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湘夫人
名句赏读
(1)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韩愈
赏读:膏,油脂之属,指灯烛。晷,日光。夜里还要点油灯继续用功,积年累月,努力不懈。后以“焚膏继晷”形容夜以继日地勤奋学习、工作等。
(2)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
赏读:加工象牙和骨,切了还要磋;加工玉石,琢了还要磨,要精益求精。君子的自我修养就像加工骨器,切了还要磋;就像加工玉器,琢了还得磨。
(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赏读: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我们对待批评的态度,应该是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4)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
赏读: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原比喻别国的贤才可为本国效力。后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
文言拾贝
逐臭之夫
人有大臭者,其亲戚、兄弟、妻妾、知识,无能与居者,自苦而居海上。 海上有人说其臭者,昼夜随之而弗能去。
【译文】 有个身上发臭味的人,以致他的亲戚、兄弟、妻妾、相识的人,都不愿和他一起生活和交往。他自己苦恼至极,远离亲友,迁到海滨居住。海滨却有一个人非常喜欢他身上的臭味,昼夜跟随着他,一步也舍不得离开。
【思悟】 曹植《与杨德祖书》:“人各有好尚,兰荪蕙之芳,众人之好好,而海畔有逐臭之夫。”这就是所谓臭味相投,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词语辨析
未免·不免·难免
未免:表示不以为然,意在否定,但语气比较委婉。常跟程度副词“太、过分、过于、不大、不够、有点、有些……”以及数量词“一点、一些”合用。
不免:表示某种结果在客观上不可避免。
难免:表示某种结果不容易避免,比“不免”语气上稍轻些。
例句:1.你的顾虑未免有点儿多余。
2.这段公路太窄,往来车辆有时不免拥塞。
3.任何政党,任何个人,错误总是难免的,我们要求犯得少一点。
标新立异·独树一帜
都有“自成一套,提出的主张与众不同”的意思。异:前者偏重在显示;后者偏重在创造出独特风格或另外开创。
例句:1.提出这样的主张,也不是我个人的标新立异,是几个人经过一番讨论商定的。
2.大家都很熟识的黄山谷的书法,在宋代算是独树一帜了。
卡片摘录
一、作者作品
屈原(前340-前278),战国末期楚国人,伟大的爱国诗人。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身楚国贵族。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楚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有《离骚》《九歌》《天问》《九章》等不朽作品传世。
二、背景剖析
《湘夫人》是屈原根据祭祀水神的乐歌加工而成的。加工祭祀乐歌必须适应祭祀仪式的需要,但同时也是一个自我感情宣泄和精神补偿的过程。当时屈原正被楚王流放在荒蛮的沅、湘一带,处境艰难,心情忧伤,但仍然时时挂念国事,执着理想,期盼楚王能回心转意。从湘君期约难遇、可望难即的悲剧情景,我们是否可以联想到屈原一再被楚王疏远、流放的遭遇?
《湘夫人》写的是神界的爱情生活,但处处流溢着人间的现实情味,因此,我们又完全可以把它作为当时楚地民间的爱情诗来读。当我们由湘君期约难遇的处境,联想到“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情景时,当我们由湘君在沅、湘两岸到处追寻湘夫人时,联想到“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fán
miǎo
zēng
lǎo
bì
lǐ
yuán
shì
zhǐ
mèi
眇视
缥缈
袅娜
凫水
修葺
鹿茸
孱弱
潺湲
和谐
偕老
怅惘
罔民
向远看的样子
水慢慢流动的样子
编草盖房子
从容自在的样子
迷迷糊糊的样子
水边
同去
香草名
4.课内名句
①帝子降兮北渚,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擗蕙櫋兮既张。
③_______________,建芳馨兮庑门。
④捐余袂兮江中,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夕济兮西澨。
⑥时不可兮骤得,_______________。
目眇眇兮愁予
罔薜荔兮为帷
合百草兮实庭
遗余褋兮澧浦
朝驰余马兮江皋
聊逍遥兮容与
一、中心主旨
《湘夫人》写湘君约湘夫人,但最终未能见面的情景,表达了对湘夫人刻骨铭心的思念深情。
二、重要语句
1.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赏析:此句写了湘君和湘夫人约会的地点和湘君等待时的神态。“目眇眇”就是蹙眉凝目、带着忧愁向远方眺望的样子。这既是写向远方凝目之状,又是写蹙眉忧愁顾盼之态。那么是谁目眇眇呢?
