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9年级上册第二章
综合复习
【核心知识梳理】
【单元综合训练】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绿色化学”是指与绿色植物有关的化学
B.?化学在材料、能源、环境和生命科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C.?人类利用化学合成了成千上万的物质
D.?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2.(2019八下·衢州期中)如下图是表示物质粒子的示意图,图中“〇”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
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甲和丙????????????????????????????????B.?乙和丁????????????????????????????????C.?只有甲????????????????????????????????D.?只有丙
3.?下列各组物质用稀硫酸不能完全区分开的是( )
A.?镁粉、氧化铜粉、木炭粉????????????????????????????????????B.?NaOH溶液、Ba(OH)2溶液、KOH溶液
C.?Na2CO3溶液、NaCl溶液、BaCl2溶液????????????????D.?铝片、铁片、银片
4.(2020·玉环模拟)下列食物富含蛋白质的是(
???)
A.?玉米?????????????????????????????????????B.?花生?????????????????????????????????????C.?鸡蛋?????????????????????????????????????D.?青菜
5.下列四种金属中,活动性最弱的是( )
A.?Mg????????????????????????????????????????B.?Hg????????????????????????????????????????C.?Pb????????????????????????????????????????D.?Pt
6.?在含有大量Na+、H+、Cl﹣的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是( )
A.?OH﹣??????????????????????????????????B.?Ag+???????????????????????????????????C.?K+??
??????????????????????????????????D.?CO32﹣?
7.?下列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物质分类完全对应的是( )?
A.?汞?
水银?
Hg?
化合物??????????????????????????????????????????B.?碳酸氢钠?
苏打?
NaHCO3?
盐
C.?过氧化氢?
双氧水?
H2O2?
氧化物????????????????????????D.?固态二氧化碳?
干冰?
CO2?
有机物
8.(2019九上·鄞州期中)下列物质能通过金属和稀盐酸一步反应制得的是(???
)
A.?氯化铝????????????????????????????????B.?氯化铁????????????????????????????????C.?氯化铜????????????????????????????????D.?氯化银
9.(2017八上·乐清期中)据报道,最近日本科学家确认世界上存在—种与C60的结构非常相似的具有空心类似足球结构的分子N60
,
它在同温或机械撞击后,其中枳蓄的巨大能量会在一瞬间释放出来。N60的发现,开辟了世界能源的新领域,它有可能成为—种最好的火箭燃料。N60属于(
???)
A.?化合物?????????????????????????????????B.?混合物?????????????????????????????????C.?单质?????????????????????????????????D.?无机物
10.下列有关事实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的是(
?
?
)
A.?不能用金属铜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B.?银的导电性强于铜
C.?镁和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D.?铜能将银从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出来
11.下列关于金属利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用铝制高压电线???????????????B.?用钨制灯丝???????????????C.?用纯铁制机床底座???????????????D.?用铝粉制防锈漆
12.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入到足量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NaOH?
H2SO4?
BaCl2????????????????????????????????????????B.?NaOH?
CuSO4?
NaCl
C.?Na2SO4?
FeCl3?
KCl???????????????????????????????????????????D.?HNO3?
KNO3?
K2SO4
13.(2016九下·长兴开学考)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除杂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试剂及操作方法
A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通入氧气,点燃
B
氢气
氯化氢
先通过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过量浓硫酸
C
锌粉
铁粉
加入适量氯化锌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D
氯化钾溶液
碳酸钾
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A.?A???????????????????????????????????????????B.?B???????????????????????????????????????????C.?C???????????????????????????????????????????D.?D
14.(2018九上·杭州期中)向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铝粉,完全反应后过滤,得滤渣和蓝色滤液则说法正确的是(
??)
A.?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B.?滤渣中一定有Cu,可能有Al
C.?滤液中一定有Al2(SO4)3
,
可能有
CuSO4?????????D.?滤液中只有CuSO4
15.?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m克Zn,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得到的质量为m克,据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取反应后的滤液观察,滤液可能呈蓝色???????????????B.?取反应后的滤液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
C.?取滤渣滴加稀硫酸,可能有气泡产生??????????????????D.?滤渣中的物质至少有两种
二、填空题
16.?现有七种物质:
①硝酸钾②小苏打③熟石灰④聚乙烯⑤生石灰⑥氯化钙⑦碳酸钙.
试按下列要求用序号填空:
(1)常用作干燥剂得到是________?;(2)常用作发酵粉主要成分的是________?;
(3)可以制作食品包装袋的是________?;(4)常用作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________?.
