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燃烧与燃料
一、选择题
1.常用燃烧法测定有机物的组成。现取3 .2 g某有机物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 了4. 4 g C02和3.6 g H20,则该有机物中
A.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B只含有C、H两种元素,不含O元素
C一定含有C、H两种元素,可能含O元素
D一定含有C、0两种元素,可能含H元素
2.如图,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下列四个化学方程式中,同时符合这四位同学所描述的是
3.有一首赞美某种气体的诗,其中的几句是:“她营造了云雾缭绕的仙景;她驱散了炎炎夏日的暑气;她奋不顾身扑向烈火;她带给大地勃勃生机……。”这首诗所赞美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甲烷
4.关于一氧化碳燃烧(2CO+O2 2CO2)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吸收大量的
B.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C.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l
D.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之比表示为ν (CO):ν (O2) =2:1
5. 2005年10月12日,我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航天飞船是用铝粉与高氯酸铵的混合物的固体燃料,点燃时铝粉氧化放热引发高氯酸铵反应: 2NH4ClO4 = N2↑+ 4H2O + X + 2O2↑,则X的化学式为
A、HCl B、ClO2 C、Cl2 D、HClO
6.区分02、H2、C02三种气体的最简便的方法是
A.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B.将气体通过红热的铜网
C.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7.右图是用比例模型来表示物质
间发生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图
中 分别表示两
种元素的原子,能用该图示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8.人吸入空气,排出CO2等气体。为了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CO2且能有效排除空气中CO2的干扰,某学生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为了除去空气中的CO2和检验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CO2,则锥形瓶Ⅰ、Ⅱ中加入的试剂为
瓶Ⅰ 瓶Ⅱ
A Ca(OH)2 NaOH
B NaOH Ca(OH)2
C 石蕊 酚酞
D Na2SO4 CaCl2
9.燃着的火柴梗竖直向上,不如火柴梗水平放置或略向下放置燃烧的旺,其原因是
A.火柴梗着火点低 B.空气中氧气不足
C.火柴梗跟氧气接触面积小 D.火柴梗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
10.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要脚踏实地,才能事业有成;可燃物要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火要虚”的目的是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增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11.用一块棉布手帕浸泡在质量分数为70%的酒精中,待均匀湿透后取出。用镊子夹住两角展开,用火点燃,当手帕上的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对于这一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这是魔术,你看到的是一种假象 B.火焰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
C.手帕上的水和酒精的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
D.酒精燃烧后使棉布的着火点升高
二、填空题
12.从化学方程式2H2O2 2H2O +O2↑中,你能知道什么?(至少写出四点)
① ;
② ;
③ ;
④ 。
13.在“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的功与过”的辩论会上,有如下观点:
①二氧化碳增多造成温室效应,使气候异常,给人类带来了灾难;
②二氧化碳增多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了足够的原料,是近年来农作物丰收的原因之一。
(1)写出日常生活中产生二氧化碳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自然界碳循环的角度,你认为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大量燃烧石油和煤 B.大面积砍伐森林 C.大量煅烧石灰石 D.淡水不断减少
(3)在辩论会上有人认为大气中二氧化碳多些好,也有人认为少些好。请谈谈你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A是一种白色难溶于水的钙盐,由三种元素组成,其式量为100。
(1)用化学式表示:A ________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A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中含有的溶质可能有哪几种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取两块大小相同的干冰,在干冰中央挖一个小穴,撒入一些镁粉,用红热的铁棒把镁点燃,将另一块干冰盖上,你会看到镁粉在干冰内继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像冰灯一样。已知该反应的生成物是氧化镁和碳。
