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风雨入世路——中国与WTO
通讯:讲述新闻故事
中国是关贸总协定23个创始缔约国之一。1948年4月21日,当时的中国政府签署了《临时适用议定书》,同年5月21日,中国成为关贸总协定缔约方。由于受当时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的制约,中国未能及时提出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申请。
随着中国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取得巨大经济成就,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为加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进一步发展国民经济,中共中央于1986年作出了申请恢复我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决定。
自1986年7月11日中国正式提出恢复我们缔约方地位后,1987年3月关贸总协定成立了“中国工作组”,开始中国的“复关”谈判。1995年1月,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从当年7月起中国复关谈判转为加入WTO谈判。2001年11月10日,在多哈召开的世贸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审议并表决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1.识字音
孟昕( ) 乍( )起 妥( )协
木槌( ) 簇( )拥 崭( )新
屹( )立 佟( )志广
xīn zhà tuǒ
chuí cù zhǎn
yì tónɡ
dù
duó
jìn
jìnɡ
sù
xiù
kě
kè
jǐ
ɡěi
jiǎo
jué
缔
谛
弊
蔽
敝
署
暑
曙
谅
晾
漫
蔓
享
亨
3.辨词义
(1)心律 心率
[辨析] 心律:心脏跳动的节律。如心律紊乱。
心率:心搏频率。正常成年人心脏每分钟跳动60~80次。
[例句] ①黑龙江省康复医院的康复中心主任王德生介绍,一些减肥药中含有治疗心脏病的药物,如果不对症,反而会引发________不齐,甚至心脏骤停。
②德国专家试验证明,野生马齿苋因含有丰富的w—3脂肪酸和大量钾元素,能有效降血压,抑制心肌兴奋,从而减慢________。
心律
心率
(2)品味 品位
[辨析] “品味”是动词,尝试滋味,品尝;仔细体会,玩味的意思。
“品位”是名词,指矿石中有用元素或有用矿物含量的百分率,百分率越大,品位越高,现泛指人或事物的品质水平。
[例句] ①现今社会上很多青年一心追崇外语歌曲,以为这样就提高了自己的________,其实不然。
品位
②《牛群》是吉林电视台2009年倾力打造的一档新闻故事类栏目,该栏目将以发生在东北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的新闻事件为首选,讲述百姓故事,借以________不同人生。
(3)变换 变幻
[辨析] 变换:事物的一种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能带宾语。
变幻:不规则地改变,不能带宾语。
[例句] ①如同奥运会开幕式时卷轴展现古代文化一样,2009年春晚中的“卷轴”也将不断________图案,配合各节目的情节,仿佛水立方墙壁般的立体彩砖,也将竖立在舞台周边,营造绚丽多彩的氛围。
品味
变换
②如今的世界虽然已拨去了冷战的乌云,但“9·11”事件后的国际形势风云________,尤其在目前中亚地区连续经历了“颜色革命”后,吉尔吉斯斯坦现在的派兵要求,对中国的军事外交可谓一次严峻的考验。
(4)暴发 爆发
[辨析] 暴发: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贬义);突然发作,侧重快。
爆发:指突然发作,(事变)突然发生,侧重力量。
[例句] 值得庆幸的是,震后虽然引起山洪________、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却因卫生防疫措施的及时、到位,避免了传染病的________。
变幻
暴发
爆发
4.释词语
举世瞩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临危受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翻天覆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洪水猛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上钉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世界注目。
在危难之时接受任命
①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②形容闹得很凶。
比喻极大的祸害。
比喻事情已经决定,无可改变。
1.试从构思和题材的角度谈谈这篇通讯的特点。
分析:构思精巧,举重若轻。
入世是举世瞩目的大事,这组系列报道以其鲜明的广播特征和强烈的感染力,卓尔不群,令人瞩目。
构思精巧,举重若轻,是这组报道的最大特点。《风雨入世路——中国与WTO》一改常规的重大题材的报道方式,以入世这一重大事件为主线,以参与中国入世谈判进程的主要人物为经纬,编制出一个个感性、生动的故事。而突破口
就选在中国在多哈正式加入世贸组织的一瞬间,这使此组报道具有足够的深度与宽度的同时兼备了新闻时效性。
重大题材的报道应当讲究可听性,才有足够的吸引力让听众接受传播者刻意传达的内容。《风雨入世路——中国与WTO》举重若轻,用讲故事的方式报道,把厚重的内涵融化在生动的、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中,隐藏在鲜活的、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形象后面,使这组重大报道精彩动人,好听、爱听、想听,听了之后还让人琢磨,令人回味。
从题材方面看,首先题材重大,中国入世对我国乃至世界的社会与经济发展,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其次,作者对这一重大事件深入挖掘,通过对
众多当事人的采访,展示了中国复关和入世的漫漫历程,力图给读者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并让读者从中感受到这一事件的重要性和丰富内涵。
2.从叙事角度,分析这篇通讯有怎样的特点?
