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画出线段AB关于点O的中心对称线段A′B′
如图,已知△ABC与△A’B’C’中心对称,求出它们的对称中心O。
解法一:根据观察,B、B’应是对应点,连结BB’,用刻度尺找出BB’的中点O,则点O即为所求(如图)
解法二:根据观察,B、B’及C、C’应是两组对应点,连结BB’、CC’,BB’、CC’相交于点O,则点O即为所求(如图)。
23.2 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
观察下面的图形,你有什么发现?
观察下面的两个图形你有什么发现?
A
B
C
A’
C’
B’
O
A
B
C
A’
C’
B’
O
A
B
C
A’
C’
B’
O
A
B
C
A’
C’
B’
O
A
B
C
A’
C’
B’
O
A
B
C
A’
C’
B’
O
A
B
C
A’
C’
B’
O
A
B
C
A’
C’
B’
O
A
B
C
A’
C’
B’
O
A
B
C
A’
C’
B’
O
A
B
C
A’
C’
B’
O
A
B
C
A’
C’
B’
O
A
B
C
A’
C’
B’
O
A
B
C
A’
C’
B’
O
A
B
C
A’
C’
B’
O
A
B
C
A’
C’
B’
O
概念
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180°,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对称,也称这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
A
B
C
A’
C’
B’
O
这个点叫作对称中心
2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思考:
成中心对称的2个图形有什么性质?
对应点的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
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A
B
C
A’
C’
B’
O
A
O
A′
画一画:
1.试画出点 A关于点O 的对称点A’
A′
B′
A
B
O
3.已知四边形ABCD和点O,画四边形A’B’C’D’,使它
与已知四边形关于点O对称。
.
.
画法:1. 连结AO并延长到A’,使OA’=OA,得到点A的对称点A’.
2. 同样画B、C、D的对称点B’、C’、D’.
3. 顺次连结A’、B’、C’、D’各点.
四边形A’B’C’D’就是所求的四边形.
A ’
B’
D’
C’
.
D
C
B
A
o
A
B
C
D
O
∴四边形A`B`C`D是
所求的四边形。
A`
.
D`
.
C`
.
B`
.
若点O是BC的中点呢?
A
B
C
D
∴四边形A`B`C`D`就是
所求的四边形。
A`
D`
.
C`
.
B`
.
若点O与点A重合呢?
A
B
C
A’
B’
C’
牛刀小试
A
B
C
A’
B’
C’
O
O
A
B
C
A’
B’
C’
轴对称 与中心对称定义、性质对比图:
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对称轴是对称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1
2
性
质
有一个对称中心—点。
图形绕中心旋转180度。
旋转后与另一个图形重合。
有一条对称轴—直线
图形沿轴对折,(翻转达180度。)
翻转后与另一个图形重合。
1
2
3
定
义
中心对称
轴对称
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对称点连线都过对称中心,
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本节课你还有哪些收获与疑问?
作业布置:
课堂作业: P100 习题3.2
2、3 (写在书上)
P98练习1、2 (写在书上)
再见!
2.画出线段AB关于点O的中心对称线段A′B′
如图,已知△ABC与△A’B’C’中心对称,求出它们的对称中心O。
解法一:根据观察,B、B’应是对应点,连结BB’,用刻度尺找出BB’的中点O,则点O即为所求(如图)
解法二:根据观察,B、B’及C、C’应是两组对应点,连结BB’、CC’,BB’、CC’相交于点O,则点O即为所求(如图)。
(1)把其中一个图案绕点O旋转180°,你有什么发现?
观 察
(2)线段AC,BD相交于点O,OA=OC,OB=OD.把 △OCD绕点O旋转180°,你有什么发现?
O
C
B
(2)
重合
重合
并且由图知OA
=OA`,同理有OB=OB`,OC=OC`。
由此得到下面结论:
定理2 关于中心对
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的
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
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ABC与△A`B`C`关于点
O成中心对称,点A、A`,B、B`
,C、C`都分别和对称中心O在
一条直线上,
两个图形关于中心对称,是指两个图形之间的形状、
位置关系。从定义可知,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必须能
够重合,所以这两个图形一定全等。所以有:
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
图形是全等形。
.
.
.
.
.
.
.
.
.
.
.
.
.
A
B
C
C`
B`
A`
O
∵ △ABC与△A`B`C`关
于点O成中心对称
∴ △ABC≌ △A`B`C`
∵△ABC与△A`B`C`关
于点O成中心对称
∴AA`、BB`、CC`经过点O
且 OA=OA`,OB=OB`,OC=OC`
重合
(看图)
∥
∥
∥
∥
∥
∥
(再看图)
.