2.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赏析:此句进一步借秋景来渲染、扩散和深化这相约未见的愁情。主人公不见心爱的佳人到来,中间的心理落差非常之大,有一种沉重的失落感。主人公的情绪体验染上了某种色彩,于是构成一种审美心境。这时,在湘君的眼中,尽是令人黯然神伤的凄凉景色:秋风瑟瑟,似乎凉意渗透心间;落叶纷纷,犹如一颗沉重的心渐渐下沉;微波荡漾,犹若“心波”起伏。湘君面对这烟波浩渺的洞庭湖,心事茫然,愁绪四溢。情与景,水乳交融,把读者带入一个美妙的意境。
三、艺术特色
1.双层结构。
这首诗有着明暗对应的双层结构方式。在描写实境时,主人公的情感是表层性的,意旨明朗,指事明确,语言明快,情感色泽清晰,高低起伏,强弱大小,都呈透明状态。如诗的后半段写筑室建堂、美饰洞房、装饰门面、迎接宾客的场面,就属于表层性的,即明写。从“筑室兮水中”至“疏石兰兮为芳”,是从外到里、由大到小;从“芷葺兮荷屋”至“建芳馨兮庑门”,又由里到外,线路清楚,事实明白,情感的宣泄是外露的,是直抒胸臆的方式,淋漓酣畅,无拘无束,少含蓄,情感的流动与外在形式同步。
这种双层结构,明暗对应,相辅相成,构成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这种结构的优点是:可以增大情感的容量,使情感的表现呈立体状。
2.“楚化”的语言。
楚辞中使用了大量的方言俗语,《湘夫人》也不例外,如“搴”(动词),“袂”“褋”(名词)等。最突出的是“兮”字的大量运用——全诗每句都有一个“兮”字。这个语气词相当于今天所说的“啊”字。它的作用就在于调整音节,加大语意、语气的转折、跳跃,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湘夫人》以六言为主,兼有五、七言。句式变化灵活。这种“骚体”诗,是继《诗经》后新出现的自由诗,在我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是一次了不起的创新。
课文内容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登白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鸟何萃兮中,罾何为兮木上?
发散迁移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
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但是大门还没关,丈夫还没回来。
点 拨
1.凉爽的秋风不断吹来,洞庭湖中水波泛起,岸上树叶飘落。望断秋水、不见伊人的湘君搔首踟蹰,一会儿登临送目,一会儿张罗陈设,可是事与愿违,直到黄昏时分仍不见湘夫人前来。
2.这是一个环境气氛都十分耐人寻味的画面,环境的描写,对渲染气氛和主人公心境都极有效果,因而深得后代诗人的赏识。
思 考
1.《荷花淀》中这两段都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
【答案】环境描写。
2.这样的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案】《荷花淀》中这两段“月下之景”,描绘的景物有皎洁的月色、洁白的苇席、银白的淀水、薄雾、清风、荷花荷香,展示了荷花淀的地域风貌,勾画出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渲染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气氛,同时为“话别”提供了时间、地点和和谐的氛围。
水生嫂就在这样一个美丽的背景里生活劳动,月光之美、荷花之美、芦苇之美、劳动之美烘托了水生嫂勤劳纯朴、温顺善良的形象。而在水生嫂们的眼里,家乡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这样美好的家乡岂能容忍外敌入侵?因此蕴含了他们对家乡的热爱,要为家乡而战,对战争满怀着必胜的信念。
【角度一】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人格精神,主要表现在政治理想、道德精神、诗性智慧三个方面,他是楚文化土壤孕育出来的、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伟人,其精神已融汇到我们民族的心理素质、审美意识、伦理观念等各个方面,对后世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请谈一谈你是怎样评价屈原的。
写作示例:
我眼中的屈原
屈原一直以来就是以英雄的形象根植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的。或是歌者,或是诗人,在这些称谓前都会被冠上“爱国”二字。 很少有人知道,在这些美好或者高尚的品质下那些与生俱来的高傲和自命不凡;很少有人知道,在年轻屈原身上折射出来的万丈光芒掩盖了多少有才华的生灵。
从天国的云端重重地跌下,在长江边迂回曲折,在郢都边浪迹游荡。也许某一天就被召回了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结果却一无所获。不知那一块陪屈原沉到江底的石头有没有被精心地挑选过,他是否在做好充分准备后才义无反顾地扑向那场盛大的死亡?
哀怨的声音有谁听到了么?痛苦的离歌只会换来渔父的不屑吧?汨罗江边俯拾皆是的是屈原几十年的酸楚。 其实没有任何人可以怨恨,最后大家还是记住了这个在江边吟唱的落魄诗人。 屈原还是屈原,依旧是我在仅拥有朴素的认知意识时所认识的那个英雄屈原,怀抱着未实现的政治理想永远留在史册的屈原。
【角度二】
今天我们纪念屈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弘扬他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千百年形成的对祖国、对人民的最深厚情感,是中华民族文化最深厚的根基所在。而屈原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一面伟大旗帜。请就“爱国”这个主题谈一下你对屈原的认识。
写作示例:
屈原,我想对你说
当我读完《离骚》一文时,我知道“爱国”二字是神圣的,爱国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是一个民族精神财富中最珍贵的。它具有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爱国的感情在一切感情之上,它是一种纽带,是一种号令。没有爱国,国家就不存在了;不讲爱国,国家将是一盘散沙;没有爱国主义,就不可能抵御外族入侵国家。
爱国就意味着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爱国就意味着无条件听从国家的召唤。当我们在巨大的个人利益面前,当我们国家处在生死存亡关头时,我们千万别忘了我们的国家,我们要用生命和汗水捍卫我们国家的尊严。如果因为一己私利,而损害了国家的利益,某人将成为历史的罪人,永远遭人唾弃。所以,我认为您的死是重于泰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