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11全国各地中考生物分类详解中考题库八生物圈中的人——循环

文档属性

名称 2008-2011全国各地中考生物分类详解中考题库八生物圈中的人——循环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1-09-08 11:19: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温馨提示:
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点击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可返回目录。
中考题库二 生物圈中的人——循环
考点一:血液
(2011年巢湖市)经医生确诊某患者为急性炎症,然后对他进行消炎治疗,没过多久就痊愈了,则下面能正确表示他体内白细胞数目变化的图像是(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白细胞数目)
A B C D
【解析】选D。本题是解读曲线题,考查白细胞的功能。急性炎症患者白细胞数量会急剧增多,经消炎治疗痊愈后白细胞数量恢复到正常水平。
2.(2011·甘肃兰州毕业考试)人体血液的组成是
A.血清和血细胞 B.血浆和血细胞 C.红细胞和白细胞 D.红细胞和血小板
【解析】选B。此题考查的是人体内血液的组成,较为简单。人体的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液中加入抗凝剂,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是血浆,主要成分是水,可以运载血细胞;下层是血细胞,由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
3、(2011·山东菏泽学业考)北京奥运会后,意大利自行车选手雷贝林被查出服用新型兴奋剂药物CERA,因而被取消竞赛成绩。这种新兴奋剂能够持续地促进红细胞的载氧能力,从而大幅度提高运动员的耐力。服用CERA后,在一定时间内,体内红细胞载氧能力变化的曲线图应该是( )
【解析】:由于CERA可以促进红细胞的载氧能力。因此,运动员服用CERA后,在一定时间内,体内红细胞的载氧能力会持续增加。在没有服用CERA时,红细胞也有一定的载氧能力,因此选项C是不正确的。     答案:B
4.(2011·山东聊城学业考)下图表示血液、血浆、血细胞二概念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解析】选B。血液包括血细胞和血浆两部分,各占一半左右,血细胞随着血浆在血管中完成循环流动。故此题应选B。
5.(2011淄博)小强同学在探究血液的成分时,将等量的新鲜鸡血分别放入A、B、C、D四支试管中。在A、D两支试管内加入抗凝剂,B、C不做上述处理。静置较长一段时间后,下列图示中正确的是
【解析】选A。考查血液的知识。血液中加入抗凝剂就不会凝固而是出现分层现象,上层是血浆,下层是血细胞。不加抗凝剂血液就会凝固,当血液凝固时,血块周围出现的淡黄色、透明的液体,叫血清。
6.(2011年苏州市)张大爷最近经常头昏、乏力,到医院做了相关检查,下表为部分检查结果(“+”代表检出,“—”代表未检出或微量)。则该患者
检查项目 检查报告 参考值(正常值)
血常规 红细胞(RBC) 4.8 男:4.0~5.5 ×1012
女:3.5~5.0 ×1012
白细胞(WBC) 16 4~10 ×109
血小板(PLT) 275 100~300 ×109
尿常规 蛋白质 — 未检出或微量
葡萄糖 + + 未检出或微量
血压 19.1/13.7 kpa 12~18.7/8~12 kpa
A.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 B.体内有炎症
C.血小板数量减少,并患有贫血 D.患有糖尿病和肾炎
【解析】选A、B。解读和识别血常规化验单,体验生活和科学的关系。重点看项目与检查报告,并与正常值进行比较即可判断被检病人健康与否。从表中看出,血压项高;白细胞高于正常值;尿中含糖高,所以此人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体内有炎症。
7. (2010·临沂学业考)小刚同学在探究血液的成分时,将新鲜的鸡血分别放入A、B、C、D四个试管内,在A、D两试管内加入了抗凝剂, B、C不做任何处理,静置较长一段时间后,下列图示中正确的是
【解析】选A。本题考查血液的分层和凝固。如果加入了抗凝剂,血液将出现分层现象,上层为血浆,下层为血细胞。如果没有加入抗凝剂,则血液会凝固成血块,表面析出的为
8(2010·菏泽学业考)小黄患急性炎症到医院就医,通过验血发现其血液中
A红细胞增多 B白细胞增多
C血小板增多 D血红蛋白增多
【解析】选B。本题考查人体血细胞的功能。A红细胞主要运输氧;B白细胞具有防御疾病的作用,体内有炎症时,白细胞数量增多;C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D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一种蛋白质,既易与氧结合又易与氧分离。
9(2010·巢湖学业考). 某同学不小心划破手指并少量出血,在伤口自动止血中起主要作用的血细胞是
A. 红细胞 B. 白细胞 C. 血小板 D. 吞噬细胞
【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血细胞功能的理解。人体的血细胞分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白细胞可以吞噬细菌,有防御疾病的作用;当血管破裂时,血小板就会在伤口处聚集成团,释放出一些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加速受损血管处的血液凝固,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10.(2009·福州学业考)血液中含水量最多并且与体内的物质运输有关的成分是 (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血液的组成成分。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中含有水量约占90%,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的废物等;红细胞能运输氧气,但含水少;白细胞的的作用是防御疾病;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11.(2009·江门学业考)血红蛋白的特性决定了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 )
