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 重阳》学案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采桑子 重阳》学案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9-08 14:54: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祁家河初中学案设计
学科:语文 年级:九 主备:刘治科 审阅: 时间:
学习目标:
 1、掌握词的基本内容。(教学难点)
  2、理解词人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学法指导:在了解写作背景的基础上,反复朗诵体味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
学海导航:
1、词的有关知识:
词,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盛行于宋。它原是配乐的诗。又叫诗余、长短句。
词有多种词调,又叫词牌,各种词牌规定了各种词的文字声韵的固定格式,包括字、句多少,平仄、押韵等。词的句式特征是长短句,从一字句到十一字句都有。
词按字数的多少分:小令(58字以内) 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
按段的多少分为:单调(只一段,也叫一阕);双调(两段,也叫上下阕,或叫上下片);三叠(三段)、四叠等。
2、背景材料:
1929年秋季,毛泽东和朱德抓住军阀重开战的有利时机,率红四军转战赣、粤、闽三省边界,在闽西汀江歼灭土著军阀,攻克了上杭,发展和扩大了根据地。所以“战地黄花分外香”。
当年6月下旬,红四军第七次党代会后,毛泽东离开红四军领导职务。11月26日,毛泽东重返领导岗位。所以以《重阳》为题,艺术地表现了作者革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1929年10月11日是重阳节,此时毛泽东因患疟疾达三个月之久,毛去上杭与朱德会合,闽西山区仲秋的风景,如湍急的汀江和遍地黄菊,给毛留下深刻印象,精神振奋之余,吟成这首小令。
这首词以突兀劲炼、清新健朗、富含哲理的起句,形象阐发了无产阶级革命者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表达了乐观进取、投身革命、争取自由的奋斗精神。
学海泛舟: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温馨提示:自主学习,独立完成下面的作业)
1、了解作者,完成填空
毛泽东,字 , 人。中国无产阶级 家、 家、 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 和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2、《采桑子·重阳》中的“采桑子”是 ,“重阳”是 。
3、读准字音,给加点的字注音。
( ) ( ) ( ) ( ) ( )
重阳 一年一度秋风劲 分外香 不似春光 寥廓
4、理解词句意思,解释带点字。
天难老 重阳 战地黄花 秋风劲 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
学海冲浪:狭路相逢勇者胜 课堂风采勇者亮
(温馨提示:先独立思考,再合作探究,完成后各小组口头展示。)
1、“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运用了什么手法?阐明了什么哲理
2、联系背景资料回答,“黄花”有什么象征意义?为什么说“战地黄花分外香”?
3、“秋风”有何特点?有何作用?联系背景资料,看它有何象征意义?
4、“春光”有何特点?它有什么象征意义 作者说“不似春光。胜似春光”用的是什么手法?
旨在赞颂什么?
5、“寥廓江天万里霜”是谁开辟出来的?象征着什么?
学海拾贝 应知学问难 在乎点滴勤
根据平时的积累,写出有关“重阳节”的诗词。