分析:首先,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从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以关贸总协定观察员的身份和地位开始漫长艰辛的复关入世之路,经过与美国等国家艰苦的谈判,到21世纪初,在WTO的第四次部长级会议上正式入世为止,以四集的篇幅,详细地叙述了我国入世的风雨历程,并展望了中国入世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其次,作者在每集中将历时和共时相结合,通过对当事人的采访,叙述我国入世谈判的种种事件,以及当事人的心路历程。历时如第二集中中国谈判代表谈到我国入世的种种努力:中国人花了六年时间向外国谈判代表解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含义,而外国人却越听越糊涂,直到邓小平南巡讲话,才确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地位,这一问题迎刃而解。又如作者在第四集采访私人中国首席谈判代表,这也可以说是按历时顺序安排的。共时则如第三集详细描写我国在多哈WTO第四次部长级会议上的场面,以及与会人员激动的心情。在总的历时叙述框架中重点突出入世的时刻,使得全文叙述跌宕有致,波澜起伏。
再次,前两集一开头总是由现实而导入,联想到历史。这样叙述,过渡自然,同时现实与历史的交叉、对照,又突出了现实景观的弥足珍贵。在回顾了入世的艰辛历程之后,作者又拉回到现实中,如实再现当晚的盛况,并注意采访参与入世的几位代表,对中国入世的前景进行展望。由现实回到历史再到展望未来,文章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3.广播通讯和文字通讯不同,讲究可听性,要一下子抓住听众。这篇通讯,用“讲故事”的方式进行报道,情节曲折,引人入胜。以这些故事情节为线索,概括一下中国入世的风雨历程。
分析:70年代初,关贸总协定也曾经请我们参加,由于关贸总协定成员优先,主要是一些发达国家,被人称为富国俱乐部,因此出于政治上的考虑,主动决定不参加。
1986年1月,当时的关贸总协定总干事邓克尔首次访华,中国领导人第一次公开表示,希望恢复关贸总协定的席位,1986年7月正式提出申请,关贸总协定成立工作组,专门审理中国加入的问题。由于当时中国正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又涉足国际社会不久,以致谈判困难重重。
80年代,随着国际风云变幻,西方社会要停止与中国的复关谈判。随后进行了长达15年的谈判历程。
1992年10月10号,签订《中美谅解备忘录》,“美国坚定地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早日加入《关贸总协定》”这句话被写进备忘录。
2001年11月10日,在多哈召开的世贸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上,大会主席卡迈勒先生宣布大会通过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决定,敲下木槌,中国结束了15年的复关谈判历程。
4.这篇广播通讯的语言有不同于其他通讯的感染力,试结合文体特点作一下分析。
分析:文字通讯常采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手法,要求对人对事进行较为具体形象的描写,人物要有音容笑貌,事情要有始末情节,以此来感染读者。而广播通讯是广播新闻中运用频率最高的一种体裁,融新闻性、倾向性与形象性于一体,是通讯题材移植于广播的产物。由于新闻广播应用于有声语言和音响来叙事、状物,描绘人物,借以传播信息,表达思想感情,它除了诉诸听觉外,并没有其他传播渠道,因此,广播通讯有不同于报刊通讯的独特表现。
从广播通讯的特殊性来看,作者根据广播通讯主要诉诸听觉的特征,在可听性上做足文章。首先,作者(指主播)将自己的叙述和对当事人的采访紧密联系在一起,作者直接向听众叙述,勾联历史,介绍情况,亲切自然,语言平易,能够一下子调动听众的兴趣,而不断插入当事者的访谈,既让听众感到信服,也通过当事人(包括国家领导人)的话,接近听众和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心理距离。其次,作者综合运用谈话、音响、录音等技术手段,让听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也避免了回顾和叙述事件时的单调。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雍正(yōnɡ) 掮客(qián)
嫡系(dí) 瞠目结舌(chēn)
B.翰林(hàn) 衣钵(bō)
信笺(qiān) 撒手人寰(huán)
C.后裔(yì) 渊源(yuān)
夙愿(sù) 耄耋之年(màodié)
D.鸾凤(luán) 悲恸(tònɡ)
狡黠(xiá) 闭门羹(ɡēn)
解析:A项,“瞠”应读chēnɡ;B项,“笺”应读jiān;D项,“羹”应读ɡēnɡ。
答案:C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辞章 哆嗦 受刺激 珍贵墨宝
B.包裹 双膝 被扣留 再三临摹
C.赌债 挡驾 双人床 热情洋溢
D.爱戴 博导 贴纸条 黄家祖荫
解析:D项,黄——皇。
答案:D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今年春节期间,镇里举行了一场别无二致的茶话会,向返乡过节的流动党员们通报了本镇一年来经济发展的喜人形势。
