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11全国各地中考生物分类详解中考题库二 严整的生命结构

文档属性

名称 2008-2011全国各地中考生物分类详解中考题库二 严整的生命结构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1-09-08 11:20: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温馨提示:
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点击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可返回目录。
中考题库二 严整的生命结构
考点一: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1.(2011·甘肃兰州毕业考试)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若要转换物镜,需要调节( )
A.转换器 B.光圈 C.反光镜 D.目镜
【解析】选A.此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用法,较为简单。物镜安装在转换器上,在更换物镜时,需要转动转换器。光圈和反光镜的功能是调节光线的强弱;透过目镜可以观察到视野内的物像。
2.(2011·福建福州学业考)在下列镜头的组合中,看到细胞数目最多的是( )
A.目镜5×、物镜5× B.目镜10×、物镜10×
C.目镜5×、物镜10× D.目镜10×、物镜15×
[解析]选A。此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使用方法,难度中等。物像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倍数越大,观察到的范围越小,细胞数目越少、细胞体积越大;反之,倍数越小,观察到的范围越大,细胞数目越多、细胞体积越小。故A选项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
(2011·山东东营)7.如右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何图形,要将图甲转换成图乙,载玻片移动方向和视野内的明暗变化是( )
A.左下方 变亮 B.左下方 变暗 C.右上方 变亮 D.右上方 变暗
【解题思路】乙图中的物像在甲图中的右上方,要想移动标本成为乙图中的中央位置,因为物像移动的方向和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故载玻片应向右上方移动;由甲变为乙图中放大的物像,需要更换高倍物镜,高倍物镜的透光孔小,故透过的光线减少,视野变暗。
【答案】D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要搞清显微镜的用法,另外还要多进行实验操作。难度中等。
3. (2010·巢湖学业考)在载玻片上面画一个“↗”符号,用低倍镜观察时,在视野内所见的图像是( )
A. ↘ B. ↖ C. ↙ D. →
【解析】选C。本题考查显微镜成像原理。显微镜下的物像为倒像,“↗”符号旋转180°就是所见的图像即↙
4.(2010·济宁学业考)下图中①和②为物镜长度,③和④为目镜长度,⑤和⑥为物像清晰时物镜与装片的距离。在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如想在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最多,其正确组合应是( )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④⑤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显微镜的构造和成像特点。
(1)显微镜的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2) 放大倍数越大,物像离装片越近,反之越远。
(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细胞数目越多,视野越亮;反之,细胞数目越少,视野越暗。
5.(2010·枣庄学业考)当显微镜视野过暗时,应该怎样调亮( )
①选用大光圈 ②选用小光圈 ③选用平面反光镜 ④选用凹面反光镜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显微镜的操作方法。当显微镜过暗时,即进入光线较少,调亮的方法是:选用大光圈和凹面镜,使进入显微镜的光线增加;反之,当显微镜的视野过亮时,应限制光线进入显微镜,使视野变暗的方法是选用小光圈和平面镜。
6.(2010·潍坊学业考)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显微镜视野内观察到的物像是“bpdq”,则载玻片上的实物为 “bpdq”
B.下降显微镜镜筒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物镜
C.在安放显微镜时,应把显微镜放在离实验桌左边缘7厘米左右的地方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对被观察物体长或宽的放大倍数
【解析】选A。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显微镜下所呈的像为倒像,即所呈物像为所观察物体的左右颠倒和上下颠倒.显微镜视野内观察到的物像为"bpdq"则载玻片上的实物应为"qdpb"
7.(2009·福州学业考)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固定装片用到的结构是 ( )
A.粗准焦螺旋 B.压片夹 C.反光镜 D.细准焦螺旋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显微镜的各部分结构的作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的升降范围大;细准焦螺旋使镜筒的升降范围小;压片夹可以固定装片;反光镜可反射光线并能调节光线的强弱。
8.(2009·恩施中考)某同学在一个视野中看到一行细胞(图1),此时显微镜镜头的读数是“10×”和“10×”,如果将镜头换成“10×”和“20×”,那么在一个视野中可以看到的细胞数目是 ( )
A.1个 B.2个 C.4个 D.8个
【解析】选C。本题考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物像的关系。显微镜镜头的读数是“10×”和“10×”,放大倍数是100倍,当换用“10×”和“20×”的镜头时,放大倍数是200倍,这样细胞的体积增大一倍,但细胞的个数减少一倍。
9.(2009·沈阳结业考)用下列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的显微镜可能是哪一
台 ( )A.目镜5×、物镜8×的显微镜 B.目镜10×、物镜40×的显微镜C.目镜15×、物镜10×的显微镜 D.目镜20×、物镜45×的显微镜【解析】选A。此题考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和物像特点的知识。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所用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在使用显微镜的时候,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物像的体积也越小,细胞的数目就越多。