A、运输氧气 B、运输二氧化碳 C、运输废物 D、运输营养物质
【解析】选A。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它的特性是在含氧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含氧量低的地方又容易和氧分离。
12.(2009·揭阳中考)人们到医院看病时,有时需要作血常规化验,医生判断患者体内是否有炎症时,是根据哪项数据高于正常值来作出判断的 ( )
A.白细胞 B.红细胞 C.血浆中的葡萄糖含量 D.血小板
【解析】选A。本题考查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及代谢废物。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其中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若红细胞数量少或血红蛋白含量少,会出现贫血症状。白细胞有防御疾病的作用,人体出现炎症时,白细胞数量会明显增多。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13.(2009·锦州学业考)下列具有运输氧气功能的结构是 (  )
A.白细胞     B.血小板       C.红细胞       D.血浆
【解析】选C。本题考查血液各成分的功能。白细胞能够吞噬病菌, 起到了防御、保护作用;血小板可以促进止血、加速血液凝固;红细胞内具有血红蛋白,能够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气结合,在氧气含量低的地方与氧气分离,故红细胞能够运输氧气;血浆则起到了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的作用。
14.(2009·龙岩学业考)细胞结构中有细胞核的血细胞是 ( )
A.神经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成熟的红细胞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对血细胞结构特点的识记与理解。白细胞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形状不规则,无细胞核,神经细胞不属于血细胞。
15.(2008·天津中考)长期在平原生活的人,到西藏的最初几天里,血液中数量会增多的细胞是(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巨噬细胞
答案:A
16.(2008·徐州中考)6.如下图,将新鲜的血液分别放入A、B、C、D四支试管中,其中A、B试管中不加任何物质,C、D试管中加入抗凝剂,静置24小时后,其中正确的图示是 ( )
答案:D
17.(2010·福州学业考)
【解析】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和血涂片的观察.(1)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其中红细胞的数量最多.显微镜下若物像不够清晰,应调节细准焦螺旋.(2)若显微镜的镜头上沾有污物,应用擦镜纸擦拭镜头.(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4)若将不同血型的血液混合,显微镜下会看到红细胞凝集,因此,输血时应以输同型为原则.
答案:(1)红细胞 (2)擦镜纸  (3)50  (4)同型
18.(2009·宁夏中考)下表是对某高校高三学生进行体检后,发现部分同学被检测指标出现异常(-表示无,+表示少量,++”表示大量)。据表分析回答:
样品 检测项目 部分学生检测结果 正常参考值范围
甲 乙 丙
尿检 葡萄糖 - - - -
蛋白质 ++ - - -
红细胞 + - - -
水 95 96 95 95~97(g/100ml)
无机盐 1.4 1.2 1.5 0.9~1.6(g/100ml)
尿素 1.9 1.8 2.0 1.8~2.0(g/100ml)
血检 白细胞 6.8 5.3 13.0 5.0~10.0(×109个/L)
红细胞 4.8 3.0 5.1 3.5~5.5(×1012个/L
血红蛋白 130 80 140 110~160(g/L)
(1)正常尿液中除了大量水外,主要还有 和 。
(2)甲的尿液中出 和红细胞,如果是肾脏有病变,那么可能的部位是肾脏的 处。
(3)医生依据乙血检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数值都偏低,判断他可能患有 。从平时的饮食方面,你给他的建议是 。
(4)丙自述体检时扁桃体发炎,至今“嗓子”还疼。血检显示 ,说明炎症任存在,还需继续治疗。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血检和尿检的化验单的解读。(1)由图中数据可知,尿液中含有大量的水、少量的无机盐和尿素。(2)当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原尿再经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正常尿液中不含蛋白质和血细胞。甲的尿液中有蛋白质和血细胞,说明肾小球或肾小囊壁发生病变。(3)(4)根据血检结果,对比三种血细胞的检测值和正常值,发现乙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数值偏低,说明乙贫血,应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品;丙白细胞数据大于正常值,说明体内有炎症。
答案:(1)无机盐 尿素 (2)蛋白质 肾小球( 如答肾小囊壁也得分)
(3)贫血 多食用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答出吃含铁或蛋白质丰富的食物、答出具体的含铁或蛋白质丰富的食物的名称、答出含铁丰富的食物如:黑木耳、海带、蘑菇、芹菜、韭菜、菠菜、洋葱等任意一种都得分)
19. (2009·黔东南州中考)右图是血涂片在显微镜下的一个视野图。(用图中序号号回答)。
① 当人被细菌感染而发炎时,图中____ ____的数目会显著增加。
②当图中___________数目明显下降时,会引起人体皮下出血。
③ 当图中_______数量过少时,会造成人体贫血。
