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序号:13
主备人:王宝金 审核人: 、 、 课时: 1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及其伟大意义。
2、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重点、难点:
重点:中央红军的长征和遵义会议。
难点:遵义会议的历史地位。
自主学习探究
预习导入:
同学们请看《红军不怕远征难》一课后面的自由阅读卡的内容。这里面提到了老红军黄镇的漫画。那么,黄镇在漫画中记录下来的长征是怎么一回事?卡中所提到的“大渡河”“泸定桥”“雪山”“草地”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吗?这么恶劣的环境,红军是如何克服的?红军长征胜利了,有什么意义?等等,我们学习完这一课后,就会弄懂上述问题的。
自主学习内容:
1、背景: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 和军事顾问 等人的错误指挥,红军第 次反“围剿”失利被迫放弃 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
2、过程;(1) 年10月红军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
(2)遵义会议:
召开时间 .
内容: 集中解决了 等人在军事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了 的正确主张。会后由 、
等负责指挥.
意义:确立以 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 、挽救了 、挽救了 ,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 。
(3)遵义会议后,红军四渡 ,巧渡 ,飞夺 ,翻 ,过 ,到 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到达 ,与陕北红军会师。到 年 月,红军三大主力在 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3、意义: 。
(三)拓展延伸:
1、红军长征途中,除敌人围追堵截外,还遇到哪些困难和问题?
2、找出中央红军长征途中经过的省份(并完成填充图)
3、观看有关长征的影片,谈一谈长征的精神,对你有何启示?
(四)比一比 谁是赢家
1、1934年,中央红军进行长征的主要原因是( )
A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B.将革命形势推向全国
C.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 D.北上抗日
2. 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主要理由是
( )
A. 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
B. 取消了博古、李德在军事上的最高指挥权
C. 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D.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最高领导人
3.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
A.遵义会议的召开 B.中央红军到达陕北
C.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D.三大主力会师
4.长征途中,红军跳出敌人的保围圈是在( )
A. 通过四道封锁线 B. 渡过金沙江
C. 强渡大渡河 D. 四渡赤水
5.对红军长征胜利的正确评价是( )
①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② 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
③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A. ①② B.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③
6、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指( )
A.八七”会议 B.三湾改编
C.遵义会议 D.文家市决策
7.“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诗中的“三军”是指( )
A.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
B.红二方面军、红三方面军、红四方面军
C.红一方面军、红七方面军、红八方面军
D.红二方面军、红七方面军、红八方面军
8.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应为( )
①遵义会议 ②蒋介石发动第五次"围剿 ③中央红军被迫开始长征 ④红军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 ⑤中央红军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
A.①③②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②③①⑤④ D.②③⑤④①
9.在“重走长征路”的活动课上,学生再现历史场景时,不应该出现的是
? A.强渡大渡河 B.四渡赤水河
C.过雪山草地 D.井冈山会师
10.长征途中,标志着红军跳出包围圈的是( )
A.攻占遵义 B.巧渡金沙江
C.四渡赤水 D.强渡大渡河
(五)更上一层楼:
1、材料分析题
阅读毛泽东的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请回答:①中国工农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
②“大渡桥横铁索寒”反映了长征途中的哪些军事行动?
③长征中的哪次军事行动最能体现毛泽东的军事思想?
④“金沙水拍云崖暖”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军事意义?
⑤长征胜利有何历史意义?
⑥想一想,依据中央红军长征路线,说出红军渡过哪几条江、河,在这些江河上发生过什么事?
2、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怎样的重大历史意义?
史海拾零
夏津实验中学八年级上册历史学案
史海拾零
夏津实验中学八年级上册历史学案课题 第七课 戊戌变法 序号7
主备人:宋金莲 审核人 课时 1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康有为再次上书;康、梁组织保国会;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戊戌政变和“戊戌六君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2、通过对戊戌变法内容的分析,引导学生认识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戊戌变法成败得失分析、概括,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掌握辩证的观点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以康、梁为代表的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民族危难之际,为改变现状,救亡图存,努力向先进的西方学习,要求维新变法。培养学生关心时政,关心祖国的前途命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戊戌政变过程的教学,以维新志士为变法图强勇于牺牲的事迹为榜样,培养学生爱国救国的意识和优秀品德。
重点:公车上书、维新变法运动的展开和“百日维新”
难点: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自主学习探究
(一)预习导入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谭嗣同吗?清政府为什么要杀害谭嗣同?谭嗣同要杀害的是什么人?戊戌六君子是指那些人?通过设问,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由此导入本课。
(二)自主学习内容
一、公车上书
1、原因: 的签订。
2、概况: 年,康有为和 联合应试举人上书
反抗议和,请求变法。
3、影响:
(1)拉开了 运动的序幕。
(2)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创办 ,继续宣传维新变法。不久又联合朝中大臣组织 定期集会讲演, 又
把 作为他的机关报发行。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形成了。
二、百日维新
1、时间:
2、内容:改革 ,裁撤冗官,任用 ;鼓励私人兴办 ;开办 ,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 ,开放言论;训练 等等。
3、结果: 发动政变,囚禁 ,杀害 等
六人,戊戌变法失败。
(三)拓展延伸
结合变法内容思考:
(1)哪些内容会损害封建顽固势力的利益?
(2)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3)“允许官民上书言事”反映了哪些人的愿望?这里的“民”具体指什么人?(教师要分析“民”指的是新兴的资产阶级,所以,政治方面的改革就是让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机会参与政权,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愿望。)
(4)经济方面、文化方面、军事方面的改革会起到什么作用?
(四)比一比 谁是赢家
1、 直接引发“公车上书”的事件是( )
A.《马关条约》的签定 B.“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
C.德国“强租”胶州湾 D.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
2、 揭开了维新变法序幕的是( )
A.公车上书 B.创办《中外纪闻》
C.颁布《定国是诏》 D.创办了强学会
3、维新派最早创办的报刊是( )
A.《万国公报》 B.《时务报》
C.《中外纪闻》 D.《国闻报》
4.资产阶级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的标志是 ( )
A.公车上书 B.创办《中外纪闻》
C.颁布《定国是诏》 D.创办了强学会
5、在《时务报》上大声疾呼"变者,天下之公理也"的维新派人物是(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文廷式
6、慈禧太后发动政变的根本原因是( )
A.变法触动了封建顽固派的利益 B.光绪帝借“变法”向慈禧太后夺权
C.变法不利于清王朝统治的巩固 D.变法改革了祖宗的例律
7、在戊戌变法法令中,属于文化教育的内容是( )
A.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D.训练新式军队
8、谭嗣同就义前曾大声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其中“贼” 是指( )
A.盗贼 B.外国列强
C.清朝皇帝 D.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
9、(2007河南)下面是谭嗣同被慈禧太后杀害后,街头巷尾的人们的议论。你认为符合史实的是( )
A.他是洋人的密探 B.他甘为变法而捐躯
C.慈禧太后杀的贪官 D.他是没有地方可逃
10、(2007山东)维新派的阶级本质是( )
A、地主阶级 B农民阶级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五、更上一层楼
、阅读下列材料: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请回答:
(1)维新派要杀的“贼”是谁?
(2)维新派为什么“无力回天”?
”
(3)谭嗣同为什么说自己“死得其所”?
(4)材料内容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决心和精神?
史海拾贝
夏津实验中学八年级上历史学案
史海拾贝
夏津实验中学八年级上历史学案课题 第五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序号:5
主备人:靳兰芝 审核人: 、 、 课时: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使学生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
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分析《辛丑条约》的签订给中华民族造成的严重危害,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认识到到中华民族有着坚决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义和团的英勇抵抗,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难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
自主学习探讨:
预习导入:
回忆上节课学过的《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内容及影响,并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说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
指导学生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进行对比分析,进行知识的横向联系,以深化学生对《辛丑条约》危害性的认识,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发表自己独特见解或论点。
自主学习内容:
八国联军侵占北京
1、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斗争矛头直指 。
2、1900年6月,英、美、俄、日、德、法、意、奥八国联军2000多人,由英国海军司令 率领,由天津向北京进犯,在 被义和团围困。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占 ,烧杀掠夺,无恶不作。
(二)《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危害
1、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等八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
其主要内容是:①经济: , ;
②政治: ;
③军事: ;
④外交: 。
2、《辛丑条约》的影响:
。(三)拓展延伸:
1、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2、怎样理解《辛丑条约》的各项内容及危害?
