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将相和》第2课时 教案+课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将相和》第2课时 教案+课件(共1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9-21 17:07:49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6 将相和
1.“将”“相”分别指谁?“和”是什么意思?本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是由哪几个小故事组成的?
2.根据第一个故事,说说蔺相如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复习导入
按照学习第一个故事的方法学习《渑池之会》《负荆请罪》,小组讨论,概括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用“—”画出描写蔺相如语言的句子,用“~”画出描写蔺相如行为的句子。根据人物的言行,分析蔺相如的性格特点。
品读课文
渑池之会



会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过了几年
渑池
秦王、赵王、蔺相如、廉颇
秦王想侮辱赵王。
蔺相如针锋相对地逼秦王击缶,维护了赵国尊严。
秦王放赵王回国,相如再立大功,被封为上卿。
渑池之会
“赵王听说秦王擅长秦国的音乐,希望您能击缶助兴。”
“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同归于尽!”
渑池之会
思考: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击缶?表现了蔺相如什么性格特点?
因为秦王让赵王为他鼓瑟,并且让人记录下来,不仅侮辱赵王,还贬低了赵国的地位。蔺相如为了维护国家的荣誉,为了维护赵王与赵国的尊严,逼秦王为赵王击缶。
表现了蔺相如为了国家的荣誉、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高尚品质。
起因
经过
结果
廉颇不服,想找机会羞辱蔺相如,将相之间产生矛盾。
蔺相如处处回避,忍辱退让。
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负荆请罪
负荆请罪
语言: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
蔺相如说的这段话包含着几层意思?说说你的理解。
负荆请罪
1.蔺相如回避廉颇并不是因为怕他,而是为了国家的利益,为国家着想。
2.秦王不敢进攻赵国,因为有廉颇。
3.“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突出了廉颇、蔺相如在赵国的地位。将相不和会削弱赵国的力量。
表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
负荆请罪
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
行动: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
负荆请罪
读文,找出描写廉颇言行的句子,思考:这些句子反映了廉颇的什么性格特点?
负荆请罪
勇于认错、知错就改
居功自傲
性格直率
语言:“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行动: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司马迁(前145或前135~ 前90年)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20岁时,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不久仕为郎中,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
《史记》用为人物写传的形式来反映历史,成功地描写了众多有血有肉、性格鲜明的人物。如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伟大诗人屈原、西楚霸王项羽。它既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历史著作,又是一部杰出的文学著作。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作者是汉代的司马迁。
我的板书
将相和
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负荆请罪
机智勇敢
顾全大局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课件 第6课《将相和》第二课时
教学课题 6.将相和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会认“相、璧”等16个生字,会写“召、臣”等12个生字,掌握“进攻、召集”等词语。2. 过程与方法目标: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复述故事,弄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个性特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感受蔺相如的机智勇敢、大局和大将军廉颇顾全大局、知错认错等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三个小故事的前因后果。
教学难点 了解“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的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教法与 学 法 讲授法、合作学习法等。
教学准备及手段 图片、PPT等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导入。1.“将”“相”分别指谁?“和”是什么意思?本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是由哪几个小故事组成的? 2.根据第一个故事,说说蔺相如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二、学习《渑池之会》。1.按照学习第一个故事的方法学习《渑池之会》《负荆请罪》,小组讨论,概括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用“—”画出描写蔺相如语言的句子,用“~”画出描写蔺相如行为的句子。根据人物的言行,分析蔺相如的性格特点。2.出示表格,探究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3. “赵王听说秦王擅长秦国的音乐,希望您能击缶助兴。” “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同归于尽!” 说说你的体会。4. 思考: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击缶?表现了蔺相如什么性格特点?5.指导朗读。三、学习《负荆请罪》。1.探究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2. 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蔺相如说的这段话包含着几层意思?说说你的理解。3. 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 你感受到了什么?4. 读文,找出描写廉颇言行的句子,思考:这些句子反映了廉颇的什么性格特点?5.指导朗读。介绍司马迁和《史记》。五、总结。
板书设计
负荆请罪
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将相和
机智勇敢
顾全大局
想象奇妙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