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第4单元《凤阳花鼓》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第4单元《凤阳花鼓》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09-21 10:15: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凤阳花鼓》教案
教学目标
弘扬民族文化,学唱安徽民歌《凤阳花鼓》,了解民族打击乐器,并初步掌握它们的演奏方法和使用效果。
通过两首《凤阳花鼓》的对比,感受不同的情绪及风格,了解历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通过简单的节奏伴奏,使学生能用简单的打击乐器为歌曲《凤阳花鼓》伴奏。
二、教学难点
重点 由于所处的时代不同,对歌曲的理解会有一定的难度,还有对此类作品的音乐形象的感受。
难点 歌曲中衬词的正确演唱。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若干、钢琴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师:同学们,刚才大家进教室的时候听到的这首歌,知道它的歌名是什么吗?
生:《茉莉花》
师:对了,这是一首江苏民歌《茉莉花》。
3、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民歌,现在同学们继续聆听,看看能不能说出它的歌名及地区。
新疆《青春舞曲》、内蒙《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青海《在那遥远的地方》、云南《小河淌水》
3、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安徽民歌《凤阳花鼓》。安徽的凤阳花鼓又叫双条鼓,最初表现为两个人,一人击鼓,一人唱。历史上由于淮河流域经常闹水灾,百姓迫于生计,只有四处逃荒,沿村乞讨。下面大家就来听听这首旧时的《凤阳花鼓》。听听它在诉说什么?
3、音乐起: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师:这首旧时期的《凤阳花鼓》叙述当时人民的真实写照,歌词都说了什么呢?表达了什么样的心情?
师总结:同学们说得真好。心情很悲切,当时社会很黑暗,环境很萧条等等……
4、苦难的生活总会过去,美好的生活就在眼前,如今的凤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凤阳花鼓的形式和内容也随之起了很大的变化。它的形式更加活泼多样,气氛更加热烈欢快,改革开放以后,凤阳花鼓成了人们自娱自乐的工具,凡遇到喜事,接待宾客,凤阳人总要热情的表演一番。2006年,凤阳花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凤阳花鼓的名声也越来越大,近年还走出国门,到国外表演,获得外国友人的赞誉。凤阳人民非常珍惜眼前得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我们也要珍惜眼前幸福的今天,他们对传统文化传统音乐进行了传承与创新。
5、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新时代的《凤阳花鼓》。
(1)先聆听歌曲,边聆听边感受歌曲的情绪。
师: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呢?
生:欢快、高兴......
现在请同学听老师演唱歌曲的简谱。
(3)接下来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演唱歌曲简谱,演唱的同时并观察那部分的节奏型会稍微复杂些。
师:对了,这个节奏的时间是中间长,两头短,这节奏型的名称是叫什么呢?
师:回答正确,这是我们学过的切分节奏,同学们一起来练习一下切分节奏。
师:在歌曲中,还有几处地方是切分节奏的呢?
(找出并加以练习)
(4)在唱完简谱的基础上,请同学们用“La”来哼唱旋律,通过模唱,可以更好的找到正确的发音位置。
(5)再加入歌词之前,同学们注意歌曲后半部分的歌词。这是属于衬词部分,衬词的加入非常好的渲染了歌曲欢快的气氛。“得儿”“另当”表示的是小锣花鼓敲打的象声词,“飘一飘”模仿的是跳舞时的形象。同学们演唱时注意要唱出小锣花鼓清脆、弹性的声音。现在我们就加入衬词部分。
(6)全曲加入歌词。
(7)老师范唱,学生可轻声跟唱。
(8)学生唱。
如果要把歌曲的情绪表达的更好,你们认为可以用哪些方法?
分角色 加入简单打击乐器
师:利用几分钟时间,小组讨论,创编自己喜欢的方式为歌曲伴奏。
请两组同学上台为大家展示小组内成员创编的成果。(板书节奏)
师:请同学们一起来演绎这两组同学的创编成果。
总结
今明我们和凤阳人民一起走过了苦难的昨天,也一起分享了今天的幸福,民族音乐的发展需要传承和创新,我们要传承民族音乐,弘扬民族文化,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时间流逝,不知觉中一节课已进入尾声,大家以后可以让这首歌用其它音乐形式或者其它的音乐风格来演绎,相信大家一定会演绎得更好。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