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章
2.1 地形和地势
第一课时
1
2
4
3
5
6
学法指导
课前学案
课堂导案
随堂检测
课后练案
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
学法指导
知道我国地形的特点。能在地图上准确的指出我国主要的山脉和地形区并记住位置。
课前学案
课前预习,夯实基础
知识点一:地形复杂多样
1.地形是指地表的形态。我国主要的地形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主要山脉:
(1)东西走向:北列:_______—阴山
中列:_______—秦岭
南列:南岭
山地
高原
盆地
平原
丘陵
天山
昆仑山
课前学案
(2)东北—西南走向:
西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列:长白山脉—武夷山脉
东列:台湾山脉
(3)西北—东南走向:
阿尔泰山脉、祁连山脉、小兴安岭
(4)南北走向:贺兰山—_________
(5)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大兴安岭
太行山脉
巫山
雪峰山
横断山脉
课前学案
3.主要地形区:
(1)四大高原:_______高原、_______高原、_______高原、_______高原。
(2)四大盆地:_______盆地、_______盆地、_______盆地、_______盆地。
(3)三大平原:_______平原、_______平原、____________平原。
(4)丘陵:东南丘陵
青藏
内蒙古
黄土
云贵
塔里木
准噶尔
柴达木
四川
东北
华北
长江中下游
课前学案
知识点二:山区面积广大
1.山区:通常把_______、_______,连同比较崎岖的
_______统称为山区。
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_________。
2.山区不利因素:地面崎岖,交通不方便,不利于发展_______业。
3.山区有利因素:发展_______业、_______业、_______业、_______业等方面具有优势。
山地
丘陵
高原
2/3
种植
牧
旅游
采矿
林
课堂导案
合作与探究
探究主题:我国主要地形区
探究步骤:
山脉名称
两侧地形区名称
西侧
?东侧
横断山脉
?
?
大兴安岭
?
?
太行山
?
?
巫山
?
?
?南侧
北侧
天山
?
?
昆仑山
?
?
秦岭
?
?
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
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课堂导案
探究小结:主要地形区的特点
青藏高原:世界屋脊、冰川广布、白雪皑皑;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一望千里;
云贵高原:地势崎岖、多天坑溶洞,喀斯特地貌发育。
塔里木盆地:我国最大的盆地;柴达木盆地:聚宝盆,
海拔最高的盆地;
四川盆地:天府之国,紫色盆地;东北平原:黑土地,
我国最大的平原;
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冲积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鱼米之乡。
课堂导案
“喀斯特地形,地表崎岖.云贵高原上石灰岩厚度达,分布广近地表和地下水溶蚀作用,形成落水洞,漏斗,圆洼地,伏流,岩洞,峡谷,天生桥,盆地等地貌.在连绵起伏的山岭之间,分布着许多小盆地,俗称“坝子”,坝子内部平坦,土层深厚而肥沃,农业较发达,人口较集中.高原上还有很多因地层断裂而形成的“断层湖”,如云南东部的滇池和中部的洱
海.还有一句关于贵州地区的俗话: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
两银。
随堂检测
知识点一:地形复杂多样
1.我国西南部有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山脉和江河沿南北方向延伸,阻隔东西交通。该山脉是( )
A.南岭
B.喜马拉雅山脉
C.雪峰山
D.横断山脉
D
随堂检测
2.山脉是构成地形的骨架,不少山脉成为地形区的界线,如下图所示山脉与地形区组合正确的是( )
A
B
C
D
A
随堂检测
知识点二:山区面积广大
3.我国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列,最西边的一列是( )
A.祁连山—横断山脉
B.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C.天山—阴山—燕山
D.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
B
随堂检测
4.下列关于四大高原景观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青藏高原:沟壑纵横,支离破碎
B.黄土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C.内蒙古高原: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D.云贵高原:地面崎岖,梯田广布
D
随堂检测
5.从如右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地形的突出特征是( )
A.地势西高东低,阶梯状分布
B.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
C.平原、丘陵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
D.高原、山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
B
课后练案
一、选择题
读“大兴安岭及其两侧自然地理环境剖面示意图”,完成第1~2题。
1.甲地的地形区可能是(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黄土高原
D.内蒙古高原
A
课后练案
2.下列乙地农业生产的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是( )
A.利用肥沃的黑土种植甘蔗