B.在文化强省战略指引下,我省动漫产业迈入高速发展的新阶段,去年我省与沿海省份动漫原创产品的产值已经等量齐观。
C.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组织者在赛事安排上独出心裁,创造性地采取走进社区、现场体验等方式,以突出全民互动的特点。
D.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的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协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解析:A“别无二致”意思是指区分不出两者的差别。指两者完全一致,但语境中只有“一场”茶话会,和哪个一致?B“等量齐观”:等,同等;量,衡量,估量;齐,一齐,同样。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而语境中我省与沿海省份动漫原创产品的产值已经“等量了,没有量的差别了”。C“独出心裁”原指诗文的构思有独到的地方,后泛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D“首当其冲”:当,承当,承受;冲,要冲,交通要道。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在句中情感色彩不当。
答案:C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曹操的性格具有双重性,他的雄才大略与奸诈凶狠对于任何一个扮演他的演员来说都具有挑战性,也是个难得的表演机会。
B.我国计划在2011年向太空发射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的实验,这一消息引起世界各国极大关注,被全球各大媒体争相报道。
C.尽管作为欧盟成员国的希腊经济总量有限,其债务危机不足以使美国经济受到直接冲击,但是仍然会间接影响美国经济的复苏进程。
D.灾后重建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原因:一是十八个对口援建省市支援的结果,二是灾区干部群众自力更生所取得的成绩。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A项“他的雄才大略与奸诈凶狠”与“也是个难得的表演机会”;搭配不当,可改为“演这个角色也是个难得的表演机会”:B、成份赘余,删去“的实验”;D、句式杂糅,去掉“的原因”。故选C。
答案:C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倒立的马云,一切皆有可能
苗向东
在地球人眼里,马云是来自火星的异类,而马云也很配合这个角色。马云有一个绝活:单手倒立。他能够一只手撑,倒立数分钟而面不改色。他不仅自己练倒立,还要求全体干部员工练倒立。他说:“当你倒立时,世界会变得不一样。”马云有句口头禅:倒立看世界,一切皆有可能。
马云儿时的偶像是小鹿纯子。而纯子最吸引他的就是
遇到困难时就倒立,于是马云认为这个倒立一定是一个化险为夷、转危为安的“法宝”。所以马云把倒立练得炉火纯青,甚至学会单手倒立的绝技。
后来他创立了公司,在面临“非典”的困难时期,公司如何走出困境呢?一次,马云看到一幅画,上面画了许多鱼,但除了一条之外都往一个方向游,只有这条鱼是往相反的方向走,这幅画的题目叫《换个方向,你就是第一》。于是马云悟到:淘宝网换一个方向,也许我就是最先到达终点线的人。于是他想到了通过练倒立,来让大家学会倒立着看世界。
为此马云自2003年以来做了一个特殊规定:每个进入淘
淘宝网工作的人员,无论胖瘦、高矮,都必须在3个月内学会靠墙倒立。男性需保持倒立姿势30秒才算过关,对女性的要求稍低些,10秒即可,否则只能卷铺盖走人。为什么要练习“倒立”呢?一是可以锻炼身体,不用任何器械,训练很方便;二是通过练习倒立,促使大家对任何一个问题都能够用另一种眼光来看待,养成“换位思考”、“逆向思维”、“多位思考”的习惯,培养创新精神。自此,“倒立”成为阿里巴巴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元素。
此后马云无时无刻不在鼓励这种“倒立”视角。2008年8月的一天,马云突然找到秘书,神秘兮兮地说:“走,跟我去淘宝!我今天要临时抽查,要所有高管都给我倒立,看看他们会不会。”在淘宝专门的倒立室里,每一个高管轮流在马云
面前演示倒立。果然,有几个高管没能完成。马云甩下一句话:“限期整改,过段时间复查。”几位没有过关的高管人员,通过训练很快就掌握了倒立的技巧。
倒立思维的结果,就是马云始终走的是特立独行之道,不断打破常规,在与竞争对手过招时,从不按规则出牌。马云有很多奇特的“倒立观”,他信奉这样的理念:永远不做大多数。“如果一个方案有90%的人都说好的话,我一定要把他扔到垃圾桶里去。因为这么多人说好的方案必然有很多人在做了,机会肯定不属于我们。”于是马云没有投身热门的门户网站的红海,而是看中了国外市场上运行失败的B2B模式;没有擒贼先擒王,而是专攻中小企业;没有虚张声势打造影响力,而是出其不意地玩起了“西湖论剑”,来的宾客里居然有
美国总统克林顿;没有在互联网急速膨胀烧钱的年代跟风,而是把高盛公司1999年的5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用到了2005年。逆向思维可以构成核心竞争力,这是马云倒立后得到的逻辑,所以他总能把自己置于冷静旁观者的角色,游刃有余。伴随着阿里巴巴网站的成功,马云也一直以“反其道而行”的商业思维成为具有反常规精神的企业家代表。