(四)比一比 谁是赢家
1、八国联军侵华的直接目的是 ( )
A、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B、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C、强迫清政府履行不平等条约的规定 D、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
2、(中考热点)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的历史事件是 ( )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辛丑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北京条约》的签订
3、(2007 济南)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主要表现在 ( )
A、向外国侵略者“借师助剿” B、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C、向外国侵略者开放中国内地 D、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4、(创新题)下列条约中,不属于《辛丑条约》的内容的是 ( )
A、赔偿各国军费白银2亿两 B、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5、《辛丑条约》中规定的允许各国驻兵的地点是 ( )
A、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 B、北京到天津铁路沿线
C、胶济铁路沿线 D、南满铁路沿线
6、某同学参加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节目,他需要回答的问题是“选择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正确答案应该是 ( )
A、《瑷珲条约》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7、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同之处是 ( )
A、都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了 B、都建立起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C、都提出了明确的政治纲领 D、都建立起一支强大的军队
8、“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这是德国人瓦德西给德皇的报告中的一句话,它反映了哪次战争中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无耻掠夺 (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9、日本在《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中都得到的权益是 ( )
A、开埠通商 B、割地 C、赔款 D、驻兵
10、(2006 潍坊)下列外国列强的侵华战争中,侵略军攻占北京的是 (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五)更上一层楼
一、阅读下列材料:
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中国人民斗争的矛头开始指向帝国主义……“保护中原,驱逐洋寇”,“扶清灭洋,替天行道,出力于国家而安社稷,佑民于农夫而护村坊”。但这一斗争最后在清政府和八国联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了。随后清政府被迫同英、法、美、俄、德、意、日、奥等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请回答:
(1)“驱逐洋寇”、“扶清灭洋”指的是中国人民抗击外国侵略的哪一次斗争?
(2)材料所指的“不平等条约”的名称是什么?简述其内容。
(3)这一不平等条约对清政府及中国的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
二、结合本单元内容简述我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史海拾零
夏津实验中学八年级上历史学案
夏津实验中学八年级上历史学案课题:第十七课 内战烽火 序号 17
主备人:靳兰芝 审核人: 、 、 课时:1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全面内战爆发前后的基本史实,包括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帝国主义支持国民党阴谋发动内战;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全面内战的爆发;转战陕北;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通过了解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与国民党反动派的专制独裁进行斗争的史实,使学生感知和平民主来之不易,增强学生维护和平民主的自觉性,并增强对党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重点: 重庆谈判 挺进大别山
难点:正确理解“挺进大别山”是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的开始
自主学习探究:
预习导入:
1、回忆中共“七大”的内容,了解抗战胜利时的国内局势
2、收集抗战胜利后,美帝国主义与蒋介石政权相互勾结,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内战的资料。
3、通过预习,制作本课的大事年表。
二、自主学习内容:
1.在抗战胜利后, 在美国的支持下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邀请 到 谈判。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 , 年 月到 月,毛泽东在 、王若飞的陪同下,同国民党进行谈判,最后达成和平建国的“ ”。
2. 年 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 发动进攻,标志 爆发。 、 等撤离延安,转战陕北, 、 率西北人民解放军,粉碎了敌人的进攻。
3. 年夏, 、 率军挺进 ,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 和 。标志战略进攻的开始。
拓展延伸:
1、毛泽东为什么要冒着风险去谈判?
2、毛泽东赴重庆谈判能改变蒋介石发动内战的既定方针吗?为什么?
3、西北人民解放军为什么能粉碎敌人的进攻?
四:比一比 谁是赢家
1、1945年,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目的是 ( )
A.讨论停战问题 B.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
C.争取国内和平 D.筹备政治协商会议
2、 重庆谈判时,毛泽东以“弥天大勇”前往重庆,毛泽东去重庆的主要目的是 ( )
A. 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 B.争取和平、民主
C.揭露蒋介石的内战阴谋 D.阻止国民党的全面内战
3、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国民党军队进攻 ( )
A.陕甘宁解放区 B.中原解放区
C.晋冀鲁豫解放区 D.大别山区
4、(2007 德州) 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 ( )
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B.太岳兵团进军豫陕鄂
C.华东解放军主力出击鲁西南 D.东北解放军发起辽沈战役
5、(07 四川甘孜) 拍摄一部反映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影片,你认为他们最应该去哪个地方搜集历史素材? ( )
A.延安 B.大别山区 C.徐州 D.沂蒙山区
6、(07 江苏徐州)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曾非常形象地比喻:“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是指 ( )
A.挺进大别山 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7、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威胁到国民党统治中心 ( )
A、南京和武汉 B、南京和上海 C、晋、绥 D、淮北、山东
8、1945年国共重庆谈判,经过43天的谈判斗争,国民党被迫同中共签订了
A、“双十协定” B、《停战协定》 C、、《共同纲领》 D、《国内和平协定》
9、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最渴望的是 ( )
A、民主、自由 B、和平、民主 C、团结、进步 D、自由、和平
10、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
A、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B、美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D、中国人民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
五、更上一层楼:
★★★阅读下面材料:
蒋介石的谋士陶希圣说:“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容许中国打内战,一旦打起来我们更被动,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想一想,蒋介石为什么要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
(2)“更有文章好做”是什么意思?
(3)共产党就此做了一篇怎样的“文章”?
★(07·湖北十堰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
“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我们去了,可是他们毫无准备,一切提案都要我们提出。”
——毛泽东1945年的一次谈话
请回答:
(1)毛泽东说的是什么时候的什么事件?
(2)结合材料,分析这一历史事件的意义。
(3)最终双方签署了什么文件?
夏津实验中学八年级上历史学案
史海拾零
史海拾零
夏津实验中学八年级上历史学案
PAGE课题: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序号:2
主备人:王宝金 审核人: 、 、 课时: 1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恶行径,清朝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使中国举世闻名的皇家宫苑付之一炬,主权进一步丧失,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以及在国难当头的岁月里,农民起义军反抗斗争的历史史实。
2.认识一个民族的强与弱,国家的先进与落后,这与它们的命运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大而发愤学习,努力奋斗,进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
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及列强侵华罪行。
2、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
自主学习探究
预习导入:
北京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有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在北京西郊有一个兼具江南和江北风光的“万园之园”──圆明园。它综合了中西建筑的精粹,收藏着难以数计的奇珍异宝、艺术精品、古玩字画、图书典籍。然而,当我们前往北京参观游览时,看到的却是断壁残垣,园内的古籍珍宝荡然无存。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现象的出现吗?圆明园的断壁残垣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走近历史,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二)自主学习内容:
1.第二次鸦片战争。
时间: 年10月至 年10月
侵略国:
主凶──
帮凶──
2. 年 月,英法联军攻占 ,火烧 。
3、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共割占我国东北和西北领土 万平方公里。其中,割占领土最多的条约是 。
4.1851年农民革命领袖 ,在广西桂平 村发动起义,建号 。
5、中外反动势力互相勾结,成立“ ”,由美国人 统领。
6、 年9月,太平军围攻浙江宁波,在 的战斗中击毙华尔。
7、仔细观察教材第9页地图,完成填充图册相关内容。
(三)拓展延伸:
1、英法联军进北京后,闯入圆明园先进行一番抢劫,为掩人耳目,又放火把它化为灰烬。英国《泰晤士报》一段关于英法联军劫掠圆明园情况的报道,足以证明他们的罪行。看到今天圆明园的断壁残垣,你有什么感想?
2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得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了。那么,为什么中国会遭到如此的劫难,主观原因是什么?
3、讨论:太平军的斗争,说明中国人民怎样对待国内的腐败政府和外国的侵略势力?
( 四)比一比 谁是赢家
1、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清朝“闭关政策”未能完全冲破
B.“马神甫事件”和“亚罗号事件”的发生
C.英国侵略者急切打开中国封闭的大门
D.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 1860年,洗劫北京城,火烧圆明园的是()
A.英法联军B. 英美联军 C.法俄联军 D.美法联军
3.下列各战役中属于太平天国反侵略斗争是
A.金田起义 B.青浦大捷 C.天京保卫战 D.北伐和西征
4. 中国近代史上,割占领土最多的条约是( )
A.中俄《北京条约》 B.中俄《瑷珲条约》
C.中俄《尼布楚条约》 D.《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5.太平天国防御战阶段,中国面临着外来侵略,并丧失了许多主权,这一外来侵略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客观原因是:
A.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 B.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C.领导集团的内部斗争 D.军事策略屡犯错误
7.两次鸦片战争在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
A.外国侵略者以武力挫败了清政府的抵抗
B.直接威胁清朝统治中心地区
C.有利于外国侵略者占据中国市场和掠夺中国财富
D.勒索中国大量赔款
8.“在两个胜利者瓜分赃物的条件下,圆明园大规模地遭到了蹂躏”。法国作家雨果所说的“两个胜利者”是指
A.英国和美国 B.法国和法国 C.日本和俄国 D.英国和美国
9.太平天国运动遇到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战争不曾遇到过的新情况,即
A.内部变乱导致分裂 B.中央与地方武装的联合围剿
C.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D.满汉地主阶级勾结镇压
10、 近代史上,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
A、 英国 B、法国 C、德国 D、俄国
(五)更上一层楼: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在地球的另一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们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①材料中的“夏宫”是指什么?它是在哪一次战争中被焚毁的?
②材料中的“两个强盗”是指谁?
③战争给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影响?清朝形成了怎样的社会局面?
④西方列强一向标榜自己是来自“文明社会”的“文明人”,读了上述材料后你有何认识?
