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在柏林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学本文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文章深厚的主旨,体会文章对于残酷战争的控诉。
3.体会文章铺垫写作的精妙及结尾无声胜有声的表达效果。
1.感悟课文体现的战争灾难主题。
2.体会文章结尾无声胜有声的表达效果。
1课时
PPT课件,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介绍。
一、导入话题,创设情境。
1.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中国还是外国,战争是人民生活中最残酷的事。我们可以举出许多反映战争的诗词、文章或影视作品。比如杜甫的《石壕吏》、美国影片《拯救大兵瑞恩》都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苦难。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战争的微型小说——《在柏林》。
2.老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3.简介写作背景,1939年,德国法西斯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战争中军民共伤亡7000余万人。这次战争不仅给其他国家的人民造成了深重的苦难,也给本国人民带来了难以弥合的战争创伤。《在柏林》这篇故事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发生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小说讲述了怎样一个故事呢?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后备役(yì) 咔嚓(kā chā) 嗤笑(chī)
健壮 虚弱 奇特 寂静 指手画脚
不假思索 神志不清
三、整体感知。
1.快速默读课文,试着用一两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文章主要讲了一个在战争中失去三个儿子的老兵,在重返战场之前,将他神志不清的妻子送往精神病院。在车厢里,老妇人奇怪的举动引起了姑娘的嘲笑。老兵道出原因后,车厢里一片寂静。)
2.分小组讨论,说说故事发生的时间,故事中有哪几个人物,他们分别是什么样的形象?
提问:(1)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
学生答,明确:
(一辆驶出柏林的列车,在一节车厢里)
(2)故事中有哪些人物?
讨论交流,明确:
一位战时后备役老兵,一个老妇人,两个小姑娘,车厢内的旅客
3.读课文,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一下后备役老兵和老妇人分别是什么样的形象?
由“头发灰白”可以看出他年事已高,饱经沧桑;
由老兵所说的话可以得知,他刚失去三个儿子,夫人已经神志不清,马上轮到他上前线,这是一个深受战争伤害的老人。
老妇人的外表表明她身体虚弱而多病,老妇人不断重复数着“一、二、三”可以看出她因为不堪承受失去儿子的悲痛而发疯。
四、深入文本,层层剖析。
1.两个小姑娘“不假思索地嗤笑”和“再次傻笑起来”说明了什么?
讨论交流,明确:
两个小姑娘没有弄清事情的原因而取笑老妇人,说明小姑娘缺乏关怀之心和同情心,幼稚粗浅。
2.老兵所说的“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往疯人院啊”,“他们的母亲”如果改为“她”好不好?
讨论交流,明确:
“他们的母亲”揭示了老妇人和阵亡儿子之间的关系,用“他们的母亲”的称呼更直指人心,失去儿子的极端痛楚显露无遗。
3.第一节最后一句“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和全文最后一句“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这两个“静”在内涵上有什么区别?
讨论交流,明确:
第一处“静”只是基于老人眼光的威慑力,是外在的。全文结尾处的“静”是慑入人心的震惊和痛,是人民对战争反思和对老人的敬佩。
五、再探文本,品味主旨。
思考:1.文章叙述的是一列驶出柏林的列车上的事,而课文的题目取为《在柏林》有何深意呢?
首先,柏林是这场战争的策源地。作者将故事发生的地点置于这列由柏林开出的列车上,可以想见,遭受到残酷战争的不仅仅是列车上后备役老兵这一家,老妇人由痛心到绝望到疯狂的心路历程,后备役老兵抛家弃妻的无奈和难以言说的巨大痛苦……这是战争中一个家庭的毁灭,更是千万个笼罩于战争阴影下家庭的缩影。
思考:2.小说的结尾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效果,正是有了前面的蓄势和铺垫,结尾时老兵满含血泪的控诉才更显沉重。请你找找前面有哪些铺垫呢?
例如一开始老妇人让人不能捉摸的数数“一、二、三”,一直到小说结尾处由老兵说出她是因儿子相继死去而变疯的疯老太,而“一、二、三”正是她失去的三个儿子的数字。还例如一开始小姑娘们的嗤笑,当老兵说出真相后车厢里的一片寂静。
六、总结全文。
本文短小精悍,在人物对话上,文中唯一的对话是谜底,它一语中的地道破了事实的真相。这句话就像一块从陡峭的山崖上突然降落的巨石,在惊叹之余将人们拉入到对战争的深刻反思之中,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憎恶,对普通民众的深切同情。
七、布置作业。
以反映战争为主题,根据你已读过的诗词或看过的电影,写一篇小小的读(观)后感。
在柏林
后备役老兵:头发灰白,年事已高,
饱经沧桑
老妇人:身体虚弱而多病,因丧
子之痛而神志不清无情的战争
无尽的伤痛
这是一篇短篇小说。在教学课文之前,首先要向学生介绍故事发生的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便于学生更好地了解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从而感悟文本主题。另外,本课的难点是抓住人物神态的变化和环境描写,来分析探究文本主题,这就需要教师的进一步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