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的发展
第一章 计算机发展史
什么是计算机?
具备内部存储能力,能高速、自动的进行逻辑运算和算术运算的电子设备。
1642 Blaise Pascal
加法器
Charles Babbage
1833 分析机
MARK I
Eniac
计算机
时代
1.1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ENIAC (1946)计算机
计算机的诞生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46~57)
内 存 延迟线或磁芯
外 存 纸带、卡片或磁带
工作速度 几千~一万次/秒
软 件 机器语言或汇编语言
应 用 科学计算
代表机型 ENIAC
特 点 体积庞大,运算速度低,成本高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58~64)
物理元件 晶体管
内 存 磁芯
外 存 磁带或磁盘
工作速度 几十万次/秒
软 件 高级算法语言
应 用 事务管理及工业控制
代表机型 IBM 7000 系列
优 点 体积小,寿命长,速度 快,能耗少,可靠性高
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64~70)
物理元件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内 存 半导体存储器
外 存 磁带或磁盘
工作速度 几十万~几百万次/秒
软 件 高级算法语言、操作系统
应 用 计算、管理及控制
代表机型 IBM System /360
优 点 体积更小、速度更快、能耗更小、寿命更长
发展特点 计算机设计出现了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的局面
第四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物理元件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内 存 半导体存储器
外 存 磁盘和光盘
工作速度 几百万~几千万次/秒
软 件 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
应 用 以计算机网络为特征
Intel
PENTIUM
71年--现在
未来智能化计算机
主攻目标——让计算机具有人的听、说、读、写和思维推理能力
神经网络计算机
用数据单元模拟人脑的神经元,并利用神经元结点的分布式存储和相互关联来模拟人脑活动
生物计算机
使用蛋白分子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生物芯片构成,存储能力巨大,而且以波的形式来传播信息
时代
年份
电子器件
软件
应用
一
46—58
电子管
机器语言
汇编语言
科学计算
二
58—64
晶体管
高级语言
数据处理
工业控制
三
64—70
集成电路
操作系统
文字处理
图形处理
四
71年迄今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数据库、网络等
社会的各个领域
1.2计算机
发展趋势
巨型化
微型化
网络化
智能化
CRAY-Ⅱ
功能巨型化
天气预报、地震机理研究、石油和地质勘探,卫星图像 处理等大量科学计算的高科技领域。
ENIAC
体积微型化
资源网络化
使用远程资源,共享程序、
数据和信息资源,网络用户
的通讯和合作。
“总有一天,人类会造出一些举止跟人
一样的‘没有灵魂的机械’来”。
——笛卡尔
Deepbl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