史海拾零
史海拾零课题:第十课 五四爱国运动 序号 10
主备人:靳兰芝 审核人: 、 、 课时:1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使学生了解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地点、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及其意义;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意义。
2、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归纳课文的方法,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探究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重点、难点:
重点: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难点:对五四精神和中国共产党诞生意义的理解。
自主学习探究:
预习导入:
自主学习内容:
五四爱国运动
1、中国的青年节定在5月4日,是为了纪念爆发在 年的五四爱国运动。五四爱国运动是一场 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导火线)是 ,这场斗争的中心首先是在 ,后来转移到 ,斗争的主力由 转变为 ,结果
。
2、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3、 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 次代表大会在 秘密召开,参加大会的代表有 等13人。
4、大会的主要内容是
5、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
三、拓展延伸:
1、什么是新民主主义?为什么说五四爱国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开天辟地”、“焕然一新”的含义?
3、根据教材48页地图说一说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地点有哪些?
四、比一比 谁是赢家:
1、五四爱国运动的导火线是 ( )
A、十月革命的影响 B、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C、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D、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2、(2006 青岛)“共争青岛归还,同看陆章罢黜;欢呼学生罢课,庆贺商店关门。”这首打油诗反映了哪一重大事件?( )
A.戊戌变法 B.五四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洋务运动
3、下列口号不是五四运动时提出的有 ( )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废除二十一条”
C、“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D、“路存与存,路亡与亡”
4、(2007 淄博)下列各项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是 ( )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废除二十一条”
C、“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D、“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5、五四爱国运动的性质是 ( )
A、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B、一次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C、一次反帝爱国运动
D、一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运动
6、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的历史事件是 ( )
A、洋务运动 B、公车上书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
7、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的中心工作是 ( )
A、组织和领导农民运动 B、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C、组织和领导学生运动 D、发动武装起义
8、(2007 义乌)下列有关中共“一大”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开
B、选举陈独秀担任中央局书记
C、通过了第一个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D、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9、“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语恩铭不老松”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指的是哪一次会议 (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八七会议
10、(2006 湖北)要想参观中共一大遗址,我们应该去 ( )
①南京 ②上海 ③广州 ④嘉兴南湖 ⑤武汉
A、①⑤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五、更上一层楼:
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1)这是哪次运动中发出的豪言壮语?
(2)这次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
(3)材料中中国的土地“不可以断送”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4)这次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5)这次运动的结果如何?表现在哪些方面?有什么样的历史意义?
(6)材料表现了什么精神?
2、(探究题)阅读材料:
材料一 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实现共产主义。
材料二 在现阶段,党的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请回答:
材料一中的奋斗目标是中国共产党在哪次会议上制定的?这次会议确定的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什么?
材料二中的党的任务是中国共产党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史海拾零
夏津实验中学八年级上历史学案
史海拾零
夏津实验中学八年级上历史学案课题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序号18
主备人:鞠慧敏 审核人: 、 、 课时: 1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掌握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及南京解放等基本史实并把握解放战争发展到这一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战略决战。
2、通过学习一代伟人毛泽东把握战略决战这一历史机遇的史实,增强自己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重、难点
重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
难点:全方位、多角度分析国民党政权垮台的原因,渡江战役捍卫了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维护了祖国统一。
自主学习探讨
预习导入
复习提问:解放战争划分为几个阶段,起止时间?
今天我们开始共同学习解放战争的第三阶段——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自主学习内容
三大战役
战役名称 发起时间 指挥者 作战部队 意义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三大战役胜利的历史意义
百万雄师过大江
后,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 年 月 日,解放南京,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 。
(三)拓展延伸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国民政府的统治垮台,在总结失败的
教训时,国民党内有人说:“不是我们无能,而是共军太狡猾了”。蒋介石在退守台湾后也曾发出感慨:“此次失败,并非是被共军打败的,实在是我们自已打倒自已。”请结合史实分析国民党政权失败垮台的原因。
(四)比一比 谁是赢家
1、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是在( )
A、三大战役中 B、渡江战役后 C、南京解放后D、全国大陆解放后
2、三大战役中,歼敌人数最多的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3、三大战役中,参加了两大战役的人民解放军部队是( )
A、东北解放军B、华北解放军C、中原解放军D、华东解放军
4、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奠定基础的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5、渡江战役的目标是( )
A、夺取中原地区,转入战略反攻 B、同国民党军队展开主力决战
C、三支大军挺进大别山 D、歼灭敌人有生力量
6、南京国民党政权存在的时间是( )
A、1921——1949年 B、1940——1949年
C、1927——1949年 D、1925——1949年
7、下列关于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三大战役中歼敌最多的是淮海战役
B、三大战役是指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C、三大战役的胜利标志着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取得胜利
D、三大战役是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展开的主力决战
8、在平津战役中,接受和平改编的国民党军队的总司令是( )
A、傅作义 B、蒋介石 C、张学良 D、杨虎城
9、(2005 南京)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标志着( )
A、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彻底胜利
B、人民解放战争胜利
C、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社会主义革命开始
D、通知中国22年之久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10、(2005年 新疆)解放军突破黄河天险和长江天险分别是在( )
A、平津战役、渡江战役 B、挺进大别山、渡江战役
C、辽沈战役、淮海战役 D、挺进大别山、淮海战役
(五)更上一层楼
1、阅读下列材料:
从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三大战役。
请回答:
(1)三大战役的名称是什么?
(2)中共中央决定组织三大战役的战略意图是什么?
(3)《孙子兵法》的“谋攻篇”中说“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也”。
三大战役中,哪座城市的解放体现了上述策略?
(4)三大战役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2、阅读下列材料: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
请回答:
(1)“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此历史事件得以发动的军事基础是什么?
(2)“百万雄师过大江”中的“大江”指的是什么?
(3)“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诗句的含义是什么?
(4)“百万雄师过大江”的结果是什么?
史海拾贝
夏津实验中学八年级上册历史学案
史海拾贝课题:第六课 洋务运动 序号:6
主备人:王宝金 审核人: 、 、 课时: 1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口号、主要内容,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性质
2. 通过对洋务运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但它引进了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近代科技人才,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中国向近代化迈出了第一步。在这次运动中还哺育了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为戊戌变法提供了历史条件。
重点、难点:
重点:洋务运动的概况。
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自主学习探究
预习导入:
教师导入:进入中国近代的清王朝,遭到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又遇到了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巨大冲击,到六十年代的时候,清朝统治者已经处于风雨飘摇的困境。在这种形势下,一部分封建官僚感到面临着千古未曾有过的大变局。“祖宗之法”已远远涌应付新的局面,必须探索新的出路,才能维护统治。出路何在呢?他们看到了西方国家“坚船利炮”的威力,开始承认西方国家军队的训练新法,这样,在奕?、曾国藩等重臣的倡导下,从六十年代初开始,在清朝一部分掌握实权的官僚中,出现了一场三十多年的洋务运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一内容。
(二)自主学习内容:
1、背景: 后,清政府内外交困,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 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 统治。
2、代表:在中央以 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 、左宗棠、 为代表。
3、时间:19世纪 年代到 年代,掀起了“ ”的洋务运动。?
4、洋务运动旗号(口号):前期“ ”;后期“ ”
5、内容:
①19世纪60~70年代,以“ ”为旗号,创办 、
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②19世纪70~90年代,以“ ”为旗号,创办 、 、和 等一批近代民用工业。
③19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创建新式海军( 、 、和福建三支海军)
④1862年创办新式学堂( )
(三)拓展延伸:
1、歌谣记忆:
洋务运动新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
兴工业、开工厂,建海军、办学堂。
自强求富是梦想,未使清廷统治强。
唯有科技显力量,近代道路漫而长。
2、洋务运动的评价
性质: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 运动。
评价:
积极性:
局限性:
(四)比一比 谁是赢家
1.洋务运动开始于
A.19世纪40年代 B.19世纪60年代
C.19世纪70年代 D.19世纪90年代
2.下列人物中不属于洋务派地方代表的是
A.张之洞 B.李鸿章
C.奕? D.曾国藩
3、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4.江南制造总局和上海轮船招商局的创办人是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张之洞 D.左宗棠
5.洋务派在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时提出的口号是
A.师夷长技 B.求富
C.自强 D.强兵
6.洋务运动的性质是
A.地主阶级自上而下发动的一场生产关系变革
B.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C.地主阶级与外国资本主义的一次技术合作运动
D.洋务派为加强实力而发动的一次政治运动
7.促使洋务运动发生的历史背景有
①两次鸦片战争的打击 ②太平天国的威胁 ③西方生产技术的迅速发展 ④统治集团内部有一些具有探索意识的官员 ⑤统治者认识到了封建制度的腐朽性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8.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发展生产技术 B.壮大军事力量
C.维护封建统治 D.培养新型人才
9.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的主要目的是
A.为适应中外交涉和开展洋务运动的需要
B.为培养新型的封建官吏
C.为了更好的“师夷长技”
D.为发展近代工业培养人才
10.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对中国的封建制度起到了
A.巩固作用 B.瓦解作用
C.补充作用 D.改革作用
11.洋务运动前期发展的重点部门是
A.军事工业 B.民用工业 C.采矿业 D.纺织业
12.下列活动中,由洋务派筹划进行的是:
①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②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③派遣留学生出国留学 ④开办民用工业
A.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 下列各项中,与洋务运动无关的是( )
A.引进西方一些近代生产技术 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建立近代化的国家政治制度 D.对外国经济侵略作了些抵制
(五)更上一层楼: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在甲午海战中,“平远号”一炮击中日本旗舰“松岛号”水雷室,震惊敌舰。
材料2 它(江南制造总局)用自炼钢材仿制的毛瑟枪,赶上德国新毛瑟枪的水平,它研制的无烟火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材料3 他们(江南制造总局)制造的炮弹铜箍不合格,战时需要用锉刀加工,然后才能用。北洋海军在战斗中使用过这种炮弹,深受其害。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1、2能说明什么?