④ 担负运输养料和废物功能的是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以识图形式考查血液的组成和功能。图中A为红细胞,B为白细胞,C为血小板数,D为血浆。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的主要功能室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及代谢废物;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期中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若红细胞数量少或血红蛋白含量少,会出现贫血症状,应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白细胞有防御疾病的作用,人体出现炎症时,白细胞数量会明显增多。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血小板数量过少时,容易一起人体皮下出血。
答案:①B ② C ③ A ④ D
考点二:心脏和血管
20.(2011·甘肃兰州毕业考试)血液流经人体内哪一器官后,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A.心脏 B.肾脏 C.肺 D.肝脏
【解析】选C。此题考查的是人体内血液循环的特点,难度较大。血液循环途径有两条:体循环和肺循环,经过体循环,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为含氧少的静脉血;经过肺循环之后,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为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21.(2011·福建福州学业考)人体内能进行物质交换的血管是( )
A.主动脉 B.肺静脉 C.上腔静脉 D.毛细血管
【解析】选D。此题考查的是血液循环中的交换场所,难度较大。在人体的血液循环过程中进行两次交换过程,一次是进行体循环时在组织处毛细血管进行的物质交换,血液由动脉血转变成静脉血;另一种交换在肺部的毛细血管进行的气体交换,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但不管是哪种交换过程,都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在毛细血管进行的交换过程。
22. (2011·湖北黄冈)依据下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y表示二氧化碳含量,则a→b→c可表示血液在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前后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B.若y表示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则a→b→c可表示剧烈运动前后血红蛋白的变化
C.若y表示人体内胰岛素含量,则a→b→c可表示健康人在进食一段时间后血液中胰岛素的变化
D.若y表示某粮库内种子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则种子储藏时在b点比c点的效果好
【解题思路】血液在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前二氧化碳的含量多,经过肺部的气体交换后变为含氧多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含量减少;经过剧烈运动后人体内血液循环速度加快,和氧血红蛋白和结合的速度加快,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减少;健康人在进食后一小时左右,胰岛素分泌增加,从而使血液中上升的血糖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种子释放量越大,说明呼吸作用越旺盛,消耗的有机物越多,越不利于贮存种子,故储藏时b点比c点的效果好。
【答案】D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综合识图的能力。综合性很强,难度较大。
23.(湘潭市2011)右图为小肠绒毛内的血管示意图,其中表示动脉的是
A.① B.②
C.③ D.无法判断
【解析】选A。判断动脉、静脉的依据是以心脏为中心看血流方向,离心血经过的血管是动脉,回心血经过的血管是静脉。具体本题是识图作答题,血液由主干流向分支的是动脉,由分支流向主干的是静脉。
24.(2011济宁)如右图所示,甲、乙、丙是人体内的三种血管,乙中血液流速最快,据此判断,血液在这三种血管中的流动方向是
甲 乙 丙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丙→乙→甲 D乙→丙→甲
【解析】选D。体内血流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由题干可知乙中血液流速最快是动脉,那么甲是静脉,丙是毛细血管。
25.(2011年苏州市)右图为某同学用丝带扎紧上臂的示意简图。发现丝带下方(近手指端)的血管①膨胀,血管②变扁;丝带上方的血管③膨胀,血管④变扁。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血管①、④是动脉
B. 血管②、③是静脉
C. 血管①中血液的含氧量比血管③低
D.血管④中血液的含氧量比血管②高
【解析】选
26.(2011年湖北省襄阳市)在我们身体里有遍布全身的大大小小的血管,血管里流动着血液。下图为人体内三种不同的血管,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所示的血管是 。
(2)血管中血液流动的动力来自 。
(3)如果乙血管受伤出血,应在受伤血管的 止血。(填“近心端”或“远心端”)
(4)若图中的“动脉”为肾动脉,则流入乙血管的血液中 会大量减少。
(5)某糖尿病患者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过高,可以通过注射 进行治疗。
(6)在消化、呼吸、泌尿等系统中,与甲管管壁结构特点相同的结构有 。(举一例即可)
【解析】本题以血管为依托考查有关知识,综合性强。涉及血管、血液、止血急救、糖尿病等。与自身生活实际联系密切。此题提示我们平常教学要多联系实际,注意相关知识的整合。
答案:(1)毛细血管 (2)心脏 (3)远心端(4)尿素和氧气(5)胰岛素(6)肺泡、小肠绒毛、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
27(2010·福州学业考)
【解析】选C。图中①为静脉、②为动脉、③为毛细血管.人体的血液由动脉流入毛细血管,由毛细血管流入静脉.