(先看图)
由已知条件,如果把其中一个图形绕着这个点
旋转180°,它必须与另一个图形重合,根据中心对
称的定义,可知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
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
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
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
一点对称。
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的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
称中心平分。
问题:
(1)①定理2的题设是什么?
②结论是什么?
②(对称点的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
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③它的逆命题是什么?
③(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
(2)我们如何证明这个逆命题是正确的?
定理2的逆命题作为:
①(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
现在我们来研究定理2的逆命题,先看定理2。
命题的已知条件(看图)
命题的结论是两个图形关于这点对称(看图)
∥
∥
∥
∥
‖
‖
∥
∥
∥
∥
∥
∥
∥
∥
‖
‖
‖
‖
180°
重合
轴 对 称
中心对称
1
有一条对称轴
——
直线
有一个对称中心
——
点
2
图形沿轴对折(翻转
180°
)
图形绕中心旋转
180°
3
翻转后和另一个图形重合
旋转后和另一个图形重合
A
B
C
C
1
A
1
B
1
O
归纳:
(1)在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连接对称点的线段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反过来,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成的线段都经过某一点,并且都被该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一定关于这一点成中心对称.
(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2.画出线段AB关于点O的中心对称线段A′B′
如图,已知△ABC与△A’B’C’中心对称,求出它们的对称中心O。
解法一:根据观察,B、B’应是对应点,连结BB’,用刻度尺找出BB’的中点O,则点O即为所求(如图)
解法二:根据观察,B、B’及C、C’应是两组对应点,连结BB’、CC’,BB’、CC’相交于点O,则点O即为所求(如图)。
由已知条件,如果把其中一个图形绕着这个点
旋转180°,它必须与另一个图形重合,根据中心对
称的定义,可知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
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
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
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
一点对称。
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的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
称中心平分。
问题:
(1)①定理2的题设是什么?
②结论是什么?
②(对称点的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
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③它的逆命题是什么?
③(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
(2)我们如何证明这个逆命题是正确的?
定理2的逆命题为:
①(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
现在我们来研究定理2的逆命题,先看定理2。
命题的已知条件(看图)
命题的结论是两个图形关于这点对称(看图)
∥
∥
∥
∥
‖
‖
∥
∥
∥
∥
∥
∥
∥
∥
‖
‖
‖
‖
180°
重合
2.画出线段AB关于点O的中心对称线段A′B′
如图,已知△ABC与△A’B’C’中心对称,求出它们的对称中心O。
解法一:根据观察,B、B’应是对应点,连结BB’,用刻度尺找出BB’的中点O,则点O即为所求(如图)
解法二:根据观察,B、B’及C、C’应是两组对应点,连结BB’、CC’,BB’、CC’相交于点O,则点O即为所求(如图)。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与疑问?
23.2 中心对称
(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所连线段都经过对称中心,而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归纳性质
2、线段的中心对称线段的作法
如图,已知△ABC与△A’B’C’中心对称,求出它们的对称中心O。
解法一:根据观察,B、B’应是对应点,连结BB’,用刻度尺找出BB’的中点O,则点O即为所求(如图)
解法二:根据观察,B、B’及C、C’应是两组对应点,连结BB’、CC’,BB’、CC’相交于点O,则点O即为所求(如图)。
A
A′
B′
B
O
A
O
A′
1、点的中心对称点的作法
灵活运用,体会内涵
以点O为对称中心,作出点A的对称点A′;
以点O为对称中心,作出线段AB的对称线段点A′B′
点A′即为所求的点
例1 (2)如图23.2-5,选择点O为对称中心,画出与
△ABC关于点O对称的△A′B′C′.