(2)出现材料3中情况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阅读三则材料后,你有什么感想?
2.“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一千三百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
上述材料说明了洋务运动在哪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3、阅读教材30页李鸿章的一段话,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何感想?
史海拾零
史海拾零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序号 19
主备人:宋金莲 审核人; 课时 2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学会归纳分析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原因、特征。使学生通过分析认识到内外因的共同作用使其在不同时期发展速度不一,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通过对张謇兴办的实业兴与衰的了解,使学生感受到张謇兴办企业、实业救国的爱国情怀;也认识到在旧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艰辛,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强国的情感。
使学生认识到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作为崭新的进步的生产方式,其发展,为中国民主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所决定的,所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只能是无产阶级,这是中国的特殊国情。
重点:1、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原因、影响)
难点: 2、理解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究自主学习探
预习导入
讲述书前引言,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导入。
(二)自主学习的内容
状元实业家张謇
(1)、 从张謇的身上,你感受到了什么可贵的精神?
(2)、 看到张謇实业家兴办企业的曲折坎坷,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你有什么感悟?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 民族工业发展可分为哪三个阶段?各阶段有怎样的发展特点?原因是什么?(可用表格的方式归纳)
2、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有什么特征?
(三)拓展延伸
1、为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民族工业得到发展?
2、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发展有何特点?
(四)比一比 谁是赢家
1、清末提出“实业救国”并回乡办厂的状元实业家是
A、张謇 B、 荣氏 C 、孙中山 D、康有为
2、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黄金时代”的主要原因是:
A、辛亥革命的成功 B、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C、 民族资本家纷纷投资实业 D、北洋军阀的分裂
3、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 )
A、东北 B、西北 C、沿海沿江 D、广大内地
4、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对中国的民族工业危害最大的帝国主义国家是( )
A、美国 B、日本 C、英国 D、法国
5、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国内近代工业出现在( )
A、洋务运动后 B、甲午中日战争后 C、辛亥革命后 D、鸦片战争后
(五)更上一层楼
作为新时期的青少年,我们应该学习张謇等人什么样可贵的精神?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学习目标
掌握火车、轮船传入中国以及中国近代在交通方面的变化;有线电报、电话以及照相和电影的传入,新闻报纸、出版事业在中国的出现;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
通过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比较使学生学会用发展的观点对历史进行纵向比较,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正确的历史发展观、进步观,并认识到这些深刻的变化是以中华民族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灾难深渊为代价的,但是,中国社会生活的这些变化客观上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工业文明的传入,它在改造着中国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中国社会的文化生活和社会习俗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进步观和与时俱进的革命精神。
重点:
(1)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2)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大众传播媒体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3)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难点:
如何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对近代社会生活的认识和感受,培养学生对历史发展的进程感,形成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史观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自主学习探讨
预习导入
提问近代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在经济上、政治上、思想文化上出现了哪些趋势?通过学生的回答导入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反方面有哪些变化?
(二)自主学习内容
1、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
(1)、你所知道的古代主要采用的交通工具有哪些,它们有什么弊端?
(2)19世纪以来,传入我国的近代交通工具有哪些?它们有什么特点?在当时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3)、近代中国,更快捷的传递信息的方法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些新生事物
2、文化生活的变迁
(1)、在没有影片或光碟出现之前,如何更加客观地记录一件事或一个人的真实面目?
(2)、对于没有亲眼看到的情况,当时的人们是如何了解的?
(3)、分析近代大众传媒的出现对中国近代产生了什么影响
3、社会习俗的变化
(1)、 后,国民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颁布了 、
和 等法令,强令男子剪掉辫子,女子停止 ,用 代替过去的 。还废除有损人格的 ,代之以文明简的
、 ;取消“ ”“ ”之类的称谓,代之以“ ”
“ ”等称呼。
(2)、在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有限的:轮船只是集中在沿海沿江的
,铁路平均每人只有 ,电影报纸只有在 才能看见,而照片则是 的奢侈享受,传统的习惯势力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改变的。
(三)拓展延伸:
1、在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运营的铁路叫什么?而清政府最早修筑的铁路叫什么?
2、我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什么?第一部有声电影是什么?
(四)比一比 谁是赢家 :
1.19世纪70年代以后,一位京城的官员要与在上海的亲友取得及时联系可选择的最佳手段有( )
A、拍有线电报 B、写封书信 C、发无线电报 D、打长途电话
2.19世纪70年代上海的人们能够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是( )
A、广播电台 B、因特网 C、电视 D、报纸
3.你认为黄兴见到孙中山时所行的礼节,不可能的是( )
A、鞠躬 B、握手 C、点头 D、跪拜
4、社会习俗的改变中,对今天中国成为世界体育强国关系最大的是( )
A、女子停止缠足 B、男子易服 C、废除跪拜礼 D、取消“大人”称谓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火车、轮船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的交流
B.近代,在社会习俗方面,传统的习惯势力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改变
C.辛亥革命后开始取消“老爷”“大人”等称呼,使用“先生”“君”平等称呼
D.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开始在上海等城市创办报纸,主要给中国人看。
(五)更上一层楼
1.读下图,回答问题
近代中国的大门被资本主义列强打开,我们的领土被割占、资源被掠夺。但同时欧风美雨也把世界创造的文明带来中国。结合你所学到的知识,说说近代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①交通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通信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文化生活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社会习俗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史海拾贝
夏津实验中学八年级上历史学案
史海拾贝课题 第8课 辛亥革命 序号:8
主备人:鞠慧敏 审核人: 、 、 课时: 1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孙中山创建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中华民国
的成立
2、认识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
主革命,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精神的张扬。
重、难点:
重点: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革命纲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自主学习探讨
预习导入
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查找相关资料,说说他们所了解的有关孙中山
的故事,由此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内容
一、孙中山创建革命党
1、
名称 时间 地点 创建人 革命纲领 意义
兴中会
中国同盟会
2、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 ,在它的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 、 、 三大主义,合称为 。
二、辛亥革命
时间 开始 领导人 结果 影响
武昌起义
(三)拓展延伸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你认为,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2、观察阅读教材39页“活动与探究”,试一试你能回答提出的问题吗?
(四)比一比 谁是赢家
1、孙中山建立的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同盟会 B、华兴会 C、兴中会 D、光复会
2、资产阶级发动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A、三民主义 B、马克思主义 C、新三民主义 D、三大政策
3、三民主义的核心内容是(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建立民国 D、平均地权
4、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B、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C、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D、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5、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经历了三次巨变。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巨变的是( )
A、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
B、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步
C、辛亥革命的胜利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D、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6、(探究题)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帝国主义的破坏 B、孙中山没有自己的军队
C、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D、没有明确的革命纲领
7、(2005 湖南)辛亥革命和戊戌变法的共同之处是( )
A、都要求发展资本主义 B、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都主张推翻清朝 D、都颁布过资产阶级宪法
8、(2006 长春文综)很多同学都看过《秦始皇》、《汉武大帝》等历史剧,那么使主宰天下的“皇帝”最终退出中国历史舞台的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9、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于( )
A、1911年10月10日 B、1911年10月12日
C、1912年10月10日 D、1912年1月1日
10、对辛亥革命的性质最确切的表述应当是( )
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反对清朝统治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
(五)、更上一层楼
阅读下列材料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请回答:
(1)这是哪个革命团体的纲领?这个团体成立的作用是什么?
(2)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这一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这一
纲领各是指“三民主义”的哪一主义?
(3)“三民主义”在辛亥革命中有什么作用?
(4)孙中山把“三民主义”作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由此判断辛亥革命的性质是什么?
(5)你能说出孙中山先生有哪些伟大的历史功绩吗?
