会秩序。
合作探究
文化方面:
孔子还修订《诗》、《书》
、《礼》、《乐》、《易》、《春秋》等书籍,统称“六经”。
孔子死后,其弟子将其言论编印成书,曰《论语》。这成为儒家思想的经典。
合作探究
对后世影响:
(1)《论语》一书记载了孔子的言论,流传至今。
(2)孔子学说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合作探究
曲阜是春秋时期鲁国的都城,是我国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故乡。
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孔府位于孔庙东侧,有“天下第一家”之称,是孔子嫡系长期居住的府第,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西汉以后,历代帝王进行了数十次的重建、扩建,使其成为一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
孔府
合作探究
孔林位于曲阜城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也是目前世界上延时最久、面积最大的氏族墓地。孔林始于孔子死后第二年,随着孔子地位的越来越高,孔林的规模也越来越大。自汉代以后,历代统治者对孔林重修、增修过13次,以至形成现在的规模。
孔林—孔子墓
合作探究
现今的孔庙是明清两代完成的,其建筑仿皇宫之制,前后九进院落,贯穿于南北中轴线上,是孔子讲学的地方。院内苍松翠柏,殿宇雕梁画栋,碑刻2000余块,是我国大型的碑林之一
孔庙—杏坛
合作探究
三、百家争鸣
“百家”主要指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等等;
“争鸣”指各家学派纷纷著书立说,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合作探究
材料1:春秋战国时期动乱频繁,为了争霸和生存,各国纷纷变革,招贤纳士,许多人对变革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出现了诸子百家。
(1)在政治上,春秋战国的动荡和变革,为百家争鸣创造了宽松的学术氛围,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1、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
合作探究
材料2:铁农具和牛耕技术的推广,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
材料3:教育的兴起,造就了大批具有丰富知识和阅
历的文士,稷下学宫就是当时的学术交流中心。
(2)在经济上,社会经济的发展为百家争鸣奠定了物质基础;
(3)在文化上,贵族流落民间并传播知识,形成了一个有学识的文士阶层。
合作探究
主要思想:
(1)主张实行“仁政”;
(2)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准则。
孟子
孟子
——
孟子被尊为“亚圣”
——战国时期
后人将孔子、孟子合称“孔孟”。
儒家
合作探究
墨子——战国时期创始人
主要思想:
(1)“兼爱”,爱一切人,视人如己,互助友爱;
墨子
(2)“非攻”,反对掠夺战争
墨家学派
合作探究
主要思想:
(1)
提出“法治”,主张用严酷法律统治人们
(2)主张强化中央集权和君主权力
韩非子
韩非子——战国末期法家集大成者
法家学派
合作探究
春秋孙武
——《孙子兵法》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战国孙膑
——《孙膑兵法》
“围魏救赵”
《孙子兵法》根据战争的客观规律,制定比较系统的战略战术原则。不仅在我国军事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在世界军事史上也有极高的声誉,被誉为“世界古代第一兵书”。
兵家学派
孙武
孙膑
合作探究
姓名:
生活时期:
主要思想:
历史地位:
荀子
战国
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提出“制天命而用之”,人能认识自然规律,要按自然规律办事。)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姓名:
生活时期:
主要思想:
历史地位:
庄子
战国
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
百家争鸣的影响:
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百家争鸣推动了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而且在世界思想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至今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