解:
A′
C′
B′
△A′B′C′即为所求的三角形。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O
O
A
B
C
A’
B’
C’
2、线段的中心对称线段的作法
如图,已知△ABC与△A’B’C’中心对称,求出它们的对称中心O。
解法一:根据观察,B、B’应是对应点,连结BB’,用刻度尺找出BB’的中点O,则点O即为所求(如图)
解法二:根据观察,B、B’及C、C’应是两组对应点,连结BB’、CC’,BB’、CC’相交于点O,则点O即为所求(如图)。
2、线段的中心对称线段的作法
如图,已知△ABC与△A’B’C’中心对称,求出它们的对称中心O。
解法一:根据观察,B、B’应是对应点,连结BB’,用刻度尺找出BB’的中点O,则点O即为所求(如图)
解法二:根据观察,B、B’及C、C’应是两组对应点,连结BB’、CC’,BB’、CC’相交于点O,则点O即为所求(如图)。
2、线段的中心对称线段的作法
如图,已知△ABC与△A’B’C’中心对称,求出它们的对称中心O。
解法一:根据观察,B、B’应是对应点,连结BB’,用刻度尺找出BB’的中点O,则点O即为所求(如图)
解法二:根据观察,B、B’及C、C’应是两组对应点,连结BB’、CC’,BB’、CC’相交于点O,则点O即为所求(如图)。
并且由图知OA
=OA`,同理有OB=OB`,OC=OC`。
由此得到下面结论:
定理2 关于中心对
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的
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
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ABC与△A`B`C`关于点
O成中心对称,点A、A`,B、B`
,C、C`都分别和对称中心O在
一条直线上.
两个图形关于中心对称,是指两个图形之间的形状、
位置关系。从定义可知,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必须能
够重合,所以这两个图形一定全等。所以有:
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
图形是全等形。
.
.
.
.
.
.
.
.
.
.
.
.
.
A
B
C
C`
B`
A`
O
∵ △ABC与△A`B`C`关
于点O成中心对称
∴ △ABC≌ △A`B`C`
∵△ABC与△A`B`C`关
于点O成中心对称
∴AA`、BB`、CC`经过点O
且 OA=OA`,OB=OB`,OC=OC`
重合
(看图)
∥
∥
∥
∥
∥
∥
(再看图)
.
(先看图)
由已知条件,如果把其中一个图形绕着这个点
旋转180°,它必须与另一个图形重合,根据中心对
称的定义,可知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
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
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
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
一点对称。
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的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
称中心平分。
问题:
(1)①定理2的题设是什么?
②结论是什么?
②(对称点的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
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③它的逆命题是什么?
③(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
(2)我们如何证明这个逆命题是正确的?
定理2的逆命题为:
①(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
现在我们来研究定理2的逆命题,先看定理2。
命题的已知条件(看图)
命题的结论是两个图形关于这点对称(看图)
∥
∥
∥
∥
‖
‖
∥
∥
∥
∥
∥
∥
∥
∥
‖
‖
‖
‖
180°
重合
1、如图,网格中有一个四边形和两个三
角形。
(1)请你画出三个图形关于点O的中心对
称图形;
巩固
O
(2)将(1)中画出的图形与原图形看成一个
整体图形,请写出这个整体图形对称轴
的条数.试问这个整体图形至少旋转多少
度才能与自身重
合?
巩固
O
巩固
2、如图,A点坐标为(3,3)将△ABC
先向下移动4个单位得△A’B’C’,再将
△A’B’C’ 绕点O逆时针旋转180°得
△A’’B’’C’’,
请你画出
△ A’B’C’ 和
△ A’’B’’C’’ ,
并写出点A’’
的坐标.
例1、如图,在△ABC中,AB=AC,将
△ABC绕点C旋转180°后得到△EFC。
(1)试猜想AF与BE有何关系?说明你的
理由;
范例
C
A
B
F
E
(2)若△ABC的面积为3cm3,求四边形
ABEF的面积;
范例
C
A
B
F
E
(3)当∠ACB为多少度时,四边形ABEF
为矩形?试说明你的理由。
范例
C
A
B
F
E
1、如图,直线l1、l2和△ABC,l1⊥l2 ,
点A在l1上,点B、C在l2上。
(1)画△A1B1C1,使△A1B1C1与△ABC
关于点O对称;
巩固
l1
l2
C
A
B
O
1、如图,直线l1、l2和△ABC,l1⊥l2 ,
点A在l1上,点B、C在l2上。
(2)连接AB1、AC1、A1B 、A1C,四边形
AC1A1C和四边形
AB1A1B各是什么
四边形?并说明
你的理由?
巩固
l1
l2
C
A
B
O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与疑问?
归纳:
(1)在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连接对称点的线段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反过来,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成的线段都经过某一点,并且都被该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一定关于这一点成中心对称.
(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作业布置:
课堂作业:
P66 练习题
1、2 (写在书上)
P69习题23.2
1、6 (写在书上)
2、线段的中心对称线段的作法
如图,已知△ABC与△A’B’C’中心对称,求出它们的对称中心O。
解法一:根据观察,B、B’应是对应点,连结BB’,用刻度尺找出BB’的中点O,则点O即为所求(如图)
解法二:根据观察,B、B’及C、C’应是两组对应点,连结BB’、CC’,BB’、CC’相交于点O,则点O即为所求(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