史海拾贝
夏津实验中学八年级上册历史学案
史海拾贝课题 第11课 北伐战争 序号:11
主备人:鞠慧敏 审核人: 、 、 课时: 1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掌握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战场的主要战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等知识。
2、描述北伐战争中中国共产党的大无畏精神,认识到共产党人始终把国家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不惜为之献出自己的生命。
重、难点:
重点: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自主学习探讨
预习导入
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查找相关资料,说一说这是什么地方的对联。由此导入新课。
自主学习内容
一、黄埔军校的建立
1、时间: 年5月,国民党在广州的 创办 ,简称黄埔军校。
2、主要领导者: 任校长,后 任政治部主任。
3、作用: 。
二、北伐胜利进军
目的
时间
对象
主要战场
主要战役
结果
三、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年4月, 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代表
的利益,他对外 ,对内 。
(三)拓展延伸
国民革命运动的目标是什么?为什么说它失败了?它失败的原因有哪些?国民革命的失败留下了哪些深刻的教训?
孙中山为什么要创办黄埔军校?黄埔军校创办时的领导机构是怎样组成的?它的办学特色是什么?其建立有什么历史意义?
(四)比一比 谁是赢家
1、下列有关1926—1927年的北伐战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国共合作的产物 B、主要战场在湖南、湖北
C、得到了工农群众的支持 D、彻底消灭了封建军阀
2、北伐战争的正义性取决于( )
A、北伐的目的 B、北伐的对象 C、北伐的主力 D、北伐的手段
3、国民革命军北伐,在两湖的对象是( )
A、吴佩孚 B、孙传芳 C、张作霖 D、曹锟
4、“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这首军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 D、南昌起义
5、(综合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北伐胜利进军原因的是( )
A、北伐军将士作战英勇 B、广大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
C、有统一战线作保证 D、军阀内部矛盾重重,不断倒戈
6、北伐战争最重要的成果是( )
A、完成了全国统一 B、基本上消灭了北洋军阀
C、彻底铲除了北洋军阀 D、工农运动蓬勃发展
7、(2005 河南)河南省一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参观“黄埔军校”的旧址,他们应去的地方是( )
A、武汉 B、上海 C、广州 D、南京
8、(2006 武昌模拟)下列关于北伐军进军路线顺序正确的是( )
A、长沙 武昌 江西 上海 B、广东 武昌 长沙 江西
C、长沙 江西 武昌 南京 D、广东 江西 长沙 武昌
9、(2005 山东)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说:“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是
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继承者”。下列史实能说明这一
观点的是( )
武昌起义 ②黄埔军校创办 ③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④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0、判断国民革命失败的主要依据是( )
A、没有推翻旧军阀的统治 B、革命统一战线的破裂
C、出现了反革命政变 D、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五)更上一层楼
读课本51页《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北伐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2)北伐的先锋是哪个部队,领导人是谁?他在北伐中,英勇善战,屡败强敌,为所在的部队赢得了什么称号?
(3)有哪几次著名的战役?
(4)北伐战争有什么成果?
(5)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史海拾贝
革命者来
贪生畏死勿入斯门
升官发财请往他处
史海拾贝课题: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序号:14
主备人:王宝金 审核人: 、 、 课时: 1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使学生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通过九一八事变,使学生认识到九一八事变使中华民族陷入严重危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从而激发起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仇恨和对蒋介石“绝对不抵抗”政策的义愤,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学习,向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的教育,同时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的意识。
重点、难点:
1、重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
2、难点:西安事变。
自主学习探究
预习导入:
播放《松花江上》的音乐,提出问题“使东北人民脱离家乡、抛弃宝藏的事件是什么?” 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内容:
1、日本侵略军制造 事件,并以此为借口进攻 ,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爆发了。
2、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介石下令 ,致使东北 平方公里领土全部沦陷。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
,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共派 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 抗战开始了。
3、中国共产党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年 月,为了逼蒋抗日, 、 扣押了蒋介石,发动了 。
4、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派出 到西安调停。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
(三)拓展延伸:
1、阅读教材73页“活动与探究”试一试解答提出的问题
(四)比一比 谁是赢家
1.日本关东军挑起“九一八”事变的借口是( )
A.柳条湖事件 B.皇姑屯事件 C.东北易帜 D.马神甫事件
2.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攻占的城市( ):
A、锦州 B、沈阳 C、长春 D、大连
3.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全部沦于日寇之手。其根本原因是:
A.日军 的攻势太猛 B.东北军防守不力
C.蒋介石命令张学良不予抵抗 D.张学良为了保全东北军的实力
4. 日本侵略我国东北三省的局部战争开始于( )
A.一·二八事变 B.八·一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七·七事变
5.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原因是
A.张、杨为了争夺国民党的领导权 B.张学良只想打回东北
C.张学良、杨虎城为了逼蒋抗日 D.张、杨想投靠红军
6.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派出与国民党在西安进行谈判的代表是 ( )
A.张闻天 B.董必武 C.周恩来 D.刘少奇
7.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
A、“一二·九”运动爆发 B、瓦窑堡会议召开
C、“八.一宣言”发表 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8.. 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的关键因素是
A、中共代表团的调停 B、国民党内亲英美派的努力
C、国民党内爱国人士的活动 D、张、杨发动事变的初衷
9 “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可也。”其中,“沈阳日军行动”是指
A、华北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10.九一八事变最直接的严重后果是:
A. 东北三省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B.伪满洲国建立
C.蒋介石加紧对红军根据地进行“围剿”
D.使日本的野心进一步扩大了
(五)更上一层楼: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可也。——蒋中正。
材料二:"不能冲动,感情必须让位于理智!南京政府'绝对不抵抗主义'的电告不能不听,忍辱方能负重,小退以图大进,不可不慎!"张学良咬紧牙关,声音颤抖地向东北军发布命令:"不能打……我方当忍辱负重,勿使事态扩大,静候中央的外交干涉。"
请回答
①材料一这份电文是蒋介石下达给谁的?材料二是谁下达的命令?
②材料一电文中所说“沈阳日军行动”指的是什么?
③材料一这份电令说明蒋介石对日什么态度?这份电令的后果是什么?
④如何评价材料二所说的这件事。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2月17日蒋介石给何应钦下的手令,要求他停止对西安的军事进攻。
材料二是中共参与西安事变谈判的代表:周恩来、叶剑英、秦邦宪
观察请回答:
①蒋介石的手令是西安事变发生的第___天写的。
②这次事变是由张学良、_________两位爱国将领发起,目的是为使蒋介石接受他们早已提出的停止内战、_________主张。
③周恩来后来称张学良为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最主要的原因是:
A.抓住了中国共产党的老对手蒋介石
B.邀请中国共产党参加谈判
C.最终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和内战的基本结束
D.避免了新的内战
④根据所学知识,你觉得对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起关键作用的是哪一方?
史海拾零
史海拾零课题:第15课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序号 15
主备人:宋金莲 审核人: 课时 1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历史史实;了解中国人民尤其是中国军人抵抗日本侵略的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了解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摒弃前嫌,一致对外,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同时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过程中屠杀中国人民的滔天罪行。
以南京大屠杀为例,认识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野蛮侵略行径,激发学生仇恨法西斯的情感,以史论今,培养学生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历史,评价历史,培养为人类和平、民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精神。
重点:血染卢沟桥和南京大屠杀。
难点:正确认识南京大屠杀及当今日本极力掩盖南京大屠杀的事实
自主学习探究
(一)预习导入
放卢沟桥图片和《卢沟桥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学习内容
自学课文并完成下列问题:
1、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的原因是什么?
2、日本为什么选择在卢沟桥发动事变?
3、卢沟桥事变的时间?中国军队是如何抗击日本侵略的?有何影响?
4、平津失陷后,国共关系发生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和意义是什么?
5、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又有哪些侵略活动?
6、说一说南京大屠杀的概况并揭露其残暴性和野蛮性。
(三)拓展延伸
1、外国侵略者共三次侵略过北京,分别发生在什么时间、哪些战争中?
2、南京大屠杀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四)比一比 谁是赢家
1、在中国,有这样一座城市,它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它为抗战时期日军在这里屠杀三十万中国军民的罪行而饮恨,它就是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南京
2.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的标志是
A.九一八事变 B.一 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是在( )
A.西安事变后 B.一 二八事变后 C.七七事变后 D.九一八事变后
4、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九一八事变 ②七七事变 ③八一三事变 ④南京大屠杀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①②③ D、③②①④
5、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与七七事变相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事变后中国政府都进行了积极抵抗
B.日本推行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
C.都是日本制造借口然后发动的
D.中国内部不统一给日本提供了可乘之机
6、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大举进攻上海,发动的事变是 (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一.二八事变 D、八一三事变
7、1937年12月,日军攻占中国首都 ( )
A、南京 B、重庆 C、徐州 D、广州
8、全国性的抗战开始于( )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辽东半岛 D、华东地区
9、七七事变是全国抗战的开始,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中国军队开始抵抗 B、日本旨在侵略中国
C、国民政府正式宣战 D、引起全国人民广泛抗战
10、(2006河南)下列史实与国共两党合作无关的是( )
A、黄埔军校 B、北伐战争 C、东北抗日义勇军 D、抗日战争
(五)、更上一层楼:
材料分析:
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一直在为其发动的侵略战争翻案,如“教科书事件”。日本新版历史教科书中宣称“九一八事变”是关东军为了保护日本安全才发动了这次事变;对于南京大屠杀,也给以否定。中国人应永远铭记悲惨战争史实,如“三光”政策、731细菌部队、等都从这本教科书中销声匿迹了。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几次参拜供奉着战争罪犯的靖国神社,引起了中国人民和亚洲人民的强烈抗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近代日本发动了哪两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
(2)写出第二次侵略战争中,日本制造的侵华事变。(至少2个)
(3)如果让你对日本右翼势力说几句话,你想说什么?
