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各位领导莅临指导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制定对外侵略扩张的
“大陆政策”(根本原因)
东学党起义(直接原因)
清政府腐败无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可乘之机)
探究问题
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是什么?
材料一:1868年,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力日渐强盛,急需对外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
但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国内资源匮乏、市场狭小,加上国内封建残余势力以及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矛盾的尖锐,因此以天皇为首的日本统治集团急于从对外扩张中寻求出路。为此,1887年,日本政府制定了所谓“清国征讨策略”,逐渐演化为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中国:
朝鲜:
日本:
丰岛海战
平壤战役
黄海战役
威海战役
辽东战役
战争爆发的标志
夺取了制海权。
(6)威海战役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宣告_________
的破产。
自主学习
(2)主要战役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3)民族英雄__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__。
学习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神。
(4)通过战争认识到日本______的本质,如______大屠杀。
(5)黄海激战的结果__________损失较大,但__________,
李鸿章下令舰队躲入___________,不准_________,______
左宝贵
邓世昌
徐邦道
丁汝昌
不怕牺牲,坚决反对外来侵略的爱国主义
凶残
旅顺
北洋舰队
主力尚存
威海卫军港
出海迎敌
日本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1)战争爆发的时间__________。
丰岛战役
平壤战役
黄海战役
辽东战役
威海战役
1894年
洋务运动
海军军备竞赛
日本——1888年,明治政府视中国北洋海军为敌,又提出了庞大的第二期五年造舰计划,并先后向英、法两国购买了6艘大型新式战舰,使它的海军力量一跃而居于北洋海军之上 。
中国——北洋海军自1888年正式建军后,就再没有增添任何舰只,舰龄渐渐老化,与日本新添的战舰相比之下,火力弱,行动迟缓 。
日本密谋备战
日本——1893年4月至7月,除了继续加强间谍活动,搜集情报外,日本参谋长川上操六到朝鲜、中国进行所谓的考察,做出了日本对华作战的方案和规划。
中国——1891年以后,慈禧花重金修颐和园,连枪炮弹药都停止购买了。
探究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的
原因是什么。
失败的原因
中国
腐败无能 妥协退让 军备废驰
蓄谋已久 军备先进
日本
总之,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战胜不了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
战争结果:清政府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
使列强的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
进一步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危机和人民的负担。促使日本军国主义实力大大增强。
便利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中国进一步丧失了领土主权,也便利于日本侵略东南沿海地区。
《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
李鸿章————————————伊藤博文
内 容
影 响
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侵华的主要方式由________为主变为以________为主。
商品输出
资本输出
《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内容比较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的影响: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割香港岛
赔款2100万银元
开放东南沿海5个口岸
协定关税
割辽东半岛、台湾、
澎湖列岛
赔款二亿两白银
开放长江流域4个口岸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北极熊代表俄国
肠代表德国
虎代表英国
大青蛙代表法国
太阳代表日本
秃鹰代表美国
瓜分中国狂潮
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失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
维护在华利益
三国干辽根本目的:
背景:
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门户开放
中国:使中国同时处于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之下
1899年
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享有均等贸易的机会。
美国:使美国在中国的势力迅速扩张
时间:
内容:
实质:
影响:
学完了这一课,你们有什么感悟呢
?
随堂演练
1.甲午中日战争中,率致远舰冲向日舰,最后壮烈牺牲的中国将领是:
A.丁汝昌 B.邓世昌 C.左宝贵 D.叶志超
2.甲午战争中黄海战役的结局是:
A.双方互有损失 B.日本舰队全军覆没
C.北洋舰队丧失战斗力 D.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B
A
3.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虎门条约》
4.第一次以条约的方式允许外国商人在中国开设工厂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北京条约》
C
C
5.《马关条约》与19世纪40-60年代不平等条约相比较,最显著的不同点是:
A.割地的面积 B.赔款的数额
C.开放的口岸 D.开放工厂的特权
6.《马关条约》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
A.中国独立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B.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D.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D
D
黄海大战
民族英雄邓世昌
致远舰
此日漫挥天下泪,
有公足壮海军威。
辽东战役
1894年10月下旬,清军除聂士成部外大部溃逃,日军占 领九连城、大连、旅顺。
旅顺全城两万余人,仅为日军清理尸体的36人幸免。美国报纸评论说:『日本国为蒙文明皮肤具野蛮筋骨之怪兽。』
美国驻华使馆武官欧柏在一份报告中记述了旅顺大屠杀:“我亲眼看见诸多尸体,他们的手是缚在背后的。我曾经看到许多伤痕累累,显然是被刺刀杀死的尸体而且我可以确定,他们是在毫无抵抗的情况下被害的。”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你们看到此情此景有什么感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