17.(2018九上·嘉兴期中)根据一定的标准对物质进行整理和分类,是学习科学的有效的方法。请回答:
(1)盐酸、硫酸属于酸,其分类标准是:它们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都是________。
(2)某同学将含碳元素的不同物质按一定的分类标准进行整理,得到如下的物质关系:C→CO2→H2CO3→Na2CO3。请你参照他的分类标准,完成含钙元素的不同物质关系:Ca→________→Ca(OH)2→CaCO3。
18.(2018九上·鄞州月考)铁是人类广泛使用的一种金属,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1)日常生活中所用的铁制品一般都是铁的合金,生铁即是常用的一种铁合金,因此生铁属于
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生活中我们常用铁锅炒菜,主要是利用了铁良好的________性。
19.(2019九上·杭州期末)社会发展离不开金属材料,如硬铝是制作飞机机翼的材料,其主要成分为铝、镁和铜等。现将一定量的硬铝粉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呈蓝色,写出导致溶液呈蓝色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此时溶液中一定有的溶质是________。
20.(2018九上·北仑期末)物质王国举行击鼓传花的游戏。某学习小组由铁、氢气、氧化铜、二氧化碳、稀硫酸、氢氧化钠、氯化铜七名成员组成。游戏的规则是:相互之间能发生反应就可以进行传递。请把上述成员安排在A-G的相应位置上,使花束能从A传到G。其中
A为组长,其固体俗称为干冰,F为副组长,其为黑色固体,请回答:
(1)氢氧化钠应放在位置________上。
(2)C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3)上述物质除了发生从A到G的化学反应外,常温下,还能相互发生反应的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当G换成另一个与G同类别的物质时就能将花束传回起点A,它是________(填物质名称)。
三、实验探究题
21.?根据下列图示的探究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的名称________.
(2)图中固体中含有的物质(化学式)________?.
(3)写出步骤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2.(2019九上·浙江期中)化学小组为探究铁、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如图甲的三个实验(其中金属均已打磨,其形状、大小及同种稀盐酸的用量均相同):
(1)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实验②的铜片表面有银白色固体附着,这说明铜比银的活泼性________(选填“强”或“弱”)。
(2)甲同学认为通过实验①和③可比较锌和铁的金属活动性,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3)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方案不足以得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并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利用金属不同的化学性质分别补充了一个实验(如图乙所示),都实现了探究目的,则:乙同学的实验:X是金属________,Y是________。
23.(2016九上·三门期中)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铬与常见金属铝、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铬(Cr)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在空气中表面能生成抗腐蚀的致密氧化膜。铬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和硫酸亚铬(CrSO4)。
【提出猜想】对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①:Cr>Al>Cu?????????
猜想②:Cr>Cu>Al
?
?
?
?
?猜想③:Al>Cr>Cu?????????
猜想④:Al>Cu>Cr
(1)【讨论交流】根据已学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和已查阅的资料分析,肯定不能成立的猜想有________(填序号)。
【实验设计及过程】请将表中的内容填写完整。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室温下,将大小相同并打磨光亮的铬片、铝片、铜片分别投入盛有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的试管中。
铬片表面产生气泡缓慢,铝片表面产生气泡较快,铜片表面无现象
猜想________?.
(填序号)成立
(2)【实验反思】
①将金属片投入稀硫酸前应先打磨金属片的目的是________。
②有同学提出探究金属活动性强弱还可以依据“金属与盐溶液是否发生置换反应”来判断。为了验证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括动性依次减弱,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
①
把甲放入乙的盐溶液中????
②把乙放入丙的盐溶液中??
③把甲放入丙的盐溶液中
你认为该方案中的________(填序号)没有必要做。
24.?我国古代将炉甘石(ZnCO3)、赤铜(Cu2O)和木炭粉混合后加热到一定温度,可以得到一种外观似金子的锌和铜的合金,不法分子用它来冒充黄金.小晨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木炭粉还原氧化亚铜的实验(主要反应:C+Cu2O=2Cu+CO↑),她观察到反应后的固体不完全是紫红色,于是对该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该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Cu是紫红色固体
?????????
②Cu2O是红色固体
?????????
③Cu2O+H2SO4(稀)=CuSO4+Cu+H2O
(1)【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Cu
猜想二:Cu、Cu2O
猜想三:Cu、C
猜想四:Cu、Cu2O、C
小晨同学认为猜想________??不正确,因为反应后的固体不完全是紫红色.
(2)【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一:取少量固体置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硫酸,观察溶液颜色
溶液呈________色
猜想三不正确
步骤二:把步骤一中所得混合物过滤,将滤渣干燥后置于滤纸上,观察固体颜色
固体为紫红色、黑色
猜想________正确
(3)【实验反思】由于受反应物质量比、反应物接触面积和反应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固体物质之间的反应可能无法完全进行.
【拓展延伸】
(1)从理论上看,碳与氧化亚铜的质量比应为1:12,但实际做实验时却将碳与氧化亚铜的质量比控制在约1:10.这样操作的理由是?________? .
