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课时训练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一、选择题
1.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万骑,和天子一样威风,他还自造弓箭数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多于京师”。这种状况是由谁造成的( )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2.太原历史上有很多别称,其中“并”之称来自汉代政府在此设立的并州。当时有十三州部,并是其中之一。政府在州部派刺史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这一举措开始于( )
A.汉文帝
B.汉景帝
C.汉宣帝
D.汉武帝
3.汉武帝为消除诸侯王对兵权的威胁,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是( )
A.采纳晁错“削藩”建议
B.颁布“推恩令”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推行郡县制度
4.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
、霍去病北击匈奴,取得漠北战役的胜利。( )
A.卫青
B.窦固
C.戚继光
D.李广
5.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我国历史上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二人共同的历史功绩是( )
A.修筑灵渠
B.在长安兴办太学
C.加强中央集权
D.统一文字
6.《汉武的帝国》一书中写道:“从此,中华帝国有了国家意识形态,也有了恒定的核心价值。帝国作为一种制度,也才稳定地延续了两千多年。”其中的“核心价值”指( )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佛教思想
7.汉武帝为实行“大一统”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中整顿财政的措施是( )
A.断绝研读儒家以外学说的人求取功名利禄之路
B.确立察举制推荐人才
C.国家统一铸币,盐铁官营
D.颁布“推恩令”,建立刺史制度
8.下图是“汉代讲经图”,请你判断一下,他们讲学的内容应该是( )
A.儒家学说
B.法家学说
C.兵家学说
D.墨家学说
9.中国过去有种说法叫“半部《论语》治天下”,这种说法除了有对《论语》的赞美,还隐含着儒家学说被奉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意思。中国古代的读书人只有学习儒家学说才能到朝廷担任官职的情况最早出现在( )
A.秦始皇时
B.汉武帝时
C.汉文帝时
D.汉景帝时
10.货币制度的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史上的大事,下图中的货币是由中央政府统一铸造的,它始于( )
A.秦朝
B.隋朝
C.西汉
D.北宋
11.下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汉武帝时期郡国数量骤增的原因是( )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祖十二年
前195年
15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年
24郡
汉景帝中六年
前144年
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106年
108郡、国
A.匈奴的骚扰
B.实施郡县制
C.颁布“推恩令”
D.选拔了人才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新破六国。丞相绾建议置王以镇之,“始皇下其议于群臣”,最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废古封国制而以郡县制代替。以当时其具体情况来说,郡县制推行到如何程度,不可详知。但从制度本身来说,郡县制是以地缘本位的地方政权取代了以血缘关系为本位的地方政权,这是地方政权封建化的主要标志。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公元前127年时,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春秋》大一统,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义)也……臣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1)根据材料一,分析郡县制推行的历史作用。
(2)材料二中“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指的是什么法令?
(3)材料三中董仲舒提出了什么建议?他的建议为什么会被汉武帝所采纳?
(4)三则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共同作用?
13.“秦时明月汉时关,滚滚黄河蓝蓝的天……万里江山千钧担,守业更比创业难。”汉武帝即位后面临“守业”之难,但他以自己的文韬武略巩固了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实现了“大一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守业”之难一——王国问题。汉武帝是怎样解决王国问题的?这一措施巧妙在哪里?
(2)“守业”之难二——思想不统一。为实现思想上的统一,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产生了什么影响?
(3)“守业”之难三——大商人牟取暴利,影响中央财政收入。为解决这一问题,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4)“守业”之难四——教育发展方向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5)汉武帝的这些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试用一句话评价汉武帝。
14.比较法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秦始皇和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不尽相同,试从政治、思想方面比较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措施比较】
(1)秦始皇和汉武帝在政治上加强统一的措施的相同点是什么?在地方行政管理上的不同点是什么?
(2)秦始皇和汉武帝在思想上加强统一的措施有何不同?二者的共同作用又是什么?
【特征归纳】
(3)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秦汉的时代特征。
参
考
答
案
1.
A
2.
D
3.
B
4.
A
5.
C
6.
A
7.
C
8.
A
9.
B
10.
C
11.
C
12.
答:(1)郡县制的推行,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从根本上消除了春秋战国以来地方与中央对抗的历史隐患,巩固了秦朝的统治。
(2)“推恩令”。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利于汉武帝加强统治,巩固大一统。
(4)有利于国家统一,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13.
答:(1)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巧妙之处:汉武帝不费一兵,不损寸土,就巧妙地解决了诸侯王国对中央的威胁。
(2)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3)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4)汉武帝大力推广儒家教育,在长安设置了太学,并以儒家的经典为主要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
(5)汉武帝从政治、思想和经济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汉武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或汉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
14.
答:(1)相同点:采用皇帝制度;加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不同点:秦始皇——推行郡县制;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2)不同点: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共同作用: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巩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3)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