仅靠倒立显然远远不够,马云还将倒立不断延伸、扩展。学会站在客户的角度来看问题,而不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有时候,客户是你的上司,有时候,客户也是你的员工。对于经理人而言,大部分人的思路是先站在个人立场上考虑问题,如果换一个思路,学会站在公司立场上考虑问题,反倒更容易让自己脱颖而出。他用不同的视角看
问题,逆向思维、反教条、出人意料,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这种思维的商业逻辑体现出了更大的商业价值。
马云的倒立,用熊彼特的话说就是“创新”,用汤姆·彼得斯的话说就是“颠覆”,用安德里·格鲁夫的话说就是“惟有偏执狂才能生存”,用柳传志的话说就是“重新写一份菜谱”。结果倒立着的马云和倒立着的阿里巴巴人,用一个完全不同的视野,神奇地走向了成功。
(摘自《格言》2010年4月下)
5.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马云“倒立看世界”的独特思维是受到他儿时偶像小鹿纯子的启示而产生的。
B.“永远不做大多数”的理念是马云奇特“倒立观”的反映,体现了他的特立独行之道。
C.马云倡导“用不同的视角看问题”是指不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还应站在客户的立场、公司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D.马云做事不钻热门,不跟风,不造声势,这说明他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竞争力不行而作出如此抉择。
E.马云是具有反常规精神的企业家代表,其淘宝网和阿里巴巴网站的成功就很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答案:AD
6.“在地球人眼里,马云是来自火星的异类”,概括其作为“异类”的具体做法。
答案:①单手倒立方面:练就单手倒立的绝技,并以此作为化险为夷、转危为安的“法宝”;不仅自己练,还以此对员工进行特殊规定:3个月内学会靠墙倒立,否则卷铺盖走人;临时抽查淘宝网高管的倒立技术,对不合格者进行限期整改。②商业抉择方面:否定有90%的人都认可的方案;投资时不钻热门,不跟风,不虚张声势等;多立场、多视角看问题、考虑问题。
7.“当你倒立时,世界会变得不一样。”阐明马云的这句口头禅所蕴含的逻辑思维及商业优势。
答案:①即换一个思路,用另一种眼光看世界,养成“换位思考”、“逆向思维”、“多位思考”的习惯,培养创新精神。②走特立独行之道,不断打破常规,在与竞争对手过招时,从不按规则出牌;“反其道而行”的商业思维让其在商海中游刃有余,不断获得成功。
8.着重阅读最后一段,用自己的话对“马云的倒立”加以评价。并结合文本内容,阐述做此评价的理由。
答案:示例:笑傲网络行
这是一个思考致富的时代,智慧是我们成功的唯一保证。马云的创业经历告诉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想不到的事,没有做不到的事。成功属于那些永不墨守成规的人,属于那些敢于追求梦想的人,属于那些想到就会付诸行动的人,属于那些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的人。“阿里巴巴”是马云创造出来的中国神话,它不仅是马云的骄傲,也是所有中国人的骄傲。(文中还有马云的许多商业策略,如避开红海,畅游蓝海;避开大企业,专攻中小企业;主办“西湖论剑”等)
三、语言表达
9.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则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个字)。
花旗私人银行日前公布的《2010财富报告》指出,2009年全球百万富翁人数普遍减少,中国也不例外,富翁人数较2008年下降一成多——但尚有34万人财富“达标”,仍是全球第四大“富翁生产国”。
报告将拥有100万美元可投资资产的人士称为高净资产人士,结果显示,尽管人数缩水了近两成,美国的百万富翁人数仍然领先全球,日本、英国紧跟其后,中国则有34.3万名百万富翁,力压德国名列第四。
在主要经济体中,富翁人数缩水最厉害的是印度和葡萄牙,各减少近四分之一,之后是中国香港、比利时和俄罗斯,缩水约五分之一。中国大陆则有1l%的富裕人士出局,这一数字居各经济体数据的中间水平。而智利、哥伦比亚、阿联酋等国的富翁们“抗击打能力”最强,只有2%的人士落马。
答案:2009年全球百万富翁人数普遍缩水,中国富翁人数仍居第四。
10.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说明什么是“低碳族”。(不超过40字)
随着灾难大片《2012》热映,“低碳一族”已悄然形成。把家中灯泡换为节能灯,减少收看电视时间,用洗脸盆接水洗脸,每天坚持用手洗衣物,能坐公交就不开车……这些平日里大家都不注意的小事,如今已经有一些人开始关注。在生活上更注意节能,减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有些人已经开始设计自己的“低碳生活”。
“低碳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追求“低碳生活”即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节能、减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人们。
感谢您的使用,退出请按ESC键
本小节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