史海拾贝课题:第十二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序号:12
主备人:宋金莲 考核人: 课时 1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南昌起义的内容,使学生了解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认识这个事件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2、通过学习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的内容,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毛泽东把部队带向农村,开辟了井冈山革命道路,这是毛泽东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3、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革命从走苏俄的路到走自己的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朱德等为此作出伟大的贡献,从而激发学生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的崇敬之情,同时培养学生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去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难点:毛泽东为什么要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
自主学习探究
一、预习导学:
1、课题分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一点儿小火星可以把整个原野烧起来。比喻新生事物开始虽然弱小,但有广阔的发展前途。
2.预习成果展示(自主进行:小组展示、组间交换矫正、评价)
充分准备 (基础知识巩固,找出重要时间、事件等基本要素并牢固记忆)
二、自主学习内容:
1._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人,率领革命军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
2.________________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3.________年9月,___________在湘赣边界,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秋收起义。
4.中国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全国最大的一块根据地。
5._______年4月,南昌起义的队伍和湖南的农民武装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两军会师后。改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军约一万人,由__________任军长、__________任党代表。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三、拓展延伸:
1.假如让你回到1927年的9月,由你来领导秋收起义,你会怎样去做,
比较一下自己和毛泽东的异同点,并分析一下为什么?
2.《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在今后五年内,我国将在全国重点范围内建设12大红色旅游区、30条精品路线和100多个经典景区,其中就有以韶山、井冈山和瑞金为中心的“湘赣闽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革命摇篮,领袖故里”。通过本课学习,你认为这为什么?
四.比一比 谁是赢家
1.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军委主席江泽民为某纪念馆题词“军旗升起的地方”,你认为该纪念馆应该在( )
A.北京 B.武汉 C.南京 D.南昌
2.南昌起义前夕,朱德设鸿门宴宴请军官教育团的团长、公安局的头头吃饭,将他们调离了自己的队伍。起义开始后,他们的队伍很快就被起义军消灭了。这是朱德成功运用古代兵法的一个典范,你知道他用得是( )
A.调虎离山 B.釜底抽薪 C.围魏救赵 D.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3.1927年,毛泽东在一首诗词里这样写道:“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这首词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南昌起义 B.井冈山会师 C.秋收起义 D.广州起义
4.毛泽东在总结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惨痛教训时,强调“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毛泽东强调的是( )
A.武装斗争 B.土地问题 C.农民问题 D.建立农村革命根军地
5.毛泽东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场武装斗争是( )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北伐战争 D.广州起义
6.大革命失败后,富有创新精神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按历史发展顺序排列与此相关的时间,其中正确的是( )
①南昌起义②秋收起义③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④井冈山会师
A.①③②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②
7、中国革命在农村建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是( )
A、中央革命根据地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湘赣革命根据地 D、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8、历史上有名的“朱毛红军”最早出现是在 ( )
A、南昌起义后 B、秋收起义后
C、井冈山根据地建立后 D、井冈山会师后
9、为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揭开了序幕的是( )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中共三大的召开
C、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D、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10、八一建军节来源于 ( )
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广州起义
五、更上一层楼:
材料题
1.材料一:他们曾一度攻占了一些城镇,由于城市的敌人势力较强大,受到严重损失,决定放弃攻取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
材料二: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来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
回答:(1)从材料一看,为什么要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
(2)材料二中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这种精神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
2、“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满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请回答:
(1).“八一”历史至2007年有多长?“南昌打响第一枪”是指什么?
(2).此材料涉及到那几个历史事件?
(3).材料中的“四军”是指哪支部队?“朱毛合”而“建四军”有什么奇功?
史海拾贝
夏津实验中学八年级上历史学案
史海拾贝课题:第21、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序号:21
主备人:王宝金 审核人: 、 、 课时: 2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知道詹天佑、侯德榜等近代科学技术方面的重要人物及其成就。
(2)了解魏源、严复等人的主要思想。
(3)以科举制度的废除和京师大学堂的开办为例,了解近代新式教育发展的主要史实。
(4)知道鲁迅、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等人的主要成就。
重点:
掌握詹天佑、侯德榜等科学家及其成就;魏源、严复等人的主要思想;晚清政府的教育改革;民国时期进步的文学艺术家。
自主学习探究
预习导入:
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詹天佑、侯德榜、魏源、严复等人的成就。由阅读导入框内容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内容:
1
姓名 成就著作(思想主张) 地位
侯德榜
詹天佑
魏源
严复
鲁迅
徐悲鸿
聂耳
冼星海
(三)拓展延伸:
1、请同学们收集有关魏源、严复等人的文字、图片资料,以“中国近代进步思想家”为题,制作展板或出黑板报,进行宣传。培养学生关心时政、关注祖国前途命运,与时俱进的爱国主义思想。
事先请学生阅读魏源、严复的有关材料,并写出读后感。然后组织课堂讨论,主要围绕晚清时期“向西方学习”的进步思想是如何出现的?魏源和严复在“向西方学习”方面做出了那些贡献?这种思想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2.你一定会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那你知道它的原名及其词、曲作者吗?歌词中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指的是什么情况?每当你听到这首歌曲时,你有什么感想?(要史论结合)
(四)比一比 谁是赢家
1、1905年,被清政府任命为京铁路工程总工程师的是( )
A、李善兰 B.徐寿 C.王锡阐 D.詹天佑
2.在京张铁路中,为了确保行车安全,詹天佑设计出了( )
A.“人”字形路轨 B.“井”字形路轨
C.“十”字形路轨 D.“八”字形路轨
3. 科学家侯德榜的主要科研成就是( )
A. 发明制瓷技术 B. 发明“联合制碱法”
C. 制成我国第一架飞机 D. 发明活字印刷术
4. 鸦片战争前后出现了一部分思想比较开明的士大夫,除林则徐外,还有( )
A.严复 B.魏源 C.赫胥黎 D.康有为
5.中国戊戌变法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是( )
A、 魏源 B.林则徐 C.严复 D.梁启超
6. 关于严复的叙述正确说法是:
A.是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 B.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
C.是生物学家,翻译了《天演论》 D.是资产阶级革命家
7.中国近代成立最早的新式学堂是( )
A.京师同文馆?? B.江南制造总局译书馆?
?C.上海广方育馆??D.福州船政学堂
8. 封建科举制度在中国存在了大约( )
A、800多年 B.1300多年 C.2000多年 D.2500多年
9. 奏请停止科举考试的洋务派大臣是( )
A.李鸿章 B.左宗棠 C.张之洞 D.曾国藩
10. 《屈原》这部历史剧是谁创作的( )
A.鲁讯 B.郭沫若 C.赵树理 D.丁玲
11. 中国近代的新式学堂最早出在( )时期: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12. 《黄河大合唱》的作者是( )
A.聂耳 B.冼星海 C.田汉 D.蔡楚生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词曲作者是:
A. 聂耳、冼星海 B. 田汉、聂耳 C. 田汉、冼星海 D.巴金、聂耳
14. 抗战期间以抗日救亡为主题的文艺作品中影响最大的是( )
A.鲁讯的杂文 B.郭沫若的历史剧
C.老舍的小说 D.徐志摩的诗歌
15. 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
A.京师同文馆??B.京师大学堂??C.事务学堂??D.福州船政学堂
16.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是谁说的( )
鲁迅 B.冼星海 C.郭沫若 D.徐悲鸿
(五)更上一层楼:
1、 阅读下面材料
“是书何以作?日为以夷攻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海国图志》序
回答:
作者为什么要编写《海国图志》?
②《海国图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③“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意思是什么?
④“师夷长技”的具体作法有哪些?
⑤上述观点反映了当时中国什么人的思想?
2. 材料说明题:阅读下列材料“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请回答:
这句话是谁说的?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情感?