10.(2009·济宁中考)当低倍镜换为高倍镜后 ( )
A.细胞数量变多,视野变暗 B.细胞数量变多,视野变亮
C.细胞数量变少,视野变暗 D.细胞数量变少,视野变亮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对显微镜操作的识记。显微镜在高倍镜和低倍镜下视野的比较如下表:
状态 视野亮度 细胞数目 细胞大小
低倍镜 较亮 多 小
高倍镜 较暗 少 大
注:显微镜视野的大小是一定的,所以放大倍数小看到的细胞个数就多。
11.(2009·山东中考)小强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洋葱表皮细胞后,兴奋地向同学描述,并把显微镜轻轻挪动给同组同学,但别人却看不清物像。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 )
A.没有调节粗准焦螺旋 B.射入光线发生改变
C.显微镜的物镜转换了 D.光圈的大小改变了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对显微镜操作的识记。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⑴现象分析:小强由于挪动显微镜看不清物像。⑵原因分析:①物镜、光圈、反光镜不在一条直线上,导致看不到物像;②调节显微镜的准焦螺旋导致看不清物像。⑶结论:由于小强只是把显微镜挪动了,没有进行其他的操作,因此选项ACD错误。
12.(2009·威海中考)小华习惯用右手写字,下图能表示她使用显微镜观察的正确方法是( )
答案:B
13.(2009·江门学业考)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里观察到的图形从甲转为乙,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调节光圈 ③转动细准焦螺旋 ④转动转换器⑤移动装片
甲 乙
A.①→②→③→④ B.⑤→③→②→④
C.⑤→①→②→④ D.⑤→④→②→③
【解析】选D。本体主要考查显微镜的使用。观察时应先移动装片使一个物象移到视野的中心,再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换用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使视野变亮,最后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
14.(2009·潍坊学业考)下图所示为显微镜视野内某生物体所处位置及运动路线,则此生物体的实际位置及运动路线应为 ( )
【解析】选A。本题考查显微镜成像原理。显微镜下的物像为倒像,视野中物像是倒立的逆时针运动,则标本应该是正立的逆时针运动,即把像旋转180度的状态。
15.(2009·宜春中考)使用显微镜时,要把视野中的物像“P”从图甲所示状态转化为图乙所示状态,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
A.先将玻片标本往右上方移动;再转动转换器,把高倍物镜换成低倍物镜
B.先将玻片标本往左下方移动;再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
C.先将玻片标本往右上方移动;再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
D.先将玻片标本往左下方移动;再转动转换器,把高倍物镜换成低倍物镜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对显微镜成像特点和物镜放大倍数与物像特点的理解与应用。显微镜成倒像,因此物与像的移动方向刚好相反,物镜放大倍数越大,物被放大的越大,成像越清楚。本题甲图中物像偏在视野的左下方,移到视野中央,物像应该向右上方移动,标本应该向其相反方向移动,即向左下方移动。两图中的物像相比,甲图中的物像较小,不够清晰,是低倍镜下的物像,乙图中的物像大而清晰,是高倍镜的物像。本题易错选C项,认为物像和物的移动方向一致。
16.(2009·临沂中考)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下述四个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应是 ( )
①转动遮光器,使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③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  ④转动反光镜调出一个白亮的视野 
A.①③②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②①  D.③②①④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对光的过程。显微镜对光时要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调节。先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再转动遮光器,使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然后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最后转动反光镜调出一个白亮的视野。
17.(2010·济宁中考)现有一台显微镜,配有两个物镜A(10×)、B(40×)和两个目镜C(5X).D(lOX):
(1)对光时,应选用的物镜是 。(填字母)
(2)若要在显微镜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择的目镜和物镜是 。
(填字母)
(3)将写有字母“p”的透明胶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将会看到的物像是 。
【解析】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及成像特点。显微镜对光时应选用低倍物镜,故应选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细胞体积越小,视野内的细胞数目越多,故用C、A组合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显微镜成倒像,故“P”字母的物像是“d”。
答案:(1)A (2)C、A(缺一不得分) (3)d
18. (2009 黔东南州中考)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看到的物像如图中①所示,若要观察的物像达到如图中②所示效果,他应将装片向 移动。当他画出其中的一个细胞,在画细胞核时,不能涂抹或用阴影表示,而应该用疏密不同的 表示。
【解析】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及生物图的画法。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为倒像。题中图①中物像偏右下方,则实际玻片标本偏左上方,需要将玻片标本向右上方移动;画生物图时,一般用3H铅笔,图中较暗的部分用细点表示,在图的右侧引出水平线标注各结构名称,在图的下方写出所画结构的名称。
答案:右下 细点
19. (2009 德州中考)请回答下列显微镜操作的有关问题:
(1)右图是显微镜的目镜、物镜及观察到清晰物象时物镜与玻片间的距离。使用上述物镜和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时,为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其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 ,物镜与玻片间的距离应该是图 。
(2)右图为显微镜观察到的两个视野,其中甲为主要观察对象,当由视野①变为视野②时,操作方法是

(3)右图为A、B两位同学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的效果图,你认为 同学的观察效果好。另一同学效果欠佳是因为装片中有 ,要想不出现这位同学视野中不正常的情况,盖玻片时

【解析】此题考查了显微镜的使用及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方法,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⑴基本知识点分析:通常情况下,显微镜的高倍物镜较低倍物镜长度要长,而高倍物镜较低倍物镜长度要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物像越大,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量就越少,反之,放大倍数越小,所看到的物像就越小,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量就越多;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应将物像调到视野的中央,显微镜下成的像是倒像,像的移动方向和装片的移动方向正好相反。⑵题干及问题分析:镜头图中①②有螺丝说明是物镜,②比①长说明②是高倍物镜,①是低倍物镜;③④无螺丝说明是目镜③比④短说明③是高倍目镜,④是低倍目镜。①④组合放大倍数最小,所观察到的物像就最小,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量就最多,物像与玻片的距离为⑥;物像甲位于视野左方,若要移到视野中央,物像要向或移动,所以要向左移动装片;B同学观察效果好,A同学的视野里含有气泡,要避免这种情况的产生应在制临时装片时,将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将另一侧慢慢放下。
答案:(1)④和①  ⑥(2)将装片向左平行移动(3)B 气泡 将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将另一侧慢慢放下
考点二:观察动植物细胞的结构
20.(2011·福建福州学业考)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在载玻片中央滴生理盐水 B.用镊子撕取洋葱鳞片叶内表皮
C.盖盖玻片时一侧先接触水 D.用碘液染色
【解析】选A.此题考查的是制作洋葱鳞片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的过程,难度中等。在载玻片中央滴加清水而不是生理盐水,如果滴加生理盐水,导致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失水,不能保持细胞原有的形态,无法真实地观察到细胞结构。
21.(2011·甘肃兰州毕业考试)右图是成熟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对细胞有保护和支持作用的结构是[①] 。
(2)水稻苗吸收含硅的无机盐多,而吸收含钙的无机盐少,主要是因为 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3)储存遗传信息的结构是[④] 。
(4)在有氧的情况下,能将有机物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有机物中的能量供细胞利用的结构是[⑥] 。
(5)切洋葱时闻到一种辣味,该物质存在于[⑧] 中。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是植物细胞的结构及其功能,难度中等。从图中可以看出,①是细胞壁,对细胞起到支持和保护作用;②是细胞膜,除了具有保护作用以外,还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③是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也是绿叶成为绿色的主要原因;④是细胞核,里面有主要的遗传物质;⑤是液泡,里面有细胞液,植物细胞的气味和味道等物质都存在于细胞液中;⑥是线粒体,这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共有的结构,和呼吸作用有关,在有氧的情况下,线粒体能将有机物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有机物中的能量供细胞利用。
答案:(1)细胞壁 (2)细胞膜 (3)细胞核 (4)线粒体 (5)液泡
22、(2010·金华中考)在光线明亮的实验室里,观察透明的口腔上皮细胞后再观察颜色较深的黑藻叶片细胞,为便于观察,此时应( )
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B.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C.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解析】选A。此题主要考查显微镜的使用。显微镜的结构中,能调节光线强弱的是遮光器和反光镜,遮光器上有大小不等的光圈,强光下,应用小光圈,弱光下,应用大光圈;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强光下,用平面镜,弱光下,用凹面镜;观察颜色较深的黑藻叶片细胞应用凹面镜和大光圈。
23. (2010·苏州结业考)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涂片,发现视野内有一淋巴细胞(如右图)。为了进一步对该细胞进行观察,应将其移到视野正中央。则临时装片的移动方向为
A.右上方 B.右下方 C.左上方 D.左下方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对显微镜成像特点的理解与应用。显微镜成倒像,因此物与像的移动方向刚好相反。一淋巴细胞的物像偏在视野的右上方,移到视野中央,物像应该向左下方移动,标本应该向其相反方向移动,即向右上方移动。
24.(2009 福州学业考)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下面步骤正确的是 ( )
A.用餐巾纸擦拭载玻片 B.将洋葱块直接放置显微镜下观察
C.将盖玻片一边先接触水滴,再缓缓盖上 D.染色时掀开盖玻片,滴入染液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是:①用纱布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③用镊子撕去洋葱鳞片叶内表面的薄膜;④用解剖针将水滴中的薄膜展平;⑤盖盖玻片:用镊子夹起盖玻片,先让它的一侧接触液滴,然后缓缓放平;⑥用碘液染色:将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
25.(2010·温州学业考)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和观察蜗牛爬行用到的工具分别是( )
