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全等三角形
一、选择题(共15小题;共60分)
1.
王师傅用
根木条钉成一个四边形木架,如图,要使这个木架不变形,他至少要再钉上几根木条
A.
根
B.
根
C.
根
D.
根
2.
如果
,
的周长为
,,,则
的长为
A.
B.
C.
D.
3.
在生产和生活中,下列情形用到三角形的稳定性的有
①用人字架来建筑房屋
②用窗钩来固定窗扇
③在栅栏门上斜着钉根木条
④商店的推拉活动防盗门
A.
种
B.
种
C.
种
D.
种
4.
如图所示,亮亮书上的三角形被墨迹污染了一部分,很快他就根据所学知识画出一个与书上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完全一样的依据是
A.
B.
C.
D.
5.
如图,,,,,则
的长是
A.
B.
C.
D.
无法确定
6.
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的平分线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则能说明
的依据是
A.
B.
C.
D.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距离相等
7.
如图,工人师傅做了一个长方形窗框
,,,,
分别是四条边上的中点,为了使它稳固,需要在窗框上钉一根木条,这根木条不应钉在
A.
,
两点之间
B.
,
两点之间
C.
,
两点之间
D.
,
两点之间
8.
方格纸中,每个小格顶点叫做格点.以格点连线为边的三角形叫格点三角形.如图在
的方格纸中,有两个格点三角形
、
.下列说法中,成立的是
A.
B.
C.
D.
这两个三角形中没有相等的角
9.
下列语句:①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②两个等边三角形一定是全等图形;③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它们的形状和大小一定都相同;④边数相同的图形一定能互相重合.其中错误的说法有
A.
个
B.
个
C.
个
D.
个
10.
如图,工人师傅砌门时,常用木条
固定长方形门框
,使其不变形,这样做的根据是
A.
两点之间的线段最短
B.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C.
长方形是轴对称图形
D.
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11.
以下图方格纸中的
个格点为顶点,有多少个不全等的三角形
A.
B.
C.
D.
12.
下列图形不具有稳定性的是
A.
B.
C.
D.
13.
如图,
且
,
且
,请按照图中所标注的数据,计算图中实线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
为
A.
B.
C.
D.
14.
如图,要使
,下面给出的四组条件中,错误的一组是
A.
B.
C.
D.
15.
如图所示,已知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
A.
个
B.
个
C.
个
D.
个
二、填空题(共8小题;共40分)
16.
如图,,
相交于点
,,,则其他对应角分别为
?,
?,对应边分别为
?,
?,
?.
17.
如图,为了使一扇旧木门不变形,木工师傅在木门的背后加钉了一根木条,这样做的道理是
?.
18.
如图,,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写出
?.
19.
士兵在打靶时,由左手、左肘、左肩构成了一个托枪的三角形,这祥做是为了保持枪的
?.
20.
在直线
上依次摆放着七个正方形(如图所示).已知斜放置的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
,,,正放置的四个正方形的面积依次是
,,,,则
?.
21.
如图所示,
交
于点
,且
,点
的对应点是点
,那么
与
的位置关系是
?.
22.
如图,为了使一扇旧木门不变形,木工师傅在木门的背面加钉了一根木条,这样做的道理是利用三角形的
?.
23.
如图,,,,给出下列结论:
①
;②
;③
;④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注:将你认为正确的结论都填上)
三、解答题(共4小题;共50分)
24.
如图,点
,
在
上,,,.求证:.
25.
如图,小明家有一个由六条钢管连接而成的钢架,为使这一钢架稳固,他计划用三条钢管连接使它不变形.请你帮小明解决这个问题.(画图说明,要求用三种不同方法)
26.
如图,已知
,
的对应角为
,
的对应角为
.若
,,求
的长.
27.
如图,在
中,,,,垂足分别为
,,
为
中点,
与
,
分别交于点
,,.
(1)线段
与
相等吗?若相等给予证明,若不相等请说明理由;
(2)求证:.
答案
第一部分
1.
B
2.
D
【解析】因为
,
所以
,
因为
的周长为
,,,
所以
,即
.
3.
C
4.
D
5.
C
6.
A
【解析】由作图可知
,.
又
,
().
.
7.
B
8.
B
9.
B
【解析】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两个等边三角形边长相等时全等;
全等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相同;
边数相同的图形不一定能互相重合.
10.
B
11.
C
【解析】提示:如图
不全等的三角形有:
、
、
、
、
、
、
、
,共
个.
12.
A
13.
A
【解析】,,,
,,.
.
由
,,,
得
.
,.
同理证得
.
得
,.
故
.
故
.
14.
A
15.
C
【解析】
,,,,,
,即
.
,
,.
又
,
.
故①②③④⑤⑦正确.
(提示:本题综合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平行线、平角的性质)
第二部分
16.
与
,
与
,
与
,
与
,
与
17.
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
18.
【解析】,
,
,
即
.
19.
稳定性
20.
【解析】观察图发现,
,,
,
.
,
,则
为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
根据勾股定理,即
,同理
.则
.
21.
平行
22.
稳定性
23.
①②③
【解析】由题意可知
,
,,,.
.
,
.
,
.
,即
.
,
,
.
第三部分
24.
,
,即
.
在
和
中,
.
.
25.
如图所示.
26.
27.
(1)
.理由如下:
,,
,
.
,
,,
.
在
和
中,
,,,
,
.
??????(2)
连接
,如图
为
的中点,,
垂直平分
,
.
在
和
中,
,,,
,
.
在
中,由勾股定理得
,
.
第3页(共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