(2)你从这句话语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史海拾零
史海拾零课题 第3课 收复新疆 序号:3
主备人:鞠慧敏 审核人: 、 、 课时: 1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掌握阿古柏侵略我国新疆和残酷剥削、压迫新疆人民;左宗棠在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下打败阿古柏,收复新疆的史实。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都会得到人民的支持。
重、难点
重点:左宗棠收复新疆。
难点:收复伊犁的重要性与付出代价的必要性。
自主学习探讨
预习导入
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查找相关资料,思考回答“为什么说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了解新疆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回顾这时期我国边疆危机的情况。
(二)自主学习内容
一、阿古柏侵占新疆
1、19世纪60至70年代,控制印度的 和与新疆接壤的 ,想争夺新疆。
2、1865年,中亚浩罕国派 侵入新疆,占领 。
二、左宗棠收复新疆
1、直隶总督 强调东南海防重要,主张放弃西北边防。陕甘总督
提出不能“扶起东边倒却西边”,力主收复新疆。1875年,清政府任命 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2、1876年, 率清军分三路进入新疆。他采取“ , ” 的策略, 年,除 外,新疆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3、19世纪80年代初,中俄签约,中国收回 ,但俄国割占了中国西部的一块领土。 年,清政府根据 的建议,在新疆设立
(三)拓展延伸
你认为有没有必要用一大块土地和大量的赔款去换取伊犁这座山城。
(四)比一比,谁是赢家
必做题(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
1、下列人物中,收复新疆的是( )
A、曾纪泽 B、李鸿章 C、左宗棠 D、林则徐
2、以下发生在19世纪70年代的事与左宗棠有关的是( )
①进军新疆,打败阿古柏侵略军 ②收复伊犁 ③收复新疆(除伊犁外④设立新疆行省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3、19世纪六七十年代支持阿古柏入侵新疆,造成我国西北边疆危机的国家是( )
A、英法 B、英俄 C、美俄 D、俄日
4、下列有关收复新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19世纪60至70年代的中国边疆,西北形势严峻,东南警报频传
B、直隶总督李鸿章强调东南海防的重要性,主张放弃西北塞防
C、陕甘总督左宗棠提出不能“扶起东边倒却西边”,力主收复新疆
D、朝廷权衡利弊,采纳了李鸿章的意见
5、清朝初年,在我国西北地区设置的机构是伊犁将军,此地区改名为“新疆省”是在( )
A、1875年 B、1884年 C、1881年 D、1865年
6、19世纪80年代初,中国政府收回了被俄国占领的( )
A、乌鲁木齐 B、库车 C、喀什噶尔 D、伊犁
选做题(试一试 也许你能行)
7、(2006 汕头)下列历史人物为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新疆作出过巨大贡献的有( )
①林则徐 ②乾隆帝 ③李鸿章 ④左宗棠 ⑤曾纪泽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②④⑤ D、①④⑤
8、(2005 泰安)清军成功收复新疆的最主要条件是( )
A、清军力量较强 B、各族人民大力支持
C、英俄支持清军 D、左宗棠治兵有方
9、(2006 河北)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其中正确的是( )
①阿古柏率兵侵入新疆,占领喀什噶尔
②阿古柏擅自宣布建国,自立为汗
③阿古柏攻占乌鲁木齐和吐鲁番等地
④俄国直接出兵侵占了伊犁地区
A、①④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② D、④①②③
10、连一连 谁是真英雄
阿古柏 侵占新疆建立伪政权
左宗棠 同俄国谈判收复伊犁
李鸿章 率军收复新疆
曾纪泽 强调海防重于塞防
1865年 清朝设立新疆行省
1871年 阿古柏率军侵入新疆
1878年 左宗棠收复除伊犁外的新疆地区
1884年 俄国侵占伊犁
(五)更上一层楼
1、阅读下列材料: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请回答:
诗中的“大将”指谁?
(2)这首诗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阅读下列材料:
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
——左宗棠《奏稿》
请回答:
(1)左宗棠的上述《奏稿》是针对当时的什么形势上奏的?
他的奏稿是否得到了清政府的采纳?其结果如何?
最后,清政府是如何管理新疆的?
结合材料谈谈你的感受
史海拾贝
夏津实验中学八年级上册历史学案
夏津实验中学八年级上历史学案
史海拾贝
夏津实验中学八年级上册历史学案第六课 洋务运动参考答案
1.(1)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能够较快和较好地吸收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中国人的智慧不比西方人低。(2)直接原因:管理方式落后,工人缺乏积极性;根本原因:封建制度的腐朽。(3)智慧的中国人民在落后的社会制度、腐败的清政府的制约下,只能挨打受辱。由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不断发展,使我国迅速强大起来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能性。(只要能围绕此意,言之成理即可)
2.洋务运动对外国的经济掠夺和扩张方面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
3.结果:随着北洋舰队的覆灭而破产,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作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课题:第九课 新文化运动 序号 9
主备人:靳兰芝 审核人: 、 、 课时:1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①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标志、内容;列举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论著;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②通过引导学生对新文化运动历史背景、作用与影响的分析,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书中有关白话文的材料,培养学生对于历史事物的鉴别和理解能力。
重、难点:
重点:a.新文化运动的内容。b.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难点:进步的知识分子为什么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猛烈进攻
自主学习探究:
预习导入:
1、复习辛亥革命的内容
2、查找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的相关资料
二、自主学习内容:
1.1915年,陈独秀等知识分子高举“ ”和“ ”两面旗帜,以《 》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以四提倡四反对为主要内容,即提倡 反对 ;提倡 反对 ; 提倡 反对 ; 提倡 反对 。 向尊孔复古逆流进行攻击,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思想解放潮流。
2.1918年,李大钊发表了《 》和《 》两篇文章,进行宣传马克思主义。同年底在北京创办了《 》。
3.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
三、拓展延伸:
“新文化运动是几个青年凭空造出来的”。判断一下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四、比一比 谁是赢家:
1.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是 ( )
①李大钊 ②陈独秀 ③鲁迅 ④胡适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2.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是 ( )
A.提倡民主 B.提倡文学革命
C.提倡科学 D.反对北洋军阀尊孔复古的反动政策
3.(2007 日照)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 ( )
A.空前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B.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C.反对北洋军阀的群众运动 D.一次反帝爱国的学生运动
4.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是 ( )
A.民主、自由 B.自由、平等
C.民主、科学 D.革命、改良
5、新文化运动后期的主要内容是 ( )
A、提倡民主科学 B、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
C、提倡新道德 D、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化
6.新文化运动率先传播马克思主义,颂扬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鲁迅 D.胡适
7、(2006菏泽)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其主要含义是指( )
A、继续反封建 B、都主张精练陆军 扩建海军
C、都得到统治者的大力支持 D、都反对孔教
8、有关新文化运动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它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B、它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C、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D、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有绝对肯定或否定的倾向
9、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 )
A、《每周评论》 B、《新青年》 C、《晨报》 D、《民报》
10、李大钊发表的颂扬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文章有( )
①《庶民的胜利》② 《青春》③ 《狂人日记》 ④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A. ①②④ B. ③ C. ①④ D. ①②③④
五、更上一层楼:
阅读下列材料: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新青年·警告青年》
请回答:
文中的“德先生”、“赛先生”指谁?
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他们认为救治中国的灵丹妙药是什么?再后来这场运动内容上又有什么新的变化?
这场运动在我国历史上产生怎样的影响?
史海拾零
实验中学八年级(上)历史学案
实验中学八年级(上)历史学案
史海拾零课题:第一课 鸦片战争 序号:1
主备人:靳兰芝 审核人: 、 、 课时: 1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认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侵略中国的基本史实。掌握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了虎门销烟的壮举。认识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通过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重点、难点:
重点:1、林则徐虎门销烟 2、中英《南京条约》
难点:怎样理解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自主学习探究
预习导入:
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查找相关资料,了解鸦片战争的原因、经过、结果、影响等内容。由导入框的“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 ”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内容: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 ,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 。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
2.1839年, 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进行暗访密查,缉拿烟贩,收缴鸦片 斤 。6月在 销毁鸦片,虎门销烟的意义
3、 年6月,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进行挑衅,鸦片战争爆发。英国在攻陷浙江 后,又继续北上,直逼天津。清政府派直隶总督 与英军谈判, 年初,英军占领 。
4、中英《南京条约》
时间:
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 条约。
内容:①割 给英国;
②赔款 ;
③开放 五处为通商口岸;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 商定。
4. 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 社会,是中国 的开端。
5、仔细观察教材第5页两幅地图,完成填充图册相关内容。
(三)拓展延伸:
1、鸦片输入给中国社会造成那些危害?
2、罗瑞卿大将参观虎门时说过:“中国近代史就是在这儿首先开始了抵御帝国主义的侵略,到了虎门就能知道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你是怎样理解这段话的?
3、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危害?中国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
(四)比一比 谁是赢家
1、(2007 济南)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 )
A、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损害了英国的商业利益
B、英国资产阶级迫切需要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
C、清政府的统治日益腐败
D、鸦片的走私导致中国银荒兵弱,不堪一击
2、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不平等条约是 (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3、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 ( )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义和团运动
4、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这里的“转折”不包括 ( )
A、社会性质的转变 B、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
C、中国国内的主要阶级地位的转变 D、中国革命任务的转变
5、联合国将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是为了纪念 ( )
A、廊坊狙击战 B、虎门销烟
C、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D、三元里抗英斗争
6、(2007 潍坊)《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中,破坏中国关税自主权的条款是 ( )
A、赔款2100万元 B、开放通商口岸 C、割占香港岛 D、协定关税
7、(易错题)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本质意图的条款是 ( )
A、割占香港岛 B、赔款2100万元 C、开埠通商 D、领事裁判权
8、1997年,离家近百年的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最早割占香港领土的不平等条约是 (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9、2003年3月,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时引用了一句名言“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必趋之”,这句名言与下列历史人物有关 ( )
A、范仲淹 B、林则徐 C、梁启超 D、孙中山
10、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的主要依据是 ( )
A、中国开放了通商口岸 B、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C、中国主权遭到破坏 D、封建地主剥削依然存在
(五)更上一层楼:
1、阅读下列材料: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于此事相始终,断无终止之理。
回答:
上述材料引自谁的话?