A.显微镜、放大镜 B.放大镜、放大镜
C.显微镜、显微镜 D.放大镜、显微镜
【解析】选A。此题主要考查生物实验器材的使用。洋葱表皮细胞非常小,应用显微镜观察,蜗牛的爬行用肉眼就可看见,可用放大镜仔细观察。
26. (2010·临沂学业考)小明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发现视野内有一污点,转动目镜和移动装片时,污点均不动,你认为污点最可能位于下列哪一结构上( )
A.反光镜 B.目镜 C.物镜 D.装片
【解析】选C。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在使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如果视野内有污点,则污点一定存在于光线通过的装片、物镜和目镜。当转动目镜和移动装片时,污点均不动,则说明污点最可能位于物镜。
27.(2009 宜兴学业考)下列制作临时装片的几个步骤中,它们的先后顺序应是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②①③ D.③④②①
【解析】选D。此题考查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可概括为:一擦、二滴、三取、四展,五盖、六染。盖片时,为了避免产生气泡,应让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慢慢放平。
28.(2009·济宁中考)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其作用是( )
A. 保持细胞的形态 B. 避免细胞皱缩 C. 避免细胞胀破  D. 离散口腔上皮细胞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对“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过程的理解。解答本题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⑴现象分析: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用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而非清水。⑵原因分析:人体内细胞生活环境的浓度为0.9%,实验时使用0.9%的生理盐水可以使细胞不因吸水而胀破细胞,也不会因失水而导致细胞变形,这样能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⑶易混点:①制作植物细胞玻片标本时为了便于观察液泡而使用清水;②植物细胞吸水不会胀破的原因是因为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的保护。
29.(2009·江门学业考)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是 ( )
①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③用消毒牙签从口腔侧壁处轻轻刮几下④把牙签放在载玻片的液滴中均匀地涂抹几下⑤滴加碘液染色 ⑥盖上盖玻片
A.①③④⑥⑤ B.②③④⑥⑤ C.①③④⑤⑥ D.②③⑥④⑤
答案:B
30. (2009·淮安中考)步骤②和④滴加的液体分别是 ( )
A.清水、清水   B.清水、碘液 C.碘液、清水 D.碘液、碘液
【解析】选C。第②步是染色,滴加的是碘液,目的是便于观察;第④步是滴的是清水,滴清水时要注意水滴的大小,水滴太小容易产生气泡或干涸,影响观察,水滴太大容易溢出载玻片而污染显微镜。
31.(2009·安庆中考)下图为某同学在观察自己制作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中,显微镜下看到的几个视野,请据图回答问题:
(1)要使图像从视野①变为视野②的状态,应将装片向 移动;要使图像从视野②变为视野③的状态,应转动 ,换成高倍物镜;要使图像从视野③变为视野④的状态,应用 进行调节。
(2)在视野②中,洋葱鳞片叶表皮有部分重叠,这是因为制作临时装片过程中 。(3)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来看,洋葱的叶属于 ,视野④所示的部分属于 组织,它由一些排列紧密的细胞构成。
【解析】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和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制作。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图示和正确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图示①物像偏向了视野的右下方,要将物像向左上移到,才能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如图②,装片的移动方向与物像的移动方向相反,应向右下方移动;视野③与视野②相比,放大倍数增大,应转动安放物镜的转换器,换成高倍镜,但视野③中物像不清晰,应调节细准焦螺旋;视野②中标本重叠,是由于将洋葱表皮放入载玻片的清水中后没有展平;叶是器官,叶的的表皮是保护组织。
答案:(1)右下方 转换器 细准焦螺旋 (2)没有将叶表皮展平 (3)器官 保护
32.(2009·株洲中考)右图所示是列文 虎克当年使用的显微镜。据图回答问题:
(1)与现在的显微镜比较,列文 虎克当年使用的这台显微镜尽管比较简单,但是,它却有相应的基本结构。请在图中标注“目镜”、“反光镜”这两个结构。
(2)与现在同学们使用的显微镜相比,列文 虎克当年使用的这台显微镜缺少什么结构,这将给显微镜的使用带来怎样的不便(至少指出一点)。
①缺少的结构       ;②带来的不便       。
(3)孙悟同学用同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通过调整目镜、物镜和细准焦螺旋,观察到的图像如下,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
(4)上面看到的是人体的成熟红细胞,下列关于该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是数量最多的血细胞   B.其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
C.其中含有血红蛋白    D.其中含有46条染色体
(5)孙悟同学又观察了洋葱表皮装片,发现洋葱表皮细胞与人血细胞相比,多了细胞壁、液泡等结构。画一个洋葱表皮细胞,并在图中标注细胞壁和液泡。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方法。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识别图示。(1)图示中列文·虎克当年使用的显微镜与现在的显微镜相比,结构虽然简单,但都有最基本的光学部分,如:目镜、物镜、反光镜等。(2)列文·虎克当年使用的显微镜缺少一些调节结构,如:无转换器,不方便更换物镜;无粗准焦螺旋,不能快速调节镜筒的升降;无细准焦螺旋,不能进行精细调节等。(3)孙悟同学用同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所用目镜、物镜的放大倍数不同,所观察视野亮度就不同,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反之,视野越亮。(4)人体细胞内的染色体位于细胞核内,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因此,红细胞内不含染色体。
