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珍藏雷锋的照片
一、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珍藏雷锋的照片》一课是三年级网络学习的一个部分,主要内容为上网搜索和下载图片,并能够为图片资料进行分类收藏。上网搜索是先前知识,但搜索的结果为网页,怎样分类搜索是本课的第一个潜在知识点。另外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是另一个本课的重要内容,学生要从操作和情感意识两方面都要有一个提升。
(二)教学对象分析
三年级上学期的上网操作部分已有很强的基础,学生对于上网的操作不会出现畏难情绪,对于上网搜索孩子们是有兴趣的,对于能够下载图片孩子们更是感到新奇与期待。浓厚的兴趣将会是本课内容成功内化的一大原动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运用关键词搜索图片。
2、学生能够新建文件夹,并能够熟练地掌握对文件和文件夹进行的移动、复制、粘贴、命名等操作。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保存所需的图片,学会使用快捷菜单中的“图片另存为”命令(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通过将下载的图片分别保存到不同的文件夹中,建立信息分类的意识,进一步认识到信息的收集的意义。
三、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能够新建文件夹,并能够熟练地掌握对文件和文件夹进行的移动、复制、粘贴、命名等操作。
四、教学环境及资源
资源:网络畅通。
环境:计算机网络教室。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导思 (创设情景
提出任务) 设问导思:你们认识雷锋叔叔吗?谁来说一说雷锋叔叔的事迹?
今天我们通过网络搜索并分类保存雷锋叔叔的照片
任务一:打开IE浏览器找到搜索引擎“百度”,并在搜索栏上通过输入关键词的方法搜索雷锋的照片。
关键词:就是输入搜索框中的文字、字符或拼音(需要系统支持扩展搜索功能),也就是你想让系统寻找的东西。关键词中最好不要带有标点和符号。我们可以让系统寻找任何内容,所以关键词的内容可以是:人名、网站、xinwen、小说、软件、游戏、星座、工作、购物、论文……关键词,可以是任何中文、英文、数字,拼音或中文英文数字的混合体。
相关度:输入的关键词和检索结果信息的匹配程度,相关度越高的说明检索出来的内容和关键词越相近。
确定相关度最高的关键词是“雷锋的照片” 学生反馈:雷锋助人为乐
学生自主尝试搜索,尝试输入不同的关键词,看看所搜到的信息有何异同,例如:输入“雷锋”和“雷锋的照片”。 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自主搜索,检验了先前知识的同时对课堂的主体地位提升带入感。
学习探究 (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 自主探究,寻找最佳网页
在搜索结果中,找到你需要的有雷锋照片的网页
分类保存:在D盘中为你即将下载的图片安一个家
创建“雷锋的照片”文件夹,并在此文件夹内创建“雷锋的生活”、“雷锋的学习”、“雷锋的工作”等文件夹,为照片的分类保存创造条件。 学生通过打开搜索的网页,自己发现“百度图片”中图片最多
学生创建文件夹
通过自主探究提高学生成就感,同时自主探究的成果学生记忆更牢。交流成果后获得知识经验更多。
综合运用 (学以致用
分层提高) 任务二:保存照片。
打开有雷锋的照片的网页,自己查看一下有没有可以将照片保存下来的方法
教师演示:
方法1:右击图片,选择“图片另存为”,找到照片的保存位置(可详细讲述如何在保存对话框中找到保存位置),并给照片命名,例如:“雷锋学习照1”、“雷锋学习照2”。
方法2:保存图片还可以右击照片,选择“复制”,然后在适当文件夹中右击选择“粘贴”,照片就可以保存起来了,给照片重命名的方法和给文件夹重命名方法相同。
2、强调将雷锋照片分成三类保存,培养学生信息分类的能力。 学生自己探索方法
学生练习操作 开放式的设置使学生热情高涨,对下载图片的畏难情绪降低。
评价反馈 (依据量规
多元评价) 请同桌互评,标准:1、数量:是否每一类都有雷锋的照片,数量谁的最多;2、质量:谁下载的图片更美观、更清晰。
教师抽查点评。 学生进行互评。评价后修改 多维评价让学生能更好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
课堂总结 (知识梳理
师生总结) 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1、下载图片
2、分类保存图片。 学生回忆梳理,使学习脉络更清晰。
六、教学流程图
七、板书设计
珍藏雷锋的照片
关键词
分类保存
八、教学反思
两个班的孩子在上网搜索上显然比上学期时提高了一个等级,上网使用关键词的搜索方法,已经在潜移默化中被孩子们内化到他们的知识体系中去,这是可喜可贺的。另外在下载图片的环节中,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探究就能够得出复制—粘贴的方法,有个别同学甚至找到了网上的下载按钮,这带给了我很大的惊喜,希望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