(2)“此事”指何事?此话表达了“本大臣”的什么决心?为表决心他采取了什么措施?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上述条约的名称是什么?
中国与何时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开放五处通商口岸给中国社会造成什么影响?
20世纪80年代,中国政府在我国南方和沿海地区开放了一系列港口城市,这与本材料中开放口岸有何区别?
史海拾零
夏津实验中学八年级(上)历史学案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序号: 4
主备人:宋金莲 审核人: 、 、 课时: 1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为什么叫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旅顺陷落;威海卫溃败。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台湾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英雄事迹。
2、让学生讲述邓世昌的英雄事迹,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分析说明《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认识: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而蓄意挑起的侵略战争。邓世昌等为代表的爱国官兵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侵略斗争,他们是甲午战争的民族英雄;由于清政府的腐朽没落、决策集团的妥协退让和军备的松弛落后,甲午战争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化的程度。
重点:黄海大战,《马关条约》签订的情况和内容。
难点: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中国失败的原因和《马关条约》的影响。
自主学习探讨
(一)预习导入
“同学们,中华民族既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同时又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在近代历史的耻辱柱上,铭刻着多少炎黄子孙的血泪,记载着多少残酷的史实。哪一桩哪一件不发人深思、催人奋进?哪一句哪一字不启人蒙昧、动人心魄呢?让我们翻开历史的画卷,重新回到甲午战争的历史时期,去体味民族的血泪和兴衰、去回顾惨痛的经验和教训。今天,我们学习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自主学习内容
一、黄海大战
1、背景:1894年日本为实现 的梦想,出兵占领朝鲜国都 ,接着,又发动 。这一年是旧历甲午年,因此,这次战争叫做“ ”。
2、经过:1894年9月,中国 执行护航任务,返航途中,在黄海 ,遭到日本舰队袭击。致远舰管带 ,为保护旗舰,指挥舰艇冲锋向前。双方激战达五小时之多。
3、结果:四艘日舰包围 ,邓世昌沉着应战,舰身中弹过多严重倾斜,但要也将用尽。他下令开足马力,朝日舰“ ”号撞去。日舰慌忙躲避,同时施放鱼雷,击中致远舰,邓世昌与二百多名战士壮烈牺牲。
二、《马关条约》
1、背景:黄海大战后,日本海军进攻 ,很快就侵占了辽东半岛,接着就夹击 。威海卫是 的基地,结果, 全军覆没 。慈禧太后急忙任命李鸿章为全权大臣,赴日本议和。 年 月, 和日本首相 签订了《马关条约》。
2、内容:清政府割 、 、 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 ;允许日本在中国 ;增辟 等。
3、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三)拓展延伸
1、2005年是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台湾是1895年被日本割占的,在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到祖国的怀抱,被日本侵占整整50年,请结合历史上大陆与台湾的联系,给台湾中学生写一封信,谈一下对今日台湾问题的看法。
2、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并观察教材18页两幅图片,你有什么感想?
(四)比一比 谁是赢家
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时,执掌清政府实权的是( )
A、慈禧太后 B、 光绪帝 C、 咸丰帝 D 、李鸿章
2、某电视台要拍摄历史剧《北洋水师》,编写剧本时应该首先阅读下列哪个人物的传记。( )
A、 林则徐 B、康有为 C 、邓世昌 D、孙中山
3、签订《马关条约》的中方大臣是( )
A 、左宗棠 B、李鸿章 C 、慈禧太后 D、林则徐
4、在近代史上,曾经割占中国领土的国家有( )
(1)俄国 (2)法国 (3)英国 (4)日本
A、(1)(2)(3) B、(1)(2)(4) C 、(1)(3)(4)
D、(2)(3)(4)
5、下列四条约中,规定赔款白银二亿两给一国的是( )
A 、《南京条约》 B、《 瑗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6、19世纪80—90年代签订的中外不等条约与19世纪40—50年代相比,
最根本的区别是( )
A、割取领土的面积大 B、索取赔款数额很大
C、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越来越少 D、获取在华投放资本的特权
7、下列条约中,内容涉及到割占中国一行省的是( )
A、《马关条约》 B、《北京条约》 C、《南京条约》
D、《瑗珲条约》
8、甲午中日战争中清军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 、武器落后 B 、许多将领贪生怕死
C、清政府奉行妥协投降政策 D、日本突然袭击
9、《马关条约》中,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碍最为严重的是( )
A、 赔款白银二亿两 B 、增辟通商口岸
C、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D、割辽东半岛
10、下列哪些说明《马关条约》对中国造成的影响( )
A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B、使中国半殖民程度进一步加深
C、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
D、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五)更上一层楼
阅读材料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请回答:(1)上述材料是指发生在哪一年的什么战争?
(2)材料中的“公”指何人?
(3)材料中的“海军”指什么?
(4)材料中的“公”在这次战争中指挥的是哪一战役?结果怎样?
(5)这幅挽联为什么说“有公足壮海军威”
史海拾贝
史海拾贝课题 第16课 血肉筑长城 序号16
主备人:鞠慧敏审核人: 、 、 课时: 1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了解抗日战争时期的第一次胜利——平型关大捷、最重大的战役
——台儿庄战役、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百团大战及抗战时
期中共召开的重要会议“七大”,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抗战胜利、分析抗战
胜利原因奠定基础。
通过学习百团大战和台儿庄战役,让学生了解共产党领导的八路
军、新四军和国民党军队中的爱国军人在国家危难之时表现出来的爱国
主义思想感情,认识到国民党军队中的爱国军人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
新四军英勇抗击日军、流血牺牲,是抗战胜利的最重要原因。
重、难点
重点: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
难点:中共七大的召开
自主学习探究
预习导入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卢沟桥
事变后不久,日军进入山西。八路军在此组织了一次著名的战役,由此导入新课。
自主学习内容
一、列表归纳抗日战争中的重大战役
名称 时间 指挥者 战况 意义
平型关大捷
台儿庄战役
百团大战
二、中共七大
1、 前夕, 年 月,中共在 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内容:(1)大会主要讨论 。
(2)党的政治路线:
。
3意义: 。
三、抗日战争的胜利
在中国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下, 年 月 日,
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八年抗日战争,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伟大胜利, 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三)拓展延伸
抗战胜利后,举国欢庆。在庆功宴上,有人出了一则谜语:日本投降的原因——打一古代人物。一位美国记者认为是屈原,一位苏联记者认为是苏武,一位新华社记者认为是毛遂,一位国民党中央社记者认为是蒋干。你认为最佳答案是什么?联系抗战胜利的原因,谈谈你选择此谜底的理由。
(四)比一比 谁是赢家
1、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是( )
A、台儿庄战役 B、平型关大捷 C、凇沪会战 D、百团大战
2、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是( )
A、北平 B、瓦窑堡 C、延安 D、西柏坡
3、(2007 成都)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对夺取抗战的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的是( )
A、凇沪会战 B、中共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军民 C、太原会战D、徐州会战
4、抗战胜利后,被日本割占50年之久,回到祖国怀抱的是( )
A、香港 B、澳门 C、台湾 D、东北三省
5、抗日战争时期是指( )
A、1931年9月18日——1945年9月2日
B、1931年9月18日——1945年8月15日
C、1937年7月7日——1945年8月15日
D、1937年7月7日——1945年9月2日
6、关于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表述不恰当的是( )
A、扭转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屡败局面
B、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C、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D、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7、(2007年 杭州)百团大战的主要目标是( )
A、消灭日军 B、破坏敌人的交通线
C、、收复失地 D、打败日本侵略者
8、(2007 成都)中共七大的中心任务是( )
①讨论夺取抗战胜利的问题 ②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③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④解决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问题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9、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原因是( )
①美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 ②苏联对日宣战
③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 ④蒋介石命令他的军队“积极推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0、中国共产党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其中不包括( )
A、建立抗日根据地,领导敌后抗战
B、钳制日军大量兵力,威胁敌人后方
C、发动百团大战,增强抗战信心
D、组织台儿庄战役,鼓舞了士气
11、日本不仅侵略中国,还发动太平洋战争,侵略了亚洲许多国家,中国的抗日战争也支援了他们的反侵略战争。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
A、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人民发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完全的胜利
B、抗日战争洗涮了中国近百年的民族耻辱
C、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D、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五)更上一层楼
阅读下列材料:
抗日战争的胜利,扭转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屡败局
面,洗刷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请回答:
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开始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
列举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取得胜利的三次战役?
抗日战争取得最终胜利的标志是什么?
(4)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有什么历史意义?
史海拾贝
夏津实验中学八年级上册历史学案
夏津实验中学八年级上册历史学案
史海拾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