答案:(1)见图4
(2)①无转换器
②不方便更换物镜
(或无粗准焦螺旋,不能快速调节镜筒的升降;或无细准焦螺旋,不能进行精细调节)
(3)B
(4)D
(5)见图5
考点三: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33.(2011山东淄博).下列四组生物中,细胞结构最相似的一组是
A.肾蕨、水绵、香菇 B.酵母菌、灵芝、豌豆
C.小麦、番茄、大豆 D.水稻、葫芦藓、大肠杆菌
【解析】选C。考查细胞结构。香菇、酵母菌属于真菌,细胞内无叶绿体。大肠杆菌属于细菌,细胞内也无叶绿体。小麦、番茄、大豆属于绿色开花植物细胞结构最相似。
34.(2011泰安市)下列生物中,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
A.衣藻 B.烟草花叶病毒 C.草履虫 D.酵母菌
【解析】选B。考查细胞结构特点。烟草花叶病毒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35. (2011江苏南京)图1为植物叶肉细胞结构示意图,与图中序号相对应的结构名称不正确的是( )
A.①表示叶绿体 B.②表示液泡 C.③表示细胞核 D.④表示细胞膜
【解析】选D。植物细胞的细胞膜紧贴细胞壁。④应是细胞壁而不是细胞膜。
36.(2011山东临沂)洋葱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叶绿体 ④线粒体 ⑤细胞核 ⑥液泡 ⑦细胞质
A.①②④⑤⑦  B.②③⑤⑦   C.②④⑤⑦   D.②④⑥⑦D
【解析】选C。考查动植物细胞的区别。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而动物细胞没有。动植物细胞都有细胞膜、线粒体、细胞核和细胞质。
37.(2011年江苏苏州市)下列细胞结构中,能控制二氧化碳等物质进出细胞的是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核 D.线粒体
【解析】选B。考查细胞各结构的功能。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细胞壁有保护和支持作用,细胞核传递遗传信息,线粒体为细胞的生命活动供能。
38.(2010·菏泽学业考)洋葱根尖的成熟区细胞和人的小肠上皮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 )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叶绿体 ⑤细胞核 ⑥中央大液泡 ⑦线粒体
A.①②④⑤⑦ B.②③⑤⑦ C.②③⑤⑦ D.②④⑥⑦
【解析】选B。此题考查了对动植物细胞结构区别的识记。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分析:
⑴基本知识点分析: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相同点是都有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线粒体;不同点是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
⑵选项分析:读懂题干要求并结合动植物细胞区别可知②③⑤⑦
39.(2010·枣庄学业考)切割成熟的西瓜和番茄果实时流出的汁液是( )
A.细胞质 B.细胞液 C.液泡 D.水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的结构特点。植物细胞中的酸、甜、苦、辣、咸等物质属于细胞液,均来自液泡。
40.(2010·济宁学业考)“基因型身份证”主要是利用现在国内外最先进的DNA指纹技术,选取若干个固定的遗传基因位点进行鉴定。2002年9月郑州市民李广利先生正式领到了我国第一张18个位点的基因型身份证。你认为李广利先生这张身份证上的18个位点的信息不可能取自下列哪种细胞(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肌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红细胞的结构特点。由于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不含有遗传物质,所以制作基因身份证时不可能从红细胞中提取信息。
41.(2009·安庆中考)右图细胞结构示意图中,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 ( )
A.② B.④ C.⑤ D.⑥
【解析】选A。本题综合考查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解答本题一是要正确认识图中各结构的名称,①细胞壁、②细胞膜、 ③叶绿体、 ④细胞核、 ⑤液泡、⑥细胞质。二是要正确认识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外有害的物质不能进入细胞内,细胞内的有用物质不能流出。
42. (2009福州学业考)作为携带遗传信息的染色体,它的组成是 ( )
A.基因和脂肪 B.DNA和蛋白质 C.蛋白质和糖类 D.无机物和糖类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染色体的组成。利用染色技术对正在分裂的细胞进行染色,可以看到细胞内存在着一些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 " \t "_blank ),染色体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蛋白质和DNA,科学家经过一系列实验,证明了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
43.(2009·宜兴学业考)不同概念范围有大小。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
【解析】选B。此题考查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染色体是细胞核内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其化学成分是DNA和蛋白质,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其上的小片段叫基因。理清这些关系才能做好此类的题。
44.(2009·广东毕业考)某生物兴趣小组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下列哪一个结构是这些细胞没有的 ( )
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壁 D.细胞核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1)相同点: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2)不同点: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叶绿体和大液泡。(3)动植物的区分:将材料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若有细胞壁、叶绿体和大液泡,则是植物,没有则为动物细胞。口腔上皮细胞属于动物细胞,因此无细胞壁、叶绿体和大液泡。
