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 古诗三首 题西林壁 课件(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 古诗三首 题西林壁 课件(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9-20 17:09: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古诗三首
题西林壁
语文
四年级上
语文
四年级上册

西


中华诗词,以其独特的魅力,传诵千年,流芳万古!读之、诵之如徜徉于花海,任由其色、其香、其味熏陶着我们的心灵。今天,我们就再来学习三首优美的古诗,来领略一下古诗的奥妙吧!
认识作者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东坡七集》等,代表作有《赤壁赋》《后赤壁赋》《饮湖上初晴后雨》等

字词乐园
齐读题西林壁,读准字音
字词乐园

半包围结构,字义:练习或考试时的问题,“写”。“提”,组词:题目、习题。

左右结构,字义:斜着,旁。“测”,组词:测量、猜测。




字词乐园

左右结构,“山”小且偏上,字义:高而尖的山峰。“蜂”,组词:山峰、顶峰。

半包围结构,字义:房舍。“启”,组词:茅庐、庐舍。
广




fēng
字词乐园


左右结构,字义:原因,边沿。“椽”,组词:缘份、边缘

yuán
字词乐园

hèng
héng
横竖
蛮横
这件事横竖都是你的错,
不要再这么蛮横不讲理了。
我爱阅读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我爱阅读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诗义:从正面看是连绵的山岭,从侧面看是挺拔的山峰。远观、近看、俯视、仰望所呈现的景色都各不相同。
“横、侧、远、近、高、低”说明诗人在观察庐山时,每到一个地方都仔细观察、欣赏,但由于观察地点和角度在变化,所见的景色也不同,为下文的说明做好了铺垫。
书写、题写
江西庐山西林寺的墙壁
我爱阅读
“岭”和“峰”
含义不同:岭:相连的山;?峰:高而尖的山头。
特点不同:岭的特点是:坡度和缓,连绵;峰的特点是:坡度大,细长高耸,孤立。
形状不同:岭:平面;?峰:点状。
我爱阅读
横看成岭
侧看成峰
我爱阅读
远观、近看、俯视、仰望不同的景色
我爱阅读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诗义: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因为
我爱阅读
为何身在庐山,却不识庐山真面目呢?
这两句诗告诉我们:由于人们所处的位置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会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小组交流,说说你的理解?
借景说理
我爱总结
《题西林壁》描写了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告诉我们: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
我爱总结
题西林壁
明理
不识——真面目
横看——成岭
写景
变幻莫测
侧看——成蜂
远近高低——不同
只缘——此山中
寄意深远
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
庐山,是我国享誉古今中外的名山,雄踞于江西省北部,紧靠九江市区南端。可谓一山飞峙,斜落而俯视着万里长江,正濒而侧影着千顷阔湖,山青水秀景色泛胜。由长江、庐山、鄱阳湖相夹地带,才会形成襟江带湖、江环湖绕,山光水色、岚影波茫之景象。故古人云:“峨峨匡庐山,渺渺江湖间”,形容恰到好处。也正因是如此,庐山才不愧为一幅充满魅力的天然山水画卷。
知识拓展
课堂演练
读诗句,理解词语。
可怜——
真珠——
题——
缘——
可爱
露珠
因为
书写
课堂演练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快乐语文
多彩课堂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