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2.3声的应用(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2.3声的应用(共23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9-21 20:57: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声音的利用
第二章    
        第三节
观看实例:
听见的雷声传递下雨信息
通过听诊器获得声音信息判断病情
听铁轨响声判断质量好坏
超声波的回声传递信息
利用超声的导航,判断障碍物和昆虫的位置(测距)
声呐探测海底和鱼群(测距)
超声波的穿透能力
超声波诊断仪(B超)
   检查、治疗疾病
超声的穿透能力
探测金属(如锅炉)内部缺陷
次声波有危害,但能够传递信息
火山
地震
风暴与海啸
核爆炸
导弹发射
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确定方位和强度。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想一想,烛焰为什么会抖动?
答案:
声波影响下的疏密相间的空气挤压了烛焰。
超声波“清洗”物品
超声波“破碎”细菌的能力
对器械和食物消毒
超声波“破碎”油膜的能力
使油和水混合
农业利用超声波的能量催芽
提高发芽率,缩短发芽时间
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三)科学世界
北京天坛的圜丘
北京天坛的回音壁
(三)科学世界
这是因为被反射的回声和原声进入耳朵的时间差小于0.1秒,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分辨不清,使声音得到加强,所以觉得声音格外洪亮。
2.在天坛的圜丘,人站在中央台上说话,为什么感到特别洪亮?
这是声音反射造成的音响效果。
1.在北京天坛的回音壁,人站在一处讲话,为什么在墙壁的任何位置都能够听见?
看书p40中到p41:把答案做记号
(三)科学世界
被反射的声称为回声。
原声和回声进入耳朵的时间差大于0.1秒,就能够听见回声;
原声和回声进入耳朵的时间差小于0.1秒,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分辨不清,使声音得到加强,所以在室内讲话比在野外声音洪亮。
3.(补充内容)什么是回声?什么条件下区别得出回声和原声?什么条件下区别不出,会产生什么效果?为什么在室内说话声音比在野外洪亮?
在书p41:做笔记
(一)声与信息
1.大象是怎样交流的?
2.怎样确定地震、台风、核爆炸发生的方位和强度?
3.蝙蝠是怎样确定目标的位置的?什么是回声定位?
4.超声导盲仪、倒车雷达、声纳是利用什么原理制成的?各自有什么作用?
看书p38到p39:把答案做记号
5.中医诊病、医生使用的听诊器、B型超声波诊断仪、检测锅炉有无裂纹是怎样利用声的?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