45.(2009 广东毕业考)科学家曾用变形虫做实验,证明对细胞的生命活动起着控制作用。( )
A.细胞膜 B.细胞核 C.细胞质 D.线粒体
【解析】选B.此题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1)细胞各结构的作用:细胞壁主要起保护和支持作用,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能不断流动,以加速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液泡内有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线粒体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2)本题实验分析:去掉细胞核的变形虫死亡,而保留细胞核的变形虫保持正常生命活动,说明细胞核在细胞生命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
46.(2009 德州中考)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有的结构是 ( )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线粒体 ⑤液泡 ⑥细胞核 ⑦叶绿体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⑥ C.④⑤⑥⑦ D.①③⑤⑦
【解析】选B。此题考查了对动植物细胞结构区别的识记。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分析:⑴基本知识点分析: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相同点是都有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线粒体;不同点是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⑵选项分析:读懂题干要求并结合动植物区别可知②③④⑥ 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有的结构 ⑶易错点:对于动植物细胞区别认识不清而不能确定那项正确。
47.(2008·益阳中考)3. 在蚕豆根和叶的细胞中,分别含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 )
A. 线粒体;叶绿体和线粒体 B. 叶绿体;线粒体和叶绿体
C. 线粒体和叶绿体;线粒体 D. 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
答案:A
48. (2007·烟台中考)樱桃素有“开春第一果”之称,吃起来酸甜可口。这些酸甜物质主要存在樱桃细胞的 ( )
A.细胞壁 B.细胞质 C.液泡 D.叶绿体
答案:C
49.(2010·聊城学业考)细胞是构成生物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下图示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 示植物细胞的结构,[1]____的主要功能是____。
(2)能够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结构是[ ] ,能够将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
量的结构是[ ]____。
(3)吃西瓜时流出的红色液汁主要来自于[ ]____结构。
(4)决定生物性状的遗传信息主要存在于[ ]____结构中。
【解析】本题考查动、植物细胞结构。动、植物细胞都具有【1】细胞膜、【2】细胞质和【3】细胞核,在其细胞质中均具有【4】线粒体,不同的是,植物细胞具有【5】大液泡、【6】细胞壁 和【7】叶绿体。
(1)图2为植物细胞,判断依据是该图示具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细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控制物质的进出,维持内环境的稳定,此外具有保护作用。
(2)能够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结构是叶绿体,与光合作用有关;能够将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结构线粒体,与呼吸作用有关。
(3)吃西瓜时流出的红色液汁主要来自于液泡,该液汁叫做细胞液,里面溶解多种物质。
(4)决定生物性状的遗传信息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答案:(1)2 细胞核 控制物质的进出 (2)7 叶绿体 4 线粒体 (3)5 液泡 (4)3 细胞核
50. (2009·龙岩学业考)下图分别为细胞结构和显微镜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染色所用的液体是 。
(2)用显微镜观察制作好的临时装片,在镜下已经找到观察物,如果要使物像更清晰些,应调节显微镜的[ ] 。
(3)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图应该是上图中的 (填A或B)。
(4)细胞结构中, [ ] 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临时装片制作、显微镜的使用和动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理解。(1)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用稀碘液进行染色。(2)用显微镜观察制作好的临时装片时,用低倍物镜寻找物像,找到物像后,要想使物像更清楚,应该稍微转动细准焦螺旋。(3)植物细胞呈长方体状,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动物细胞呈球形,无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故B图是动物细胞结构图。(4)无论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细胞核内含有重要的遗传物质,控制和指挥细胞中复杂的物质和能量变化,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答案:(1)(稀)碘液(2)[6]细准焦螺旋(3)B (4)[4]细胞核
51.(2009·济宁中考)如图是成熟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对细胞有保护和支持作用的结构是 ;
(2)水稻苗吸收含硅的无机盐多,而吸收含钙的无机盐少,主要是因为 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3)控制“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现象的物质存在于[ ] ;
(4)在有氧的情况下,能将有机物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有机物中的能量供细胞利用的结构是 ;
(5)切洋葱时会闻到一种辣味,该物质存在于[ ] 中。
答案:(1)细胞壁 (2)细胞膜(3)[2]细胞核(4)线粒体(5)[7]液泡