(2)下列可以用于鉴别真、假黄金的方法是?________?(填字母).
A.观察颜色??
B.加热固体??
C.滴加稀硫酸??
D.滴加硝酸银溶液.
四、解答题
25.?吸烟有害健康.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其中一种是尼古丁,其化学式为C10H14N2
,
为了你的健康请不要吸烟.
(1)尼古丁属于________?(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尼古丁分子中,C、H、N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________? (填最简比);
(3)尼古丁中氮元素质量分数为________? (结果精确到0.1%)
26.(2019九上·天台期末)化工颜料店的涂料添加剂“银粉”的成分是什么?通过调查,“银粉”可能是银、铝、锌这三种金属中的一种。为得到准确结论,某同学将一小包“银粉”带回实验室进行探究。
(1)取少量“银粉”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硫酸,观察到有________产生,说明“银粉”一定不是银。
(2)为进一步确定其成分,他通过计算,获得等质量的铝、锌分别与足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图像。请将图像画在方框中。
(3)取1.8克“银粉”(杂质忽略不计)加入50克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气0.2克。
①“银粉”的成分是________。
②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27.?
2020年4月,国家药监局下发的《药品补充申请批件》显示,连花清瘟胶囊(颗粒)被批准可用于新冠病毒性肺炎轻型引起的发热、咳嗽、乏力,根据化合物的光谱分析发现连花清瘟胶囊总浸膏中含有连翘脂素(C29H36O15)等18个化合物,请通过分析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1)连翘脂素属于________。(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连翘脂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
(3)312g连翘脂素中碳元素质量。
28.(2018·余姚模拟)某科学兴趣小组在做Fe和CuSO4溶液反应实验时,发现生成Cu的同时有气泡产生。为了进一步研究做了如下实验:
①取8.5克Fe粉放入一定量的CuSO4溶液中,反应完成后,滤出固体,洗涤、干燥后称量,固体质量为9.2克。
②将9.2克固体与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充分反应,消耗盐酸50.0克,根据实验绘制出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见右图)。求
(1)稀盐酸的质量分数、与稀盐酸反应的Fe的质量。
(2)与CuSO4反应的Fe的质量。
(3)与CuSO4反应的Fe的质量及与盐酸反应的Fe的质量之和________8.5克(选填“>””<”或“=”)。对此结果作出你的解释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A
2.【答案】
A
3.【答案】
B
4.【答案】
C
5.【答案】
D
6.【答案】
C
7.【答案】
C
8.【答案】
A
9.【答案】
C
10.【答案】
B
11.【答案】
D
12.【答案】
D
13.【答案】
B
14.【答案】
A
15.【答案】
B
二、填空题
16.【答案】⑤;②;④;③
17.【答案】
(1)H+(2)CaO
18.【答案】
(1)混合物(2)导热
19.【答案】
Cu+2AgNO3=Cu(NO3)2+2Ag;硝酸镁、硝酸铝、硝酸铜或Mg(NO3)2、Al(NO3)3、Cu(NO3)2
20.【答案】
(1)B(2)CuCl2+Fe=
FeCl2
+Cu;置换(3)2NaOH
+
H2SO4=
Na2SO4
+
2H2O(4)碳
三、实验探究题
21.【答案】
(1)过滤(2)Fe、Ag(3)Fe+2HCl=FeCl2+H2↑
22.【答案】
(1)强(2)③中产生气泡速度大于①(3)Fe;CuSO4(答案不唯一)
23.【答案】
(1)②④;③(2)清除金属表面的氧化膜,利于反应;③
24.【答案】
(1)一(2)蓝;四(3)一部分碳会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BCD
四、解答题
25.【答案】
(1)有机物(2)5:7:1(3)17.3%
26.【答案】
(1)气泡
(2)或
(3)设参加反应的稀硫酸的质量分数为x
3H2SO4+
2Al=Al2(SO4)+
3H2↑
294
54
6
50g·x
1.8g
0.2g
或
27.【答案】
(1)有机物(2)29:36:15(3)M=29×12+36+15×16=624
MC=312g×
=174g
28.【答案】
(1)设9.2克固体Fe的质量为x,盐酸的质量分数为w。
Fe+2HCl=FeCl2+H2↑
56??
73
?
?
?
?
??
?
?
?
2
x?
50.0克×w?????
0.01克
56:2=x:0.10克
?x=2.8克
73:2=(50.0克×w):0.10g?
w=7.3%
(2)设与CuSO4反应的Fe的质量为y
Fe+CuSO4=FeSO4+Cu
?56??????
?
?
?
?
?
?
???????
64
?y???????
?
?
?
?
??
?????
(9.2-2.8)克
56:64=y:(9.2-2.8)克
??y=5.6克
(3)<;因为有少量Fe与CuSO4溶液中的酸性物质发生了反应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