B.利用滩涂发展海水养殖业
C.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D.保护草场,合理放牧
D
课后练案
3.(2020·山东模拟)
为使“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安全着陆,应选择地形开阔、云量少、晴天多和人烟稀少的地点。你认为下列地点中最适合的是( )
A.四川盆地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B
课后练案
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被称为“千古奇人”。《徐霞客游记》开篇日5月19日被国务院确定为“中国旅游日”。据此完成第4~5题。
4.徐霞客在考察了广西、贵州、云南后,对这一带的地貌作了总结:“峭峰离立,分行竟颖”。说明当地地形特点是( )
A.远看成山,近看成川
B.地形破碎,山道崎岖
C.地势低平,河网密布
D.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B
课后练案
5.腾冲一带“架竹为巢,下畜牛豕,而上托爨(cuan)卧(上方是架锅烧火和睡觉的地方)”。这种建筑反映了该地区的气候( )
A.降水较多
B.干燥少雨
C.四季分明
D.长冬无夏
A
课后练案
读我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图,完成下面第6~7题。
6.下列关于我国地形特征的
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形种类齐全
B.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
C.地形平坦开阔
D.平原面积所占比重较小
C
课后练案
7.根据地形特征,我国发展农业
生产的正确做法是( )
A.在高原地区大力发展林业
B.在山地修梯田发展耕种业
C.在平原地区种植优质牧草,发展畜牧业
D.积极开展农、林、牧、渔等多种经营
D
课后练案
2018年7月2日梵净山申遗成功。图示意中国世界遗产分布,读图完成第8~10题。
8.梵净山所在的地形区是( )
A.内蒙古高原
B.青藏高原
C.云贵高原
D.黄土高原
C
课后练案
9.下列地区中,我国世界遗产分布较少的是( )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东南地区
D.西南地区
10.关于世界遗产的保护,做法正确的是( )
A.封闭遗产地,禁止人员参观
B.限制参观人数,避免过度旅游
C.对年久失修的遗产应当拆旧建新
D.为满足观光需求,在遗产周边建高层建筑
A
B
课后练案
(2020·济南模拟)
读我国四条重要山脉走向图,完成下面第11~12题。
11.图中四条山脉中,不属于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A.太行山
B.天山
C.昆仑山
D.大兴安岭
B
课后练案
12.关于图中山脉两侧地形区的特征,正确是( )
A.①区降水少,②区降水多
B.③区为盆地,④区为高原
C.⑤区地势高,⑥区地势低
D.⑦区是重要粮食产区,⑧区是重要畜牧业区
D
课后练案
13.下列自然景观描述与其对应地形区的组合,正确的是( )
A.“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横断山区
B.“远看是山、近看是川”—内蒙古草原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云贵高原
D.“石芽、石林、峰林、溶洞等喀斯特地形分布广泛”—青藏高原
A
课后练案
14.暑假期间,“欢乐中国行”中学生国际夏令从北京出发,沿如下左图所示路线进行地理考察。考察游览路线依次经过的地理区域是( )
A.北京—黄土高原—三江源地区
B.黄土高原—台湾省—东北三省
C.东北三省—北京—台湾省
D.塔里木盆地—东北三省—北京
A
课后练案
15.上右图中蜿蜒曲折的公路设计,主要是考虑了( )
A.人口分布
B.工业分布
C.地形因素
D.气候因素
C
课后练案
16.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在开发利用山区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 )
A.做好生态环境建设
B.加大矿产资源开发力度
C.大力发展旅游业
D.开垦荒地,增加耕地面积
A
课后练案
二、综合题
17.(2020·内蒙古模拟)
读中国地形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山脉往往成为地形区的分界线: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的分界线是_________,天山山脉是___________(地形区)和____________(地形区)的分界线。
太行山脉
大兴安岭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课后练案
(2)根据你所学的地理知识,从地形分区看,甲是
_________,乙是_________,丙是_______________。
(3)我国地形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是多山的国家列举山区在发展当中的劣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交通、农业的影响)。
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地形类型多样
山区面积广大
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
,不利于发展耕作业,山区多平原少耕地资源不足
课后练案
18.我国西南地区的贵州省,山地多平原少,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请根据实际情况为贵州省经济发展出谋划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地制宜发展符合特点的农业、产品加工工业、利用当地优美的自然环境发展旅游业,形成立体农业,增加经济收入。
感谢聆听(共34张PPT)
?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章