考点四:细胞的生长、分裂、分化
52. (2011·山东东营)“脱缰之马”——癌细胞由“叛变”的正常细胞衍生而来,是产生癌症的病源,下列关于癌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恶性肿瘤是癌细胞不断分裂和分化形成的
B.癌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会发生变化
C.癌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不会改变
D.癌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重新发育成完整的生物个体
【解题思路】恶性肿瘤是癌细胞不断分裂形成的,不需要细胞的分化,分化形成组织,而恶性肿瘤是癌细胞的群体,扩散速度快;癌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出现复制现象,故新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不会改变;癌细胞只出现分裂现象,不会发育成完整的生物体。
【答案】C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细胞的分裂过程中出现的现象。难度中等。
53. (2010日照学业考)图1是细胞发生一系列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①表示细胞生长
B.过程②表示细胞分裂
C.过程③表示细胞分化
D.过程③表示细胞癌变
答案:D
54.(2010·枣庄学业考)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变化最明显的是 (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分裂的过程。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变化最明显。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先复制,再重新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
55.(2009·茂名中考)细胞分裂的正确顺序是 ( )
①在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壁和细胞膜
②细胞核平分为两个
③细胞质平均分成两分,各含一个细胞核
A.③②① B.①②③ C.②③① D.②①③
【解析】选C 此题考查细胞分裂过程。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分裂时细胞核先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壁和细胞膜。
56.(2009·安庆中考)下图是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图像,按发生分裂的先后顺序,它们的关系是( )
A.a→c→d→b B.c→d→a→b C.a→b→c→d D.a→d→b→c
【解析】选A。本题考查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细胞分裂的大致过程是首先细胞核伸长,并从中间断裂平均分成两个,细胞质也一分为二,最后在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这样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分析图示a表示母细胞,c表示细胞核分裂,d表示细胞质一分为二,b表示两个子细胞。
57. (2009·保定中考)下图中体现细胞分化的是 ( )【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细胞分化的理解。细胞分化是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出现了差异。从图中可以看出ABC过程只是细胞数量的增加,D过程在形态、结构等方面出现吧差异,属于细胞分化。
58.(2009·聊城中考)细胞分化是当今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细胞分化导致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 B.细胞分化是形成不同组织的根本原因
C.分化的细胞不再进行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D.细胞分化是指分裂的细胞在形态和结构上的变化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对细胞分化的理解。细胞分化是指分裂后的细胞在发育过程中,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同时细胞的形态、结构也逐渐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裂只能增加细胞的数目,只有通过细胞分化才能形成组织,进一步由不同的组织构成器官,由不同的器官构成系统或植物体;分化后的细胞除分生组织外,一般不再进行分裂,但可以生长;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不再发生变化。
59.生物体细胞数目增多是由于细胞 的结果,组织的形成是细胞
的结果。
【解析】选此题考查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细胞的分裂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其结果是细胞的数目增多,但细胞的形态和结构都不发生变化;细胞的分化是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和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其结果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答案:分裂 分化
考点五: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60.(2011·福建福州学业考)将带花的白玉兰枝条插人稀释的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花瓣变成红色。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组织是( )
A.输导组织 B.营养组织 C.分生组织 D.保护组织
【解析】选A。此题考查的是植物体内的输导组织的功能。植物的输导组织有导管和筛管两种,导管的功能是把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向上输送到茎和叶上去,筛管的功能是把叶制造的有机物向下输送到茎和根。白玉兰枝条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花瓣变成红色,这上面输导方向是自下而上,由导管输送的。
61.(2011·福建福州学业考)(4分)连线题:请将图3中人体的器官与其所属的系统连线。
【解析】a—D b—C c—B d—A
此题考查的是人体系统包含的器官,较为简单。人体系统包含的器官如下:
62、(2010·金华中考)下列各植物结构中,属于器官的是( )