28.(2010·济宁学业考)护士在给病人打点滴时,常用橡胶软管扎紧手的腕部,这时会发现橡胶软管上方(靠近肢端一方称下,近心端称上)的血管变化情况是血管①变得扁起来,在橡胶软管下方发现血管②膨胀起来,这时护士将针头插入膨胀起来的血管中。试判断血管①②依次是
A.动脉、静脉 B.静脉、动脉 C.静脉、静脉 D.动脉、动脉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静脉的血流特点。由于静脉把血液由全身各处流回到心脏,所以扎紧后近心端扁起来,远心端膨胀。
29(2010·福州学业考)
【解析】选B.本题考查瓣膜的功能.在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房室瓣向心室开放,保证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而不能倒流.
30.(2009·宜兴学业考)在构成人体心脏的四个部分中,将血液送入主动脉的是 ( )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
【解析】选B。此题考查与人体心脏相连的血管及各血管的功能。“房连静、室连动”:左心房连肺静脉,右心房连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主动脉,右心室连肺动脉。动脉是将心脏的血液流向全身各处的血管,静脉是将全身各处的血液流回心脏的血管
31. (2009·淮安中考)观察下面人的心脏内部结构示意图,心脏分为四个腔,图中①和②所指的腔分别是 ( )
A. 右心房、左心室 B.左心室、右心房
C.右心房、动脉腔 D.静脉腔、左心室
【解析】选A。此题考查的是心脏的结构。我们知道,只有同侧的心房和心室是相通的,从图形中可以看出①和右心室相通,而且在都在心脏的右侧,所以我们由此可以判断①是右心房;②和左心房相通,位居心脏的左侧,故②是左心室。
32.(2009·淮安中考)心脏属于人体的循环系统,循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 )
A.排出代谢废物 B.进行物质运输
C.吸收营养物质 D.调节生命活动
【解析】选B。此题考查的是循环系统的主要功能。主要功能是运输体内的物质,物质运输,即将消化系吸收的营养物质和肺吸收的氧运送到全身器官的组织和细胞,同时将组织和细胞的代谢产物及二氧化碳运送到肾、肺和皮肤,排出体外,以保证机体新陈代谢的不断进行。
33.(2009·茂名中考)肌肉注射某种药物,若跟踪检查,在心脏中首先发现这种药的部位是( )
A.左心房 B.右心室 C.左心室 D.右心房
【解析】选D 此题考查血液循环。肌肉注射药物,被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上、下腔静脉与右心房相连。故首先在右心房发现这种药物。
34.(2009·龙岩学业考)血管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下面对静脉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运输静脉血的血管 B.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位的血管
C.将血液从身体各部位输送回心脏的血管 D.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的血管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对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概念和特点的识记与理解。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部位的血管,静脉则是把血液从全身各部位输送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的血管,其管壁薄、官腔最小,血流速度最慢,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充分的物质交换,动脉和静脉是根据血液流向定义的,与其内流动的血液成分无关。
35.(2009·沈阳结业考)动脉损伤比静脉损伤更为危险,其原因是 ( ) A.动脉血压力高而流速快 B.动脉内血液含营养物质多 C.动脉内血液含氧气比较多 D.动脉管壁厚不易愈合【解析】选A。此题考查血管的特点。动脉是把心脏的血输送到全身各处的血管,其管壁厚、弹性大、管腔小、血流速度快、血压大。而静脉是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的血管,其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血流速度较慢、血压小。所以动脉出血压力高流速快。36.(2009·徐州中考)图2中D处血液的特点及其将要进入的血管分别是( ) ( )
A.含氧多 主动脉 B.含氧多 肺动脉
C.含氧少 主动脉 D.含氧少 肺动脉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经过心脏各腔血液的特点及各腔血液将要
进入的血管。图中D是左心室,血管中是含氧多的动脉血,将流入主动脉;
A是右心房,接受来自上、下腔静脉的含氧少的静脉血;B是左心房,
接受来自肺静脉的含氧多的动脉血;C是右心室,血管中是含氧少的静脉血,
将流入肺动脉。
37.(2009 德州中考)右图为人体某处的血管结构和血流方向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若b为消化道壁毛细血管,则a内流静脉血,c内流静脉血B.若b为肾小球,则a内流动脉血,c内流静脉血C.若b为组织内的毛细血管,则a内流静脉血,c内流动脉血D.若b为肺部毛细血管,则a内流静脉血,c内流动脉血【解析】选D。此题考查了对人体内的气体交换一部分知识的理解。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分析:
⑴基本知识点分析:人体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经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经过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血液由动物血变成静脉血。血液在肾小球内没有发生气体交换,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内都是动脉血。⑵选项及图示分析:若b为消化道壁毛细血管,则a内流动脉血,c内流静脉血;若b为肾小球,则a内流动脉血,c内流动脉血;若b为组织内的毛细血管,则a内流动脉血,c内流静脉血;若b为肺部毛细血管,则a内流静脉血,c内流动脉血38.(2008·泰州中考)人体血管中,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 ( )