1
2
4
3
5
6
学法指导
课前学案
课堂导案
随堂检测
课后练案
知识结构
2.1 地形和地势
第二课时
知识结构
学法指导
认识我国地势的总特征并记住三级阶梯的分界线。知道各级阶梯的海拔及主要地形区。学会分析西高东低的地势对我国气候、交通、河流的影响。
课前学案
课前预习,夯实基础
知识点一: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
1.地势:是指_______高低起伏的总趋势。
2.地势分布的特点:西_______东_______,呈_______状分布。
(我国陆地最高点___________________,海拔___________;我国陆地最低点__________,海拔_____________)
地表
高
低
阶梯
珠穆朗玛峰
8
844.43米
艾丁湖
-154.31米
课前学案
3.三级阶梯的划分
(1)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_______米以上。地形以_______为主。
(2)第二级阶梯:海拔多在______________米,地形以_______、_______为主。
(3)第三级阶梯:海拔多在_______米以下,地形以_______、_______为主。
4
000
高原
1
000~2
000
高原
盆地
500
平原
丘陵
课前学案
知识点二:地势对我国的影响
1.气候: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______________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内陆带来了_______,有利于___________。
2.河流:西高东低的地势,必然造成我国的大江大河___________奔流,在高一级阶梯向低一级阶梯流动时,________,产生丰富的___________。
海上湿润气流
降水
农业发展
自西向东
落差大
水能资源
课前学案
3.交通: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__________,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但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也成为我国东西交通的巨大障碍
东西交通
课堂导案
合作与探究
探究主题:我国水能资源的分布与地势的关系
探究步骤:
1.对照课本图2.9,说说我国
大型水电站的分布特点。
?
?2.从地势、水能资源的角度,
说说这些地方为什么能建大型
水电站?
多分布于阶梯交界处。
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课堂导案
探究小结:
水能资源丰富的条件是河流流量大、落差大,西南地区气候湿润,河流众多且流量丰富,地跨三级阶梯,落差大。
课堂导案
安第斯山脉从南美洲的南端到最北面的加勒比海岸绵亘约形成一道连续不断的屏障。安第斯山脉将狭窄的西海岸地区同大陆的其余部分分开,是地球重要的地形特征之一,它对山脉本身及其周围地区的生存条件产生深刻的影响。位于阿根廷境内的阿空加瓜山,海拔6
962米,为西半球和南半球第一高峰,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死火山。安第斯山脉范围从巴拿马一直到智利。纵贯南
美大陆西部,素有“南美洲脊梁”之称,
山脉有许多海拔6
000米以上、山顶终
年积雪的高峰,且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随堂检测
知识点一:我国地势特征
1.下列四幅地势变化简图中,正确表示我国地势变化特点的是( )
A
B
C
D
D
随堂检测
2.有关我国地形地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二级阶梯地形以盆地和平原为主
B.四川盆地位于第一级阶梯
C.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D.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D
随堂检测
3.下列地形区位于地势第三级阶梯的是( )
A.“鱼米之乡”
B.“世界屋脊”
C.“聚宝盆”
D.“天府之国”
4.我国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是( )
A.大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武夷山
B.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武夷山
C.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东缘
D.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A
D
随堂检测
知识点二:地势对我国的影响
5.古代描写我国河流的诗句很多,其中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就是描写长江的。据此回答问题:导致长江这种流向的原因是( )
A.气候类型多样,降水总量丰富
B.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小
C.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D.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分布
C
课后练案
一、选择题
(2020·东海模拟)
下图为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第1~3题。
1.读图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
是( )
A.
①—②—③一线是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三级梯分界线
B.
A—B—C—D一线是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
C.
我国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D.
