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文档属性

名称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1-09-08 11:00: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9张PPT)
一、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
探究活动:看图,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景观一样吗?
热带草原带
一、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
自然地理环境中不可能存在
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
差异性
原因:
注意区分气候类型、自然景观、自然带
地理
位置
水热
组合
不同
热量
水分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气候
类型
不同
生物
土壤
自然景
观不同
陆地自然带
对比两幅模式图,分析自然带的分布与气候类型分布有何联系和区别
·自然带基本与气候类型分布吻合
·不完全吻合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00
100
250
350
500
700
900
00
100
200
300
400
600
700
900
苔原气候
冰原气候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热带季雨林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
硬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苔原带
冰原带
温带草原带
温带荒漠带
温带草原带
路线一:从海南三亚到东北漠河沿途自然景观有何不同?
热带雨林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二、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地域分异规律:地域分异表现出一定的有序性和普遍性,称为地域分异规律。
地域分异:地球表层的差异性表现为大小不等、内部具有一定相似性的一系列地域单元,并由此产生各地域单元自然条件的差异,这就是地域分异。
二、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1
2
3
分异规律 形成基础 影响因素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及特例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纬度地带性)
干湿度(经度)地带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
垂直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
热量
水分
水热状况
太阳辐射
海陆分布
海拔高度
纬线延伸纬度更替
经线延伸经度更替
等高线延伸从山麓到山顶更替
中纬地区,如亚欧大陆中纬地区从沿海向内陆的变化
低纬和高纬地区,如非洲沿200E经线,自赤道向南北的自然带变化
中低纬度的高山,如珠穆朗玛峰的垂直自然带
地方性分异规律(非地带性)
地方地形、气候、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洋流等
沿一定地势剖面发生变化
比较普遍,如华北平原、沙漠中的绿洲、南美南端东西差异
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是绝对的,地域分异是有规律的
路线二:从黑龙江到内蒙古、新疆沿途自然景观又有什么不同?
针阔叶混交林
温带草原带
温带荒漠带
自然带
你发现高大山地的景观特点吗?
山区的垂直自然带
图中三地自然景观是如何更替的?
这种地域分异规律受什么因素影响?在什么纬度表现明显?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1.图中三地自然景观是如何更替的? 2.这种地域分异规律受什么因素影响?这种地域分异在哪些纬度表现更明显?
1、三地自然景观是如何更替的?
2、这种地域分异规律受什么因素影响?
3、这种地域分异在哪些纬度表现更典型?
珠穆朗玛峰的南坡自然带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如何变化?这种变化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这种地域分异在哪些高山上表现明显?
P81活动2(1)为什么珠穆朗玛峰南坡出现的自然带谱比北坡复杂?
南坡纬度低、海拔低、相对高度大,所以自然带谱比北坡复杂










(2)比较珠峰南坡
和北坡降水量的差异
并解释原因
因为南坡处在来自印
度洋的西南季风的迎
风坡
(3)想一想,珠峰
南坡雪线比北坡低的
原因
因为南坡处在来自印
度洋的西南季风的迎
风坡,降水量大,
因而积雪量大,雪线
较北坡低
规律
①垂直带谱的起始带称基带,也就是山脚处的自然带。 山麓带(基带)基本上与当地自然带相一致

西


A
A
B
B
C
C
D
D
E
E
F
F
G
G
H
H
赤道上的高山在垂直高度上的自然带变化与从赤道向两极的变化基本一致.
山地基带
②在热带与亚热带地区的高山,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的更替与其所在地向高纬地区自然带的更替相似,但并不完全一致。
③山坡自然带谱的多少与山地所处的地理纬度、山地海拔高度等因素有关(如下图)
乞力马扎罗山的基带是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④山地垂直地带分布与向阳坡的关系
N
S
基带
S
N
基带
南半球中高纬地区
北半球中高纬地区
同一自然带在阳坡海拔较高,阴坡较低。
以上我们简要地分析了陆地环境的三种地域分异规律。实际上,世界上的任何事物有其一般性,也有它的特殊性。在地带性分异规律的基础上,陆地环境因为受到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因素的影响,也会出现一些不规律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非地带性。
地方性分异
——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自然因素的分布不具备地带性规律(无规律性分布),称非地带性因素
南北半球高纬地带的自然带的分布差异(海陆分布引起的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
南美安第斯山南段东西两侧
自然带分布的差异、绿洲(地形起伏引起地形雨、获得太阳光热等的差异)改变
洋流影响(暖流——增温增湿——自然带向较高纬延伸;寒流——降温降湿——自然带向较低纬度延伸)
天山山脉南北坡的差异
1
2
3
分布规律的表现
缺失
改变
斑状分布
地理
位置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气候
热量
水分
生物
土壤
陆地自然带
三、主要陆地自然带
自然带:由相应的气候、植被、土壤等共同形成的有一定 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环境的自然综合体。   名称以该自然带的植被来命名。
——差异性的表现
热带雨林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温带混交林和温
带落叶阔叶林带
苔原带
冰原带
荒漠带
热带草原带
温带草原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温带荒漠带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00
100
250
350
500
700
900
00
100
200
300
400
600
700
900
苔原气候
冰原气候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热带季雨林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
硬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苔原带
冰原带
温带草原带
温带草原带
自然带与气候、植被的关系(以北半球为例)
温带荒漠带
大陆西岸
大陆东岸
内陆
大陆西岸自然带 从低纬向高纬更替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热带季雨林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大陆东岸自然带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更替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冰原带
苔原带
大陆西岸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热带季雨林带
大陆东岸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森林带
温带草原带
温带荒漠带
自然带从沿海向内陆的更替(水分的影响)

10 °
20 °
30 °
40 °
60 °
70 °
90 °
70 °
50 °
35 °
25 °
10 °
0 °
80 °
80 °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 草原带
荒漠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大陆西岸
大陆东岸
大陆内陆
四、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因地制宜
1、湿润地区:
2、干旱地区:
3、草原自然带:
4、森林自然带:
5、湿地区域:
选择相应的适生树种,植树造林。
培育适应当地水分条件的灌丛群落。
退耕还草
退耕还林
退耕还湖
海洋
内陆
纬度地带分异
的表现形式:
经度地带分异
的表现形式: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从欧洲西海岸出发,沿北纬40 纬线向东前进,想一想,
自然景观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
森林
草原
荒漠
从亚欧大陆东西沿海到内陆降水量逐步降低
乞力马扎罗山的基带是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A
B
C
D
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
亚寒带针叶林带
热带雨林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E
热带草原带
练习: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冰原带
苔原带
大陆西岸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热带季雨林带
大陆东岸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垂直
地方性地域分异
纬度的
地域分

经度(干
湿度)的
地域分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分异规律
更替方向
分异基础
影响因素
南北方向上更替,东西方向延伸
热量
东西方向更替,南北方向延伸
水分
山地的
垂直地
域分异
从山麓
到山顶更替,沿等高线延伸
热量
水分
太阳辐射
海陆位置
海拔高度
地带性分异规律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