A.小动脉 B.小静脉 C.四肢静脉 D.毛细血管
答案:D
39.(9分)(2010·聊城学业考)图l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材料的处理,图2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像,请根据实验的方法步骤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湿棉絮包裹在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在实验观察过程中,应时常往棉絮上滴加___ ,这样做的目的是 。
(2)通常情况下,使用 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3)图2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你认为[1]是 血管,判断主要依据是 ____。[2]是 血管,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3]是 血管,判断的主要依据是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实验步骤的理解及血管的判断。
(1)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溶于水中的氧气,所以为了小鱼的正常呼吸,在实验过程中要用湿棉絮包裹在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并且时常往棉絮上滴加清水。
(2)本实验只是观察血液的流动情况,现象明显,通常情况下,使用低倍显微镜观察。
(3)识别三种血管的方法:
(1)根据血流方向,即血流方向应为:动脉→毛细胞血管→静脉。
(2)根据血管是分支还是汇总
①动脉:血管逐渐分支,血液由心脏通过动脉流向全身各处,
图示为:
②静脉:血管逐渐汇总,血液通过静脉由全身各处流回心脏,
图示为:
③毛细血管: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
所以【1】是动脉,【2】是毛细血管,【3】是静脉。
答案:(1)清水 保证小鱼正常呼吸 (2)低 (3)动脉 血流方向是由主干流向分支 毛细血管 红细胞单行通过 静脉 血流方向是由分支流向主干
40.(2009·福州学业考)在你生命的每一秒钟,心脏都让你的血液不停地循环流动。请据图1回答问题。
(1)心脏主要由 组织构成。
(2)心脏的四个腔中,心壁最厚的是   ,
它能将血液泵向全身。
(3)在心房和心室之间有瓣膜,它能保证血液
在心脏中的流向是( )
A.左心房 左心室 B.左心室 左心房
C.左心房 右心房 D.左心房 右心室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心脏的结构特点。(1)心脏是由肌肉组织构成的器官,心肌的收缩舒张使心脏推动血液在全身循环流动;(2)心脏内有四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四腔的壁厚薄不同,这和它们的功能有关,心房收缩可将血液送至心室,距离很近,所以心房壁比心室壁薄;左心室收缩能将血液运到身体各处,右心室收缩将血液送到肺部,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比右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远,所以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厚;(3)正常情况下,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
答案:(1)肌肉 (2) 左心室 (3)A
考点三:血液循环
41、(2011·山东菏泽学业考)(8分)下面是人体部分血液循环与肾单位模式图,阿拉伯数字表示人体的某些器官或结构。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6 ]内的血液达到心脏时,首先流入 (填心脏的结构名称)。
(2)图中[5]内的血液比[4]内的血液中大分子物质浓度明显升高,这与 作用有关系;[3]内的血液比[2]内的血液成分明显减少的物质有 。
(3)气体进出结构[1],必须通过 作用完成气体交换,在此过程中血液成分发生的显著变化是 。
(4)氧气进入血液后与 结合,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各 参与分解有机物,为其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5)某人患阑尾炎时 ,在其血常规化验单中,数目明显增多的项目是 。
【解析】:这是一道综合性的题目。(1)图中6为体循环的静脉血管,静脉血在循环中首先进入的是心脏的右心房。(2)图中5为出球小动脉,4为入球小动脉,由于肾小球有过滤作用,血液中的大分子物质不能滤过,可是水分等小分子物质可以滤过,因此从肾小球流出进入出球小动脉的血液中,大分子物质由于水分的减少而浓度明显升高;图中3为肾静脉,2为肾动脉,血液流经肾脏时,肾脏可以把血液中的一些废物形成尿液排出,因此从血液从肾脏经肾静脉流出时,血液中的尿素等废物明显减少。(3)图中1为肺,气体进出肺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完成的,经过肺内的气体交换,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丰富的动脉血。(4)进入血液中的氧气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的组织细胞被利用。(5)当人体内患有炎症时,血液中的白细胞数目会明显增多,以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等,对人体起到保护和防御作用。
答案:(1)右心房 (2)肾小球的过滤 尿酸等 (3)气体扩散 静脉血成为动脉血 (4)血红蛋白 组织细胞 (5)白细胞
42.(2011泰安市)下图为人体血液循环模式图,请完成以下问题:
(1)体循环相对于肺循环运输血液的距离较远,所以[ ]________(括号内填序号,横线上填结构的名称,下同)壁比[ ]_________壁厚,肌肉收缩更有力。
(2)在血液过程中,为防止血液倒流,在心房与心室之间有_________,心室与动脉之间有_________,四肢的静脉中还具有_________。