受地势影响我国第三级阶梯水能资源最丰富
B
课后练案
2.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上的地形区是( )
A.东北平原
B.准噶尔盆地
C.内蒙古高原
D.青藏高原
3.下列地形区在同一阶梯上的是( )
A.四川盆地 内蒙古高原 华北平原
B.东南丘陵 武夷山脉 华北平原
C.塔里木盆地 黄土高原 喜马拉雅山脉
D.云贵高原 天山山脉 华北平原
A
B
课后练案
4.下列山脉既是我国省区分界线,又是地势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B
课后练案
5.表示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A
B
C
D
6.我国陆地表面最低点位于( )
A.死海
B.艾丁湖
C.青海湖
D.鄱阳湖
B
B
课后练案
7.读下图,有关我国西高东低阶梯地势的有利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有利于东部海上季风带来的湿润气流顺地势深入内陆,带来充沛的降水
B.使许多大江大河滚滚东流,有利于沟通东西的水路交通
C.西高东低的阶梯地势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
D.当河流从地势高一级阶梯跌落到低一级阶梯时,会产生巨大的水能资源
C
课后练案
8.关于我国地形、地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平原面积广大
B.我国地势东高西低,河流大多流入太平洋
C.地势阶梯分界处附近的河段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D.平原面积约占20%
C
课后练案
(2020·山东模拟)
下图是我国沿32°N所作的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第9~10题。
9.图中数码表示的地区,正确的是( )
A.①——云贵高原
B.②——四川盆地
C.③——华北平原
D.④——南海
B
课后练案
10.这幅图主要反映了我国的( )
A.地形特征
B.地势特征
C.轮廓特征
D.位置特征
B
课后练案
11.读“我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丘陵
A
盆地
高原
山地
10%
12%
19%
26%
33%
A.地形类型多样,山地、高原所占比重大
B.平原主要分布于第三级阶梯,人口、城市密集
C.山区是我国地质灾害发生频率最高的地区
D.土地利用类型单一,不利于多种农业发展
D
课后练案
下面是小云和爸爸暑假期间观光旅游时所拍摄的照片。根据照片及相关介绍,完成第12~13题。
12.小云所说的“雪域高原”
指的是( )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云贵高原
D.黄土高原
A
课后练案
13.旅行中小云的爸爸曾出现了呼吸急促等缺氧状况,可能的原因是( )
A.纬度增高
B.纬度降低
C.海拔升高
D.海拔降低
C
课后练案
14.下图所示的地形结构示意图中,黑色部分表示山区的比例,最符合我国实际的是( )
A
B
C
D
B
课后练案
15.据CCTV科教频道的“走近科学”栏目介绍,我国的一个山村,不知何故该地区的一个又一个堰塘中的水会无故神秘的消失了,而且还常常出现“水在地下流,禾在田中死”的奇怪现象。该山村最可能是在我国的( )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D
课后练案
(2019·南充模拟)
右图示意我国植被不同的5个区域,读图完成第16~18题。
16.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图中山脉是阶梯分界的是
( )
A.大兴安岭、秦岭
B.昆仑山、大兴安岭
C.贺兰山、秦岭
D.昆仑山、贺兰山
B
课后练案
17.关于图中区域植被差异的成因,分析正确的是( )
A.造成
②、③区域植被的不同主要是因为海拔高低不同
B.造成①、④两区域植被不同的主要主要原因是纬度高低不同
C.造成①、③区域植被不同的主要原因是降水量的多少不同
D.造成③、⑤区域植被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两地雨季长短不同
18.图示中位于第二阶梯的有( )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②、④
C
C
课后练案
二、综合题
19.读中国地势阶梯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大多数河流的流向是___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东南丘陵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_级阶梯。
自西向东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3)写出阶梯交界处的山脉:
③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
横断山脉
巫山
三
课后练案
20.读“中国略图”及“我国沿北纬32°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虚线①、②代表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界线,其中代表二、三级阶梯界线的是_______。
②
课后练案
(2)黄河、长江均注入_______洋,其大致流向为____________,由此判断我国地势特征是___________。
(3)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较上游地区稠密,请从地形、气候、交通三方面作一简要分析。
太平
自西向东
西高东低
中下游地区地形平坦
气候温暖湿润
交通便利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