干冰的化学式为______;该实验证明干冰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为验证上述反应所得固体中无剩余的镁,可向该固体中加入试剂的名称为________,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率百万水师乘船横渡长江,声势浩大,却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借”来的东风弄得大败而逃。用燃烧三要素回答以下问题:
⑴周瑜使用了“火箭”射进曹军的连环木船一,“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 。
⑵起火后曹军的部分船只逃脱,这些船没被烧的原因是 。
⑶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使火势吹向曹营,还为燃烧提供了 ,使火势烧得更旺。 。
17.目前,随着国际市场石油价格的不断攀升,能源问题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下图是1998年我国化石燃料开采年限统计示意图。该图告诉了我们什么 我们应该怎样做(写出两点)。
1) 。
2) 。
三、实验题
1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一本参考书上发现,镁居然能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于是他们进行了这个实验:将镁条点燃后迅速伸人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产生一种白色粉末和一种黑色粉末。
(1)请你根据实验现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类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这个实验还引发了我对过去某些知识的反思,从而有些新的发现: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右图装置具有多种用途,请回答:
(1)当气体由a管进b管出时,可用于收集密度比空气 (填“大”或“小”)的气体;当气体由b管进a管出时,能收集的气体有 (至少填2种气体的化学式)。
(2)若用其干燥气体,应在瓶中装入的液体物质是 ;若用其测定气体体积时,可在瓶中充满水,并在b处添加 (填仪器名称)。
20.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请按要求作答:
(1)按要求从以下A—E装置中选择(填装置的序号)。甲同学要用石灰石和盐酸反应制取并收集CO2应选择 ;乙同学要收集一瓶O2,应选择 。
(2)小松同学改进B装置后,设计出如图(Ⅱ)装置,检查此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
(3)小松同学使用图(Ⅱ)装置制取CO2,现有①Na2CO3固体;②块状大理石;③稀HCl;④稀H2SO4四种试剂,应选用的试剂是 (填序号);反应进行过程中,关闭该装置中的止水夹a 后,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21.某学生甲用如图装置制取一瓶干燥的CO2气体,并检验CO2的性质。
(1)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产生CO2的化学方程式: 。
(2)根据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与集气瓶匹配最合适的带导管的橡皮塞M是: 。
(3)做好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好药品后,打开活塞使反应发生。一段时间后,装置D中始终观察不到浑浊现象的出现。请指出装置D中无浑浊现象产生的可能原因 。
(4)学生丙在一次实验中,不小心打翻桌上的燃着的酒精灯,引起一盘镁带的燃烧。实验室里有下列用作灭火的器材和材料,你认为此时最合适的灭火的器材或材料是 。
A.干冰灭火器 B.CO2泡沫灭火器 C.水 D.黄砂
22.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了测定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小刚和小勇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他俩将蛋壳洗净、干燥并捣碎放在烧杯里,然后往烧杯中加入足量盐酸,在蛋壳上很快就有许多小气泡产生,将收集到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据此可判断,收集到的气体中含有 ;
(2)实验过程和测定的相关实验数据如下图所示:
小刚根据“蛋壳残渣质量为4.3克”,求得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小勇根据“反应过程中减少的质量”(10克+100克-106.7克=3.3克)也求得了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请你写出小勇的计算过程和结果。(写在背面)
(3)小刚和小勇根据不同的数据求得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有明显差别,请你分析其中可能的原因。
四、计算题
23。一化学小组为了测定某铜矿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的质量分数。称取该铜矿样品30g于烧杯中,逐滴滴入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至刚好完全反应,共用去稀盐酸146g。(假设铜矿中的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试求:
⑴ 稀盐酸中HCl的质量是多少克?
⑵ 铜矿中碱式碳酸铜的质量是多少克?其质量分数是多少?
⑶ 反应后所得氯化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4HCl == 2CuCl2 + CO2↑ +3H2O。
反应中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Cu2(OH)2CO3~222 HCl~36.5 CuCl2~135
CO2~44 H2O~18)
+
“ ”和“ ”
A.2H2+O2====2H2O
点燃
B. CO2+H2O==H2CO3
C. 2CO+O2====2CO2
点燃
D. H2+Cl2====2HCl
点燃
“ ”
高温煅烧
+ 澄清石灰水
+ Na2CO3溶液
A
A
B
C
无色溶液D
蛋 壳
10克
盐 酸
100克
反应剩余物106.7克
蛋壳残渣4.3克
+
充分反应
过滤洗涤干燥
X:12.5%盐酸 ρ=1.06g/cm3
Y:98% 硫酸 ρ=1.84g/cm3
Z:澄清石灰水 ρ=1.18g/c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