(3)在肺循环过程中,当血液流经[ ]__________时,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从而使人体获得氧气。
【解析】选本题以血液循环图解为依托,综合考查了有关心脏结构、血液循环、瓣膜、体内气体交换等知识。体循环的起点是左心室相对于肺循环运输血液的距离较远,所以左心室的壁最厚。房室瓣、 动脉瓣 、静脉瓣三种瓣膜的作用都是防止血液倒流。
答案:(1)3 左心室 4 右心室 (2)房室瓣 动脉瓣 静脉瓣 (3)肺部毛细血管 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43.(2010·苏州中考改编) 己知空气主要是由78%的氮气21%氧气、以及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组成的混合物。下图为淀粉消化后的终产物a进入血液循环,并进入组织细胞进行代谢及其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示意图。图中d代表进入肾小囊的物质,e代表肾小管中回到血液中的部分物质,f代表经尿道排出的物质。正常的人体中,有关这三种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d物质含有蛋白质、葡萄糖、水、无机盐、尿素
B.e物质含有葡萄糖、水、无机盐等
C.f物质含有水、无机盐、尿素
D.三种物质,都不含有红细胞
【解析】选A。本题综合考查对人体内物质循环的理解。d代表进入肾小囊的物质,是原尿,原尿的成分是葡萄糖、水、无机盐、尿素等小分子物质,但正常情况下不含有大分子的蛋白质和红细胞。e代表肾小管中回到血液中的部分物质,肾小管重吸收的物质是全部葡萄糖、部分水和无机盐。f代表经尿道排出的尿,只有水、无机盐、尿素等代谢废物。
44.(2009·江门学业考)肌肉注射青霉素后,青霉素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头部,至少要经过心脏的次数是
( )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解析】选B。本题考查血液循环的途径。肌肉注射青霉素后,青霉素通过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再依次经过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室、主动脉、头部动脉、头部毛细血管,至少两次经过心脏。
45.(2009·锦州学业考)下列结构中流动脉血的是 (   )
A.上腔静脉      B.肺动脉       C.右心室       D.肺静脉
【解析】选D。本题考查血管中血液的类型。肺静脉中的血液是由肺部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汇集而来流入左心室的,在肺泡处,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进行了气体交换,肺泡中的氧气进入毛细血管中的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因此,当血液流经肺后,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减少,氧气增多,血液变成动脉血。即肺静脉中流的是动脉血。
46.(2009·聊城中考)右图为人体血液循环过程中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如果I代表肺泡问的毛细血管,Ⅲ代表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则该物质最可能是 (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养料 D.废物
【解析】选A。本题主要通过视图考查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在人体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经过肺部毛细血管时,由于肺泡中含氧气多,含二氧化碳少;血液中含二氧化碳多,含氧气少,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血液中氧气增多;当血液流经组织间的毛细血管时,由于血液中含氧气多,含二氧化碳少,组织细胞中含二氧化碳多,含氧气少,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血液中氧气减少。在血液循环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与氧气相反,养料和废物的含量主要在小肠毛细血管、身体各器官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肾脏、皮肤等处发生变化。
47.(2009·临沂中考)右图中①②③④代表人体心脏的四个腔,⑤⑥⑦⑧⑨⑩代表血管;实线表示动脉血在血管中的流动,虚线表示静脉血在血管中的流动。体循环的途径正确的是 ( )
A.④→⑩→⑨→⑧→①
B.③→⑤→⑥→⑦→②
C.②→④→⑩→⑨→⑧→①→③
D.①→③→⑤→⑥→⑦→②→④
【解析】选A. 本题主要考查血液循环的路线与血液的变化。体循环的起点是左心室,终点是右心房,在全身的毛细血管网处进行了物质交换,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48.(2009株洲中考)从人体手臂的两根不同血管中抽得血液,测定其中的氧气(O2)、二氧化碳(CO2)的相对含量如右图所示,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是动脉血 B.乙呈鲜红色
C.甲是从静脉中抽取的 D.乙是从动脉中抽取的
【解析】选A。本题考查动脉血与静脉血的区别。动脉血含氧多、颜色鲜红,静脉血含氧少、颜色暗红。手臂上的两根不同血管都属于体循环的血管,其中动脉血管中流动脉血,静脉血管中流静脉血。从图中可见,甲含氧多应为动脉血,乙含氧少应为静脉血。甲来自动脉血管,乙来自静脉血管。
49.(2009·济宁中考)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流动的正确方向是 ( )
A. 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B. 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