【解析】选C。此题主要考查器官的概念。器官是不同组织按一定次序构成的,具有一定的功能。图中A是一株植物体;B是细胞组成的组织;C是一片叶子,是营养器官;D是一个细胞。
63.(2010·苏州结业考)月季与青蛙在结构层次上最主要的区别是否具备( )层次。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解析】选D。本题考查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无论是动物体还是植物体,相同点是:基本单位都是细胞,通过细胞分化形成组织,不同的组织构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不同点是:植物体没有系统这一层次,动物体有系统这一层次。
64.(2010·苏州结业考)下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
【解析】选B。本题综合考查对生物名词的理解。分析图示1-4是一个包含关系。仔细分析表格中各行生物名词的含义。B选项,细胞核中染色体,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构成,基因是DNA上有遗传信息的片段。1-4之间是一个包含关系。
65.(2009·广东毕业考)施莱登和施旺共同创立了细胞学说,这个学说的基本论点是植物和动物都是由什么组成的 (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解析】选A。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通过研究得出“所有的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的结论,并建立了“细胞学说”,其主要内容为: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这一观点是19世纪三大发现之一,但并不是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就没有细胞结构。
66. (2009·黔东南州中考)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以下对人体结构的层次关系表述科学的是 ( )
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B.组织→细胞→器官→人体
C.细胞→器官→组织→人体→系统 D.细胞→器官→组织→人体
【解析】选A 。本题考查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无论是动物体还是植物体,相同点是:基本单位都是细胞,通过细胞分化形成组织,不同的组织构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不同点是:植物体没有系统这一层次,动物体有系统这一层次。
67.(2009·苏州中考)下列植物结构层次中,属于器官的是 ( )
【解析】选C。本题结合图示考查对组成植物器官的理解。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器官的概念和认识图中的结构。器官是由不同组织按一定顺序形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分析图示,A是一株完整植物体,B是叶的上表皮,是保护组织,C是叶片,是由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构成的器官,D是一个植物细胞。
68.(2009·泰安中考)下列图中植物体主要组织及分布表示不 正确的( )
【解析】选D。此题主要考查植物组织结构特点及分布,D表示根的根冠部位,根的分生组织分布在分生区。
69.(2009·龙岩学业考)鸡翅由皮肤、皮下脂肪、肌肉、肌腱、骨、神经等构成,所以鸡翅是(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对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概念的理解与应用。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组织则是由许多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次序排列起来形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系统是由多个器官按照一定次序组合在一起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构成鸡翅的皮肤属于上皮组织、皮下脂肪属于脂肪组织、肌肉属于肌肉组织、肌腱和骨属于结缔组织、神经属于神经组织,故鸡翅是由多种不同组织按照一定次序结合起来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应属于器官。
70.(2009·淮安中考)北极熊白色体毛下厚厚的脂肪属于 ( )
A.上皮组织 B.肌肉组织 C.结缔组织 D.神经组织
【解析】选C。结缔组织包括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和网状组织,故北极熊白色体毛下厚厚的脂肪属于属于脂肪组织。
71.(2009·龙岩学业考)小丽学习了植物的结构层次知识后,从市场买回几个番茄进行观察、研究。番茄果实属于 器官;她取出一个番茄,用开水烫过后,撕下一层薄薄的表皮,这层表皮属于 组织,表皮以内的部分主要是 组织。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番茄果实结构的理解。番茄开花后结出的番茄果实主要用于繁殖后代,因此,它属于生殖器官;用开水烫过番茄后,撕下的一层薄薄的表皮,位于番茄果实的最外层,细胞排列紧密,主要起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表皮以内的部分主要是果肉,属于营养组织。
答案:生殖 保护 营养
72.(2009·威海学业考)下图中,A——E示意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整个人体都是由A细胞发育而成的,A细胞是___________。
(2)A细胞通过____________形成B。在此过程中,______________复制后形成形态、数量完全相同的两等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
(3)B通过__________C。在此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差异。
(4)在上图的结构层次当中,人体具有而植物没有的是[ ]___________。
(5)系统是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次序的组合。图中所示的系统具有的生理功能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受精卵 (2)细胞分裂 染色体(或DNA)(3)细胞分化 (4)E系统(或消化系统)(5)消化(食物) 吸收(营养)
73.(2008·宜兴中考)请你根据下面的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图,填写序号1、2、3、4相应的内容:
1 2 3 4
答案:① 系统 ② 肌肉组织(或神经组织) ③神经组织 ④耳
图1
细胞
组织
器官
1
动物个体
上皮组织
2
结缔组织
3
4
(与听觉有关的器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