C. 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 D. 心房→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室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血液流动的方向。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右心室→肺肺动→肺部的毛细血管→脉静脉→左心房。由此可知不管是体循环还是肺循环,血液在心脏和血管内流动的规律可提炼为: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50.(2008·天津中考)小明患了急性肠炎,医生在他的上臂静脉注射消炎药物进行治疗,请问药物到达患病部位需要经过心脏的次数是 ( )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答案:B
51.(2008·济南中考)从手腕静脉处给胃炎病人注入药液,药液由手腕到达胃所经过的循环路线是
①肺动脉 ②肺静脉 ③左心房 ④左心室 ⑤右心房 ⑥右心室 ⑦主动脉
A.③→④→①→②→⑤→⑥→⑦   B.③→④→⑤→⑥→⑦→①→②
C.①→②→③→④→⑦→⑤→⑥   D.⑤→⑥→①→②→③→④→⑦
答案:D
52. (2010·济宁中考)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灾区群众与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全力抢救被困人员。请你用所学的知识根据下图,回答在地震中对伤员的救援和处理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1)地震发生后,无论是自救还是他救,都必须首先保证 (填字母)的顺利进行,以满足身体对 的需要。
(2)长时间被埋但却幸存下来并成功获救的人,有的在被埋期间饮用自己的尿液来维持生命,因为尿液中含有 。
(3)若给伤员静脉注射药物,则药物最先到达心脏四腔中的 (填序号)。
(4)某伤员失血过多,需要大量输血,验血得知其血型为O型,医生应给他输入 型血。
【解析】本题考查呼吸、循环的知识。地震发生后,无论是自救还是他救,都必须首先保证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的顺利进行,即A过程,以满足身体对氧气的需要。尿液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可以用来饮用来维持生命进行自救。若给伤员静脉注射药物,药物会随血液循环首先进入右心房。输血时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答案:(1)A 氧气 (2)水(或水和无机盐)
(3)1 (4)O(或同型血)
53.(2009·广东中考)右图为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图中下列标号中结构名称:A :E 。
(2)通过F处气体交换后,血液由 血变成 血。
(3)临床上常给肺炎病人点滴青霉素,青霉素随着血液的流动
最先到达心脏的 。(只填字母代号,不能填结构名称)
(4)被子植物的茎中也有在功能上类似血管的结构,请写出这些结构的名称 和 。
【解析】本题考查血液循环的途经。(1)图中, A为左心室, B为右心室,C为右心房,D为左心房,E为肺动脉,G为肺静脉,I为主动脉, J为上下腔静脉,体循环的路线为:A→I → H→M → N →J → C,B →E →F→G→D,当血液流经F肺部毛细血管时,肺泡中的氧气扩散到血液中,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中,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临床上常给肺炎病人点滴青霉素,药物滴入静脉后,依次经过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由主动脉的分支到达有炎症部位。可见,药物首先到达的是【C】右心房;被子植物中输送养料的结构有两种:向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的是导管,向下输送有机物的是筛管。
答案:(1)A 左心室 ; E 肺动脉 (2)静脉 、动脉(3)C(4)导管和筛管(或筛管和导管)
54.(2009宜兴学业考)下图是人体内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的问题:
(1)图中血管是_______血管,你的判断理由是 。
(2)图中X表示的气体是_______ ,Y表示的气体是_ 。
(3)Y气体是人体细胞的 作用释放,该作用的重要意义是为生命活动提供 。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毛细血管的特点和血液与组织间的物质交换知识。图中的血管中的红细胞是单行通过的,以此可以判断该血管是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壁薄、血流速度慢,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物质交换。血液中红细胞携带氧,组织细胞生命活动通过呼吸获得能量,并产生了二氧化碳。这样血液和组织液中氧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就有所不同,从而发生了扩散作用,氧气扩散到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血液。
答案:(1)毛细 红细胞呈单行通过(或答血管壁由一层细胞组成)(2)氧气 二氧化碳(3)呼吸 能量
55. (2009·恩施中考)图3为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和尿液形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某人患膝关节炎,医生采用上肢静脉输液的方法进行治疗。输液一段时间后,在患者尿液中也检测到药物。根据上图,请指出血液中的药物排出经过的途径是:上腔静脉→ →右心室→肺动脉→肺内毛细血管→ →左心房→左心室→ 主动脉→ 肾动脉→ → →肾小管→收集管→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⑵医生对该病人进行输液治疗的同时,还给病人开了口服中药进行治疗。请问中药有效药物成分最先进入本题血液循环示意图的 (填图中血管名称)。
⑶医生对该病人进行上述方法治疗的同时,还用一种中药膏外敷在病人的膝关节,并用一种可以发热的灯具对着膝关节进行烘烤。请问这种外敷的中药膏中的药物有效成分是如何穿透皮肤进入发病部位的?

⑷上述用发热的灯具对着膝关节进行烘烤对治疗关节炎有何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人体的血液循环。解答本题需要正确认识知识点:①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和血液成分的变化,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动脉、毛细血管网、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口服中药后,药物首先被小肠吸收,进入小肠内的毛细血管内;外敷要主要通过皮肤中的一些腺体,如汗腺、皮脂腺向内渗透;用发热的灯具对着膝关节进行烘烤,主要是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和扩散。
答案:(1)右心房 肺静脉 肾小球 肾小囊 (2)肠壁毛细血管(3)药物通过皮肤表面的汗腺和皮脂腺的导管及毛孔向内渗透的(符合题意给分)(4)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或者微循环);可以促进皮肤的汗腺、皮脂腺及毛孔扩张,有利于药物向内渗透.(答对其中任意一点或全对都给分)
考点四:血型和输血
56. (2011·福建福州学业考)献血能够挽救更多的生命。下列有关献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B.任何人都可以参加献血
C.提倡公民自愿献血 D.一次献血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解析】选B。此题考查的是关于人体献血应注意的问题,难度中等。我国提倡公民自愿献血,但是献血的人群必须是健康的成年人,即18~55周岁的成年人都有献血资格。
57.(2009福州学业考)当A型血的人失血过多,抢救时应该给他输入 ( )
A.A型血 B.B型血 C.AB型血 D.O型血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输血的原则。ABO血型系统将人的血型分为四种类型:A型、B型、AB型和O型。一般来说,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即:A型→A型,B型→B型,AB型→AB型,O型→O型;紧急情况下,如果找不到同型血,O型血可以少量地输给其他三种血型的病人,AB型血的病人原则上可以接受所有血型的血。
58.(2009·宁夏中考)在ABO血型系统中,下面四种输血方案,最佳的是 ( )
A.O型血输给A型血患者 B. O型血输给AB型血患者
C.O型血输给B型血患者 D. AB型血输给AB型血患者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输血的原则。ABO血型系统将人的血型分为四种类型:A型、B型、AB型和O型。一般来说,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即:A型→A型,B型→B型,AB型→AB型, O型→O型。在紧急情况下,如果找不到同型血,O型血可以少量地输给其他三种血型的病人,AB型
血的病人原则上可以接受所有血型的血。
59.(2009.沈阳结业考)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不会影响健康的献血量是 ( ) A.800mL~1000mL. B.200mL~400mL C.1200mL~1500mL. D.4000mL~5000mL【解析】选B。无偿献血是每个18~55周岁健康公民对社会应尽的义务,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 mL~4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60.(2009·沈阳结业考)有一个AB血型的人急需输血,现在血库中存有下面四种血型的血浆,应该选择
( ) A.A型 B.B型 C.AB型 D.O型【解析】选C。人体血型有四种类型:A型、B型、O型、AB型。一般来说,输血时以应输同型血为原则。若找不到同型血,O型血可以少量的输给其他三种血型的病人。61.(2009·宜春中考)市人民医院妇产科一产妇急需输血,她本人是AB型血。在下列供血中,她应该输入血型为的血液 ( )
A.AB型 B.O型 C.A型 D.B型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了对血型与输血原理的理解与应用。人类的ABO血型系统分为A型、B型、O型和AB型四种类型,分类依据是红细胞所含的凝集原,A型红细胞含有A凝集原,血清中含有抗B凝集素,B型红细胞含有B凝集原,血清中含有抗A凝集素,O型红细胞不含凝集原,血清中含有抗A和抗B凝集素,AB型红细胞含有A凝集原和B凝集原,血清中不含凝集素;产妇为AB型血,故应给她输入AB型血,异型间输血,血型不和易发生凝血反应,为了安全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本题易误选B项O型血,在没有同型血的情况下,也可输入少量的O型血进行抢救。
62.(2008·盐城中考)汶川地震导致大批人员伤亡,抢救急需大量AB型的血液。下表为四名志愿者的血型鉴定结果,其中符合要求的是 ( )
答案:D
63.(2008·苏州中考)如果输血时血型不符,则单独输入少量的红细胞时会出现 ( )
A.白细胞凝集成团 B.血浆凝集成团 C.红细胞凝集成团 D。血液凝固
答案:C
64.(2008·广东联赛)在通常情况下,由于考虑到人类的血型系统种类较多,为了慎重起见,即使在ABO .型相同的人之间进行输血,也应该先进行交叉配血实验,即把献血者的红细胞和受血者的红细胞分别与对方的( )进行配血实验,只有在两种血型配合实验中都没有凝聚反应,才是配合相合,而可以进行输血。
A.血液 B.血浆 C.血清 D.红细胞
答案:B
丝带




图2
a
b
c
图1
图3
有凝集现象 无凝集现象 无凝集现象 有凝集现象
无凝集现象 有凝集现象 无凝集现象 有凝集现象
① ② ③ ④
志愿者
A型标准血清
B型标准血清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